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认知战中的社交机器人运作机制、挑战与应对
1
作者 马立明 陈青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国际政治博弈过程中,基于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算法认知战已经成为“计算宣传”中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新科技的“社交机器人”,在实现信息武器化之后,被用于网络舆论战后成为出没于民间网络、引导人类认知的隐蔽力量。现通过俄乌冲突... 在国际政治博弈过程中,基于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算法认知战已经成为“计算宣传”中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新科技的“社交机器人”,在实现信息武器化之后,被用于网络舆论战后成为出没于民间网络、引导人类认知的隐蔽力量。现通过俄乌冲突等案例揭示在计算宣传过程中社交机器人的动向与运作机制。同时,也对社交机器人对国家安全的挑战提出思考,探索相关的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算法认知战计算宣传 国家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绍晨 唐超 吴凡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7,56,共8页
[研究目的]积极主动关注认知战的基本规律,探讨多学科互鉴交融,构建认知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基于案例研究和文献调研,归纳得出认知战的标志性特征,梳理各学科对认知战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提出认知战研究的理论图景。[研究结果/结论]认... [研究目的]积极主动关注认知战的基本规律,探讨多学科互鉴交融,构建认知战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基于案例研究和文献调研,归纳得出认知战的标志性特征,梳理各学科对认知战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提出认知战研究的理论图景。[研究结果/结论]认知战研究应当把握认知战的基本属性、基本变量和行动边界,以对手的认知战行动规律和我方的致胜之道为核心对象,从系统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建立态势感知-鉴定识别-内容创作-引导干预-仿真评估-效能反馈等一系列过程的生态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认知 认知战 数智技术 学科交融 学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方法论视角下北约认知战战略体系的防御构想
3
作者 金冬雪 赵建国 夏一雪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
[研究目的]聚焦北约认知战战略体系,为有效增强对西方认知战领域的认知深度、防御能力与维护国家安全格局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基于WSR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三维分析框架对北约军事联盟研究报告进行扎根分析,构建北约认知战... [研究目的]聚焦北约认知战战略体系,为有效增强对西方认知战领域的认知深度、防御能力与维护国家安全格局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基于WSR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三维分析框架对北约军事联盟研究报告进行扎根分析,构建北约认知战战略体系的理论模型并对认知战战略体系的防御指标进行提取与分析。[研究结果/结论]北约认知战战略体系的防御指标包括物理维度下的认知战属性、环境发展特征与人脑结构特征,事理维度下的理论指导实践、战略准备、战略主导权争夺、战略工具化与战略的评估预测,人理维度下的决策者组织协调能力、军事力量作战效能与个体认知素养,并从“知物理,洞见认知战客观实际、明事理,理解认知战运作机理、通人理,协同认知战多元主体”层面提出具体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略防御 WSR方法论 扎根理论 北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认知战及其当代启示
4
作者 史澎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65,307,共16页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 认知战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影响目标国民众的认知过程,渗透、削弱、征服或摧毁其认知机制,引发思维扭曲、改变认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乃至改变一个国家颜色的行动模式。从里根政府开始,美国调整了对苏联的冷战战略,认知战逐渐取代心理战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进而改变苏联社会制度基础的新型武器。在这一战略引领下,美国借助其强大的软实力向苏联发起了认知战攻势,逐渐改变了苏联民众的传统认知以及苏联领导层的判断和决策,使苏联逐渐丧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最终引发苏联国内动乱和解体。苏联的惨痛教训对当今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对美国认知战的研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提升外交战略主动性,强化网络空间与技术创新,稳健应对美国认知战,牢牢把握国际涉华舆论主导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美战略博弈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牢牢掌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和话语权,确保我国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认知战 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安全 国际话语权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加工理论视阈下认知战的致效机制
5
作者 陈泽泉 高扬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对认知战的致效机制的研究较少聚焦于个体加工层面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切入,分析认知战的致效机制,有助于从个体心理层面揭示其内在运行规律。采用案例研究法,重点阐述了信息加工理论如何为认知战的致效机制提供科学的解释... 对认知战的致效机制的研究较少聚焦于个体加工层面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切入,分析认知战的致效机制,有助于从个体心理层面揭示其内在运行规律。采用案例研究法,重点阐述了信息加工理论如何为认知战的致效机制提供科学的解释框架。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认知战的致效机制可以分为感知操纵、认知塑造和行为输出三个核心阶段,各阶段内部蕴含着复杂的行动逻辑,其作用在于通过干预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而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信息加工理论 致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对华经济认知战的传播机理与应对之道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景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4-88,共5页
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所驱动的,容易成为国际认知战的主战场。当下的经济认知战以精准的受众洞察为基础,注重情感引导,诉诸于虚假信息投放,不仅关注短期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行动,还注重对目标群体的认知... 现代经济和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所驱动的,容易成为国际认知战的主战场。当下的经济认知战以精准的受众洞察为基础,注重情感引导,诉诸于虚假信息投放,不仅关注短期的战略目标和战术行动,还注重对目标群体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的长期改变,特别重视通过“全社会模式”操纵舆论,以实现对社会群体认知和行为的引导,表现出典型的混合战倾向。经济认知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对国际政治产生负面连锁效应,有针对性地应对经济认知战,需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舆论等多种手段,以及持续的努力和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认知战 虚假信息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空间认知战的大语言模型:技术与挑战
7
作者 杨光飞 孙畅 +1 位作者 刘振东 缪永飞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网络空间认知域作战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独特优势,聚焦于网络空间认知战领域,从态势感知、态势认知、鉴定识别和信息作战4个方面梳理了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路线,并详... 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网络空间认知域作战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独特优势,聚焦于网络空间认知战领域,从态势感知、态势认知、鉴定识别和信息作战4个方面梳理了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路线,并详细分析了将其应用在网络空间认知战中的具体方案及未来挑战,为我国在该新兴领域取得新质战斗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网络空间 认知战 技术与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关于认知战的国内外研究焦点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来向武 蔡添娇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0期128-129,共2页
本文以认知战为研究切入点,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信息操作、心理战术和决策支持系统来影响敌方的认知和行为;利用CNKI文献计量数据,分析了认知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焦点及基本演进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在研究方... 本文以认知战为研究切入点,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信息操作、心理战术和决策支持系统来影响敌方的认知和行为;利用CNKI文献计量数据,分析了认知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焦点及基本演进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在研究方式与内容上的差异与联系,为认知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认知战 军事作 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认知战”实践及经验
9
作者 吴锋 程鹏翔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3-67,共5页
新闻媒体是开展认知战的主阵地、主平台和主力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筑了完善的认知战略体系,以报纸为媒介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认知对抗。《晋察冀日报》的办报实践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认知战的杰出范例,它通过拓展认知... 新闻媒体是开展认知战的主阵地、主平台和主力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构筑了完善的认知战略体系,以报纸为媒介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认知对抗。《晋察冀日报》的办报实践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认知战的杰出范例,它通过拓展认知战时空场域、争取认知战群体认同、构建多维叙事等手段,成功引导了边区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正面认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建,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抵御了日本帝国主义认知攻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延安时期 时期 晋察冀日报 办报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武器化与人工智能认知战——一项机器学习与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庆鸣 毛维准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0,158,159,共34页
作者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针对1950—2024年173例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构造以ChatGPT为对象的行为实验与对照研究,涵盖美国制裁禁运、安理会否决、军事干涉、政权更迭、海外作战等五类事件。虽然目前大语言模型未在明面上被用于... 作者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针对1950—2024年173例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构造以ChatGPT为对象的行为实验与对照研究,涵盖美国制裁禁运、安理会否决、军事干涉、政权更迭、海外作战等五类事件。虽然目前大语言模型未在明面上被用于谋杀、军事破坏或系统性认知攻防与渗透,也没有大语言模型认知攻防作战公开明确的战略政策执行或文本宣示,但OpenAI的ChatGPT模型展现出显著的认知安全风险。这种认知威胁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精准性等特点,其潜在认知杀伤与认知“殖民”能力不容忽视。ChatGPT能够选择性呈现信息与伪造事实,并塑造、扭转用户认知与思维模式,引导用户产生对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正当性的积极情感,进而实现认知操纵。ChatGPT生成的内容在文本、叙事与情感等三个层面表现出正负面极化情感动员趋势,通过“言过其实”“无罪推定”“以退为进”等方式放大己方正当性、美化自身形象,通过“栽赃陷害”“无中生有”“有罪推定”污名化、妖魔化竞争对手形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认知战成为一种隐蔽、精准、低成本、高收益的非动能作战工具。人工智能认知战利用人类的认知弱点和思维偏差,潜移默化地实施思维诱导与认知操纵,实现了“认知武器化”,对认知域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认知战 算法 机器学习 行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战的基本原理及致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认知战正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竞争的“大脑争夺战”,关系着国家安全。如何有效防御认知战、防止社会理性的坍塌成为社会治理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分析认为认知战主要是通过强化认知争夺、诱发认知压力、利用认知偏差等... 认知战正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竞争的“大脑争夺战”,关系着国家安全。如何有效防御认知战、防止社会理性的坍塌成为社会治理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分析认为认知战主要是通过强化认知争夺、诱发认知压力、利用认知偏差等基本原理展开运作。研究发现,制造信息迷雾、实施不对称叙事和开展反射控制是认知战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国家安全 信息迷雾 不对称叙事 反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约认知战的技术构架及其哲学反思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亮 宗益祥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0,共11页
北约发明的“认知战”是个新概念,但其基本理念绝非新事物。从古代中国到当代西方都有认知战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技术发展。北约认知战的技术构架可以概括为一种强调学科交叉、共同作用的总体性战争手段的“房屋模型”。认知战颠覆了人是... 北约发明的“认知战”是个新概念,但其基本理念绝非新事物。从古代中国到当代西方都有认知战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技术发展。北约认知战的技术构架可以概括为一种强调学科交叉、共同作用的总体性战争手段的“房屋模型”。认知战颠覆了人是自由意志的理性主体哲学信条,印证了唯物史观对于人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我们必须重视认知但又要避免落入过分强调认知的认知战陷阱,通过不断强化认知攻防能力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北约 “房屋模型” 哲学反思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安全:风险的现实与现实的风险——基于北约国家“认知战”新动态的前沿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认知战对全球文化安全的影响及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北约利用文化软实力影响全球权力结构的策略,指出其通过控制公众意识形态和对文化的认知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并揭示这种策...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认知战对全球文化安全的影响及其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北约利用文化软实力影响全球权力结构的策略,指出其通过控制公众意识形态和对文化的认知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并揭示这种策略对他国文化主权和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为有效应对这种非传统安全风险,需要优化国家的文化安全策略,建立更加全面的国家认知安全机制,以增进决策者及公民对认知战的了解,提升他们对文化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安全 文化软实力 认知 认知战 认知管理 北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认知战:理论基础、结构特点及实践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优娟 崔屹鸣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5,共5页
[研究目的]认知战是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大国抱负的关键手段。俄乌冲突是审视俄罗斯认知战有效性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认知战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战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 [研究目的]认知战是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大国抱负的关键手段。俄乌冲突是审视俄罗斯认知战有效性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认知战实践的经验教训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战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过程中的认知对抗,评估俄罗斯认知战效用及战略影响。[研究结论]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采取了多层次的认知战策略,包括政府机构与官方媒体的协调、代理网站与社交媒体的配合以及网络攻击等,不仅澄清了事实、摆正了立场,还对国家战略稳定产生了影响。中国需要审视并加强自身的认知战能力,从战略目标、能力建设和战术策略三个层面出发,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认知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信息对抗 略稳定 俄乌冲突 俄罗斯 案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认知战”对抗下认知域风险的发生与防范 被引量:1
15
作者 修明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57,77,共7页
[研究目的]智能信息时代催生出网络“认知战”这一新战争形态,由此在认知场域中展开的攻防与对抗活动也引发了新的认知域风险。对此,需要全面审视网络“认知战”背景下认知域风险的发生过程,以在此基础上做好认知域风险的甄别与防范。[... [研究目的]智能信息时代催生出网络“认知战”这一新战争形态,由此在认知场域中展开的攻防与对抗活动也引发了新的认知域风险。对此,需要全面审视网络“认知战”背景下认知域风险的发生过程,以在此基础上做好认知域风险的甄别与防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对网络“认知战”引发认知域风险的发生条件、发生路径与具体呈现进行阐释,并结合现实,提出应对风险的防范之策。[研究结论]网络“认知战”不可规避,只有统筹把握认知域中各风险要素,重点防控各斗争的潜在风险点,在研判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应对斗争的根本性建设,才能在认知战的博弈中,守住防线、赢得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认知域风险 意义文本 社交媒体 社会价值观 智能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知战的历时回溯、内涵演化与现实基础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耘耕 张秀丽 《新媒体与社会》 2024年第2期101-112,M0009,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认知战逐渐成为全球政治生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出发,系统回溯认知战的历时发展,洞悉其内涵演化进程,进而通过对比心理战、舆论战、信息战与认知战这四... 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认知战逐渐成为全球政治生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历史角度出发,系统回溯认知战的历时发展,洞悉其内涵演化进程,进而通过对比心理战、舆论战、信息战与认知战这四种现代战争形式,更深入地剖析认知战作为新型意识形态对抗手段的现实基础,以便更好地把握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认知战 舆论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战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17
作者 朱子旭 胡年明 邓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5期165-168,共4页
以提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反认知战建设方向为目的展开研究。对21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认知战战略的成败和原因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使西方认知战无效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有力的认知对抗战略。并指出,西方认知战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建立有效的... 以提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反认知战建设方向为目的展开研究。对21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认知战战略的成败和原因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使西方认知战无效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有力的认知对抗战略。并指出,西方认知战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认知对抗卓有成效。然后,重点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在认知对抗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几种针对反认知战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即培养明辨是非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建立多维认同下的民族自信,激发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认知战 认知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认知战的运行原理与应对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耘耕 詹海宝 《新媒体与社会》 2024年第2期273-287,M0016,M0017,共17页
网络“认知战”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在厘清“认知战”缘起脉络、内涵外延、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议程设置与框架引导、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情感动员与共情建构、叙事竞争与话语渗透四个维度系统建构了“认知战”... 网络“认知战”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在厘清“认知战”缘起脉络、内涵外延、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议程设置与框架引导、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情感动员与共情建构、叙事竞争与话语渗透四个维度系统建构了“认知战”的运作机制。研究发现,“认知战”通过对信息流动的操纵重构个体认知图景,并最终实现对公众情绪与行为的影响控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以培育公民认知免疫力、优化网络内容治理、强化国家话语体系、推进全球治理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维护国家认知安全、捍卫意识形态主权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认知科学 网络运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应西方“认知战”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
19
作者 昌希灿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西方“认知战”通过建立二元对立话语体系,妄图掌控对手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认知构建、情感培养和价值引领。因此,建立一套以科学理论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保... 西方“认知战”通过建立二元对立话语体系,妄图掌控对手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认知构建、情感培养和价值引领。因此,建立一套以科学理论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保持师生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对于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和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高校 意识形态 运行规律 思政课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认知战中网络信息管控的重要性
20
作者 高亚奇 郑艳龄 《中国信息安全》 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
认知战主要通过操纵目标认知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掌握网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能力。网络信息传播在认知战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信息灌输实现思维误导,通过舆论操控塑造认知模式,以及通过饱和攻击构筑“信息茧房”。它的主要手段包... 认知战主要通过操纵目标认知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掌握网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能力。网络信息传播在认知战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信息灌输实现思维误导,通过舆论操控塑造认知模式,以及通过饱和攻击构筑“信息茧房”。它的主要手段包括利用数据炸弹制造信息迷茫,通过思维误导干扰军事决策,以及通过心理干预造成意志毁伤等。加强网络信息管控有助于在认知战中争取主动和抢占先机,有助于提升己方的认知防御能力、有效应对敌方攻击,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掌握话语权,并占据人道主义的道德高地。这对于赢得现代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网络信息 舆情传播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