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平城地区的移民与饥荒 被引量:4
1
作者 操晓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9-23,共5页
北魏前期大规模的“移民实京”对平城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造成平城地区人口急剧膨胀 ,消费激增 ,粮食生产和供应匮乏 ,屡次引发严重饥荒。这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 ,对北魏... 北魏前期大规模的“移民实京”对平城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造成平城地区人口急剧膨胀 ,消费激增 ,粮食生产和供应匮乏 ,屡次引发严重饥荒。这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 ,对北魏前期“计口受田”的作用和平城地区农业生产的水平均不宜估计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平城 移民 人口 饥荒 迁都 计口受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鲜卑拓跋族由游牧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历史转变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维训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年第3期7-18,共12页
一、引言 鲜卑别部拓跋氏,本是漠北草原的原始游牧部族,“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昭成皇帝什翼犍(338—376年)时,拓跋氏虽已进入建立国家的发展阶段,但他还自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弛走,逐水草而已”,仍处于游牧时代。而在太祖拓跋珪建... 一、引言 鲜卑别部拓跋氏,本是漠北草原的原始游牧部族,“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昭成皇帝什翼犍(338—376年)时,拓跋氏虽已进入建立国家的发展阶段,但他还自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弛走,逐水草而已”,仍处于游牧时代。而在太祖拓跋珪建立北魏(亦称拓跋魏)国家的过程中,特别是建国之后,拓跋氏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重要变化,即开始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由游牧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历史转变,这对拓跋氏社会的发展,对当时中国北方社会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一转变并非一下子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道路,才得以逐步实现的。本文试就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略作说明,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卑拓跋部 《魏书》 游牧经济 游牧社会 北魏 计口受田 拓跋焘 农业社会 太祖 公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均田制建置散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康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0-100,共11页
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对北魏均田制建设发生的历史渊源已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文章,一种倾向性意见是将均田制的建设不同程度上归之于拓跋族畿内计口受田制度在北中国的推演。在此认识基础上,关于北魏均田制的措置实施范围,近年有同志提出了鲜... 建国以来,国内学者对北魏均田制建设发生的历史渊源已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文章,一种倾向性意见是将均田制的建设不同程度上归之于拓跋族畿内计口受田制度在北中国的推演。在此认识基础上,关于北魏均田制的措置实施范围,近年有同志提出了鲜卑族是北朝均田制实施的重点对象。与此相左,程应鏐先生认为均田制令未曾在鲜卑族和新民聚居的畿内以及近畿地区实行,均田的真正实施对象是居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坞壁主、荫附以及自耕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均田制 鲜卑族 计口受田 魏书 均田令 中原地区 拓跋 商品经济 统治者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初探
4
作者 张维训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民常见于北魏时期,作为一种群体和阶层,因其涉及北魏社会的性质和经济结构,故而颇受人们的注意。学者们对它作过论述,但多不太系统,在看法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这里试就其来龙去脉及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索,略抒己见,为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新民常见于北魏时期,作为一种群体和阶层,因其涉及北魏社会的性质和经济结构,故而颇受人们的注意。学者们对它作过论述,但多不太系统,在看法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这里试就其来龙去脉及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索,略抒己见,为人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意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 计口受田 敕勒 北魏 《魏书》 “新民” 漠南 新人 公元 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田制的变化关系
5
作者 程应镠 《河北学刊》 1987年第1期38-42,共5页
田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土地制度,也可以说是农业的生产关系.黄巾起义,对东汉地主阶级打击沉重.西汉末,经过农民战争,刘秀建立东汉.“后汉之初,百姓虚耗,率土遗黎,十才一二.”(《通典》卷一《食货》一)黄巾起义后,继之以军阀混战,人... 田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土地制度,也可以说是农业的生产关系.黄巾起义,对东汉地主阶级打击沉重.西汉末,经过农民战争,刘秀建立东汉.“后汉之初,百姓虚耗,率土遗黎,十才一二.”(《通典》卷一《食货》一)黄巾起义后,继之以军阀混战,人口的减少更多,劳动力更感缺乏.曹操说:“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悽怆伤怀.”(《三国志》卷一)当曹操掌握北方统治权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坞壁 屯田 三国两晋南北朝 均田令 田制 农业劳动力 计口受田 魏书 北魏 奴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均田制与鲜卑族的关系
6
作者 张维训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3年第2期68-76,共9页
均田制度曾是北朝和隋唐时期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态,由鲜卑族的拓跋魏于太和九年(485年)首先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一制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它是针对当时北方地区的土地兼并、户口逃散、经济破坏而采取的调整土地关系的... 均田制度曾是北朝和隋唐时期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态,由鲜卑族的拓跋魏于太和九年(485年)首先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一制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它是针对当时北方地区的土地兼并、户口逃散、经济破坏而采取的调整土地关系的重大措施,并与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传统、宗族血缘纽带的残留有着密切关系,其本质则是为了把尽可能多的劳动力与土地结合,籍以实现封建租税剥削和稳定封建统治。但均田制首先由拓跋族推行,并在鲜卑族居支配地位的北朝时期继续发展,这一事实又说明,从民族关系上讲,它与拓跋族等鲜卑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以拓跋族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着重探讨一下均田制与鲜卑人的关系,并籍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其封建化的进程以及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演变和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田制 鲜卑族 拓跋 《魏书》 均田令 北魏 计口受田 奴婢 食货志 鲜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魏均田令的一些分析
7
作者 赵俪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2年第2期1-7,23,共8页
均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大的田制之一,也是全世界田土制度史中的一个重要范例.但是,产生这样一种制度的根由是什么呢?要谈清楚这一点,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先从传统上看.井田制度是不能恢复的了;几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井田的举措... 均田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大的田制之一,也是全世界田土制度史中的一个重要范例.但是,产生这样一种制度的根由是什么呢?要谈清楚这一点,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先从传统上看.井田制度是不能恢复的了;几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井田的举措,也都失败了.曹魏的屯田制太峻急,可救一时之急,不可以持久;西晋占田制,遭遇到民族纷乱的严重干扰,并且按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它仅仅是可以起一种限田的作用的,它缺乏“还”、“受”这椿最关键的内容,从而使它不能不落空,成为一个“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田令 北魏 拓跋氏 《魏书》 均田制 计口受田 奴婢 计口授田 家庭公社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洛阳社会与胡汉体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朴汉济 朱亮 《中原文物》 1998年第4期95-108,共14页
译者按本文作者系韩国汉城国立大学东洋史学系朴汉济教授。原稿于1990年发表于汉城《泰东古典研究》第6辑。同年作者在应邀赴日本东京茶之水女子大学任短期研究员期间,接受了该校教授穴洼添庆文先生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对原文进行... 译者按本文作者系韩国汉城国立大学东洋史学系朴汉济教授。原稿于1990年发表于汉城《泰东古典研究》第6辑。同年作者在应邀赴日本东京茶之水女子大学任短期研究员期间,接受了该校教授穴洼添庆文先生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对原文进行了删改,而后由该校博士研究生尹素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洛阳城 北魏 都城 韩显宗 宗主督护制 平城 游牧民族 计口受田 《魏书》
原文传递
论北魏屯田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敏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屯田,就其经营形式而言,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强制军队或平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就所耕种的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来说,则属于封建国有土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起源甚早,至晚在西汉文帝时已有边郡徙民屯田的明显开... 屯田,就其经营形式而言,是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强制军队或平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就所耕种的土地所有权的性质来说,则属于封建国有土地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起源甚早,至晚在西汉文帝时已有边郡徙民屯田的明显开端。此后,屯田的地区日广,逐步由边陲及于内地;屯田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屯田者也由徙民逐步发展到以军队及一般民户屯垦;屯田的组织机构,也同样在日趋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田制 北魏前期 计口受田 民屯 魏书 中原地区 拓跋 组织机构 国有土地 军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