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语类模式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研究
1
作者 刘风光 柴宜林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19-38,共20页
警告言语行为是外交话语中常见的仪式化语用现象。本研究将外交警告言语行为视作目标明确且结构相对稳定的语类,融合仪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探究仪式化语境配置影响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仪式-语类语言形式、语用策略和结构潜势... 警告言语行为是外交话语中常见的仪式化语用现象。本研究将外交警告言语行为视作目标明确且结构相对稳定的语类,融合仪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探究仪式化语境配置影响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仪式-语类语言形式、语用策略和结构潜势,进而考察外交发言人语言选择背后的道德秩序。研究发现,在语言形式层面,外交发言人通常采用指示视角类仪式框架指示表达及构式实施警告;在语用策略层面,直接性程度较低的非规约性间接警告出现频率最高;在结构潜势层面,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宏观话语模式为(ME)■FA,其中评价、将来行动为必要成分。三个层面的警告实现方式体现出坚持独立自主和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主要道德秩序。本研究验证了仪式理论和语类理论融合框架对外交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对外交警告仪式-语类特征的考察有利于加深对政治外交仪式特征的理解,为其他机构性话语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告言语行为 仪式-语类模式 中国外交话语 宏观话语 语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警告言语行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侯召溪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汉语警告言语行为是说话人提醒听话人,使其警惕某种可能不利后果的一种言语行为,有口头警告和书面警告两种形式。在口头警告中,这种不利后果的来源可能是说话人,也可能是说话人以外的第三者或外部客观情况。书面警告从内容上看,一类是... 汉语警告言语行为是说话人提醒听话人,使其警惕某种可能不利后果的一种言语行为,有口头警告和书面警告两种形式。在口头警告中,这种不利后果的来源可能是说话人,也可能是说话人以外的第三者或外部客观情况。书面警告从内容上看,一类是对有不正当行为的人提出警告;另一类是警告人们注意来自外部的可能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告言语行为 口头警告 书面警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警告言语行为内部调节的语用调控手段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晨阳 《对外汉语研究》 2022年第2期66-78,共13页
文章通过对三部影视剧剧本进行转写并标注,以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警告言语行为内部调节手段和社会变量之间的调控关系展开分析,发现警告者在核心行为部分使用直接警告策略还是间接警告策略,仅与警告指令本身的强加度有显... 文章通过对三部影视剧剧本进行转写并标注,以二元逻辑回归模型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警告言语行为内部调节手段和社会变量之间的调控关系展开分析,发现警告者在核心行为部分使用直接警告策略还是间接警告策略,仅与警告指令本身的强加度有显著关联,与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势、社会距离无显著关联。同时,在直接警告策略内部,警告者是使用一般祈使句还是使用明示惩罚后果的条件复句或条件结果分句,主要受到交际双方相对权势和指令强加度因素的双重调控。此外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警告言语行为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帮助说话人在深入理解交际情境的基础上.在核心行为层面掌握直接或间接警告策略,同时在直接策略内部调节语力手段的重点应.落在是否使用明示后果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告言语行为 内部调节 二元逻辑回归 社会变量 对外汉语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