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子言说方式探微:以《论语》中的存在链隐喻为线索 |
李莎莎
吕春燕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 |
张玉能
张弓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3
|
文备众体: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 |
李建中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4
|
譬论:先秦诸子言说方式的转变--以《韩非子·内外储说》之异闻为例 |
陈洪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萧红小说中的生命形态及其言说方式 |
张瑞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6
|
“道言悖论”及庄子对言说方式的 怀疑、改造与创新 |
徐克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7
|
“训话”还是“对话”?——论《论语》中“孔子”的言说方式 |
陈君华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8
|
儒家“依经立义”的话语言说方式探析 |
余卫国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9
|
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 |
吕微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 |
23
|
|
10
|
论庄子的言说方式──重释“巵言、寓言、重言” |
崔宜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6
|
|
11
|
白居易讽谕诗的诗体与言说方式 |
谢思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2
|
自我观与自他观——“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
邓曦泽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3
|
《周易》的文本结构及其言说方式 |
周山
|
《哲学分析》
|
2013 |
8
|
|
14
|
中国古代文论:两种言说方式及其现代命运 |
代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5
|
希伯来先知的伦理观与言说方式 |
姜宗强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6
|
从《秦腔》看乡村的当下关照与言说方式 |
刘海洲
崔海妍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7
|
《红楼梦评论》与《人间词话》言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当今中国文论建设的启示 |
李安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8
|
文学批评的诗意表达——谈宇文所安的论文言说方式 |
蒋艳萍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儿童文学的言说方式及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
李丽华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0
|
正说·戏说·假说·胡说——论历史剧的四种言说方式 |
陈吉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