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对策思考
1
作者 张也 何东昌 沈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069-072,共4页
文章围绕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对策展开分析,从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跨学科合作、技术支持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对策。通过综合运用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文章围绕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对策展开分析,从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跨学科合作、技术支持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对策。通过综合运用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家庭的参与和支持,以促进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 言语语言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语言康复效果跟踪评估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蕾 孙喜斌 +5 位作者 周丽君 陈滨 刘建菊 曹思远 梁巍 张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615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探讨康复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及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语言发展规律。方法评估使用中国聋儿康复系统通用的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选... 目的通过对615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语言康复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探讨康复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及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语言发展规律。方法评估使用中国聋儿康复系统通用的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选择性别、植入年龄和康复时间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为言语语言能力评估结果。结果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语言能力随康复时间延长而显著提高(P<0.01);随着术后康复进展,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快的出现明显康复效果,语言表达能力则相对较慢;小年龄组的言语语言能力提升幅度大于大年龄组提升幅度;言语语言能力评估结果的变异系数随康复进展越来越小。结论年龄越小,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言语语言康复效果越显著、进步速度越快。经过1年康复训练,同年龄组听力障碍儿童言语语言能力分化越来越小,说明康复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听力障碍 儿童 言语语言康复 跟踪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对策思考
3
作者 许海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第21期98-99,102,共3页
从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发展观入手,通过对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现状的分析,提出多途径发展言语语言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多学科整合实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及多模式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策略,促进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 从特殊儿童医教结合发展观入手,通过对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现状的分析,提出多途径发展言语语言康复教师专业能力、多学科整合实施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及多模式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策略,促进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 言语语言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医教结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海燕 王琴 《现代特殊教育》 2020年第18期30-34,共5页
通过对江苏省66所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医教结合"正在积极推动着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特殊教育学校在适应"医教结合"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专职言语语... 通过对江苏省66所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医教结合"正在积极推动着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特殊教育学校在适应"医教结合"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专职言语语言康复教师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学校言语语言康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言语语言康复 “医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研究现状的分析
5
作者 仇萍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中国知网关于听障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研究的60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和医院,一线研究者较少;研究省份主要集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研究文献较少;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3年期间中国知网关于听障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研究的60篇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和医院,一线研究者较少;研究省份主要集中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研究文献较少;研究主题以理论探索、方法介绍和效果分析为主;研究内容以听障儿童语言干预为主,而关于言语干预的文献较少。结论:关于听障儿童言语语言康复的研究有待在研究数量和质量、研究的合作性、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言语语言康复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教学校拓展学段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基于ICF-CY的“互联网+”言语语言康复服务模式
6
作者 陈梦秋 崔宁 李春 《亚太教育》 2023年第22期10-12,共3页
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也是《“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基于ICF-CY的“互联网+”言语语言康复服务模式是特教学校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创新... 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也是《“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基于ICF-CY的“互联网+”言语语言康复服务模式是特教学校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该模式以ICF-CY理念和标准制定言语语言康复流程推动全方位育人,依托康复云ICF平台,连接康复师PC端和家庭移动端,推动家校康复一体化,为听障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及有其他康复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康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特殊教育 言语语言康复 “互联网+” ICF-CY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7
作者 努尔署瓦克·托列别克 张玉红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虽然实践性强,但教学内容繁杂,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培养具有教育康复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文章探讨了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和考核环节进行改...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该课程虽然实践性强,但教学内容繁杂,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培养具有教育康复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文章探讨了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和考核环节进行改革后的成效。结果表明,本次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康结合 特殊儿童言语语言康复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理论架构与服务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静 易玲 +3 位作者 陈建超 陈雪芬 魏星星 陈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5-751,共7页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模式,系统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相关的政策文件,探讨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的理论与政策原则、服务体系以及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方法 ...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模式,系统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相关的政策文件,探讨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的理论与政策原则、服务体系以及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法,系统梳理ICF的功能和健康架构、WHO康复相关政策报告和美国语言听力协会技术文件,结合我国听障儿童康复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提出构建基于ICF的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优先领域和主要政策与技术措施。结果 发展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需要遵循八大原则: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全生命周期支持和促进持续发展;开展循证实践,确保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多学科团队合作并提供全面支持;构建家庭参与的支持网络;促进儿童的融合教育与社会参与;关注文化敏感性;技术赋能康复创新。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要构建五大服务体系:早期筛查、诊断与干预综合体系;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多学科团队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的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体系;数字赋能服务构建新的康复服务模式。并讨论了优先发展领域以及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结论 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健康架构,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多学科团队服务、推广数字赋能技术、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为听障儿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性的高质量、全覆盖康复服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参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听力障碍 言语语言康复 服务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康复的系统综述
9
作者 周静 张晓晓 +3 位作者 丁忠冰 陈建超 魏星星 林姝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波兰、新西兰6个国家,涉及610例IDD儿童,来源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唐氏综合征研究、言语语言听力研究等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2~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干预类型包括传统言语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小组治疗)、增强与替代沟通(设备辅助和手语及图卡)、家庭参与的语言训练计划(家长培训和家庭互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软件和远程健康)、基于游戏的干预(互动游戏和结构化游戏)。每次15~150 min,每周1~10次,持续10~144周。康复结局体现在5个方面:增加口语表达中的词汇量;改善语言理解、符号识别和词汇理解能力;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能力提高;参与的游戏多样性和游戏参与水平改善,沟通率、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提高;整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提高。结论结合个体化治疗、家庭参与、技术辅助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的康复干预,对IDD儿童口语生成、语言理解、言语生成、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言语语言康复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面临的困境及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作灵芝 冯维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教育与康复相结合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中会面临康复效果不明显、康复场所和资金以及康复课程及教师的缺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落实国家的政策、完善康复中心建设... 教育与康复相结合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言语-语言康复中会面临康复效果不明显、康复场所和资金以及康复课程及教师的缺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落实国家的政策、完善康复中心建设、加强与医院或高效的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培训和开展家校合作的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语言康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智学校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言语)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11
作者 白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本研究以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个案,通过对其进行构音、语言与沟通能力的评估,了解其语言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评估内容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根据特殊儿童语言能力的规律及评估结果,为智力障碍儿童制定相应的语言(言... 本研究以安州区特殊教育学校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个案,通过对其进行构音、语言与沟通能力的评估,了解其语言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评估内容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根据特殊儿童语言能力的规律及评估结果,为智力障碍儿童制定相应的语言(言语)康复训练方案。经过一学期的康复,研究对象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语言(言语)康复训练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6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莎莎 肖婷婷 +4 位作者 沈凤梅 贺力男 张雨佳 张国辉 张艳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失语测验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变化情况及N400电位潜伏期、波幅差值,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失语测验评分中自发谈话、复述、理解、命名单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上述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N400电位潜伏期差值和波幅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P<0.05)。结论:在"化瘀通络方"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脑开喑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失语症状和降低失语严重程度,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失语 清金化痰汤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在颅脑损伤语言认知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晓青 古丽梅 +1 位作者 潘洁 王淑芬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分2组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计算机辅助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与计算能力、语言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算机... 目的观察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分2组进行对照治疗。结果计算机辅助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与计算能力、语言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的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改善颅脑损伤的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康复 言语语言障碍 语言认知康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听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青 刘丽爽 +1 位作者 霍娟娟 何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听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听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言语听觉反馈训练,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听觉反馈训练,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认知功能、平衡功能、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平衡功能、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Tinett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SF-3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以上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听觉反馈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认知功能障碍 经颅磁刺激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延爱 薛云娜 +3 位作者 朱春燕 刘璐璐 张雅静 于增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对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单日入院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双日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当天和康复训练4周进行语言功能评定。结果康复训练组语言功能,即流畅度、信...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对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单日入院患者为康复训练组,双日入院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当天和康复训练4周进行语言功能评定。结果康复训练组语言功能,即流畅度、信息量、自发言语、听觉理解、复述、书写和阅读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65.1±6.1)vs(46.5±1 5),(61.2±2.7)vs(44.8±3.2),(61.4±2.3)vs(45.6±1.9),(64.8±6.1)vs(45.6±1.5),(62.6±2 8)vs(43.7±3.1),(60.4±2.3)vs(46 1±1.8),P<0.01]。结论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应尽早运用康复护理程序进行训练,可使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 康复护理 康复 言语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加工神经机制与双语失语康复
16
作者 陈卓铭 李金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95-398,共4页
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 掌握双语或多语者由于大脑损害致言语功能损害或缺失称为双语或多语失语。随着双语失语人群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产生迫切需求,选择何种语言进行康复治疗更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基于临床表现和神经定位的失语分类和康复指导理论已经无法解决目前双语失语的康复问题。本文基于双语加工神经机制,对目前双语恢复模式和康复语种模式进行评述,并思考和简述双语失语的康复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非MeSH词) 语言加工(非MeSH词) 失语 康复 言语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康复互动中会话修正的重复策略研究
17
作者 申秀岫 马文 张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56,共14页
基于会话分析,文章对汉语听障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进行描写和总结,以考察治疗师使用重复策略引导或执行会话修正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在临床语言康复中,治疗师使用重复策略引导听障儿童执行纠错行为、澄清行为与确认行为,或者直接... 基于会话分析,文章对汉语听障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进行描写和总结,以考察治疗师使用重复策略引导或执行会话修正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在临床语言康复中,治疗师使用重复策略引导听障儿童执行纠错行为、澄清行为与确认行为,或者直接执行纠错与自我澄清行为;此外,治疗师还多样化地使用语言和副语言手段,并将其作为重要资源来支持互动。本研究可为汉语特殊儿童语言康复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为临床话语分析研究提供实例,进一步充实临床话语分析本土化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策略 会话修正 言语语言康复 会话分析 临床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伟 吴梅 +3 位作者 侯小娟 刘静 张伦 唐亮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7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更科学的指导聋儿言语康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诺尔康CS-10A人工耳蜗植入的76例儿童患者,术后1年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 目的探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更科学的指导聋儿言语康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诺尔康CS-10A人工耳蜗植入的76例儿童患者,术后1年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儿术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听觉感知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作出分级评估。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植入年龄、耳蜗发育有无畸形、家长文化程度、家人是否积极参与患儿术后康复、患儿每天佩戴耳蜗的时间和术前有无助听器佩戴史6个方面均与术后言语康复效果具有很好相关性。结论植入年龄越小、耳蜗发育正常、家长文化程度高、家长参与、每天佩戴耳蜗时间越长和术前佩戴助听器均利于患儿言语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儿童 言语语言康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患儿言语及语言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小英 杨虹 +1 位作者 江瑞芬 刘文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分析孤独症患儿言语及语言训练的效果,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孤独症患儿的言语及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训练。每周5次,每次30min,共训练6个月。用儿童语音测试及小儿0~... 【目的】分析孤独症患儿言语及语言训练的效果,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孤独症患儿的言语及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训练。每周5次,每次30min,共训练6个月。用儿童语音测试及小儿0~4岁精神发育检查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训练,20例孤独症患儿能有意识发出的声母数量由训练前的平均0.45个增至8.90个(P〈0.001);语言发育商数由训练前的平均25.71分提高至44.22分(P〈0.001);训练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言语及语言康复训练能有效地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早期干预 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徵调音乐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3
20
作者 林润 陈锦秀 +2 位作者 林茜 蔡丽娇 冯木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徵(汉语拼音zhi)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55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徵调音乐组和对照组。徵调音乐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并配合聆听徵调音... 目的:探讨徵(汉语拼音zhi)调音乐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55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徵调音乐组和对照组。徵调音乐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并配合聆听徵调音乐,1次/日,30min/次,5次/周,连续12周。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前后,分别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DS)观察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结果:语言功能方面,徵调音乐组试验后听理解、复述、说等CRRCAE 9亚项正答率较试验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只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4方面较试验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比较,除阅读一项无显著差异外,徵调音乐组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等8项提高的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试验后徵调音乐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试验前下降明显(P<0.05),且其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徵调音乐可有效改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BROCA失语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