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S网络中一种基于组的业务触发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荀兆勇 廖建新 +1 位作者 朱晓民 王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96-2600,共5页
该文研究了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的呼叫建立流程,以确定可以优化的信令流量,研究结果显示: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是IMS中的瓶颈点。为了降低会话建立时延,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的业务触发算... 该文研究了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的呼叫建立流程,以确定可以优化的信令流量,研究结果显示: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是IMS中的瓶颈点。为了降低会话建立时延,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的业务触发算法(Group based Service Triggering Algorithm,GSTA),然后对现有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的业务触发算法(3GPP STA,3GPP Service Triggering Algorithm)和GSTA进行了性能建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GSTA可以有效地降低S-CSCF的信令流量,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同时显著减少了会话建立时延,提高了IMS网络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信令性能 会话建立时延 过滤准则 业务触发算法 SIP IP多媒体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功率的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仲兴 沈健 +1 位作者 陆颖 肖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84-88,共5页
在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车或台车碰撞试验以确定触发阈值。通过建立正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速度下碰撞加速度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种触发算法对碰撞强度的识别能力,确定使用比... 在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车或台车碰撞试验以确定触发阈值。通过建立正面碰撞台车试验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速度下碰撞加速度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种触发算法对碰撞强度的识别能力,确定使用比功率来识别不同强度碰撞以采取相应呼救方案。最后,通过台车碰撞试验和实车道路制动试验验证基于比功率的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呼救系统 触发算法 比功率 台车碰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触发算法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仲兴 刘爱松 +1 位作者 陆颖 江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7-179,共3页
为提高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的可靠性,基于移动窗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立于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对窗宽内的汽车纵向与横向加速度信号进行合成积分,通过比较积分值与设定阈值的大小来确定是否触发紧急呼救。通过实车试验采集... 为提高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的可靠性,基于移动窗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立于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对窗宽内的汽车纵向与横向加速度信号进行合成积分,通过比较积分值与设定阈值的大小来确定是否触发紧急呼救。通过实车试验采集某款越野车型在各种典型工况下的车身加速度信号确定了触发算法的阈值。为验证触发算法的可靠性,对自动呼救系统终端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台车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触发算法能够准确检测到碰撞事故发生,自动呼救终端能够准确触发紧急呼救并记录相关碰撞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窗 触发算法阈值 自动呼救系统 台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车干扰加速度下的ACNS触发算法可靠性研究
4
作者 陆颖 吕羽竞 张玉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根据台车碰撞试验系统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干扰加速度进行正态检验,验证其服从正态分布。通过统计干扰加速度引起触发算法误触发、漏触发的次数,分析触发算法的可靠性和参数敏感性。通过ACNS终端试验... 根据台车碰撞试验系统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对干扰加速度进行正态检验,验证其服从正态分布。通过统计干扰加速度引起触发算法误触发、漏触发的次数,分析触发算法的可靠性和参数敏感性。通过ACNS终端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扰加速度会降低触发算法的可靠性;干扰加速度期望为负时,算法易出现误触发;期望为正时,易引起漏触发;标准差对算法漏触发影响较小,只在较大时易引起误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算法可靠性 加速度峰值法 干扰加速度 台车碰撞试验 台车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叫状态的IMS业务触发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葳 罗国明 +1 位作者 董民 沈庆国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在IMS会话和业务控制过程中,随着业务量的增长,S-CSCF面临的负载急剧增加,3GPP原有IMS业务的集中控制方式极易形成性能"瓶颈",从而影响系统服务质量。为降低会话时延,提高系统性能,在研究基于分组的业务触发算法和基于呼叫状... 在IMS会话和业务控制过程中,随着业务量的增长,S-CSCF面临的负载急剧增加,3GPP原有IMS业务的集中控制方式极易形成性能"瓶颈",从而影响系统服务质量。为降低会话时延,提高系统性能,在研究基于分组的业务触发算法和基于呼叫状态的业务触发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呼叫状态的分组业务触发算法(C-GSTA),并对其进行性能建模和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业务种类和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C-GSTA算法能够有效降低S-CSCF与服务器之间的信令流量,提高IMS系统吞吐量,缩短S-CSCF处理时延,改善业务触发性能和网络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触发算法 GSTA CSTA C—GS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S网络中最优负载均衡的服务触发算法研究
6
作者 张庆 冯晨 +2 位作者 余江涛 罗威 任祥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IMS系统承载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网络负载的不断扩大,这就对IMS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IMS系统网络中的异构多应用服务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案。在IMS系统网络中,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随着电力系统中IMS系统承载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网络负载的不断扩大,这就对IMS网络的负载均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IMS系统网络中的异构多应用服务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案。在IMS系统网络中,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利用由归属订户服务器下载的初始过滤标准并通过会话发起协议消息生成服务触发器。为了在具有不同结构的多个应用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实现资源优化,应设置服务触发器的权重值。在以前的系统中,权重值往往由操作员手动设置,而该方法是自动计算负载均衡的最佳权重。此外,还提出了简化算法来减少特定情况下的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负载均衡中优于以前的方案,并以快速收敛的方式自动调整系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异构系统 多应用服务器 负载均衡 权重值 服务触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检测算法在数字地震台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斌 《内陆地震》 2002年第4期360-365,共6页
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实时处理系统中常用的几种触发检测算法。以喀什地震台、巴楚地震台为例 ,对触发检测算法在国家数字地震台、区域有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触发检测算法 数字地震台 地震数据 数据处理 电平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E上行触发的预调度算法策略优化高负荷问题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国财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12期197-200,204,共5页
文章通过研究设置不同的LTE上行触发预调度算法策略改善高负荷问题方式进行验证,通过选取少量基站小区为实验对象。对上行调度参数设置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实验得出效果最佳的方案推广至全网小区进行整体优化。全网推广效果表明方案二参... 文章通过研究设置不同的LTE上行触发预调度算法策略改善高负荷问题方式进行验证,通过选取少量基站小区为实验对象。对上行调度参数设置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实验得出效果最佳的方案推广至全网小区进行整体优化。全网推广效果表明方案二参数组不但对密集城区小区组KPI有明显提升,同时对非密集城区高负荷小区也有显著改善。该配置策略的成功实践为后续指导处理相关网络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 用户感知 LTE上行触发预调度算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信号监测的可控自触发电弧图像采集系统
9
作者 吕小青 郝福旺 +3 位作者 王壮壮 徐连勇 荆洪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I0003,共7页
基于高速摄像机触发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信号监测的可控自触发电弧图像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平台组成和软件总体框架,论述了以电信号有效值为监测条件的相关控制触发算法,叙述了电信号和电弧图像同步采集的具体实现方法,并... 基于高速摄像机触发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信号监测的可控自触发电弧图像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平台组成和软件总体框架,论述了以电信号有效值为监测条件的相关控制触发算法,叙述了电信号和电弧图像同步采集的具体实现方法,并以表面涂有油污的试样进行了电弧图像采集系统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基于电信号可靠自动触发高速摄像机拍摄,抓捕涂有油污表面的过渡过程信息.相比于正常焊接过程,试样表面存在油污时,过渡周期明显增加,电弧形态呈现出较大的发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图像采集 电信号监测 触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AR-2能谱探测器伽马暴触发软件测试系统研究
10
作者 吴佩莲 刘江涛 +4 位作者 孙建超 赖万昌 何江 梁秀佐 王源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1228,共8页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POLAR-2主要用于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测量。为了提高偏振测量精度和样本,需要获取伽马暴的高精度方向和能谱信息。POLAR-2中能谱探测器BSD载荷将实现10~2000 keV能量范围内的伽马暴能谱测量且具有在轨快速...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POLAR-2主要用于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测量。为了提高偏振测量精度和样本,需要获取伽马暴的高精度方向和能谱信息。POLAR-2中能谱探测器BSD载荷将实现10~2000 keV能量范围内的伽马暴能谱测量且具有在轨快速触发和定位的功能。设计了基于FPGA的数据传输和计算的触发软件测试系统,可以在没有探测器输入的情况下,通过以太网传输测试数据,验证BSD触发算法的可行性和性能。当给出相邻光子的间隔时间和每个光子的能量后,通过该系统可以得到不同时标下各能量段的信噪比和光变,与模拟计算的光变和信噪比进行比对之后,可以在BSD早期的设计中验证该触发算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方便地在地面验证和调整触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暴探测 触发算法 以太网传输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的时延约束费用优化多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春德 邓超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动态环境下满足时延约束且费用最优的多播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一种触发重组算法,该算法根据一个区域内的节点加入或退出次数来确定对多播树的损害程度,若达到所给定平衡因子的值则触发重组。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 对动态环境下满足时延约束且费用最优的多播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一种触发重组算法,该算法根据一个区域内的节点加入或退出次数来确定对多播树的损害程度,若达到所给定平衡因子的值则触发重组。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能满足某些特殊的场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时延约束 费用最优 触发重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限定性链路层触发在PB-FMIPv6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李罡 《电子测试》 2012年第6期46-53,共8页
PB-FMIPv6是FMIPv6的优化协议,它通过授权PrNAR来代替MN做绑定更新过程,使绑定更新过程和MN链路层切换并行执行,从而缩短了切换时延。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是在FMIPv6基础上提出的链路层触发算法,它通过提供精确的触发时间标准,使MN接收... PB-FMIPv6是FMIPv6的优化协议,它通过授权PrNAR来代替MN做绑定更新过程,使绑定更新过程和MN链路层切换并行执行,从而缩短了切换时延。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是在FMIPv6基础上提出的链路层触发算法,它通过提供精确的触发时间标准,使MN接收到FBack消息后立即开始链路层切换,即保证FMIPv6工作在预应式工作模式,又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切换时延。借鉴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的思想,本文针对PB-FMIPv6提出了优化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动态地根据网络情况,选择合理的触发时间,既保证PB-FMIPv6工作在预应式工作模式,又在合理的范围内缩短切换时延,避免MN在新链路中等待PrNAR完成绑定更新过程情况的发生。利用OMNeT++的仿真结果表明优化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降低了PB-FMIPv6协议的延迟数据包数量和切换时间,提高了PB-FMIPv6协议的整体切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v6协议 FMIPv6协议 PB-FMIPv6协议 优化限定性链路层触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孤岛微电网无功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英文 陈洁 余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54-1359,共6页
微网孤岛模式下由于线路阻抗分布不均衡,非线性负载等因素都会极大影响分布式电源(DG)对无功功率的分配控制,容易发生过流和过载故障从而降低供电可靠性。为此,依据分布式智能代理系统理论,把分布式电源看作智能代理,采用一阶动力学离... 微网孤岛模式下由于线路阻抗分布不均衡,非线性负载等因素都会极大影响分布式电源(DG)对无功功率的分配控制,容易发生过流和过载故障从而降低供电可靠性。为此,依据分布式智能代理系统理论,把分布式电源看作智能代理,采用一阶动力学离散迭代方程依据状态估算误差设计通讯触发条件。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智能代理系统的孤岛微电网无功功率分配策略。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在微网孤岛模式下控制无功功率分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智能代理系统 分布式分层控制 无功功率分配 事件触发式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槛阈值自匹配的车载呼救系统设计
14
作者 陆颖 李彬 +1 位作者 张玉辰 季小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了提高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Automatic Crash Notification System,ACNS)的抗干扰能力和事故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门槛阈值的ACNS触发算法。基于门槛阈值与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之间的关联模型,设计ACNS触发算法,并实现A... 为了提高车辆碰撞自动呼救系统(Automatic Crash Notification System,ACNS)的抗干扰能力和事故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门槛阈值的ACNS触发算法。基于门槛阈值与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之间的关联模型,设计ACNS触发算法,并实现ACNS门槛阈值随路面状况和车速的动态匹配;基于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利用加速度信号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等模块设计一种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终端;利用道路实车试验和触发测试试验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ACNS终端能够实现门槛阈值根据不同路面状况的动态匹配,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发送呼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事故自动呼救系统 加速度信号 动态门槛阈值 触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服务攻击下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预测补偿的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瑶虹 黄伟 +2 位作者 孙贝贝 张新鹤 薛一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针对微电网下电力系统通信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oS)、局部信息不开放以及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oS攻击的分布式事件触发的无模型预测补偿能量优化管理控制方法。首先,为了优化微电网能量供给并... 针对微电网下电力系统通信易受到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DoS)、局部信息不开放以及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oS攻击的分布式事件触发的无模型预测补偿能量优化管理控制方法。首先,为了优化微电网能量供给并使得获利最大,给出考虑微电网功率损失的维持供需平衡的最小成本函数;其次,将微电网中的每个部分看作一个智能体并考虑了通信带宽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随后,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数据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利用跟踪攻击前时刻的供需不匹配功率来预测补偿当前时刻及其后多个时刻的智能体功率数据缺失;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预测补偿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 无模型预测补偿算法 能量优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IC单片机控制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源
16
作者 王兴贵 袁俊 《移动电源与车辆》 2003年第4期10-11,36,共3页
论述了以PI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重点分析了多周期大间隔采样法在无功调差单元中的应用及数字触发算法。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系统 励磁电源 PIC单片机 数字触发算法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监测的雷电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雷 范菁 曲金帅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78,共7页
对于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快速准确地识别雷电流信号至关重要,目前不论是硬件触发还是软件触发都存在误触发和漏触发等触发问题,而且目前的监测系统在经济性和便捷性方面存在明显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雷击在线... 对于输电线路的雷击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快速准确地识别雷电流信号至关重要,目前不论是硬件触发还是软件触发都存在误触发和漏触发等触发问题,而且目前的监测系统在经济性和便捷性方面存在明显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雷击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高效便捷的实时监测,极大的提高雷击监测装置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同时提出先检测后识别的触发算法准确识别雷击电流暂态信号,首先通过幅值差的方法快速检测雷电流信号(不良数据),然后通过周期作差的方法准确识别不良数据,通过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监测系统的误触发和漏触发次数。并且通过实验室测试,证明该监测系统的采集精度为98.49%,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提供一种经济便捷的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 触发算法 雷电流暂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建权 张健 +3 位作者 孙巍 赵雷雷 张德文 王悦 《信息技术》 2022年第8期115-119,125,共6页
利用Python开发的程序透过动态连接方式分别利用Open DSS所建立的配电网模型进行电力潮流解析,用PSS/E进行输电网计算来建构配电网故障在线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两种算法均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和适应性,Mallat触发... 利用Python开发的程序透过动态连接方式分别利用Open DSS所建立的配电网模型进行电力潮流解析,用PSS/E进行输电网计算来建构配电网故障在线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两种算法均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和适应性,Mallat触发算法分类种类数目多且准确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在频率出现变动或是纯正弦波形、谐波失真、闪烁调变等状况,即使在外界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检测结果的误差范围都在0~0.0015%之间。FINET+PSF的深度神经网路算法无需故障触发就能即时准确监测电弧故障,这使得实时监测配电网状态系统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故障监测 深度神经网络 Mallat触发算法 Python程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的USB高速四通道虚拟示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建亮 宋文爱 杨录 《电子质量》 2013年第2期11-13,共3页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SB的高速四通道虚拟示波器的设计思路。硬件平台是一个基于USB传输的高速四通道数据采集卡MP424,其内部实际为四个并行12位AD模块,其采样长度和采样频率均可通过软件设置。软件采用VC++6.0进行界面编写、数据处理与...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SB的高速四通道虚拟示波器的设计思路。硬件平台是一个基于USB传输的高速四通道数据采集卡MP424,其内部实际为四个并行12位AD模块,其采样长度和采样频率均可通过软件设置。软件采用VC++6.0进行界面编写、数据处理与波形显示。该虚拟示波器具有强大的功能,其开发成本低、采样频率高、便于携带及易于维护升级等优点,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示波器 VC++ USB采集卡 自适应屏幕分辨率 触发电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rFC based service triggering algorithm for IMS network 被引量:1
20
作者 荀兆勇 Liao Jianxin Zhu Xiaomi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9年第2期162-169,共8页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signaling traffic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the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erving call session eontrol function (S-CSCF) is the major bottleneck in IMS...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signaling traffic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the sess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erving call session eontrol function (S-CSCF) is the major bottleneck in IMS and the existing 3GPP service triggering algorithm (STA) based on initial filter eriteria (iFC) increases the end-to-end session setup delay remarkably. To reduce the session setup dela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performanee, a SIP response message based filter criteria (rFC)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FC, a SIP response message based STA (RSTA) was further proposed. The modeling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3GPP STA and RSTA were presen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3GPP STA, the RSTA can avoid the additional signaling traffie load of the S-CSCF and application server (A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ession setup delay eonsiderably, increase the throughput of the S-CSCF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IMS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ing performance (ST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ession setup delay filter criteria service triggering algorithm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