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祖国”——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历史之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亲华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8,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作为自己应实现的历史任务之一。40余年来,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这是促进海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作为自己应实现的历史任务之一。40余年来,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这是促进海峡局势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一开始是作为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任务提出来的,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已开始大举反攻。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当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1948年,中共中央召开九月会议,会议提出了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统一全中国”的战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力解放台湾 中国政府 中共对台政策 国民党 和平统一祖国 和平解放台湾 毛泽东 蒋介石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中央解放台湾的决策与实践
2
作者 闫安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解放台湾 建国初期 国民党军队 海南岛 中国人民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武力解放台湾 蒋介石 大陈岛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60年代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斌 刘健美 王耕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2-26,共5页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适时地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一战略方针虽因台湾国民党当局...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适时地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一战略方针虽因台湾国民党当局缺乏诚意而终未实现,但对争取第三次国共合作与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解放台湾 蒋介石 国民党 周恩来 李宗仁 武力解放台湾 60年代 毛泽东 第三次国共合作 沿海岛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台海危机与中共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朝晖 《前沿》 CSSCI 2008年第4期16-18,共3页
美台签约将严重影响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此中共决定继续以武力解放台湾,引发第一次台湾危机。中共解放了沿海岛屿,也通过危机认清美国介入台海的真实意图。为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共适时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关键词 第一次台海危机 中共 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争取解放台湾的尝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元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5-67,共3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先后进行过三次武力解放台湾的尝试。但是,由于受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三次武力解放台湾的尝试都未能成功。中国共产党鉴于台湾形势的变化,在不排除武...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先后进行过三次武力解放台湾的尝试。但是,由于受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三次武力解放台湾的尝试都未能成功。中国共产党鉴于台湾形势的变化,在不排除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武力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第二次台海危机与中共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朝晖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7,共3页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蒋介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和平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逐步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台湾危机 中国共产党 和平解放台湾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初探
7
作者 李正治 张凤莲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6-37,共2页
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政治影响。使一度中断的海峡两岸联系得以恢复,挫败了蒋介石“反攻大陆”以及美国妄图使台湾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 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政治影响。使一度中断的海峡两岸联系得以恢复,挫败了蒋介石“反攻大陆”以及美国妄图使台湾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台湾 毛泽东 思想 和平 20世纪50年代 “一国两制”构想 海峡两岸关系 政治影响 台湾独立 理论基础 蒋介石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
8
作者 张运洪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72-75,共4页
毛泽东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在解放初期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图谋,随着形势的变化又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为和平解放台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向台湾当局展现和平解放台湾的诚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对推进祖国统一... 毛泽东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在解放初期坚决反对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图谋,随着形势的变化又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为和平解放台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向台湾当局展现和平解放台湾的诚意。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对推进祖国统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争取了部分寓居海外的国民党要员返回了祖国大陆,也为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一个中国原则 解放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顾维钧回忆录》看解放军武力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
9
作者 孟祥才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顾维钧是民国政府时期著名的外交家,1949-1950年间任国民党残存"政权"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回忆录》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国民党在美国的外交折冲:国民党残存政权种种争取美国保护的外交努力,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国民党及其残存&qu... 顾维钧是民国政府时期著名的外交家,1949-1950年间任国民党残存"政权"驻美国大使。《顾维钧回忆录》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国民党在美国的外交折冲:国民党残存政权种种争取美国保护的外交努力,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国民党及其残存"政权"的失望、绝望及对其被保护要求的拒绝和对新生的中国政府展开沟通的探索等,表明自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一年多时间,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解放台湾的最佳时机。新中国建国之初能否迅速武力解放台湾,当然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开国领袖的决策,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这一武力解放台湾之最佳时机之窗的关闭,台湾问题的解决则成为我们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并延迟至现在,则是令全体中国人扼腕叹息的事。我们期待着台湾问题早日解决,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维钧回忆录》 武力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10
作者 郑伟 《世纪桥》 2016年第11期32-35,共4页
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战略与政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提出至1979年新时期之始宣告放弃,经历了30年的历史演变。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战略因应两岸各自的政治经济情形、两岸各自的两岸关系... 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战略与政策,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提出至1979年新时期之始宣告放弃,经历了30年的历史演变。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战略因应两岸各自的政治经济情形、两岸各自的两岸关系政策以及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有所调整,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该战略与政策的实施,并未打破两岸全面对立与完全隔离的状态,但其阶段性功效以及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却为新时期"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新战略的出台,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性条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解放台湾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兴明 曲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和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政治主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 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虽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具有十分明显的一致性.第一,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中国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1949年以来,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凡具有爱国心的中华同胞和全球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解放台湾 毛泽东和邓小平 邓小平“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构想 和平方式 和平统一祖国 台湾回归祖国 台湾与大陆 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实践及其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达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59-64,共6页
关于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实践及其他杜达山关键词解放台湾;对台方针;演变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提出了“解放台湾”为口号的对台方针,直到1979年“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关于解放台湾方针的历史实践及其他杜达山关键词解放台湾;对台方针;演变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提出了“解放台湾”为口号的对台方针,直到1979年“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邓小平语)为止。在新的解决台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台湾 对台方针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发展
13
作者 王国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41-45,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祖国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具... 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是“一定要解放台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祖国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具体国情出发尊重和顺应海峡两岸人民的意愿,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历史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统一竭尽全力,审时度势的气度与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台政策 解放台湾 祖国统一 台湾人民 海峡两岸 思想路线 对台工作 军事对峙 香港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解放台湾”战略实施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瞿定国 《统一论坛》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插手台湾事务,使台湾问题出现复杂化、国际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对美对台政策,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最终解决...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插手台湾事务,使台湾问题出现复杂化、国际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对美对台政策,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首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期间,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发出愿意谈判的信号。周恩来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解放台湾 历史经验 50年代中期 美国政府 台湾问题 中国政府 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回顾我党对台方针的形成及发展
15
作者 王春发 《龙江党史》 1995年第Z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和平解放台湾 对台方针 毛泽东 《邓小平文选》 台湾问题 第三次国共合作 周恩来 《人民日报》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五○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 被引量:2
16
作者 青石 《江淮文史》 1997年第3期163-175,共13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金日成 斯大林 解放台湾 南北朝鲜 苏联 南朝鲜 朝鲜人 中共中央 朝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战略”形成初探
17
作者 贺之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
50年代中期,中共形成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历史表明,这一战略对中共对台工作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对这一战略形成的背景、过程、基本着眼点和主要内容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 50年代中期 周恩来 对台战略 军事战略 台湾海峡 毛泽东 国民党集团 对台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曾尝试和平解放台湾
18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和平解放台湾 蒋介石集团 联合国安理会 共产党 中国政府 两个中国 台湾问题 中国大陆 岛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思考
19
作者 瞿定国 《统一论坛》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准确地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其中包括解放台湾,毛泽东深入思考,战略运筹,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央军委也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准确地估计到国民党将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台湾。如何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其中包括解放台湾,毛泽东深入思考,战略运筹,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中央军委也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战役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台湾 平津三大战役 战略运筹 战略思考 解放战争 落脚点 深入思考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一场痛快淋漓的解放台湾预演战役——一江山、大陈岛战役追记
20
作者 吴跃农 《党史文苑》 2019年第4期4-10,共7页
1949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已全部解放。此时国民党残余部队依然驻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凭借这些岛屿作为军事基地,拱卫台湾、抵挡人民解放军渡海,实施反攻。蒋介石摆出攻势防御架势,以贴近浙江和福建沿海岛链为前沿,构架起一个直... 1949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已全部解放。此时国民党残余部队依然驻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凭借这些岛屿作为军事基地,拱卫台湾、抵挡人民解放军渡海,实施反攻。蒋介石摆出攻势防御架势,以贴近浙江和福建沿海岛链为前沿,构架起一个直接伸向大陆的攻防体系。这个体系北面以浙江大陈岛为防御核心,与南面的金门构成牛头上的两个犄角,直顶华东沿海。防,可以有百余海里的战略纵深;攻,可以在大陆鼻子底下捅刀。蒋介石频频以此为依托对华东沿海地区袭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台湾 大陈岛 新中国成立 战役 预演 初一 东南沿海 攻势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