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说文解字·女部》的古代女性身份与地位研究
1
作者 洪飏 刘宝怡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说文解字》所收“女”部字,多维度展现了女性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地位变化,以及女性在审美观念、道德规范和婚姻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角色变迁。由此出发,为深入思考古代女性生存状态提供思路。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女部 古代女性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尔雅》与《说文解字》释义的异中之同
2
作者 江远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尔雅》先成,《说文解字》后出,二书性质与体例不同,大部分释义也不同。《尔雅》与《说文解字》不同的释义包括本义与引申义的不同、义素与义位的不同、正确释义与错误释义的不同、其他意义类别的不同,这些不同的释义往往含有相同文字... 《尔雅》先成,《说文解字》后出,二书性质与体例不同,大部分释义也不同。《尔雅》与《说文解字》不同的释义包括本义与引申义的不同、义素与义位的不同、正确释义与错误释义的不同、其他意义类别的不同,这些不同的释义往往含有相同文字,存在一定的语义联系。从二书释义的异中之同能看出《尔雅》对《说文解字》的影响以及二书之间的源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说文解字 释义 异中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段注古今字、正俗字研究
3
作者 殷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77,88,共8页
古文字学是“强基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文字研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解字》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实证材料和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书中将汉字的发展,尤其是... 古文字学是“强基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文字研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段玉裁所著《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解字》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实证材料和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书中将汉字的发展,尤其是字体、字形、字音作详要注释。以其中古今字、正俗字为例,分析书中对于其界定方式和注释用语,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字演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段注 古今字 正俗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从“八”诸字归部理据探索
4
作者 寇迎春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学术界对《说文解字》中多义符合体字归部不一的原因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以《说文解字》从“八”诸字为例,有的归入“八部”,有的据另外一个义符归部,还有的另立为部首字。探索《说文》从“八”多义符合体字的归部理据,可得:从“八... 学术界对《说文解字》中多义符合体字归部不一的原因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以《说文解字》从“八”诸字为例,有的归入“八部”,有的据另外一个义符归部,还有的另立为部首字。探索《说文》从“八”多义符合体字的归部理据,可得:从“八”诸字的归部原则是“以类相从”,即把字义关系密切或字义特点相同的一组字,取共同的义符归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从“八”字 多义符合体字 归部 以类相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从“刀”诸字归部理据探索
5
作者 郝宇翔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125-127,共3页
《说文解字》中存在多义符合体字,由于含有多个义符,其归部原则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从“刀”诸字的归部理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归部受《说文》编排原则的制约,遵循的是“以类相从”的原则,而少部分受部首制约的字是通过“据形系联”而归... 《说文解字》中存在多义符合体字,由于含有多个义符,其归部原则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从“刀”诸字的归部理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归部受《说文》编排原则的制约,遵循的是“以类相从”的原则,而少部分受部首制约的字是通过“据形系联”而归部。这也正是《说文》中多义符合体字没有归入同一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归部 从“刀”字 以类相从 据形系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台”声字古音归部处理
6
作者 陈怡然 《今古文创》 2025年第7期111-113,共3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归十七部来标注古音,未述其具体处理原则。学界多将“同谐声者必同部”作为段玉裁归部理据,这是片面的理解,很明显在段注中出现了比较多同谐声非同部字的情况,只从“谐声”出发不合理。本文以“台”谐声系列字为具...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归十七部来标注古音,未述其具体处理原则。学界多将“同谐声者必同部”作为段玉裁归部理据,这是片面的理解,很明显在段注中出现了比较多同谐声非同部字的情况,只从“谐声”出发不合理。本文以“台”谐声系列字为具体古音归部考察对象,发现“同谐声”是重要归部处理办法。谐声系联法结合今音上推以及先秦韵文押韵等多种手段进行判定,在《说文解字注》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归部处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台”声 古音归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的“字用”思想发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运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叙》中,许慎揭示了“假借”之“依声托事”的用字实质;用“古文”泛指古代文字,表面上是字体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古文字的结构和古文献中的用字;许慎对文字的定义和文字功能的表述体现了职用实质;许慎对时人谬解文字的批评,对《说文》编撰目的和编撰原则的说明也都是从文字使用角度表述的。《说文》正文对每个字的解说首重意义,形体分析只是对意义的印证;《说文》解说中常用“古文以为某”来揭示古代不同于汉代的用字现象;《说文》的“重文”如“古文作某”“某古文”等也是就字的功能而言;“一曰”的说解则反映了同字异用现象;《说文》还常引用书例来证明字义。这些都说明《说文》从服务解读经书的目的出发,非常重视汉字的使用功能,多方面揭示了汉语字词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字职用 字词关系 字用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叙》释读拾零
8
作者 孙玉文 《辞书研究》 2024年第6期11-22,共12页
《说文解字叙》是了解《说文解字》、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必读篇目,既往的释读还有一些可商之处。文章批判继承既往的释读经验,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字词句做出新的分析,希望对理解《说文解字》和研究中国辞书学史有所帮助:一,许慎“六书”... 《说文解字叙》是了解《说文解字》、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必读篇目,既往的释读还有一些可商之处。文章批判继承既往的释读经验,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字词句做出新的分析,希望对理解《说文解字》和研究中国辞书学史有所帮助:一,许慎“六书”指事、会意的定义、例字的释读;二,“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中的“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的校勘、释读;三,“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的标点、断句、释读;四,“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也夫”中“史”的词义;五,“将以理群类,解谬误”至“厥谊不昭,爰明以谕”的音韵问题;六,“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的标点、断句、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叙》 字词句 释读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抄配、借校到石印:徐乃昌刊印《说文解字韵谱》考
9
作者 董婧宸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104-117,共14页
徐乃昌1925年自来青阁购得元种善堂本《说文解字韵谱》后,拟覆刻出版。徐乃昌请范兆经据《函海》本、李显本抄补缺叶缺字,又先后拟请黄侃、刘葆儒撰写校记,惜校记未能完成。最终,徐乃昌以自藏本《韵谱》为主要底本,又借瞿启甲所藏同版... 徐乃昌1925年自来青阁购得元种善堂本《说文解字韵谱》后,拟覆刻出版。徐乃昌请范兆经据《函海》本、李显本抄补缺叶缺字,又先后拟请黄侃、刘葆儒撰写校记,惜校记未能完成。最终,徐乃昌以自藏本《韵谱》为主要底本,又借瞿启甲所藏同版但较为晚印之《韵谱》配补缺叶,于1927年交鸿宝斋石印出版。徐乃昌的书籍出版,在《说文解字韵谱》之后,逐渐从雕版转向石印。梳理徐乃昌刊印《韵谱》的前后始末,也有助于推进对20世纪20年代沪上古籍出版情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乃昌 《说文解字韵谱》 石印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文田、严可均《说文解字考异》考论
10
作者 任健行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59-75,126,共18页
姚文田、严可均编纂的《说文解字考异》是现存较早的一部《说文》异文总汇。本文对《说文解字考异》的性质、版本及价值进行了论述。在性质方面,文章指出《考异》是一部著作而非简单的资料汇编。在版本方面,文章对《考异》的版本及各版... 姚文田、严可均编纂的《说文解字考异》是现存较早的一部《说文》异文总汇。本文对《说文解字考异》的性质、版本及价值进行了论述。在性质方面,文章指出《考异》是一部著作而非简单的资料汇编。在版本方面,文章对《考异》的版本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在《考异》的价值方面,文章指出《考异》从编纂到修订历时百年,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对深入研究清代《说文》学史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考异》 姚文田 严可均 《说文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形义关系巧分析——《说文解字》对汉字教学的启示
11
作者 高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理论基石,以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近义字、繁简字为研究对象,从形义关系的角度分析构成理据不同的同音字、类别不同的形近字、细微差别的近义字,偏旁不同的繁简字等,揭示汉字字形和字义之间的紧密关系,... 本文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理论基石,以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近义字、繁简字为研究对象,从形义关系的角度分析构成理据不同的同音字、类别不同的形近字、细微差别的近义字,偏旁不同的繁简字等,揭示汉字字形和字义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汉字学习和汉字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形义关系 汉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二徐本“酉”部字比较研究——以徐铉和徐锴版本为例
12
作者 丁昱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31-36,共6页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解说字义字形、辨识音读的字典,系统完备,影响深远。其现行版本由宋代徐铉校订,俗称大徐本,徐锴在大徐本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的补充说明,形成《说文解字系传》,俗称小徐本。二徐本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解说字义字形、辨识音读的字典,系统完备,影响深远。其现行版本由宋代徐铉校订,俗称大徐本,徐锴在大徐本基础上,又加入自己的补充说明,形成《说文解字系传》,俗称小徐本。二徐本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文章选取其中的“酉”部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二徐本在编排体例与解说体例方面的相同与收字数量、部内字序、注音方法与注音用字、六书归部、释文、篆字与重文形体等方面的不同,并总结二书各自的独特之处,如:大徐本增添新附字,部内所编排的字序也更合理,并有注释;小徐本的按语注释丰富多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传》 “酉”部 比较研究 字形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以《说文解字》为例
13
作者 李晓静 范晓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黄河文化因其古老性、延续性、典型性、内涵丰富性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家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纳入黄河文化“走出... 黄河文化因其古老性、延续性、典型性、内涵丰富性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国家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名片。汉字根植于黄河流域,汉字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汉字文化的国际传播纳入黄河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有助于通过讲好中华汉字故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传承黄河精神。以《说文解字》为例,探索黄河文化传承视域下汉字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策略,包括“我”为主体、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动态结合及受众本位、效果导向的翻译策略;树立科学的对外传播理念、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拓展传播方式、加强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汉字文化 说文解字 翻译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的版本与注本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铁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4期43-45,15,共4页
《说文解字》的版本与注本苏铁戈《说文解字》自东汉许慎编纂以来,至唐代传习不废。而今天能常见到的《说文》的本子,主要是宋代以后的,唐代的传本极少见。清代同治二年(1863),贵州独山的著名藏书家莫友芝收藏了一部唐人写卷... 《说文解字》的版本与注本苏铁戈《说文解字》自东汉许慎编纂以来,至唐代传习不废。而今天能常见到的《说文》的本子,主要是宋代以后的,唐代的传本极少见。清代同治二年(1863),贵州独山的著名藏书家莫友芝收藏了一部唐人写卷子本残卷《说文》,经莫氏依原样覆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说文解字 许慎 《说文释例》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段玉裁 《说文句读》 段注 李阳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东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3期1-3,48,共4页
略论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之价值陈东辉清代著名学者桂馥因其著有《说文解字义证》(以下简称《义证》),而与段玉裁、朱骏声、王筠并称为“说文四大家”。然而,后人对上述四位学者的研究很不平稳,其中关于段玉裁及其所著之《说文解... 略论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之价值陈东辉清代著名学者桂馥因其著有《说文解字义证》(以下简称《义证》),而与段玉裁、朱骏声、王筠并称为“说文四大家”。然而,后人对上述四位学者的研究很不平稳,其中关于段玉裁及其所著之《说文解字注》的论文最多,数量远超桂、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广韵》 训诂学 说文通训定声 中国语言 许慎 段玉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狼共舞:《说文解字》狼文化意识精义锥指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文明三大维度系统剖古代中国狼文化意识。狼因其勇猛、执着、群居习性与人类的坚忍不拔、团结奋进和集体主义精神相似而被剔选为灵瑞动物、血缘始祖和氏族图腾,进而升华成敢于亮剑、自强不息的战斗意志、铁血精神。“虎狼之仁”“狼不残亲”等动物理念演绎为“万物同齐”的古典哲学论断,对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世价值及经典案例。《说文解字》狼文化嬗变历程就是一部炎黄子孙赓续祖志、发愤图强、永不言弃的民族秘史、励志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万物有灵 铁血精神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专设部首统辖一个表意字的原因探索
17
作者 张军 刘忠华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说文解字》只辖一个表意字的74个部首中,30个部首是根据归部的需要而另行设立的,部首、部内字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合体表意字的归部处理,遵循着归部和谐的原则,按照编排体例来进行。30个合体表意字在归部时,舍弃字形中业已存在的... 《说文解字》只辖一个表意字的74个部首中,30个部首是根据归部的需要而另行设立的,部首、部内字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合体表意字的归部处理,遵循着归部和谐的原则,按照编排体例来进行。30个合体表意字在归部时,舍弃字形中业已存在的现成部首不用,而另外设置一个部首来归部,是为了让合体表意字以及字形中充当字头的义符归部和谐。部首的选择与设立,受《说文》统一的编排体例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部首 表意字 归部选择 专设部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及其同源词考——基于《说文解字》的同源词系联
18
作者 孙迪 武建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训诂工具书,对于同源词系联有重大意义。基于《说文解字》系联,从“参”的本义“商星”出发,梳理其引申脉络,发现“参”有四个引申义:第一,数量多、程度深、地位高、高长之义,同源词有[女參]、黪、惨、渗、瘮、縿...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训诂工具书,对于同源词系联有重大意义。基于《说文解字》系联,从“参”的本义“商星”出发,梳理其引申脉络,发现“参”有四个引申义:第一,数量多、程度深、地位高、高长之义,同源词有[女參]、黪、惨、渗、瘮、縿、毵、穇、槮;第二,参差不齐之义,同源词有篸、[犭參]、鬖;第三,交互、参与、掺杂之义,同源词有謲、糁、掺、碜、墋;第四,多方区分、验证、弹劾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参”本义 引申脉络 同源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古文的音化考释
19
作者 王译婕 刘鸿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分析字的形体、说解字义、辨明读音,保留了诸多珍贵的文字形体,其中古文数量相对较多,据商承祚的《说文中之古文考》统计,共得521个古文形体,对应《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共462个。选取古文中本来并非形声字但在文... 《说文解字》以六书理论分析字的形体、说解字义、辨明读音,保留了诸多珍贵的文字形体,其中古文数量相对较多,据商承祚的《说文中之古文考》统计,共得521个古文形体,对应《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共462个。选取古文中本来并非形声字但在文字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形声字的例字,考证其音化过程,这些例字或添加某些声符,或本有声符发生音转,或声符发生变化等,文字形声化过程与文字形体和意义的关联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古文 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的“二字相合”对称字
20
作者 叶明珠 柳玉宏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对称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特征,《说文解字》中有一类特殊的对称字,即“二字相合”对称字,这类对称字是由两个汉字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相互组合而成的对称符号。以《说文解字》为底本,分析“二字相合”对称字的分类、形义关系以及成因... 对称是汉字构形的一个基本特征,《说文解字》中有一类特殊的对称字,即“二字相合”对称字,这类对称字是由两个汉字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相互组合而成的对称符号。以《说文解字》为底本,分析“二字相合”对称字的分类、形义关系以及成因,进而反映汉字发展的部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小篆 二字相合对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