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癌切除同期行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术对患者语音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帅 王晓萌 +3 位作者 韦毅 李战 王宗琦 巫家晓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8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重建舌癌术后缺损对于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0-01该院收治的舌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解剖修复组和非解剖修复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与...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重建舌癌术后缺损对于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0-01该院收治的舌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解剖修复组和非解剖修复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与非解剖修复法对两组舌癌术后缺损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舌肌运动评分,以及舌尖音、舌根音和边音的语音清晰度(PI)。结果术后两组舌肌运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在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解剖修复组的舌肌运动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舌尖音、边音及舌根音PI值均呈下降趋势。解剖修复组舌尖音、舌根音PI值在术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0.05);但对于边音,解剖修复组PI值仅在术后第1个月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0.05)。结论与非解剖修复法比较,应用解剖修复法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有助于重建舌体外形,恢复舌的运动,改善舌癌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解剖修复 舌缺损 语音功能 舌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钉联合骨膜瓣增强解剖修复术治疗慢性跟骰关节不稳
2
作者 李兵兵 鹿军 +4 位作者 杨鑫权 张言 徐军奎 王琼 梁晓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观察锚钉联合骨膜瓣增强解剖修复术治疗慢性跟骰关节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20-03诊治的12例慢性跟骰关节不稳,采用骨膜瓣增强联合锚钉解剖修复跟骰背侧韧带的稳定性,制备骨膜瓣,折叠到跟骰关节韧带的起点处... 目的 观察锚钉联合骨膜瓣增强解剖修复术治疗慢性跟骰关节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20-03诊治的12例慢性跟骰关节不稳,采用骨膜瓣增强联合锚钉解剖修复跟骰背侧韧带的稳定性,制备骨膜瓣,折叠到跟骰关节韧带的起点处,形成双层膜,将锚钉置入在跟骨背侧韧带的原始止点处,用骨膜瓣增强已拉伸的原韧带,近端增厚部分用带缝线的骨锚固定。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疼痛VA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49个月,平均39.0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锚钉联合骨膜瓣增强解剖修复跟骰背侧韧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慢性跟骰关节不稳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改善疼痛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跟骰关节不稳 骨膜瓣增强解剖修复 带线锚钉
原文传递
表皮干细胞:实现创面由解剖修复到功能修复飞跃的新策略 被引量:29
3
作者 付小兵 李建福 盛志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创面 解剖修复 功能修复 培养 皮肤创伤 修复
原文传递
镜下全内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18
4
作者 顾晓晖 洪劲松 +1 位作者 毕擎 洪剑飞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1-309,共9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距腓前韧带(ATFL)解剖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足踝亚专业和广州正骨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9例CLAI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距腓前韧带(ATFL)解剖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足踝亚专业和广州正骨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9例CLAI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18~35岁,平均27.3岁;镜下证实患者均为ATFL腓骨侧损伤,无有效张力。将ATFL腓骨足印区新鲜化,准确置入可吸收锚钉1枚,采用全内技术把锚钉尾线引入韧带残端,Lasso-Loop法自锁环套缝扎固定,将韧带残端解剖修复至足印区,恢复韧带张力。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评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正常行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15.6个月(12~22个月)。术后患者踝关节症状均缓解,关节活动度良好,前抽屉试验及内翻应力试验阴性。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评分、Tegner运动能力评分、VAS评分由术前(64.6±11.4)分、(63.5±11.4)分、(3.2±0.7)分、(5.8±1.7)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92.3±3.2)分、(91.2±4.4)分、(5.7±0.6)分、(1.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感染、腓浅或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无患者需翻修手术。结论关节镜下全内ATFL修复治疗CLAI,锚钉置入准确,实现解剖修复,创伤小,韧带张力恢复可靠,术者需熟悉镜下操作,避免发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韧带 关节镜 慢性踝关节不稳 解剖修复
原文传递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解剖修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言 梁晓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总结目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解剖修复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CLAI的解剖修复治疗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目前CLAI解剖修复术式主要为Brostr?m术及其改良术式... 目的总结目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CLAI)的解剖修复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CLAI的解剖修复治疗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目前CLAI解剖修复术式主要为Brostr?m术及其改良术式,此类术式操作简便,近、中、远期随访均显示满意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带线锚钉技术、关节镜技术均逐渐用于Brostr?m术及其改良术式中,并能获得较好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Brostr?m术及其改良术式是治疗CLAI有效、便捷、安全方法。在生物力学和动态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修复方案设计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韧带损伤 解剖修复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深入开展组织由解剖修复到功能性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盛志勇 付小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创面愈合 组织再生 修复 解剖修复 功能性修复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下解剖修复Atzei-EWAS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承印 张海龙 +2 位作者 张来福 王朋涛 王孝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解剖修复Atzei-EWAS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16例Atzei-EWAS 2型TFCC损伤患者,于腕关节镜下采用带线锚钉三维立体缝合解剖修复T...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解剖修复Atzei-EWAS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16例Atzei-EWAS 2型TFCC损伤患者,于腕关节镜下采用带线锚钉三维立体缝合解剖修复TFCC。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个月,平均6.4个月。术前患肢握力(20.06±3.38)kg,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7.19±7.74)°、尺桡偏活动度(31.25±5.32)°,前臂旋转活动度(137.19±14.8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6±1.2)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患肢握力、腕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除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手背支麻痹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均恢复;末次随访时,患肢握力达(24.88±3.26)kg,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46.59±6.49)°,尺桡偏活动度(39.38±6.55)°,前臂旋转活动度(152.50±11.55)°,均较术前增加(P<0.05);VAS评分为(0.9±0.8)分,较术前降低(t=21.029,P=0.000)。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获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8%。MRI复查示TFCC均愈合良好。结论对于Atzei-EWAS 2型TFCC损伤,腕关节镜下解剖修复能较好恢复TFCC解剖结构,有效缓解腕关节疼痛、改善功能,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关节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解剖修复
原文传递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非解剖性修复 被引量:6
8
作者 柴斌 皇甫小桥 赵金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是创伤性盂肱关节前脱位的常见后遗症,首次脱位造成的解剖结构损伤和异常是后续脱位的主要原因。这些解剖异常主要包括前方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损伤(Bankart损伤)、肩胛盂骨缺损(骨性Bankart损伤)、肱骨头凹陷性骨折(Hil...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是创伤性盂肱关节前脱位的常见后遗症,首次脱位造成的解剖结构损伤和异常是后续脱位的主要原因。这些解剖异常主要包括前方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损伤(Bankart损伤)、肩胛盂骨缺损(骨性Bankart损伤)、肱骨头凹陷性骨折(Hill-Sachs损伤)等。理论上,进行解剖修复是恢复肩关节稳定性的主要措施。但许多情况下解剖修复无法实现或不适宜进行解剖修复,非解剖性修复始终是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治疗中的常见选项。部分非解剖性修复甚至能取得比解剖修复更好的效果。非解剖性修复主要包括针对前侧结构缺陷的喙突转移术、肩胛下肌短缩术、肩胛下肌静态化,以及针对后侧结构缺陷的肌腱填充术、肱骨头旋转截骨术等。该文对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非解剖性修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肱关节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病理机制 手术治疗 解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向集中与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对牙槽嵴吸收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渊君 刘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81-81,83,共2页
目的探究牙槽嵴吸收患者接受舌向集中与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牙槽嵴吸收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6月,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实施舌向集中全口义齿... 目的探究牙槽嵴吸收患者接受舌向集中与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牙槽嵴吸收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6月,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实施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分析2组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全口义齿满意度、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其前后牙区牙槽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槽嵴吸收患者接受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修复 解剖式全口义齿修复 牙槽嵴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9期4275-4276,共2页
目的探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前... 目的探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34±20.63)min,术中出血量(32.68±6.79)mL,止血带应用时间(72.53±23.63)min,透视次数(8.93±2.12)次;术后均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者术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高于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型踝关节骨折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 踝关节功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踝关节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征分析慢性踝关节不稳 被引量:30
11
作者 苏应军 童新延 胡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15-2419,共5页
背景:长期慢性踝关节不稳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病及继发粘连关节囊炎,甚至成为永久性功能障碍。目的:分析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明确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形成原因,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Pub Med... 背景:长期慢性踝关节不稳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病及继发粘连关节囊炎,甚至成为永久性功能障碍。目的:分析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明确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形成原因,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Pub 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选取与慢性踝关节不稳有关解剖、生物力学、诊治等相关方面的综述及基础实验研究的文章。检索词:"慢性踝关节不稳,踝关节解剖,生物力学,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和"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Anatomy of ankle joint,Biomechanics,Therapy,Research"。经过筛选后纳入40篇文献,对踝关节解剖学结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机制及分级、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的总结。结果与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方法包括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踝关节前抽屉试验、超声检测、现代影像学检测;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非解剖学重建和受损韧带解剖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应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应综合踝关节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发病原因、诊断结果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解剖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踝关节不稳 内翻应力 前抽屉试验 解剖学重建 韧带解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及其与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洋 李建福 付小兵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创面修复 肉芽组织增生 多向分化潜能 创面愈合 瘢痕形成 再上皮化 皮肤组织 功能细胞 新陈代谢 功能修复 解剖修复 无限增殖 实用价值 表皮重建 特异性 附属器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
13
作者 刘宪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89-292,共4页
研究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通... 研究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前型踝关节骨患者通过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治疗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 旋前型踝关节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王龙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解剖式牙合型全口义齿... 目的:观察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解剖式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研究组采取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满意度和生命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评分。结果:研究组佩戴1、3个月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观程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音功能和舒适性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3个月后,两组功能限制、疼痛与不适、能力受限和身心缺陷等OHIP-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治疗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可提高咀嚼效率、咬合力和满意度,改善生命质量,效果优于解剖式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解剖式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 重度牙槽嵴吸收 咀嚼功能 满意度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喷砂对三种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15
作者 程杨 昭日格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0335-00338,共4页
验证氧化铝喷砂处理对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的影响,同时评估三种常用的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粘接效果的差异,为临床选择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制备长方体形全锆试... 验证氧化铝喷砂处理对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的影响,同时评估三种常用的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粘接效果的差异,为临床选择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制备长方体形全锆试件66个,威兰德、泽克尼、爱尔创每种各22个,对粘接面抛光清洁,吹干备用。将每种全锆试件随机分为两组(n=11),对照组试件不进行处理,喷砂组试件粘接面进行氧化铝喷砂处理,随后冲洗,吹干备用。每组随机挑选一个试件用于扫描电镜(SEM)观察粘接面。其余60个试件粘接面涂布氧化锆处理剂后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待树脂水门汀完全聚合后,所有试件放入(37±2)℃蒸馏水中储存24小时备用。将储存完成的全锆试件放入万能试验机进行SBS试验,加载头移动速度为1mm/min,直至粘接断裂。数据记录为兆帕(MPa),提交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种受试全锆试件,喷砂组SBS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间三种全锆试件SB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砂组间结果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氧化铝喷砂可提高三种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的剪切粘接强度;不同种类全锆修复体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式氧化锆修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剪切粘接强度 氧化铝喷砂 树脂水门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比较
16
作者 江美媛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6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解... 目的比较不同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B组接受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和全口义齿满意度。结果戴用1周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用3个月后,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高于戴用1周后,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两组全口义齿的美观性和语音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舒适度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比较,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可使牙槽嵴中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获得更理想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提高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中重度吸收 无牙[牙合] 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咀嚼效率 咬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注射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鹤飞 田庆华 +2 位作者 易飞 王涛 吴春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分期注射法对于脊柱病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患者,443节手术椎体,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分期注射法)和B组(无分期注射法),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过程中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分期注射法对于脊柱病变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患者,443节手术椎体,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分期注射法)和B组(无分期注射法),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过程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平均(4.75±0.85) m L,B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平均(4.23±1.16) m L,A组患者81节椎体(23.9%)发生骨水泥渗漏,B组患者36节椎体(34.6%)发生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周围组织,未引起明显不适。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A组术后1 d和1个月VAS及ODI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与B组术后6和12个月VAS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是治疗椎体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为达到解剖学上的修复,从而最大程度恢复脊柱稳定性,缓解症状,在PVP中采用分期注射法是一种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注射法 椎体病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稳定性 解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滚韶 徐勤 +2 位作者 罗裕强 黄远翘 莫华贵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例患者出现锚钉骨道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例患者再次出现踝关节扭伤,予以石膏固定后痊愈。所有患者最后1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及距骨倾斜试验均为阴性。本组病例术后距骨倾斜角减少平均(2.9±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骨前移量减少为平均(2.7±1.7)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1次随访时,AOFA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患者术后优10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如有条件术中可同期进行踝关节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损伤细节、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修复 Karlsson术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手术方式的比较
19
作者 张斌 阿布杜热合曼 《新疆中医药》 2005年第6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不稳 解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的特点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天择 徐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35,共9页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是最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之一,这类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常需要借助外科手段进行治疗。然而,目前对于这类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尚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本文从非解剖重建、解剖...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是最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之一,这类患者的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常需要借助外科手段进行治疗。然而,目前对于这类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尚存在很多不同的意见。本文从非解剖重建、解剖修复和解剖重建三种CAI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对其手术特点、疗效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探讨不同外科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及差异性原因,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定 解剖重建 解剖修复 解剖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