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0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表综合分析仪联合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45例的价值
1
作者 崔兵杰 梁沛 +2 位作者 田笑雨 柴雪 马一铭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探讨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KC)病人角膜细胞密度和眼表功能的变化及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的45例BKC病人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 目的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探讨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KC)病人角膜细胞密度和眼表功能的变化及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的45例BKC病人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志愿者45例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是否感染蠕形螨,分为蠕形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和IVCM进行检查,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非侵入式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非侵入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蠕形螨感染情况和角膜细胞密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蠕形螨感染数量与病人角膜细胞密度及眼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NITBUTav[(6.31±2.95)s比(14.85±3.88)s]和NIBUTf[(4.65±2.03)s比(11.88±3.14)s]低于对照组,F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蠕形螨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方角膜基底细胞层和浅基质层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蠕形螨感染组的FL评分高于未感染组,下方角膜基底细胞层、浅基质层和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的细胞密度低于未感染组(P<0.05)。蠕形螨感染数量与BKC病人下方角膜基底细胞层、浅基质层和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的细胞密度呈负相关,与FL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联合IVCM可对BKC病人的眼表损害进行综合评价;BKC病人下方角膜基底细胞层、浅基质层和中央角膜浅基质层的细胞密度降低,FL评分增加,与蠕形螨感染数量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结膜炎 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 眼表综合分析仪 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蠕形螨 眼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郑丽 李敏 罗浩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77,481,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丛、角膜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DR患者94例(114眼),其中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 目的探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在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丛、角膜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DR患者94例(114眼),其中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41例(52眼,NPDR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53例(62眼,PDR组),收治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同期糖尿病无眼底改变的患者40例(40眼)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进行检测,对比各组角膜上皮下神经丛、角膜细胞密度及形态的变化。结果 NPDR组和PDR组患者的角膜基底层、浅基质层、中基质层、深基质层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PDR组患者的角膜基底层、浅基质层、中基质层、深基质层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NPDR组(均为P<0.05);NPDR组和PDR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NPDR组和PDR组患者的内皮细胞变异率、神经分支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PDR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长度分别为(1962.0±117.3)个·mm^(-2)、46.1%±5.5%、(15.4±3.3)根·mm^(-2)、(6.2±2.7)mm·mm^(-2),均显著低于NPDR组的(2381.4±144.0)个·mm^(-2)、58.2%±7.0%、(20.6±3.8)根·mm^(-2)、(8.6±2.4)mm·mm^(-2)(均为P<0.05),PDR组患者的内皮细胞变异率、神经分支密度均显著高于NPDR组(均为P<0.05)。结论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能有效观察DR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丛、角膜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 神经丛 角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诺卡菌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金 王丽娅 +2 位作者 王志立 孙声桃 韩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8-899,共2页
诺卡菌角膜炎临床非常罕见,仅占细菌性角膜炎的0.3%~0.8%。以往报道诺卡菌角膜炎继发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术后、角膜移植术后及戴角膜接触镜后。该病属于罕见病,易误诊、误治,值... 诺卡菌角膜炎临床非常罕见,仅占细菌性角膜炎的0.3%~0.8%。以往报道诺卡菌角膜炎继发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术后、角膜移植术后及戴角膜接触镜后。该病属于罕见病,易误诊、误治,值得临床医师高度警惕。目前,国内尚无活体状态下观察诺卡菌的报道,我们收集经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并诊治的5例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角膜 激光共焦显微镜 临床观察 诺卡菌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角膜接触镜 移植术后 显微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原位角膜激光磨镶术后角膜敏感度的影响
4
作者 Myung-Jin Joo Kevin R. Yuhan Joon Young Hyon Hong Lai Stacey Hose Debasish Sinha Terrence P. O' Brien 冯云(译)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2期128-128,共1页
目的:评估原位角膜激光磨镶术后(LASIK)局部使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否在加速角膜敏感度的恢复中起作用。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NGF) 角膜激光 敏感度 术后 原位 局部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ius角膜地形图仪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三种角膜激光屈光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李依静 袁正 周春阳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2期61-64,73,共5页
目的 比较Sirius与A超测量SMART、SMILE和FS-LASIK三种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分别用Sirius及A超测量125例(249只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CCT值。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Sirius和A超CCT值比较,差异均具... 目的 比较Sirius与A超测量SMART、SMILE和FS-LASIK三种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分别用Sirius及A超测量125例(249只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CCT值。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Sirius和A超CCT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除SMART组外,Sirius和A超C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755,P=0.04,P=0.000)。手术方式对术后两种仪器测量差异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28.504,P<0.001),且FS-LASIK组的差异明显大于SMART组和SMILE组(均P<0.001)。手术前后,两种仪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结论 Sirius和A超在测量SMART、SMILE和FS-LASIK三种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时显示了高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合使用可提高手术前后评估角膜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Sirius 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 角膜激光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买尔哈巴·米吉提 热依兰·阿不力米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状况和视力恢复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症状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近视后引起的干眼症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视患者应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治疗可改善干眼情况,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术后干眼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穆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56-059,共4页
讨论分析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FS-LASIK术式,实验组采用SMILE术式。比较患者视力相关指... 讨论分析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近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FS-LASIK术式,实验组采用SMILE术式。比较患者视力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视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在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飞秒 激光小切口 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回顾性分析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不正 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和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术中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周水莲 刘志虹 +2 位作者 淦帆 熊考燕 杜娟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FS-Lasik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标记组和波前组,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各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角膜像差及波前像差的变化... 目的探讨角膜标记法在飞秒激光近视散光矫正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FS-Lasik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组、标记组和波前组,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各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角膜像差及波前像差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波前组的UCVA和散光度数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标记组和常规组相比,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但在个体视力丢失和提升例数上波前组和标记组均优于常规组,散光度数在标记组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波前组的角膜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增加较少,与常规组和标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和标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组在术后视力、散光矫正及减少高阶像差引入方面效果最佳,优于其他两组,标记组在视力和散光矫正优于常规组,但标记组和常规组对角膜像差和波前像差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角膜标记 像差 飞秒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严若华 黄展宇 +2 位作者 鄢继超 杨旦 吴建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43-45,49,共4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8例(136只眼)近视合并散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8例(136只眼)近视合并散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68只眼)。对照组实施普通FS-LASIK治疗,观察组实施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屈光度(SE)]水平、角膜高阶像差指标[总高阶像差(HOA)、彗差(Coma)、球差(SA)]水平、散光矫正指标[成功指数(IOS)、变平指数(FI)、矫正指数(CI)]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CVA、UCVA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OA、Coma、S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S、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可提高等效屈光度,改善散光矫正指标水平,降低角膜高阶像差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普通FS-LASIK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散光 等效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的疗效
10
作者 刘晶 郑晓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根据中央角膜厚度不同分为薄角膜厚度(460-499μm)近视组27例50眼,正常角膜厚度(500-550μm)近视组28例53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wk, 1、2、3、4 mo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剩余角膜厚度、眼压(IOP)、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对两组所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比、年龄、SE、裸眼视力、BCVA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组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时间比较有差异(P<0.001),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4 mo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E交互作用相比无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薄角膜厚度近视组术后早期有轻度近视漂移。两组患者手术前后ΔIOP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角膜发生haze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剩余角膜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术前SE、术后4 mo SE、术后4 mo IO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与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一样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 近视 角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
11
作者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 +6 位作者 周行涛 王晓瑛 杨东 姚佩君 张丰菊 张弘 赵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和充分的角膜地形图结果评估是保证手术安全性和实现患者最优视觉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规范从事屈光临床研究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术前检查流程和读图评估,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在国内外循证医学文献基础上,凝练我国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充分讨论并制定《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针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流程,基于Placido盘投影的角膜地形图、Scheimpflug成像的眼前节分析系统和Placido盘投影与Scheimpflug成像的三维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结果分析等临床问题提出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从事屈光诊疗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对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水平,提升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筛查和评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手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扩张 专家共识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研究
12
作者 崔燕 刘红杰 +2 位作者 张珍珍 刘霞 任延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61-964,969,共5页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行飞秒激光术治疗的100例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磨镶...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中度、高度近视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行飞秒激光术治疗的100例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者为A组(49例98眼),行SMILE者为B组(51例102眼)。分别比较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不同术式治疗后角膜形态、视觉质量参数、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眼部舒适度评分(Kolcaba评分)、眼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VAS评分)的差异。结果 (1)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非球面因子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7 d,两组Z_(3)^(1)、Z_(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Z_(4)^(0)均低于A组(P<0.05)。B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Z_(4)^(0)均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Z_(3)^(1)、Z_(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两组中度、高度近视患者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值、Kolcab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SMILE手术治疗均可实现对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屈光矫正效果,治疗后均可获得稳定角膜表面形态,患者主观眼部感受均良好,但SMILE术后短期内视觉质量提升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 角膜形态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术期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何艳婷 杨新燕 +2 位作者 林小兰 王文娟 倪连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围术期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 目的探究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围术期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觉质量[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及100%对比敏感度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值(OV100%)、20%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20%)、9%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9%)、客观散射指数(OSI)]、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SR(0.27±0.09)、MTF cutoff(33.05±5.18)c/deg及OV100%(1.36±0.41)、OV20%(1.37±0.43)、OV9%(1.50±0.47)均大于对照组的(0.23±0.02)、(30.20±4.26)c/deg、(1.15±0.11)、(1.18±0.14)、(1.26±0.21),OSI(0.39±0.08)小于对照组的(0.4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围术期综合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综合干预 视觉质量 并发症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华敏 杨彦平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2064-2069,共6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及分析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10例(220眼)近视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及分析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110例(220眼)近视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抑郁、焦虑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病人的术前抑郁情绪均分(44.73±8.56)分,术前焦虑情绪均分(40.91±6.72)分;其中19例(17.27%)病人存在明显抑郁情绪,10例(9.06%)病人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抑郁、焦虑发生率为26.36%(29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近视程度、术前视觉质量、眼表疾病指数(OSDI)是影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术前视觉质量、OSDI、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获取渠道是影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病人存在抑郁、焦虑倾向。建议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与术前评估,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抑郁 焦虑 影响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
15
作者 巩瑞峰 宋耀文 史清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14-2817,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行SMILE的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90眼),干预...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行SMILE的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90眼),干预组50例(88眼)。对照组采用固视训练卡进行固视训练,干预组采用VR技术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固视率、激光扫描过程中发生眼动的眼数、中心对位时间、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干预组固视率(89.77%)高于对照组(55.56%);激光扫描过程中干预组眼动发生率(5.68%)低于对照组(18.89%);干预组中心对位时间[(12.40±3.28)s]短于对照组[(45.19±6.07)s];术后1 d,干预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干预组偏心量0.2 mm以内占比(64.8%)高于对照组(47.8%);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3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前VR技术进行固视训练,可以有效提升SMILE手术病人自我控制固视的能力,缩短手术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虚拟现实技术 固视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早期视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钱婷丽 万奇 邓应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48-553,共6页
近年来,近视屈光手术不断进步发展,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自2011年问世以来,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最主流的屈光手术方式。相比于过往的屈光手术方式,SMILE术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 近年来,近视屈光手术不断进步发展,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自2011年问世以来,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最主流的屈光手术方式。相比于过往的屈光手术方式,SMILE术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优点,如:最小侵入性、无瓣、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完整角膜形态、促进角膜神经纤维更快愈合、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和更少的干眼症发生率等优点。但从过往研究发现SMILE手术术后早期视力及视觉质量的恢复较缓慢,这对SMILE术后患者早期的日常生活及用眼造成影响。故研究影响全飞秒术后早期的视力及视觉质量的潜在因素,也成了医患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视力预后 视觉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神经损伤与药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依静 周春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10-51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术后干眼等与角膜神经受损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屈光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相关促进修复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 近年来,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术后干眼等与角膜神经受损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屈光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相关促进修复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干眼以及术后神经损伤的药物修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促进角膜神经修复的途径提供依据,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完善角膜屈光手术,获得长期的最佳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 角膜神经损伤 药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和散光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18
作者 赵伟 王雁 +4 位作者 李华 窦瑞 张佳媚 李浏洋 危平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早期稳定性及术眼角膜恢复特点。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108例195眼。根据临床近视分类标准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中度近视组(〉-3.00~-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其中低度近视组39例57眼,中度近视组38例76眼,高度近视组31例62眼,所有术眼均接受SMILE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屈光度、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间术眼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等效球镜度(SE)、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结果术后3个月时,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UCVA(LogMAR)〈0.1者分别占100%、97.1%和92.8%;所有术眼术后BCVA均达到术前BCVA;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残余SE分别为(-0.07±0.16)、(-0.05±0.20)和(-0.08±0.27)D;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的残余SE在±0.5D间者分别占100%、98.7%和93.6%,所有术跟残余SE均在±1.0D内。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实际矫正sE均随着术前预计矫正sE的增加而增加(r=0.942、0.959、0.957,均P〈0.001)。结论SMILE矫正低、中及高度近视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早期稳定性。低度近视眼术后1周以内角膜创伤恢复时间较中度、高度近视眼略慢;少数高度近视眼在SMILE术后3个月表现出轻度屈光度回退,而中度近视眼SMILE矫正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激光手术/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视力 安全性 可预测性 稳定性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飞秒激光术治疗薄角膜近视散光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周传海 王丽君 +1 位作者 何元旭 覃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薄角膜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薄角膜近视散光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S-LASIK组(64...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薄角膜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薄角膜近视散光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S-LASIK组(64例,128眼,接受FS-LASIK治疗)和SMILE组(64例,124眼,接受SMILE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视力水平[未矫正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3、6、12个月的屈光参数等效球镜(SE)水平,术前及术后1年角膜表面形态[角膜平均曲率值(K_(Ave))、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以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角膜扩张综合偏差分析指数(BAD-D)、角膜生物力学指数(CBI)、综合分析指数(TBI)]、角膜损伤程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CV)]、术后散光矫正矢量指标[误差幅度(ME)、误差角度(AE)、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OS)]的差异,并记录术后残余基质床厚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2组UCVA和BCVA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2组SE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以上时点的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角膜表面形态KAve、SRI、SAI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SMILE组低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BAD-D和TBI均较术前升高,CBI均较术前降低,但SMILE组BAD-D和TBI低于FS-LASIK组,CBI高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较术前降低,角膜内皮细胞大小CV较术前升高,但SMILE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FS-LASIK组,角膜内皮细胞大小CV低于FS-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E、AE、CI和I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S-LASIK组残余基质床厚度为(302.01±55.03)μm,SMILE组为(310.23±46.0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4,P=0.200);术后1年,FS-LASIK组发生干眼症5例,SMILE组2例,2组干眼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7,P=0.268)。结论对于薄角膜的近视散光患者,应用FS-LASIK和SMILE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视力提升和屈光改善效果,但后者对角膜结构完整性、生物力学稳定性以及手术损伤程度的影响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的原位角膜磨镶术 小切口微透镜提取术 角膜 近视 散光 视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对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丹 蒋海翔 +1 位作者 吴胜望 张可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视散光患者50例,按手术预计矫正的等效球镜度进行分组,将其中25例<-6.00 D患者纳入低中度组,另25例≥-6.00 D患者纳入高度组,分别接受飞秒激光小切...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对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视散光患者50例,按手术预计矫正的等效球镜度进行分组,将其中25例<-6.00 D患者纳入低中度组,另25例≥-6.00 D患者纳入高度组,分别接受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观察两组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角膜曲率(Km)及角膜Q值、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结果 两组手术前的功能性光学区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高度组小于低中度组,手术前后的变化量大于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的角膜Km及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高度组角膜Km小于低中度组,但角膜Q值大于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高度组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变化量均大于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大小明显缩小,尤其是术前近视度数越大者,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大小缩小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光学区 近视散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