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体操交换难度中的视觉搜索特征
1
作者 孟祥仪 项明强 +1 位作者 杜熙茹 张弛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完成高质量交换难度时的视觉搜索特征。方法:以27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圈作为器械,在4种不同情况下完成有效交换难度,共计108次。使用便携眼动仪记录运动员在实际完成交换难度时的眼动... 目的: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在不同情况下完成高质量交换难度时的视觉搜索特征。方法:以27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圈作为器械,在4种不同情况下完成有效交换难度,共计108次。使用便携眼动仪记录运动员在实际完成交换难度时的眼动数据。裁判员通过观看录制的实验视频打出完成扣分,用以评估交换难度的完成质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可以预测交换难度的指标的完成质量。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纳入的眼动指标及完成扣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情况下交换难度的视觉搜索特征差异。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空中圈的注视次数和平均瞳孔直径2个注视指标,以及眼跳次数、平均眼跳峰值、最大眼跳峰值、最小眼跳峰值和平均眼跳幅度5个眼跳指标,在4组回归方程中均可显著预测交换难度的完成质量(P<0.05)。H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情况下交换难度的完成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跳次数、平均眼跳峰值、最大眼跳峰值在3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空中圈的注视次数、平均瞳孔直径2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交换难度中,艺术体操运动员对空中圈的注视次数和平均瞳孔直径,以及眼跳次数、平均眼跳峰值、最大眼跳峰值、最小眼跳峰值和平均眼跳幅度,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有效预测交换难度的完成质量。2)眼跳次数、平均眼跳峰值、最大眼跳峰值的变化,可以有效反映运动员在完成交换难度前后衔接动作时的工作负荷,以及判断其难易程度。运动员在完成大幅度位移后进行交换难度,眼跳次数和平均眼跳峰值会相对增加。随着接住器械时的工作负荷加大,其平均眼跳幅度也会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集体项目 交换难度 视觉搜索特征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扣球情境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海斌 孟献峰 +1 位作者 张松奎 张大中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50,共8页
为了深入探索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扣球预判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真实反映排球运动员扣球环节视觉搜索的模式、特点等信息,通过时间阻断和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的试验来探讨专家组、中间组和初级组之间视觉搜索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 为了深入探索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扣球预判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真实反映排球运动员扣球环节视觉搜索的模式、特点等信息,通过时间阻断和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的试验来探讨专家组、中间组和初级组之间视觉搜索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扣球位置能够显著影响其视觉搜索预判结果,并成为影响其视觉搜索特征优化的主要因素,专家组在视觉搜索特征表现上显著优于其余2组;(2)专家组在扣球预判过程中能够主动搜索关键运动信息并进行快速加工,其收集运动信息的主要来源区域为球体轨迹和对手位置,专家组的运动信息利用准确率及合理性显著高于其余2组。建议:排球运动员应借鉴专家组的视觉搜索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化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员 扣球 视觉搜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制员视觉搜索特征与飞机数目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靳慧斌 王丹 +1 位作者 王松涛 张颖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291-2294,2316,共5页
为了研究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的管制场景,并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实验中被试的眼动数据。在对管制员视觉行为及其表征参数分析之后,选取注视持续时间、水平及垂直方向视角、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等眼动指... 为了研究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利用雷达管制模拟机模拟真实的管制场景,并用Tobii X2-60眼动仪记录实验中被试的眼动数据。在对管制员视觉行为及其表征参数分析之后,选取注视持续时间、水平及垂直方向视角、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等眼动指标来表征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通过设置模拟管制场景中飞机的数目,即5、7、10架,从而比较在不同飞机数目情况下的管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段统计时,被试的眼动数据在不同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布差异;再对上述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被试的视觉搜索特征随飞机的数目变化没有发生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员 视觉搜索特征 眼动指标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视觉搜索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吕中凡 史鹏 《山东体育科技》 2019年第2期36-41,共6页
我国运动视觉搜索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7—2000年初步探索阶段,二是2001—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三是2011至今平稳发展阶段。"眼动""眼动特征""运动员"节点体积较大,为该领域最为主要的研究方... 我国运动视觉搜索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7—2000年初步探索阶段,二是2001—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三是2011至今平稳发展阶段。"眼动""眼动特征""运动员"节点体积较大,为该领域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当前该领域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视觉搜索特征为主要研究课题,并且关于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对于运动员的研究中大多采用闭合性技能进行研究,实验眼动素材大多为图片形式,研究范式为"专家—新手",缺乏生态学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视觉 视觉搜索特征 眼动特征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搜索中非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绍爱 《社会心理科学》 2011年第9期29-33,79,共6页
为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验证Treisman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本实验对Treisma封闭圆开口圆靶子视觉搜索实验进行了改编,对视觉非对称性搜索的加工特征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封... 为了解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现象以及封闭性这一拓扑特征在前注意加工中的作用,验证Treisman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本实验对Treisma封闭圆开口圆靶子视觉搜索实验进行了改编,对视觉非对称性搜索的加工特征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封闭圆的搜索时间显著大于开口圆的搜索时间,体现了视觉搜索的非对称性;开口圆的搜索不受开口大小的影响,开口大小对封闭圆视觉搜索时间的影响不明显;无论搜索开口圆还是封闭圆,画面大小都对其反应时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存在及靶子和干扰项和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搜索非对称性拓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险水平下驾驶员风险感知能力对驾驶决策的影响
6
作者 张晓颖 常若松 +1 位作者 蔡婉霖 隋雪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目的考察驾驶员的风险感知能力(高、低)在不同交通风险水平(高、低、无)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以及驾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方法采用风险感知视频测试将40名年轻驾驶员分为高风险感知组与低风险感知组,向驾驶员展示具有不同风险水平的交通图... 目的考察驾驶员的风险感知能力(高、低)在不同交通风险水平(高、低、无)对驾驶决策的影响,以及驾驶员的视觉搜索特征。方法采用风险感知视频测试将40名年轻驾驶员分为高风险感知组与低风险感知组,向驾驶员展示具有不同风险水平的交通图片,要求驾驶员做出是否减速的决策,通过眼动仪记录驾驶决策、反应时和眼动情况。结果在低风险水平,高风险感知驾驶员的减速决策得分显著高于低风险感知驾驶员。在无风险水平,高风险感知驾驶员的总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显著长于低风险感知驾驶员,注视次数显著多于低风险感知驾驶员。结论高风险感知驾驶员更注重对风险的搜索,驾驶决策更加谨慎。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的驾驶安全培训与风险感知能力检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 驾驶决策 风险感知能力 风险水平 视觉搜索特征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of automatic plane detection without random search
7
作者 李中科 杨晓辉 吴乐南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3年第3期216-220,共5页
Plane detec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many computer vision task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planes from two projective images. Firstly, we modify Scott’s feature point matching m... Plane detec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many computer vision task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planes from two projective images. Firstly, we modify Scott’s feature point matching method by post-processing its result with the concept of similarity, and then get the lines matching according to feature points matching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invariance of the features’ distribution between two images. Finally, we group all feature points into subsets in terms of their geometric relations with feature lines as initial sets to estimate homography rather than by a random search strategy (like RANSAC) as in most existing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to detecting planes in man-made scenes. 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on real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 detection feature matching plane homography computer v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