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基于注意瞬脱的整合性视角
1
作者 刘一鸣 罗浩诚 傅世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注意抑制角度下的注意瞬脱范式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注意瞬脱范式指在固定的空间位置中快速连续地呈现多个刺激(约每秒10个),被试需要在若干分心物中报告一个或多个目标。该范式能够通过控制滞后时间... 视觉意识是离散还是连续模式?注意抑制角度下的注意瞬脱范式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注意瞬脱范式指在固定的空间位置中快速连续地呈现多个刺激(约每秒10个),被试需要在若干分心物中报告一个或多个目标。该范式能够通过控制滞后时间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削弱意识,既规避了被试在主观判断中易混淆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外源性注意导致的误差。基于整合理论观点论证注意瞬脱下两种模式的共存,为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提供相容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测量方式、刺激材料、被试反应方式、加工水平和注意负载等因素影响视觉意识模式的原因。未来研究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对实验方法和操作进行优化,从而基于注意瞬脱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实证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模式 离散视觉意识 连续视觉意识 注意瞬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回佳菡 施立楠 +1 位作者 张朋 何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7-307,共11页
意识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生命的意义.意识问题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要回答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意识科学正在成为认知和心理科学的皇冠,成为基础科学的顶峰.近20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实验科学... 意识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生命的意义.意识问题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要回答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意识科学正在成为认知和心理科学的皇冠,成为基础科学的顶峰.近20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心理科学、神经科学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实验科学地研究意识问题,特别是与视觉意识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以往的视觉意识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双眼竞争 功能磁共振 皮层下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觉知范式检验视觉意识容量
3
作者 付春野 吕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3-560,共8页
采用一种新的多目标觉知范式检验视觉意识容量。实验中首先迅速呈现包含8个刺激的圆形阵列(刺激位置随机分布),然后所有刺激被灰色的圆覆盖,并随机选取阵列中的一个刺激作为目标,要求被试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次数找到目标。结果发现,即使... 采用一种新的多目标觉知范式检验视觉意识容量。实验中首先迅速呈现包含8个刺激的圆形阵列(刺激位置随机分布),然后所有刺激被灰色的圆覆盖,并随机选取阵列中的一个刺激作为目标,要求被试用尽可能少的点击次数找到目标。结果发现,即使被试不能一次击中目标,其也可能拥有对目标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能够帮助被试用更少的点击次数和更短的点击距离找到目标,且被试对这些不精确的视觉信息是有意识的。研究结果表明视觉意识能够以概率性的表征存在,并支持视觉整体统计假说,也能够进一步解释视觉意识容量的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之间存在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觉知范式 视觉意识 视觉意识容量 概率性 整体统计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与互动中的生命力——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视觉意识与想象 被引量:1
4
作者 章燕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24-34,158,159,共13页
传统的华兹华斯研究界普遍认为,在华氏早年创作的盛期他表达出对视觉感官的抵制,因为它限制了想象力的生发和心灵的跃动。笔者认为,华氏诗作中始终存在着鲜明的视觉意识,这种视觉意识与想象力有紧密的联系。但前后表现为两个层面,即早... 传统的华兹华斯研究界普遍认为,在华氏早年创作的盛期他表达出对视觉感官的抵制,因为它限制了想象力的生发和心灵的跃动。笔者认为,华氏诗作中始终存在着鲜明的视觉意识,这种视觉意识与想象力有紧密的联系。但前后表现为两个层面,即早期的从眼见到心灵之见及中晚期的眼见与心灵之见的交互生发,在这种相互生发的过程中想象力与心灵的跃动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诗歌 视觉意识 想象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的ERP研究进展
5
作者 吕勇 叶木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1-327,共7页
意识神经相关物是指充分地形成任意一个特定意识体验的最小神经机制。探究意识神经相关物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通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神经科学工作者发现三类潜在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即早期意识正成分、视觉意识负成分... 意识神经相关物是指充分地形成任意一个特定意识体验的最小神经机制。探究意识神经相关物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通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神经科学工作者发现三类潜在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即早期意识正成分、视觉意识负成分和晚期正成分。由于研究设计和实验范式存在不足,三类成分是否是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还存在争议。本文对近些年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的进展进行概略介绍,并主要对三类潜在视觉意识神经相关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意识神经相关物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奇 耿海燕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1-1219,共9页
对视觉意识与视觉刺激、视觉注意、视觉指导的行为间的分离进行了阐述,列举了相关实验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视觉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意识产生于大脑高级皮层区域,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类证据说明高级皮层区域到低级皮... 对视觉意识与视觉刺激、视觉注意、视觉指导的行为间的分离进行了阐述,列举了相关实验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视觉意识产生的神经机制.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意识产生于大脑高级皮层区域,而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类证据说明高级皮层区域到低级皮层区域的反馈过程对于意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以反馈加工过程为主要切入点,文中对视觉意识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归纳和总结了现有研究结果中的矛盾和争议.意识这一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神经机制 反馈过程 皮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意识到视觉形式的升华——对“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内涵的再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科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75,共4页
日本学者浅见洋二重提"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命题,他从接受理论的视角,提出唐代中后期和宋代的诗歌读者由于广泛受到绘画影响,可能存在"如画"或"诗中有画"的观念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所含视知觉因... 日本学者浅见洋二重提"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命题,他从接受理论的视角,提出唐代中后期和宋代的诗歌读者由于广泛受到绘画影响,可能存在"如画"或"诗中有画"的观念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所含视知觉因素这个更基本的层面出发考察,文学活动中将想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乃文学史上一个连贯而恒久的努力,而唐宋时代由于山水画的兴起和成熟,更有以杜甫、苏轼等人为代表的群体在创作及理论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总结,才最终促成了诗歌领域里相关范式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转型 视觉意识 视觉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相关外源性特征注意与视觉意识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一凡 于洋澜 刘莹 《心理研究》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众多意识理论都强调注意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选择性地加强刺激相关的神经活动,因此注意带来的知觉增强能够对视觉意识的产生有促进作用。然而,这项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先前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 众多意识理论都强调注意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选择性地加强刺激相关的神经活动,因此注意带来的知觉增强能够对视觉意识的产生有促进作用。然而,这项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先前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内源性注意,注意是一个多面的现象,不同类型注意和意识的关系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尽管逐渐增加的证据揭示出内源性注意和意识彼此独立,是否在一定的情境下外源性注意和意识也存在相互独立的证据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为了探明上述问题,在本研究中,物理特征相同的刺激仅在一半的试次中是可见的。除此以外,通过调整刺激线索与目标的一致性操纵注意。研究的结果显示出,与颜色相关的外源性注意相关的效应在对微弱运动速度改变方式的辨别正确率以及反应时方面表现出来,实验中并没有发现颜色相关外源性注意与视觉意识的交互作用。我们的结果因此揭示出颜色相关外源性注意在行为水平上可以独立于视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外源性注意 运动 颜色 知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幕的剧本——谈电影剧作家的视觉意识与剧本的银幕感
9
作者 陈凯燕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2期71-75,共5页
电影剧作家作为一个银幕艺术家的职责是——为银幕而写作。电影剧作家如果不学会通过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去表现和完善自己的意图,那就不是真正的银幕艺术家。写电影剧本的人,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电影、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及其特殊表现手... 电影剧作家作为一个银幕艺术家的职责是——为银幕而写作。电影剧作家如果不学会通过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去表现和完善自己的意图,那就不是真正的银幕艺术家。写电影剧本的人,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电影、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及其特殊表现手段,并了解它的复杂的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剧本 剧作家 银幕 视觉意识 表现手段 生产过程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视觉与设计认知的起点--基于观看理论与视觉意识的空间解读
10
作者 崔天使 丁瑶涵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227-228,共2页
视觉与空间是现代艺术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作为20世纪艺术观念研究的先锋性人物,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是艺术研究发展中起到中介性、过渡性与整合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为艺术研究的学科性发展提供了全新概念与发展方向。... 视觉与空间是现代艺术中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作为20世纪艺术观念研究的先锋性人物,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是艺术研究发展中起到中介性、过渡性与整合性作用的重要人物,为艺术研究的学科性发展提供了全新概念与发展方向。文章以审美趣味与艺术认知的立场、美学与艺术科学概念的区分、视觉本质的思考,三方面展开对康拉德·费德勒艺术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论述,通过对约翰·伯格(Johann Berg)和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作品分析,分别以评论家理论视角和建筑师实践视角,解读视觉观看理论对现今艺术评论和艺术设计创造过程的影响以及空间层面的意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康拉德·费德勒 约翰·伯格 彼得·卒姆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视觉意识”的觉醒——“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一问背后的冷思考
11
作者 承岗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当下的美术教学,虽已将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降低到了一定程度,也更为紧密地把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了一起,但在关注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的同时,却又忽视了美术最为本质的特征——视觉性。教师可从认识美术文化特质、参与... 当下的美术教学,虽已将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降低到了一定程度,也更为紧密地把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了一起,但在关注美术课程的人文性的同时,却又忽视了美术最为本质的特征——视觉性。教师可从认识美术文化特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构建美术课堂情境、发展美术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视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课程 视觉 视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论虚谷绘画中的现代视觉意识
12
作者 刘思仪 叶健 《艺术教育》 2024年第7期97-101,共5页
虚谷是一位“不礼佛号、书画自娱”的画僧,以冷隽奇古的艺术风格在人才辈出的晚清海上画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文章从虚谷传世书画作品本体出发,结合其所在的时代语境,展开绘画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的图像学分析,... 虚谷是一位“不礼佛号、书画自娱”的画僧,以冷隽奇古的艺术风格在人才辈出的晚清海上画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文章从虚谷传世书画作品本体出发,结合其所在的时代语境,展开绘画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的图像学分析,深入解读虚谷绘画形式中所蕴藏的现代视觉意识及其历史价值,以期为当下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提供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谷 绘画形式 视觉意识 现代感
原文传递
视觉意识相关的ERP成分及研究简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杰 傅世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336-3345,共10页
关于人类意识(尤其视觉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各种实验范式(如掩蔽、双眼竞争、注意瞬脱、变化视盲等)与研究方法(如行为实验、ERP以及fMRI).本文主要对使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视觉意识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视觉意识相关的... 关于人类意识(尤其视觉意识)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各种实验范式(如掩蔽、双眼竞争、注意瞬脱、变化视盲等)与研究方法(如行为实验、ERP以及fMRI).本文主要对使用ERP(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视觉意识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视觉意识相关的ERP成分进行简要介绍.众多研究发现,主要有3个ERP成分与视觉意识相关,即P1,"视觉意识负波"(VAN,刺激呈现大约200ms之后出现的一个负波)和晚期正成分(LP)或者P3(刺激呈现大约300ms之后出现的正成分).在这3个成分上,意识到的刺激都比未意识到的刺激所诱发波形的波幅更大.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相关研究,并从不同注意成分与意识的关系、C1成分与意识、高层次意识的ERP研究、影响视觉意识时间进程的因素等角度,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识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 P1 视觉意识负波 晚期正成分 P3 C1
原文传递
论惊颤体验与视觉无意识视域下的张艺谋电影色彩
14
作者 李婷婷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常常选择有意义的色彩作为主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他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和创新思维,促使电影观众不断经受着其电影所带来的色彩世界的冲击。本文将结合本雅明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惊颤体验和视觉无意识...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常常选择有意义的色彩作为主导,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他对色彩的极致运用和创新思维,促使电影观众不断经受着其电影所带来的色彩世界的冲击。本文将结合本雅明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即惊颤体验和视觉无意识,通过对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分析,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探讨张艺谋电影中色彩带给受众带来的惊颤体验,以及对受众审美心理的无意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颤体验 视觉意识 色彩 张艺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意识形态与图画生产:尼可·哈吉尼柯劳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理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诸葛沂 《艺术评论》 2021年第11期47-62,共16页
尼可·哈吉尼柯劳(Nicos Hadjinicolaou)是20世纪70年代崭露头角、在当时与T.J.克拉克齐名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其代表作《艺术史和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的突破性文本。在此书中,他批判艺术史学科的主流范式为"... 尼可·哈吉尼柯劳(Nicos Hadjinicolaou)是20世纪70年代崭露头角、在当时与T.J.克拉克齐名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其代表作《艺术史和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的突破性文本。在此书中,他批判艺术史学科的主流范式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是阻碍将"艺术史"与"阶级斗争"关联讨论的障碍;他运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提出"视觉意识形态"概念,即在绘画形式中包含着的意识形态,图画生产正是视觉意识形态的实践与斗争;他坚持以"视觉意识形态"取代"风格",并以大卫和伦勃朗的艺术生涯为证;他还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结构性的、条理化的视觉意识形态的艺术史方法论。客观地讲,哈吉尼柯劳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史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涌动的左翼思潮在艺术史学科的特殊产物,尽管其"阶级斗争"和"视觉意识形态"的烙印显得生硬,但其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学研究的深度,也为进一步解决艺术与社会的接合表述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吉尼柯劳 马克思主义艺术史 视觉意识形态 图画生产 风格
原文传递
浅谈增强经济报道的视觉转换意识
16
作者 张莉 《中国地市报人》 2002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经济报道 视觉转换意识 新闻报道 新闻价值 立体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意识的空间环境再创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施文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74-74,共1页
在现代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利用视觉效果美化空间,能让空间的时尚气息更加浓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空间环境的再设计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基于视觉传达意识对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利用多元化时代的影响,将孤立的元素进行融合,产生新的... 在现代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利用视觉效果美化空间,能让空间的时尚气息更加浓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空间环境的再设计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基于视觉传达意识对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利用多元化时代的影响,将孤立的元素进行融合,产生新的创作亮点,给空间环境创造提供全新的含义,由此也提升了环境设计的专业性。该文分析基于视觉传达意识的空间环境再创造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意识 空间环境 再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颤体验与视觉无意识——本雅明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文 《文教资料》 2019年第12期64-66,共3页
在机械复制时代,由于社会发展状况和技术条件的改变,人类的艺术感知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电影画面、声音的可复制性,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使艺术品原有的原真性意义被消解。同时,电影剪辑技术将时空碎片化并重新拼接,观众在观看时无暇... 在机械复制时代,由于社会发展状况和技术条件的改变,人类的艺术感知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电影画面、声音的可复制性,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使艺术品原有的原真性意义被消解。同时,电影剪辑技术将时空碎片化并重新拼接,观众在观看时无暇思考,处于持续的惊颤体验之中,对艺术的观照方式从深思熟虑转变为消遣性接受。在这一过程中,电影镜头因其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使观众感官在无意间被深化,在潜移默化间使人类视觉无意识领域得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晕 惊颤体验 视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意识的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
19
作者 王正梅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了提高雕塑艺术设计的造型效果,提出基于视觉传达意识的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图像分析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构建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的图像处理模型,采用视觉信息采集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 为了提高雕塑艺术设计的造型效果,提出基于视觉传达意识的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方法,结合计算机视觉图像分析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构建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的图像处理模型,采用视觉信息采集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感造型的视觉图像采样,对采集的雕塑形式美感造型视觉图像进行边缘轮廓特征重构,采用纹理特征分割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感造型细节特征分析和重构,提取雕塑形式美感造型设计图案的特征点进行艺术特征重现,结合艺术美感造型元素进行信息融合,在视觉传达意识表达下实现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雕塑形式美感造型优化设计的视觉表达能力较好,艺术价值较高,提高了雕塑形式美感造型的优化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意识 雕塑形式 美感造型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重新理解--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的启示
20
作者 孔柳淋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以其可视性、大众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研究领域,内在地传递着许多思想观念和价值表达,具有深厚的意识形态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试图在意识形态的表象中厘清意识... 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以其可视性、大众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研究领域,内在地传递着许多思想观念和价值表达,具有深厚的意识形态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试图在意识形态的表象中厘清意识形态对个体产生作用的双重镜像结构,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探索出意识形态的场域。它与现代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转有相似之处,为我们理解现代视觉文化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的有效扬弃,有助于应对当前视觉文化意识形态场域良莠不齐的困境,挖掘当前视觉文化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途径,积极发挥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良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质询理论 视觉文化意识形态 主体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