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王灵 丁辉 +2 位作者 劳伟 陈运信 梁晓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激光光凝治疗)和联合组(40例,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 目的 分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激光光凝治疗)和联合组(40例,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内眼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及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常规组(P <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于常规组(P=0.009),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 抗VEGF药物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病变 抗VEGF药物 激光光凝 视力水平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凝+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7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联合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仪征市人民医院的6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联合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仪征市人民医院的6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VEGF,观察组同时加用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乙酰肝素酶、串珠素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5)。结论 将激光光凝联合抗VEGF药物应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 激光光凝 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
3
作者 姜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41-044,共4页
探讨临床在展开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将抗VEGF药物以及激光光凝治疗方法二者充分联合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我院2022年10月~2024年11月时间范围内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本次研... 探讨临床在展开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将抗VEGF药物以及激光光凝治疗方法二者充分联合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我院2022年10月~2024年11月时间范围内的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本次研究在开展小组划分工作期间,划分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40例):临床选择常规激光对患者展开光凝治疗;研究组(40例):临床选择抗VEGF药物以及激光光凝二者联合方法展开治疗;临床系统对比两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结果 本次研究主要从用药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探究两组的疗效差异,发现研究组各方面的优势均极为显著,优于参照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 临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法期间,需要确保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有效兼顾。期间将抗VEGF药物以及激光光凝治疗方法二者充分联合,可充分达到上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 抗VEGF药物 激光光凝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不良事件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沈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17-020,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手段(即: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分析其治疗优势。方法 选择时间界定在2022年6月-2024年6月区域,于本院就诊80例临床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手段(即: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分析其治疗优势。方法 选择时间界定在2022年6月-2024年6月区域,于本院就诊80例临床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作为本观察人群,依据奇偶数法形式分为2组分,即:对照组(奇数涵括在内的40例,引入激光疗法)、观察组(偶数涵括的40例,引入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结果 经实施治疗之后,观察组人群中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测定值更低显示,其最佳矫正视力测得值为更高(P<0.05)。在开展治疗后,观察组疗效率为95.00%,对照组疗效率为80.00%,凸显观察组为更高情形(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行统计工作,得出观察组居低水平位(P<0.05)。评估组间的生活质量,在落实治疗前,观察组的CLVQOL评分为(61.34±4.67)分,对照组为(61.59±4.11)分,较之未见差别(P>0.05),经治疗落实后,观察组为(83.45±4.66)分,对照组为(75.58±4.01)分,显示观察组为更高水平(P<0.05)。结论 基于临床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相较单独引入激光疗法更具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眼底激光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季玲 贾海镜 李勤 《包头医学》 2025年第1期38-40,59,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抗VEGF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视网膜情况、最佳矫正视力、血液流变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1.58%(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网膜情况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视网膜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68%(χ^(2)=5.208,P=0.022)。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激光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赵亚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2-085,共4页
本研究着重分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眼底激光)的重要价值。方法 将2023年4月-202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号法将所有... 本研究着重分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眼底激光)的重要价值。方法 将2023年4月-202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编号法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小组,对照组40名(给予眼底激光治疗干预),实验组40名(给予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干预),本研究比较内容包括CMT与 BCVA、并发症、黄斑水肿改变时间和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改变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指标相比,实验组的CMT较低,BCVA较高(P< 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水肿改变时间和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改变时间高于实验组,并发症无太大差异。结论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疾病,采用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效果十分理想,可行性较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眼底激光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姜旭光 苏争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4期612-61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的RVO患者78例(7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8.7±9... 目的探讨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接受检查并确诊的RVO患者78例(7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8.7±9.4)岁。所有患者均于2周内分别接受超广角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FFA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广角OCTA对视网膜无灌注区的诊断价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受检者患侧与健侧超广角OCTA检查的视盘区血流密度特征参数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FFA与超广角OCTA检查无灌注区面积的差异。结果超广角OCTA检查视网膜层、浅层血管复合体、深层血管复合体无灌注区面积与FFA检出的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患侧视盘区整个图像血管、视盘周血管、整个图像毛细血管、视盘周毛细血管、下方鼻侧、下方颞侧、颞下、颞上、上方颞侧、下方颞侧血流密度均低于健侧[(50.61±4.82)%比(55.17±5.20)%、(51.40±4.77)%比(57.37±5.00)%、(45.68±5.20)%比(48.93±4.88)%、(45.48±5.50)%比(50.30±6.23)%、(43.83±5.50)%比(48.29±7.23)%、(50.90±7.27)%比(57.34±7.86)%、(48.65±6.61)%比(53.43±6.93)%、(49.50±6.14)%比(54.63±7.22)%、(49.33±7.10)%比(55.38±7.50)%、(45.52±6.14)%比(49.58±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患侧视盘区整个图像血管、视盘周血管、整个图像毛细血管、视盘周毛细血管、下方鼻侧、下方颞侧、颞下、颞上、上方颞侧、下方颞侧血流密度均低于健侧[(52.33±5.14)%比(55.43±4.88)%、(52.30±5.15)%比(57.43±4.86)%、(46.77±4.98)%比(49.54±5.50)%、(46.13±6.62)%比(50.63±5.87)%、(44.18±5.87)%比(48.43±6.61)%、(51.39±6.98)%比(57.92±6.94)%、(49.66±6.21)%比(53.56±6.60)%、(49.50±6.33)%比(54.81±6.87)%、(49.89±7.09)%比(56.12±7.28)%、(45.83±5.81)%比(50.75±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广角OCTA检查诊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无灌注区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35/35)、81.4%(35/43),特异度分别为86.0%(37/43)、100.0%(35/35)。结论超广角OCTA可检查RVO患眼视盘区血流密度特征,对RVO无灌注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与FFA相比具有无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盘 血流密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马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7-0040,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更佳的治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本项研究。方法 该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们选择了在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研究目... 为了深入了解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患者在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更佳的治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进行本项研究。方法 该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们选择了在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研究目的所患疾病类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半数患者应用常规光凝治疗,半数患者在该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合并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结果 在合并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后,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确切,视力恢复总有效率较高,并且最佳矫正视力情况更为优良,与此同时,该组患者在其他数据指标方面也具有优越性,说明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眼底病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可有效推动患者视力的改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病变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一个更佳的治疗选择,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激光光凝 视力水平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眼底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2
9
作者 史薇 王小元 +1 位作者 张涛 刘亚男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223-1225,1229,共4页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经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眼底病变(DFD)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DFD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经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眼底病变(DFD)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DFD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实施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试验组则实施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以Logistic法分析DFD合并RVO黄斑水肿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 d、1周、2周及4周试验组的BCV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1周、2周及4周试验组的CFT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 d、1周及2周试验组血清VEGF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DFD合并RVO黄斑水肿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康柏西普治疗以及血清VEGF水平(均P<0.05)。结论康柏西普经玻璃体腔注射应用于DFD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和调节VEGF表达有关。且康柏西普治疗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降低均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眼底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经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联合治疗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发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在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复合式...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在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和眼压、视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和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结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更为确切,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和视力在治疗后均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吕春英 李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14-17,共4页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97例DR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接受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接受康柏西普联合...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97例DR合并RVO黄斑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接受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接受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与消退时间、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黄斑水肿改善时间(4.30±0.36)周、眼底出血吸收时间(2.35±0.25)周、渗出吸收时间(10.25±0.93)周均短于对照组的(5.56±0.40)、(3.20±0.30)、(12.20±1.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BCVA(0.82±0.15)高于对照组的(0.55±0.12), CMT(245.65±22.50)μm低于对照组的(273.38±28.4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CLVQOL评分(80.35±4.52)分高于对照组的(72.65±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DR合并RVO黄斑水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黄斑厚度与视力水平,促进症状快速改善与消退,保障其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眼底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及眼底病变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清 任佩贤 +2 位作者 王丽聪 成霄黎 曾水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1,13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DR合并RVO患者41例45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1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DR合并RVO患者41例45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1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有4例8只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最多,有29只眼,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有7只眼,其它分支静脉阻塞有9只眼。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或无DR改变。所观察病例中有1只眼同时合并动、静脉阻塞,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出血,动脉阻塞区网膜苍白,动脉充盈延迟。结论DR合并RVO的临床及眼底改变有其特殊性,应与单发的DR或RVO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荧光素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恢复及眼底荧光造影结果的影响
13
作者 赵斐 李兵兵 丁智强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伴黄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RVO伴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伴黄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RVO伴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阈值敏感度(MTS)、眼底荧光造影(囊样渗透、弥漫渗透、局部渗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CVA、MTS均高于治疗前,CMT均薄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CVA、MTS均高于对照组,CMT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底荧光造影结果总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RVO伴黄斑水肿患者疗效确切,能消除黄斑水肿,提升MTS,减少视网膜渗透,改善患者视力,且安全可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激光光凝 视力恢复 眼底荧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球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马德柱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球内注射联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B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予以雷珠单抗球内注射、眼底激... 目的 探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球内注射联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8例BRVO继发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予以雷珠单抗球内注射、眼底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行眼底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0.30±0.08)、黄斑中心凹厚度(288.98±24.39)μm均小于对照组的(0.39±0.10)、(347.86±35.27)μm(P<0.05)。两组一过性眼压升高、玻璃体出血、球结膜出血、眼内炎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眼底激光、雷珠单抗球内注射治疗BRVO继发ME,可有效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且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眼底激光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改变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新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45例(48只眼)DR合并RVO的患者的眼底图像及FFA特征。结果45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3例,其余为单...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45例(48只眼)DR合并RVO的患者的眼底图像及FFA特征。结果45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3例,其余为单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最多,31只眼(64.6%);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8只眼(16.7%);其它分支静脉阻塞9只眼。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视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遮蔽荧光,静脉迂曲扩张和管壁渗漏,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患眼DR的改变,对侧眼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结论糖尿病并发RVO是又一特殊体征,也是严重损害视力的因素之一,应与单发的DR或RVO相鉴别,并应长期定时对眼底进行检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老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杨东升 宋文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41-542,共2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老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BRVO合并ME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老年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M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BRVO合并ME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参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参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老年BRVO合并ME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黄斑水肿,降低其血清VEGF水平,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眼底激光 老年患者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维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王光谱 王燕花 周艳芬 《北方药学》 2024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方式与应用糖维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式,纳入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患者均在2022年4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方式与应用糖维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式,纳入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患者均在2022年4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糖维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视功能与血糖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4周后,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视力与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观察组趋势更明显,视力水平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升高趋势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患者应用糖维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与血糖水平,视力有明显的提升,黄斑中心凹厚度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维胶囊 微循环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徐冰 史喜红 白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962-964,共3页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原眼科医院80例DR及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与对照组(单纯眼...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原眼科医院80例DR及R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与对照组(单纯眼底激光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评估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渗出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CVA、CMT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BCVA明显优于对照组,CM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视力下降患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应用于DR及RVO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视力、CMT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激光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静脉阻塞 视力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合并眼底静脉阻塞20例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海川 郭清 +1 位作者 张贵森 王天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眼底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眼底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从2014-01~2015-12间经眼底检查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眼底静脉阻塞的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眼底影像学特点。结果 20例糖尿病视网...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眼底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眼底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从2014-01~2015-12间经眼底检查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眼底静脉阻塞的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眼底影像学特点。结果 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眼底静脉阻塞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有2例4只眼,单眼发病18例,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有11例11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者有9例11只眼。眼底彩照显示:阻塞的相应区域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呈火焰状和放射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显示: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呈囊腔样改变。眼底荧光造影显示:出血区遮蔽荧光,22眼中有16眼波及黄斑区出现黄斑区荧光渗漏。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合并眼底静脉阻塞其眼底改变有其特殊性,故治疗时要两种疾病兼顾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祖嫣 王峰 苏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眼底...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眼底激光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两组,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改善时间和渗出吸收时间分别为(2.30±0.23)、(4.31±0.34)、(10.23±0.34)周,均明显短于单独治疗组[(3.18±0.34)、(5.67±0.41)、(12.15±1.4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眼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CV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眼压分别为(242.63±20.23)μm、(247.04±23.14)μm、(13.28±0.93)mmHg,均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281.52±24.75)μm、(352.53±29.35)μm、(15.23±1.15)mmHg],BCVA为0.81±0.13,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0.55±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高于单独治疗组,视力稳定率、视力降低率均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26.67%),治疗满意率为90.0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治疗中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较眼底激光单独治疗更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者视力和治疗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眼底激光 雷珠单抗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