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及关键蛋白
1
作者 盖鑫冉 徐佳爱 +3 位作者 车虹昱 王祥 杨春华 齐东来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I-Rb-1细胞系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获得,作为成熟RB对照组(WERI-Rb-1组);未经处理的人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按照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24孔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在接种后第4、8、12天进行细胞计数。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视锥细胞标记物L/M opsin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YCN、CCNB1、CDK1、SYK和RXRγ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各组细胞间蛋白表达谱差异并筛选关键调控基因;采用慢病毒敲低OTX2表达后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结果 生长曲线显示,在体外培养第12天,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数量分别为(59.17±4.01)×10~4个、(85.14±4.54)×10~4个、(100.73±1.99)×10~4个(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Ki67和L/M opsin阳性细胞率均增加(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MY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01),CCNB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亦均升高(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细胞的SYK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SYK、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蛋白质复合体组装和线粒体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碳代谢、代谢途径和脂肪酸降解等通路。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OTX2在WERI-Rb-1组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T-MYCN Y2组细胞,T-MYCN Y1组细胞最低。qRT-PCR结果显示,在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中,与空载对照组相比,OTX2敲低组的OT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三组细胞中敲低OTX2后,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逐渐呈现出与WERI-Rb-1细胞类似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特征;OTX2在MYCN扩增或高表达RB的生长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OTX2可能成为治疗RB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MYCN WERI-Rb-1 蛋白质组学 OT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早期诊断中的运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立军 肖雪媛 +5 位作者 吴开力 王矩菱 杨华胜 李永平 何大澄 张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筛选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toma,Rb)血清标志蛋白,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采用IMAC30和CM10两种蛋白芯片对18例Rb患者和17名年龄匹... 目的:探讨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筛选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toma,Rb)血清标志蛋白,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采用IMAC30和CM10两种蛋白芯片对18例Rb患者和17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血清进行了蛋白质谱检测。统计分析采用Ciphergenproteinchip3.0.2软件,两组间蛋白峰强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IMAC30蛋白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幼儿相比,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2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峰,其中高表达有21个,质/荷比(m/z)分别为:7746,7014,117133049,7084,7299,5888,2544,12575,5489,9658,95759929,10161,8955,1886,10617,6209,2411,7374和6614低表达有5个,分别为:8382,7923,7972,8590和66576,统计学检验P<0.01。其中以m/z7014峰进行两组统计学分析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82.4%。与正常小儿相比,经CM10蛋白芯片分析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峰,其中高表达有个,质/荷比(m/z)分别为5888,6097和7798;低表达蛋白峰为m/z8590。统计学检验P<0.01。当选择m/z779峰进行统计学分析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3.3%和70.6%。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存在较多标志蛋白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有望成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 差异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标志蛋白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玉霞 肖雪媛 +6 位作者 吴开力 王矩菱 周立军 杨华胜 李永平 何大澄 张平 《眼科学报》 2007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筛选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血清标志蛋白,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采用IMAC30和CM102种蛋白芯片对18例Rb患者和17名年龄匹... 目的:探讨用表面增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筛选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血清标志蛋白,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采用IMAC30和CM102种蛋白芯片对18例Rb患者和17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血清进行了蛋白质谱检测。统计分析采用Ciphergenproteinchip3.0.2软件,2组间蛋白峰强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IMAC30蛋白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幼儿相比,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2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峰,其中高表达有21个,质/荷比(m/z)分别为:7746、7014、11713、3049、7084、7299、5888、2544、12575、5489、9658、9575、9929、10161、8955、1886、10617、6209、2411、7374和6614;低表达有5个,分别为:8382、7923、7972、8590和66576,统计学检验P值均小于0.001。其中以7014m/z峰进行两组统计学分析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82.4%。与正常小儿相比,经CM10蛋白芯片分析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有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峰,其中高表达有3个,分别为:质/荷比(m/z)分别为5888、6097和7798;低表达蛋白峰为8590m/z。统计学检验P值均小于0.01。当选择7798m/z差异峰进行统计学分析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3.3%和70.6%。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存在较多标志蛋白,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有望成为Rb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 差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截去试验快速识别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胚系突变
4
作者 TonyTsai LiliaFulton BarbaraJ.Smith RachelL.Mueller GustavoA.Gonzalez MaritaS.Uusitalo JoanM.O'Brien 李扬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4年第4期250-250,共1页
目的:说明蛋白质截去试验(PTT)对于快速检测和测序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抑制基因(RBl)胚系突变的作用。方法:PTT是一项基于通过扩增RNA离体合成蛋白质的技术。我们对来自27个有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史的27名亲属进行PTT。在4个家族... 目的:说明蛋白质截去试验(PTT)对于快速检测和测序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抑制基因(RBl)胚系突变的作用。方法:PTT是一项基于通过扩增RNA离体合成蛋白质的技术。我们对来自27个有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史的27名亲属进行PTT。在4个家族中,同样也对1个额外的受影响的亲属进行PTT。10名无亲属关系的没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所有通过PTT检测到的突变进一步用聚焦染色体DNA测序进行分析。当PTT没有检测到突变时,我们进行外显子-外显子测序,通过Giemsa.胰蛋白酶.Giemsa染色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以及RBI荧光原位杂交。对于先证的试验结果将用来进行直接遗传学试验,通过对27个家族中7个家族的11名亲属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突变 测序 亲属 蛋白质 GIEMSA染色 患者 离体 家族史 细胞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娟 殷飞 姚树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RBL2/p130)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肝癌组织、26例癌旁硬化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RBL2/p130及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 D1和MCM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2%和72.7%,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RBL2/p130的阳性表达率为34.1%,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硬化肝组织(P<0.01),MCM7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9,P<0.05),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1,P<0.01);cyclin D1与RBL2/p130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5,P<0.01)。Cyclin D1及MCM7的表达与肿瘤包膜的完整性、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RBL2/p130的表达与有无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MCM7还与肿瘤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值的大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MCM7及cyclin D1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MCM7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的患者、RBL2/p130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Cyclin D1、RBL2/p130和MCM7的异常表达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质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质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miRNA-215和Rb1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明媚 罗文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586-589,594,共5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microRNA-215(miRNA-215)、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5例(73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两者miRNA-21...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microRNA-215(miRNA-215)、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5例(73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两者miRNA-215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者Rb1蛋白水平,并分析miRNA-215与Rb1蛋白相关性及二者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细胞转染实验,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Caspase-3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miRNA-215类似物及miRNA-215抑制物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14.14、92.80,P<0.01)。分化型肿瘤组织中miRNA-215表达低于未分化型,Rb1蛋白表达高于未分化型;伴随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肿瘤组织中miRNA-215表达高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Rb1蛋白表达低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t=-55.30~344.30,P<0.05)。细胞转染结果显示,miRNA-215类似物能显著升高Y79细胞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并导致细胞活力升高、增殖能力增强及凋亡细胞百分比降低,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miRNA-215抑制物则显著降低Y79细胞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并导致细胞活力降低、增殖能力下降、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同时升高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148.5~3938.0,P<0.01)。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miRNA-215和Rb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可作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预后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miRNA-215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16和c-erbB-2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薇 吴强 杨枫 《疾病控制杂志》 200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 (p Rb)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 c- erb B- 2和 p16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中 p Rb、p16和 c- erb B- 2蛋白的表达状况 ,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 (p Rb)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 c- erb B- 2和 p16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9例乳腺癌组织中 p Rb、p16和 c- erb B- 2蛋白的表达状况 ,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 Rb免疫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其失表达率和低表达率分别为 17%和 2 2 %。 p Rb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等临床病理特征及 c- erb B- 2表达无相关 (p >0 .0 5 ) ,但与 p16表达相关 (p<0 .0 5 )。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广泛的 Rb基因表达的下调或失表达 ,它与 p16的失表达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其调控细胞增殖的途径独立于 c- erb B-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16 C-ERBB-2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糖蛋白表达逆转视网膜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研究
8
作者 白淑玮 张国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446-144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逆转视网膜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将设计合成的针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用脂质体转染具有MDR1基因高表达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O-Rb50/VCR。用实时定量RT-PC...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逆转视网膜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的可行性。方法:将设计合成的针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用脂质体转染具有MDR1基因高表达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O-Rb50/VCR。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分别测定转染前后细胞MDR1mRNA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用CCK-8法和TUNEL法检测转染前细胞株(VCR组),转染后细胞(VCR+siRNA组)对不同浓度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和卡铂药物敏感性。结果:VCR+siRNA组较VCR组比较,MDR1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浓度的升高VCR+siRNA组较VCR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卡铂作用于VCR组、CT组和VCR+siRNA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各组见未见显著性差异。随着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浓度的升高,VCR+siRNA组较VCR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O-Rb50/VCR细胞中,针对MDR1合成的siRNA能够有效地抑制MDR1mRNA和P-gp的表达,并能恢复肿瘤细胞对长春新碱和依托泊苷的敏感性。应用RNAi技术,能够逆转Pgp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视网膜母细胞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 P-糖蛋白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pRb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文 明媚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514-517,522,共5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2例(70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2例(70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Cyclin D1、pRb表达水平,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t =-15.79, P <0.01),pR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t =183.51, P <0.01);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分化型Cyclin D1、pRb表达均高于未分化型( t =55.30、43.91, P <0.01);伴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高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 t =71.03、49.44, P <0.01),pRb表达低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 t =-151.80、-69.97, P <0.01)。结论 Cyclin D1与pRb水平均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有关,二者检测可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质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上皮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磷酸化状态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的相关性
10
作者 程钊 汤晓蓉 +2 位作者 郄明蓉 张金虎 岳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90-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RB)和磷酸化RB(p-RB)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的周期性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G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和分泌期(9例)组织切片RB和p-RB(se... 目的探讨非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RB)和磷酸化RB(p-RB)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的周期性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G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9例)和分泌期(9例)组织切片RB和p-RB(ser-795)及CyclinG1的表达,并分析RB的磷酸化状态及其与CyclinG1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仅2例非磷酸化RB呈弱阳性表达,其余7例为阴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非磷酸化RB均为阳性表达。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P-RB均呈阳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仅3例P-RB呈弱阳性表达,其余6例为阴性表达;CyclinG1表达的时空特点与非磷酸化RB表达相似,在9例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仅2例呈弱阳性表达,其余7例为阴性表达,在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均呈阳性表达。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期、分泌期非磷酸化RB、p-RB与CyclinG1的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磷酸化RB与CyclinG1的表达正相关(rs=0.945,P<0.05),磷酸化p-RB(ser-795)的表达与CyclinG1负相关(rs=-0.791,P<0.05)。结论RB的磷酸化状态可能参与cyclinG1介导的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的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质 视网膜母细胞瘤抑癌蛋白 磷酸化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诊治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美芳 张莉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8期135-135,137,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诊治 护理体会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
12
作者 热依扎·孟江 杨洁 +1 位作者 文旭洋 范佳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6-778,共3页
患儿男性,2岁,家属发现患儿右眼瞳孔区白色反光6 d,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完善眼部及全身检查后诊断为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E期,cT2bN0M0),行右眼眼球摘除术,病理分期pT3cN0M0,术后予以VE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 患儿男性,2岁,家属发现患儿右眼瞳孔区白色反光6 d,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完善眼部及全身检查后诊断为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E期,cT2bN0M0),行右眼眼球摘除术,病理分期pT3cN0M0,术后予以VEC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基因检测发现该患儿存在RB1基因胚系突变:c.874(exon9)delT(p.Tyr292fsTer9),密切随访眼底及全身情况。术后3个月眼底检查发现左眼黄白色占位病灶,诊断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右眼E期,左眼C期)。根据患儿ICRB和pTNM分期,予以6次全身静脉化疗,3次左眼冷冻治疗。目前随访4年,患儿左眼瘤体稳定,右眼无新发肿瘤。该患儿首诊为单侧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期间对侧眼发病,为1例双眼异时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3
作者 符刚 张信江 +5 位作者 杜辉 周运书 袁伟 徐海环 郑庭铭 贾曹刚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3,共2页
目的研究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蛋白的表达缺损率为59.7%,其表达随... 目的研究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蛋白的表达缺损率为59.7%,其表达随病损的加剧而减低,并与临床分级和病理分型明显相关(P<0.01)。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9%,与临床分级相关(P<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Rb蛋白呈负相关(P<0.01)。结论P16蛋白表达降低和P16—Rb通路的失活可能与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蛋白质P16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表达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启动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茹 高玲 +3 位作者 卢光琇 唐罗生 朱小华 王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IA)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和外周血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对RB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实验研究,对RB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IA)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和外周血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对RB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实验研究,对RB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28例RB组织、9例RB患者外周血中RASSF1A和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分别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例角膜捐赠者死亡后获取的正常视网膜、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为对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间甲基化率的差异。结果RB组织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60.7%(17/28),高于正常人视网膜组织0%(0/5)或瘤旁组织17.9%(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单侧RB组织的甲基化率(72.7%)高于双侧(16.7%)。另外在2例(2/9)RB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RASSFIA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而DAPK基因启动子在RB组织及患者外周血中均未发生甲基化。结论RASSFI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RB中一种常见频发的表观遗传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启动区(遗传学) 甲基化 肿瘤抑制蛋白质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凋亡调节蛋白质
原文传递
视网膜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彬 高蕊 +3 位作者 张浩 李辽青 高飞 任若瑾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RP)及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步分析Rb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与MRP间的关系;探讨Rb多药耐药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RP)及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步分析Rb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与MRP间的关系;探讨Rb多药耐药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gp、MRP、LRP在75例Rb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眼别、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各蛋白表达情况与一般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蛋白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相关分析。结果P-gp、LRP、MRP蛋白在Rb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25.3%、36.0%。P-gp与LRP、P—gp与MRP、LRP与MRP的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7%、32.0%、20.0%。P—gp、LRP、MRP在分化型R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分化型,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02,X^2=17.327,X^2=28.421;P〈0.05)。3种蛋白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眼别无关(X^2=0.003~3.385,P〉0.05)。P—gp、LRP的表达分别与MRP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9,r=0.521;P〈0.05)。结论Rb原发性多药耐药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与包括P—gp、LRP、MRP等在内的多项因素的参与有关。P-gp、LRP、MRP蛋白可以作为反映Rb耐药的分子基础,耐药相关标志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准确判断Rb的多药耐药状态,为Rb化学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抗药性 肿瘤 P糖蛋白 肺耐药相关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2基因表达促进人脂肪基质细胞成骨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雯姝 周永胜 +3 位作者 冯海兰 马桂娥 刘云松 许永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2(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2,RBP-2)在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hASC)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靶向RBP-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4对...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2(retinoblastoma binding protein 2,RBP-2)在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hASC)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靶向RBP-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序列4对,将相应寡核苷酸构建到慢病毒载体pLL 3.7中,于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于RBP-2基因敲低.采用RBP-2敲低效果好的两个siRNA序列进行病毒包装,并以非沉默siRNA的pLL 3.7质粒包装的慢病毒为对照组,感染hASC,培养第14天定量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并行ALP染色及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检测hASC成骨向分化的差异.结果 成功构建RBP-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获得相应慢病毒.慢病毒感染hASC后,RBP-2 mRNA及蛋白表达均被明显抑制.RBP-2 siRNA-1组和RBP-2 siRNA-4组的敲低效果较好,以此两组感染hASC.成骨诱导培养第14天RBP-2 siRNA-1组和RBP-2 siRNA-4组ALP活性[(299.2±22.7)、(224.3±17.7)U/g]高于对照组[(129.9±12.9)U/g,P<0.05],RBP-2 siRNA-1组和RBP-2 siRNA-4组茜素红及ALP染色强于对照组.结论 成功构建的RBP-2 RNA干扰慢病毒能显著抑制RBP-2表达,并促进hASC向成骨细胞分化,即RBP-2可以抑制hASC的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慢病毒 人脂肪基质细胞
原文传递
P53蛋白及P21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红 范寒桂 邓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 P5 3和 P2 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人 P5 3、 P2 1抗体 ,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霉 (SP)免疫组化方法 ,对 30例 RB常规石蜡标本进行 P5 3和 P2 1蛋白的测定。结果 :P5 3和 P... 目的 :探讨 P5 3和 P2 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人 P5 3、 P2 1抗体 ,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霉 (SP)免疫组化方法 ,对 30例 RB常规石蜡标本进行 P5 3和 P2 1蛋白的测定。结果 :P5 3和 P2 1在 R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和 80 %。 P5 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 (P<0 .0 5 )。 P5 3和 P2 1的表达均与生存时间有关 ,P5 3阳性组生存时间低于 P5 3阴性组 (P<0 .0 5 ) ,P2 1阳性组生存时间高于 P2 1阴性组 (P<0 .0 1) ;P5 3阳性组的 2年生存率低于 P5 3阴性组 ,而 P2 1阳性组的 2年生存率高于 P2 1的阴性组。结论 :在 RB的发生中 P5 3和 P2 1起着重要的作用。P5 3和 P2 1的表达可以作为临床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P53蛋白质 P21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高氧环境下肺成纤维细胞RB蛋白磷酸化状态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诗萌 魏兵 +1 位作者 吴红敏 薛辛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在高氧环境下肺成纤维细胞(LF)RB蛋白磷酸化状态的改变。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于生后12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分别持续吸入空气和体积分数为0.85的氧气,于3、7、14、21d随机处死动物后,无菌条件下采集肺组织,...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在高氧环境下肺成纤维细胞(LF)RB蛋白磷酸化状态的改变。方法:足月新生SD大鼠于生后12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分别持续吸入空气和体积分数为0.85的氧气,于3、7、14、21d随机处死动物后,无菌条件下采集肺组织,进行LF的原代培养,应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总RB蛋白及磷酸化RB蛋白(p-RBser-795)表达。结果:高氧组与空气组相比,各时点的LF总R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B于生后3d空气组与高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7~21d时高氧组表达开始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氧可能导致RB蛋白磷酸化(RB灭活),LF过度增殖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 肺疾病 慢性病 磷酰化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成纤维细胞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及CD34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覃冬菊 唐罗生 +1 位作者 游庆华 刘湘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CD34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血管化、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 应用鼠抗人HSP27、CD34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北京中杉PV9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法,对36例Rb常规石蜡标本行HSP2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CD34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血管化、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 应用鼠抗人HSP27、CD34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北京中杉PV9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法,对36例Rb常规石蜡标本行HSP27、CD34表达的测定,并计算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HSP27光密度值(OD值)、MVD在未分化组、分化组的差异及在有视神经浸润组、无视神经浸润组的差异采用t检验,HSP27 OD值与MVD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HSP27在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弱表达,在Rb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浆内.HSP27和CD34在Rb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和100%,CD34标记的MVD及HSP27均与Rb的分化程度、视神经浸润有关(P均<0.01).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HSP27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59,P<0.01).结论 HSP27、CD34标记的MVD的测定对于确定Rb的组织特性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HSP27可能会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 小分子 微血管密度 视网膜母细胞 CD34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起源及发病机制的思考
20
作者 金子兵 许佳 李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3-886,共4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和生命。深入探讨RB的起源和发病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B的起源和发病机制眼科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结果,针对RB...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和生命。深入探讨RB的起源和发病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B的起源和发病机制眼科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结果,针对RB的起源细胞及二次突变学说等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为RB的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视锥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质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