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1
篇文章
<
1
2
…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面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分析
1
作者
文巧莉
叶俊甫
+2 位作者
黄勇
曹毅
吴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77-080,共4页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气象数据收集的重要的场所,其雷电防护至关重要。雷电可能对观测场内的各类仪器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从雷电原理出发,分析了观测场常...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气象数据收集的重要的场所,其雷电防护至关重要。雷电可能对观测场内的各类仪器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从雷电原理出发,分析了观测场常见的雷击原因,提出了雷电防护措施以及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对地面气象观测场实际雷电工作有指导性建议。以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场的雷电防护能力,保障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雷电防护
气象
观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杨
巫培源
+1 位作者
王秀琴
张信龙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41-145,共5页
针对当前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采用统一的防雷方案,忽视了气象站观测场内各设备的差异性,导致设备雷击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首先构建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幅值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气象站观测场雷电...
针对当前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采用统一的防雷方案,忽视了气象站观测场内各设备的差异性,导致设备雷击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首先构建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幅值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幅值以及过场电压。选择规程法计算设备的反击跳闸率,以此确定现有避雷设备耐雷性能。计算避雷设备保护范围,结合观测场雷电幅值,设定差异化综合防雷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此技术可有效缩减观测场雷电幅值与波动,降低设备雷击率,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3
作者
张礼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097-100,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进行研究。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气象站观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极大程度提高了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但是即便这样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雷...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进行研究。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气象站观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极大程度提高了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但是即便这样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雷电干扰的挑战。为了保障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探讨了几种防雷技术,希望借助避雷针和避雷带、接地系统、浪涌保护器(SPD)、远程监控及自动化预警系统、电磁屏蔽与线路分离等措施可以强化气象站观测场的防雷效果,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抗雷击能力,保证气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海啸及海洋气象观测场设计解析
4
作者
孙青峰
吴兵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216-219,共4页
观测中心操作人员一般同时负责统计地震计和气象仪器信息。结合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各自的技术要求,分别分析测风塔、雨量器、百叶箱、地震计墩等的使用特点及技术要求,在总结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典型平面布置的基础上,布置地震海啸...
观测中心操作人员一般同时负责统计地震计和气象仪器信息。结合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各自的技术要求,分别分析测风塔、雨量器、百叶箱、地震计墩等的使用特点及技术要求,在总结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典型平面布置的基础上,布置地震海啸及海洋气象观测场。提出为避免相互间干扰,地震台站设计为地下或半地下构筑物,与气象观测场组合建设。并以某观测场地为例进行实践解读,为今后类似观测场地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观测场
地震台站
地震海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5~2014年CERN野外台站气象观测场土壤含水量数据集
被引量:
6
5
作者
唐新斋
袁国富
+36 位作者
朱治林
张心昱
孙晓敏
常学向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官有军
郭永平
何其华
何永涛
黄苛
姜峻
蒋正德
李猛
李伟
李小丽
李晓欣
李新虎
李玉成
李玉强
鲁志云
苏宏新
孙聃
唐建维
汪树超
王吉顺
王书伟
徐文婷
杨风亭
尹春梅
张法伟
张加双
张倩媚
张志山
章熙锋
赵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35-44,J0042-J0054,共10页
土壤水分是影响陆地-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传输的重要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指标。截至2014年,CERN全国范围内包括农田、森林、草地、荒漠与湿地等生态类型的34个陆地生...
土壤水分是影响陆地-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传输的重要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指标。截至2014年,CERN全国范围内包括农田、森林、草地、荒漠与湿地等生态类型的34个陆地生态系统台站,依据陆地水环境观测规范、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范,设立观测样地,并开展土壤含水量的长期定位观测与数据汇交及质控工作。CERN水分分中心选取了这34个台站2005~2014年气象观测场的土壤含水量长期监测数据,通过进一步统一规范数据格式,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较长时间序列的公开共享数据集,为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的遥感反演、模型估算验证提供地面实测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气象
观测场
土壤含水量
台站
C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子仪测定气候观测场和农田土壤水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毛飞
刘晓宏
+3 位作者
胡秋卷
张佳华
刘秀江
赵晓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用中子仪对气候观测场与农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对比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在河北霸州、黄骅和深州的三个气候观测场建立了IAG型中子仪的标定方程,通过与土钻法比较,30cm以下土层霸州站采用一个标定方程、黄骅站则采用两个标...
用中子仪对气候观测场与农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对比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在河北霸州、黄骅和深州的三个气候观测场建立了IAG型中子仪的标定方程,通过与土钻法比较,30cm以下土层霸州站采用一个标定方程、黄骅站则采用两个标定方程效果较好,深州站的标定结果不理想;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土壤水分试验小区建立了5 0 3DR型中子仪标定方程,通过与土钻法比较发现它适用于30cm以下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仪
农田土壤水分
观测场
试验研究
气候
标定方程
测定
水分动态变化
中国气象局
土钻法
标定结果
试验小区
土壤湿度
土层
DR型
黄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北平原气象观测场与农田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贤
李德
+2 位作者
杨太明
祁宦
戚尚恩
《气象科技》
201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研究在同一气候背景下气象观测场与农田两地土壤湿度之间的互可代替使用关系,对2006—2008年在宿州市气象观测场和农田内开展的3年土壤湿度平行对比监测试验所获取的每旬一次两地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对比差值率、相关性分析等数理...
为研究在同一气候背景下气象观测场与农田两地土壤湿度之间的互可代替使用关系,对2006—2008年在宿州市气象观测场和农田内开展的3年土壤湿度平行对比监测试验所获取的每旬一次两地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对比差值率、相关性分析等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分析了两地不同季节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具有一致性,均为统计正相关。春季,取土日前有降水时,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的差异高于取土日前无降水时的差异。夏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0~30cm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具有强相关性,均通过α=0.01的显著水平检验。夏季低植被覆盖期,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各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的差异在-4.8%~+2.1%之间。秋季低植被覆盖期期间,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差异较小,为-4.3%~-1.4%。冬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各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差异较大,尤以0~10cm差异显著,大于17%。给出了相关性较好时期不同层次之间的数学模型,可作为两地资料互用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气象
观测场
农田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观测场时间序列两个统计场的相似性讨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盘兴
李刚
+1 位作者
王建新
姚文青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6-751,共6页
一些研究认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第一特征向量场与时间平均场表现出强相似。经研究得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这两个统计场间存在本质差异。它们的相似性依赖于原观测场时间序列在相空间中的结构。时间平均场(气候场)与时间偏差(异...
一些研究认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第一特征向量场与时间平均场表现出强相似。经研究得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这两个统计场间存在本质差异。它们的相似性依赖于原观测场时间序列在相空间中的结构。时间平均场(气候场)与时间偏差(异常)场集的相对强弱在二者相似与否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
观测场
时间序列
相似性
统计
场
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小麦地和大气观测场土壤贮水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9
作者
祁如英
朱宝文
祁永婷
《气象科技》
2007年第4期528-530,共3页
通过青海省互助县1997-2002年大气观测场和春小麦地测定的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气候背景下,地形地势相同的不同场地不同植被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大气观测场11月至次年2月(一般为土壤封冻期...
通过青海省互助县1997-2002年大气观测场和春小麦地测定的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气候背景下,地形地势相同的不同场地不同植被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大气观测场11月至次年2月(一般为土壤封冻期)土壤贮水量保持在25-27 mm间,变化较平稳,6-7月处于谷值阶段,为24 mm,3月至4月初和9月处于峰值阶段,为28 mm,年变化似呈“M”形。春小麦地在土壤封冻期未测定,3月至4月初处于最大峰值阶段,为33 mm,7月处于谷值阶段,为21 mm,9月达次峰值阶段,为25 mm,年变化似呈“M”形。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大气观测场中子仪测定和春小麦地烘干法测定的0-50 cm贮水量经过相关性检验,建立回归关系式后可相互代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地
大气
观测场
土壤贮水量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制式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
25
10
作者
张鹃
林卓宏
+3 位作者
陈巧淑
杨泽锋
于东海
严金芳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以江门市某自动气象站共用地网为例,把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从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获取的数据巧妙运用到计算暂态过电压公式中,分别计算了风向风速传感器、采集器、变送器在不同雷电流幅值下的暂态过电压值,并把此值与设备耐压值进行比较分析,...
以江门市某自动气象站共用地网为例,把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从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获取的数据巧妙运用到计算暂态过电压公式中,分别计算了风向风速传感器、采集器、变送器在不同雷电流幅值下的暂态过电压值,并把此值与设备耐压值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两地网选择独立还是共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地网
接地制式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邹城市抬高气象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山东气象》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据均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气温差异较大,湿度、风速、风向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高
观测场
地面
观测场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对比分析
12
作者
李晓鹏
胡俊
+3 位作者
闫丽萍
李卫红
罗园
舒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656-8657,共2页
利用呈贡、昆明、晋宁县气象站1981年1月~2012年9月的历年地面气象观测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的变化,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呈贡观测场搬迁前由于海拔较高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气温相比同处...
利用呈贡、昆明、晋宁县气象站1981年1月~2012年9月的历年地面气象观测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的变化,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呈贡观测场搬迁前由于海拔较高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气温相比同处环滇池地区的昆明和晋宁均偏低,2008年以后随着昆明市级行政中心的迁入城市化快速发展,呈贡区气温逐年升高;2012年呈贡观测场搬迁后,由于下垫面土质的差异和探测环境的改善,最低气温升温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场
搬迁
气温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管理及有关问题探讨——以崇陵观测场为例
被引量:
3
13
作者
张广英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5期15-17,共3页
介绍了易县崇陵观测场的建设情况,总结了该观测场在监测科研、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效。重点分析了崇陵观测场存在的监测设施建管不到位、监测技术标准不完善、监测设备维护不及时、人为因素影响监测、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介绍了易县崇陵观测场的建设情况,总结了该观测场在监测科研、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效。重点分析了崇陵观测场存在的监测设施建管不到位、监测技术标准不完善、监测设备维护不及时、人为因素影响监测、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建设管理
经验成效
崇陵
观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
1
14
作者
戴琳贵
戴云山
张丽凡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5期193-194,共2页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在户外条件下存在不耐电涌性和防护设计不合理性2大问题,这也导致雷击侵害仍频发不断。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和严格设计的雷电防护工程体系,以及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的全面检测分析数据,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在户外条件下存在不耐电涌性和防护设计不合理性2大问题,这也导致雷击侵害仍频发不断。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和严格设计的雷电防护工程体系,以及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的全面检测分析数据,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雷电防护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
15
作者
卢康宁
崔丽娟
李惠鑫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84-86,共3页
湿地生态站的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针对湿地生态站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紧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湿地生态站及观测指标的特点,从观测场、观测样地以及观测数据出发,探讨研究了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编码...
湿地生态站的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针对湿地生态站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紧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湿地生态站及观测指标的特点,从观测场、观测样地以及观测数据出发,探讨研究了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编码方式,为数据的管理以及生态站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站
观测场
观测
数据
编码
原文传递
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仪器布局的特点分析
16
作者
刘叶
杨勇
陈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B08期178-179,共2页
对新疆局下发的《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中有关“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局”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以后其它有新型自动站建设任务的台站,在进行观测场改造时对仪器设施的布置有更准确的把握。结果表明:新型自动站观...
对新疆局下发的《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中有关“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局”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以后其它有新型自动站建设任务的台站,在进行观测场改造时对仪器设施的布置有更准确的把握。结果表明:新型自动站观测场小路(地沟)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布局设计合理,并符合规范要求;仪器布局满足目前现有业务开展的同时,也为今后云能天观测自动化设备预留了空间;但自北而南的第2、3排仪器因追求布局完美,反而影响了东西向仪器的成排效果,如以仪器的中点为基准,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仪器
布局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筹建的世界最大风沙观测场年底投入使用
17
《科技与企业》
2004年第6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野外风沙科学
观测场
宁夏
水平
观测场
风沙运动
沙尘暴
风沙地貌动力
观测
区
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技术在观测场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8
作者
黄晓云
赵晓利
+1 位作者
林蟒
钟翠霞
《广东气象》
2012年第5期60-61,共2页
结合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光纤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简要介绍光纤技术的优越性、可靠性。针对光纤技术在实现观测场数据通信时所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何正确选择及使用光端机,如何更好地将光纤技术应用到观测场数据传输当中。
关键词
光纤技术
数据通信
气象
观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测场照明电路造成自动站温度异常故障分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鲁长海
岳立成
周华
《吉林气象》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1引言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Ⅰ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有5个,Ⅱ型自动站有51个,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站正常工作,做好技术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一起DYYZ-Ⅱ...
1引言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Ⅰ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有5个,Ⅱ型自动站有51个,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站正常工作,做好技术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一起DYYZ-Ⅱ型自动站由于观测场照明电路引起温度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供自动站维修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自动站
温度异常
照明电路
观测场
故障分析
自动气象站
预报准确率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起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分析与整改措施
被引量:
1
20
作者
龚沃超
潘隆强
+2 位作者
罗生言
黄海涛
黄干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A01期175-175,共1页
对上思国家气象站观测场内地温分采和温湿度分采的感应雷击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雷整改措施。观测场雷电防护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
观测场
雷击事故
感应雷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分析
1
作者
文巧莉
叶俊甫
黄勇
曹毅
吴筱
机构
雅安市气象局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77-080,共4页
文摘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气象数据收集的重要的场所,其雷电防护至关重要。雷电可能对观测场内的各类仪器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从雷电原理出发,分析了观测场常见的雷击原因,提出了雷电防护措施以及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对地面气象观测场实际雷电工作有指导性建议。以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场的雷电防护能力,保障气象观测业务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过电压
雷电防护
气象
观测场
分类号
N8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杨
巫培源
王秀琴
张信龙
机构
镇江市丹徒区气象局
镇江市气象局
出处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41-145,共5页
基金
2020年镇江市气象局科研项目(镇气发[2020]65号)。
文摘
针对当前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采用统一的防雷方案,忽视了气象站观测场内各设备的差异性,导致设备雷击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首先构建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幅值自动化监测系统,获取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幅值以及过场电压。选择规程法计算设备的反击跳闸率,以此确定现有避雷设备耐雷性能。计算避雷设备保护范围,结合观测场雷电幅值,设定差异化综合防雷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此技术可有效缩减观测场雷电幅值与波动,降低设备雷击率,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的安全性。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技术
检测
Keywords
automatic monitoring
observation site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分类号
TP27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3
作者
张礼帅
机构
河北博奥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1期097-100,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进行研究。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气象站观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极大程度提高了气象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实时性。但是即便这样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雷电干扰的挑战。为了保障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探讨了几种防雷技术,希望借助避雷针和避雷带、接地系统、浪涌保护器(SPD)、远程监控及自动化预警系统、电磁屏蔽与线路分离等措施可以强化气象站观测场的防雷效果,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抗雷击能力,保证气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技术
分类号
P4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海啸及海洋气象观测场设计解析
4
作者
孙青峰
吴兵
机构
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216-219,共4页
文摘
观测中心操作人员一般同时负责统计地震计和气象仪器信息。结合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各自的技术要求,分别分析测风塔、雨量器、百叶箱、地震计墩等的使用特点及技术要求,在总结地震台站及气象观测场典型平面布置的基础上,布置地震海啸及海洋气象观测场。提出为避免相互间干扰,地震台站设计为地下或半地下构筑物,与气象观测场组合建设。并以某观测场地为例进行实践解读,为今后类似观测场地设计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气象
观测场
地震台站
地震海啸
Keyword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ite
earthquake statio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分类号
P71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TU29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5~2014年CERN野外台站气象观测场土壤含水量数据集
被引量:
6
5
作者
唐新斋
袁国富
朱治林
张心昱
孙晓敏
常学向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官有军
郭永平
何其华
何永涛
黄苛
姜峻
蒋正德
李猛
李伟
李小丽
李晓欣
李新虎
李玉成
李玉强
鲁志云
苏宏新
孙聃
唐建维
汪树超
王吉顺
王书伟
徐文婷
杨风亭
尹春梅
张法伟
张加双
张倩媚
张志山
章熙锋
赵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35-44,J0042-J0054,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学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W-STS-168)
中国科学院科学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W-STS-167)
文摘
土壤水分是影响陆地-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传输的重要因子。土壤水分含量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指标。截至2014年,CERN全国范围内包括农田、森林、草地、荒漠与湿地等生态类型的34个陆地生态系统台站,依据陆地水环境观测规范、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范,设立观测样地,并开展土壤含水量的长期定位观测与数据汇交及质控工作。CERN水分分中心选取了这34个台站2005~2014年气象观测场的土壤含水量长期监测数据,通过进一步统一规范数据格式,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较长时间序列的公开共享数据集,为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的遥感反演、模型估算验证提供地面实测数据支撑。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气象
观测场
土壤含水量
台站
CERN
Keywords
terrestrial ecosystem
weather sites
soil moisture
field station
CERN
分类号
G250.7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子仪测定气候观测场和农田土壤水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毛飞
刘晓宏
胡秋卷
张佳华
刘秀江
赵晓飞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气象局
河北省深州市气象局
河北省黄骅市气象局
河北省霸州市气象局
出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2期77-80,共4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 (30 370 814 )
"十五"国家攻关项目"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2 0 0 1BA5 0 9B13)
文摘
用中子仪对气候观测场与农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对比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在河北霸州、黄骅和深州的三个气候观测场建立了IAG型中子仪的标定方程,通过与土钻法比较,30cm以下土层霸州站采用一个标定方程、黄骅站则采用两个标定方程效果较好,深州站的标定结果不理想;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土壤水分试验小区建立了5 0 3DR型中子仪标定方程,通过与土钻法比较发现它适用于30cm以下土层。
关键词
中子仪
农田土壤水分
观测场
试验研究
气候
标定方程
测定
水分动态变化
中国气象局
土钻法
标定结果
试验小区
土壤湿度
土层
DR型
黄骅
Keywords
Neutron probe
Climate observation field
Cropland
Soil moistur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U665.18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北平原气象观测场与农田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学贤
李德
杨太明
祁宦
戚尚恩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气象科技》
201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4B04)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27)资助
文摘
为研究在同一气候背景下气象观测场与农田两地土壤湿度之间的互可代替使用关系,对2006—2008年在宿州市气象观测场和农田内开展的3年土壤湿度平行对比监测试验所获取的每旬一次两地土壤湿度监测数据,采用对比差值率、相关性分析等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分析了两地不同季节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夏、秋、冬4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具有一致性,均为统计正相关。春季,取土日前有降水时,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的差异高于取土日前无降水时的差异。夏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0~30cm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具有强相关性,均通过α=0.01的显著水平检验。夏季低植被覆盖期,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各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的差异在-4.8%~+2.1%之间。秋季低植被覆盖期期间,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差异较小,为-4.3%~-1.4%。冬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各土层之间的土壤湿度差异较大,尤以0~10cm差异显著,大于17%。给出了相关性较好时期不同层次之间的数学模型,可作为两地资料互用时参考使用。
关键词
淮北平原
气象
观测场
农田
土壤湿度
Keywords
Huaibei plai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arm land
soil moisture
分类号
P414.5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观测场时间序列两个统计场的相似性讨论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盘兴
李刚
王建新
姚文青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6-75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一些研究认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第一特征向量场与时间平均场表现出强相似。经研究得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这两个统计场间存在本质差异。它们的相似性依赖于原观测场时间序列在相空间中的结构。时间平均场(气候场)与时间偏差(异常)场集的相对强弱在二者相似与否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原
观测场
时间序列
相似性
统计
场
气象学
Keywords
Time series of original observations fields,Time averaged fields,First eigenvector field,Similarity.
分类号
P4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5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小麦地和大气观测场土壤贮水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9
作者
祁如英
朱宝文
祁永婷
机构
青海省气象局气候资料中心
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气象科技》
2007年第4期528-530,共3页
文摘
通过青海省互助县1997-2002年大气观测场和春小麦地测定的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气候背景下,地形地势相同的不同场地不同植被0-50 cm土壤贮水量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大气观测场11月至次年2月(一般为土壤封冻期)土壤贮水量保持在25-27 mm间,变化较平稳,6-7月处于谷值阶段,为24 mm,3月至4月初和9月处于峰值阶段,为28 mm,年变化似呈“M”形。春小麦地在土壤封冻期未测定,3月至4月初处于最大峰值阶段,为33 mm,7月处于谷值阶段,为21 mm,9月达次峰值阶段,为25 mm,年变化似呈“M”形。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大气观测场中子仪测定和春小麦地烘干法测定的0-50 cm贮水量经过相关性检验,建立回归关系式后可相互代替应用。
关键词
春小麦地
大气
观测场
土壤贮水量
变化趋势
Keywords
soil moisture storage, spring wheat field, atmospheric observation site, compar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制式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
25
10
作者
张鹃
林卓宏
陈巧淑
杨泽锋
于东海
严金芳
机构
江门市气象局
新会区气象局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文摘
以江门市某自动气象站共用地网为例,把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从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获取的数据巧妙运用到计算暂态过电压公式中,分别计算了风向风速传感器、采集器、变送器在不同雷电流幅值下的暂态过电压值,并把此值与设备耐压值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两地网选择独立还是共用依据。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防雷地网
接地制式
技术分析
Keywords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
observation field
lighting proof net
earthing system
tech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P427.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邹城市抬高气象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机构
嘉祥县气象局
邹城市气象局
出处
《山东气象》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文摘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据均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气温差异较大,湿度、风速、风向的差异较小。
关键词
抬高
观测场
地面
观测场
数据分析
分类号
P4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对比分析
12
作者
李晓鹏
胡俊
闫丽萍
李卫红
罗园
舒珊珊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656-8657,共2页
基金
昆明市科技局项目(昆科技字07S060205)
文摘
利用呈贡、昆明、晋宁县气象站1981年1月~2012年9月的历年地面气象观测气温资料,对比分析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的变化,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呈贡观测场搬迁前由于海拔较高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气温相比同处环滇池地区的昆明和晋宁均偏低,2008年以后随着昆明市级行政中心的迁入城市化快速发展,呈贡区气温逐年升高;2012年呈贡观测场搬迁后,由于下垫面土质的差异和探测环境的改善,最低气温升温明显.
关键词
观测场
搬迁
气温
对比分析
Keywords
Relocating of the observation field
Temp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管理及有关问题探讨——以崇陵观测场为例
被引量:
3
13
作者
张广英
机构
保定市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5期15-17,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易县崇陵观测场的建设情况,总结了该观测场在监测科研、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效。重点分析了崇陵观测场存在的监测设施建管不到位、监测技术标准不完善、监测设备维护不及时、人为因素影响监测、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建设管理
经验成效
崇陵
观测场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
1
14
作者
戴琳贵
戴云山
张丽凡
机构
福建省建瓯市气象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5期193-194,共2页
文摘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在户外条件下存在不耐电涌性和防护设计不合理性2大问题,这也导致雷击侵害仍频发不断。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和严格设计的雷电防护工程体系,以及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场设备的全面检测分析数据,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雷电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雷电防护
防护措施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
15
作者
卢康宁
崔丽娟
李惠鑫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84-86,共3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INT2013C14)资助
文摘
湿地生态站的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针对湿地生态站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紧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湿地生态站及观测指标的特点,从观测场、观测样地以及观测数据出发,探讨研究了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编码方式,为数据的管理以及生态站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湿地生态站
观测场
观测
数据
编码
分类号
X8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仪器布局的特点分析
16
作者
刘叶
杨勇
陈萍
机构
新疆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
博州气象局
出处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B08期178-179,共2页
文摘
对新疆局下发的《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中有关“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布局”的要求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便以后其它有新型自动站建设任务的台站,在进行观测场改造时对仪器设施的布置有更准确的把握。结果表明:新型自动站观测场小路(地沟)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布局设计合理,并符合规范要求;仪器布局满足目前现有业务开展的同时,也为今后云能天观测自动化设备预留了空间;但自北而南的第2、3排仪器因追求布局完美,反而影响了东西向仪器的成排效果,如以仪器的中点为基准,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观测场
仪器
布局
特点
分类号
P415.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筹建的世界最大风沙观测场年底投入使用
17
出处
《科技与企业》
2004年第6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野外风沙科学
观测场
宁夏
水平
观测场
风沙运动
沙尘暴
风沙地貌动力
观测
区
实验区
分类号
P412.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技术在观测场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8
作者
黄晓云
赵晓利
林蟒
钟翠霞
机构
广州市萝岗区气象局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出处
《广东气象》
2012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摘
结合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光纤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简要介绍光纤技术的优越性、可靠性。针对光纤技术在实现观测场数据通信时所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何正确选择及使用光端机,如何更好地将光纤技术应用到观测场数据传输当中。
关键词
光纤技术
数据通信
气象
观测场
分类号
P4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测场照明电路造成自动站温度异常故障分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鲁长海
岳立成
周华
机构
吉林省气象信息技术保障中心
出处
《吉林气象》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文摘
1引言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Ⅰ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有5个,Ⅱ型自动站有51个,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站正常工作,做好技术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一起DYYZ-Ⅱ型自动站由于观测场照明电路引起温度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供自动站维修人员参考。
关键词
Ⅱ型自动站
温度异常
照明电路
观测场
故障分析
自动气象站
预报准确率
气象服务
分类号
P415.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Q325.30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起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分析与整改措施
被引量:
1
20
作者
龚沃超
潘隆强
罗生言
黄海涛
黄干淇
机构
上思县气象局
防城港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A01期175-175,共1页
文摘
对上思国家气象站观测场内地温分采和温湿度分采的感应雷击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雷整改措施。观测场雷电防护效果明显提升。
关键词
观测场
雷击事故
感应雷
电阻
分类号
TU895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面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分析
文巧莉
叶俊甫
黄勇
曹毅
吴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刘杨
巫培源
王秀琴
张信龙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技术研究
张礼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震海啸及海洋气象观测场设计解析
孙青峰
吴兵
《城市建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05~2014年CERN野外台站气象观测场土壤含水量数据集
唐新斋
袁国富
朱治林
张心昱
孙晓敏
常学向
戴冠华
杜娟
傅伟
官有军
郭永平
何其华
何永涛
黄苛
姜峻
蒋正德
李猛
李伟
李小丽
李晓欣
李新虎
李玉成
李玉强
鲁志云
苏宏新
孙聃
唐建维
汪树超
王吉顺
王书伟
徐文婷
杨风亭
尹春梅
张法伟
张加双
张倩媚
张志山
章熙锋
赵岩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子仪测定气候观测场和农田土壤水分的试验研究
毛飞
刘晓宏
胡秋卷
张佳华
刘秀江
赵晓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淮北平原气象观测场与农田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张学贤
李德
杨太明
祁宦
戚尚恩
《气象科技》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原观测场时间序列两个统计场的相似性讨论
王盘兴
李刚
王建新
姚文青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春小麦地和大气观测场土壤贮水量对比分析
祁如英
朱宝文
祁永婷
《气象科技》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接地制式的技术分析
张鹃
林卓宏
陈巧淑
杨泽锋
于东海
严金芳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邹城市抬高气象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数据对比分析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山东气象》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呈贡观测场搬迁前后气温对比分析
李晓鹏
胡俊
闫丽萍
李卫红
罗园
舒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管理及有关问题探讨——以崇陵观测场为例
张广英
《中国水土保持》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动气象站观测场防雷常见问题与防护措施
戴琳贵
戴云山
张丽凡
《农业与技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
卢康宁
崔丽娟
李惠鑫
《林业科技通讯》
2016
0
原文传递
16
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仪器布局的特点分析
刘叶
杨勇
陈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筹建的世界最大风沙观测场年底投入使用
《科技与企业》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光纤技术在观测场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黄晓云
赵晓利
林蟒
钟翠霞
《广东气象》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观测场照明电路造成自动站温度异常故障分析
鲁长海
岳立成
周华
《吉林气象》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一起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分析与整改措施
龚沃超
潘隆强
罗生言
黄海涛
黄干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