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潜力与要素区位选择:理论和实证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会娟 吴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4,共6页
通过把FE模型的假设修改为普通工人既可跨行业又可跨区域就业,理论上分析了企业家和普通工人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两者都倾向于选择市场潜力更高的地区就业。然后,以四川盆地这块理想的空间经济学试验田为例,基于区县级数据检验市场潜... 通过把FE模型的假设修改为普通工人既可跨行业又可跨区域就业,理论上分析了企业家和普通工人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两者都倾向于选择市场潜力更高的地区就业。然后,以四川盆地这块理想的空间经济学试验田为例,基于区县级数据检验市场潜力对投资和就业区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产业集聚对投资区位和就业区位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产业投资对市场潜力的弹性更大,而就业区位对本地集聚水平弹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力 产业集聚 要素报酬 要素区位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区位商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通过对区位商这一区域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模式的含义、公式的论述以及对产业区位商在产业集聚度和专门化水平测度的问题上的分析,提出了要素区位商的分析模式,并且对要素区位商的分析模式及其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区位 聚集程度 专门化水平 要素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要素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丽霞 张旭锐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9-365,共7页
根据陕西省和江西省65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区位要素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林地利用方式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是否有收购商、是否靠近旅游区... 根据陕西省和江西省65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区位要素与资本禀赋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选择林地利用方式的行为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是否有收购商、是否靠近旅游区、村经济水平、木材市场价格和林业雇工价格等区位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年龄、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融资渠道、耕地面积等资本禀赋要素对农户林地利用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对竹林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否加入合作社、社会关系网络、林业收入能力和融资渠道对农户经营用材林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要素 资本禀赋 林地 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提高企业竞争力视角谈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位要素建设
4
作者 黄抒予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4-125,共2页
在对现有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首先指出产业转移的本质是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空间再定位。然后分析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在产业结构、企业自身资源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区位因素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 在对现有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首先指出产业转移的本质是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空间再定位。然后分析了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在产业结构、企业自身资源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区位因素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最后,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应从基础设施、经济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改善区位条件,以增强其承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竞争力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几何要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铁路出行便捷性分析——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善浩 陈忠暖 蔡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5,104,共6页
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邻近中心性、市内交通可达性、国内出行可达空间3个指标,探讨湛江市民基于铁路出行的便捷性。结果显示:(1)湛江站和湛江西站的邻近中心性表现出明显的"重心—边缘"模式。(2)湛江站的市内交通可达性高... 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邻近中心性、市内交通可达性、国内出行可达空间3个指标,探讨湛江市民基于铁路出行的便捷性。结果显示:(1)湛江站和湛江西站的邻近中心性表现出明显的"重心—边缘"模式。(2)湛江站的市内交通可达性高于湛江西站,且2个站点呈现不同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3)省外出行可达空间在不同尺度上存在"区域趋同"与"城市分异"并存的现象,省内出行可达空间则出现了严重的"空间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几何要素 省域副中心城市 铁路出行 便捷性 湛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市旅游资源区位要素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彬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5-47,共3页
“帆影茫茫,舟楫相望”。两千多年前,北海就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海被国家列为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但二十多年过去,对比其他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等,北海经济依旧落后,旅游业也没有飞速发展起来。2017年习近... “帆影茫茫,舟楫相望”。两千多年前,北海就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海被国家列为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但二十多年过去,对比其他沿海城市广州、厦门等,北海经济依旧落后,旅游业也没有飞速发展起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市,提出:“舞起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临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要当好广西排头兵”。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具有优质旅游禀赋的北海,如何把握时机,利用资源,在“十四五”期间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是文章探讨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旅游 发展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综试区及城市区位优势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7
作者 冯志坚 邓梁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0-148,共9页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具有独特的制度性优势,城市要素禀赋构成区位优势也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重要因素。基于2009年—2021年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网络基础设施、人口密度、教育支出和产业结构优势构建城市要素...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具有独特的制度性优势,城市要素禀赋构成区位优势也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重要因素。基于2009年—2021年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网络基础设施、人口密度、教育支出和产业结构优势构建城市要素禀赋的区位优势,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其城市要素禀赋区位优势总体上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更能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但中部地区更能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吸引FDI流入;中小城市综试区制度优势和要素禀赋区位优势都显著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外商直接投资 要素禀赋区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制度与我国西部工业空间集聚机制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常跟应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2,共5页
区位分析是理解区域工业集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近年来在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学说的推动下,区位分析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基于企业调研和统计资料,分析... 区位分析是理解区域工业集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近年来在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学说的推动下,区位分析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基于企业调研和统计资料,分析了建国后各个阶段兰州工业企业的建立与区位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区位条件与兰州工业企业的建立紧密关联,但影响工业企业建立的主要区位要素是变化的,且区位要素同其他社会经济要素特别是与政策要素共同决定了兰州工业发展。区位分析是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但区位分析应置于"特定背景"之中,把地方特征、外部联系和宏观结构性力量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区位要素 制度 企业调研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韦伯的区位论方法对新中国制造业工业区位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志远 高新才 《社科纵横》 2011年第10期22-24,共3页
本文从世界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影响工业区位形成的因素。并结合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阐明了中国工业区位变迁的历史必然性。最后结合当前后经济危机时代,探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式和方向。
关键词 区位方法 区位要素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兼论东北三省吸引日资的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曙霄 吴颖 《日本学论坛》 2004年第4期2-9,共8页
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日资的进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总体格局来看,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我国所占的比重虽不大,但增长势头良好。明确我国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研究其对华直... 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日资的进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总体格局来看,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我国所占的比重虽不大,但增长势头良好。明确我国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研究其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对我国改善投资区位条件,提升在日本全球化生产格局中的分工地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投资动机和区位要素两个方面来考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在此基础上,最后对地理上与日本临近的东北三省予以特别的关注,就如何吸引日资提出了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直接投资 区位要素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区位落后地区会被边缘化?——基于苏浙沪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宏笪 于丽英 张茜 《上海管理科学》 2020年第5期21-29,共9页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处于区域地理边缘的城市常存在“发展焦虑”感,担心因落后区位导致发展被边缘化。为客观揭示区位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区域高效有机融合发展,以一体化发展较优的苏浙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处于区域地理边缘的城市常存在“发展焦虑”感,担心因落后区位导致发展被边缘化。为客观揭示区位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区域高效有机融合发展,以一体化发展较优的苏浙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探讨了苏浙沪25个城市1995—2018年间主要年份的经济发展格局,提出了区位边缘不会导致发展边缘化的主要观点。结果表明:1)经济水平(GDP)、经济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苏北、浙西南和嘉湖舟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地形起伏度、距省会和上海的交通距离对经济发展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力较弱,且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殆尽;高速里程、客货运周转率与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区域的发展,影响效应进一步扩大:3)区位要素存在空间分布差异性,且对区位较差地区的影响更甚,但在一体化过程中,城市功能分工不一,保有发展特色和不可替代性优势,才可避免自身发展被边缘化,并获得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浙沪 空间计量经济学 经济发展效率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实例看区位条件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12
作者 周定一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51-56,共6页
人类历史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出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本能;区位论——一门人类寻求以最小的成本而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场所的理论应运而生了,并且很快就在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对旅游业区位论也有... 人类历史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出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本能;区位论——一门人类寻求以最小的成本而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场所的理论应运而生了,并且很快就在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城市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对旅游业区位论也有专门的论述,如卢云亭先生在“现代旅游地理学”(1988)中指出:旅游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具有同域性;不同大小的服务范围,应有不同规模的旅游中心地;旅游业的区位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高低,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邮电通讯、饭店旅馆及有关生活服务设备等)。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和程度;旅游地吸引范围内的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中心地的供给量实现平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区位条件 天柱山 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 齐云山 旅游中心地 区位要素 九华山 观赏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西北五省数据 被引量:74
13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金融合作 要素区位分布 城市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安县梓桐书画艺术小镇发展新蓝图
14
作者 柴钧杰 胡雪雯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7期180-182,共3页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提振区域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的新实践。文章首先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书画艺术小镇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位要素开发不足、人才强镇战略有待深化以及品牌效应辐射不足等...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提振区域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的新实践。文章首先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书画艺术小镇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位要素开发不足、人才强镇战略有待深化以及品牌效应辐射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注重产业融合,丰富空间业态;激活人才引擎,优化市场运作;擦亮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宣传手段等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品牌效应 书画艺术 区位要素 特色小镇 产业融合 发展对策 市场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分布为何呈分散态势?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艳婷 王韶菲 许婉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5-147,共13页
企业是经济空间的重要主体,其区位选择影响着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态势,更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江中游四省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999-2013年新增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核密度分析刻画制造业企业的... 企业是经济空间的重要主体,其区位选择影响着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态势,更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以承接产业转移的长江中游四省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内1999-2013年新增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与核密度分析刻画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重构格局,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影响新增企业选址的核心区位要素。结果表明:第一,1998-2013年间,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其中,2008年前有向着城市群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向边远市辖区扩散;第二,2008年前,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企业布局受到地方劳动力数量是否充足的因素影响;2008年后,地区政府补贴的多少开始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虽然地方化经济作为集聚力量一直影响着企业的区位选择,但是,劳动力因素以及政策因素都是企业区位分布的分散因素,因而,企业无需集中向特定地区周围,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受限。最终导致长江中游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在空间上分散分布在各区县。这与需要应对不确定的全球化竞争和联结全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节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大范围高密度集聚形成了典型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选址 空间重构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民第一城——龙港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君德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龙港镇 城市化 市场经济 行政区划体制 地理区位要素 人口 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企对华投资动机与地方区位要素禀赋耦合关系研判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成 王茂军 樊立惠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42,共13页
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国内外区位条件与企业战略和投资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跨国公司投资动机与区位选择的基础理论,初步判断了近期日本对外投资动机的结构特征,对比日企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及其演化趋势,并引介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概... 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是国内外区位条件与企业战略和投资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跨国公司投资动机与区位选择的基础理论,初步判断了近期日本对外投资动机的结构特征,对比日企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及其演化趋势,并引介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从我国整体要素环境的时序演化和主要省份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两个层面,讨论日企自述投资动机与我国显示要素禀赋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此探究日企在华投资动机与我国区位因素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判别不同省市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要素禀赋,吸引相应体量的日资企业入驻。研究发现:①日本对外投资动机持续转型调整,海外生产销售网络构建和市场开拓,仍是日资企业在各地区入驻的首位动机,而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指向型的OFDI,则让位于架构全球生产销售网络、实现在地内部化并强化区域一体化功能的资本输出。②日本对华投资动机向海外生产销售网络构建、产品设计研发、区域一体化功能提升等方面升级调整,投资动机结构开始向发达国家的结构类型靠拢。日企在中国内部投资动机结构的层级性特征,响应各省市的现实体量和职能结构,投资动机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呈现由多元化向单一性的过渡。③我国传统生产要素对日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价值链顶端环节的要素禀赋对日资的引致作用愈发明显;日企自述投资动机与各省市显示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程度各异,据此将中国15个日资集聚的主要省市划分为拮据协调、拮据勉强协调、拮据濒临失调、拮据失调、低水平耦合失调五种类型,以期为各省市充分发挥显示要素禀赋,多渠道拓展对外开放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动机 区位要素禀赋 耦合协调关系 日本在华企业
原文传递
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江江 汪明峰 《上海经济》 2021年第4期14-26,共13页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的地理位置数据,从区级和镇级尺度刻画了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交通要素、区位要...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2008—2018年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的地理位置数据,从区级和镇级尺度刻画了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交通要素、区位要素、产业基础要素以及经济发展要素对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得到以下结论:首先,在区级尺度,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由“中心-外围”状逐渐演变为“多中心-外围”状。其次,在乡镇尺度,由原先浦东新区的张江科技园区、陆家嘴街道以及中心市区的外滩街道、枫林路街道为主要集聚中心,逐渐演变为张江、临港、五角场为核心的多核心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张江成为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的超级集聚中心,同时一些郊区中心镇也成为重要的集聚地。第三,从影响因素来看,交通条件的便捷性,如高速公路和地铁交通的便利程度的提升,会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性。同时,本地已有的数字经济基础对数字经济企业的区位选择会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城市化经济的影响也为正。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区域,也是数字经济服务业集中的区域。此外,大型综合商城越多会不利于数字经济服务业企业进入进行区位选择。最后,本文从强化数字经济集聚中心与邻近数字经济强镇联动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服务业交通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提出推动上海数字经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交通要素 区位要素 产业基础要素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互动与产业融合:区域发展战略的新选择
19
作者 潘锦云 潘俊安 徐俊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99-104,共6页
区域发展离不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演化逻辑,区域发展战略既受资源禀赋制约,又受技术与制度变迁等影响。我国经济整体上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应继续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三化互动和产业融合为区域发展提供主体支撑和技术贡献。... 区域发展离不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演化逻辑,区域发展战略既受资源禀赋制约,又受技术与制度变迁等影响。我国经济整体上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应继续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三化互动和产业融合为区域发展提供主体支撑和技术贡献。实践证明,以三化互动和产业融合双轮驱动为特征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契合了以网络经济、共享经济和内容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在更高技术平台上加快实现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互动 产业融合 区域发展新战略 现代化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性研究——来自北京市4城区的经验数据
20
作者 王歌红 安博文 黄永胜 《经济视角》 2021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基于区域经济学与地理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采用SFA模型测度北京市4个区域15562家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借助Tobit回归模型证实各行业门类的企业经济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立足科技功能区和商务功能区两个区位因素分析每个行业企... 基于区域经济学与地理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采用SFA模型测度北京市4个区域15562家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借助Tobit回归模型证实各行业门类的企业经济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立足科技功能区和商务功能区两个区位因素分析每个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性。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行业门类的企业经济效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范围内,批发和零售业经济效益最高,建筑业经济效益次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经济效益排名第三,金融业经济效益最低;(2)不同地理位置也是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科技功能区和商务功能区两大区位因素会对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影响,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经济效益会同时受到科技功能区和商务功能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行业门类 企业经济效益 差异性 区位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