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风和西风切变环境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特征的对比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伟 余锦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7-345,共9页
利用1980—2009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整编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路径资料,定义西北太平洋TC24h强度变化达到总体样本96%累积概率的变化值,即35kn作为TC快速增强的阈值。根据NCEP/N... 利用1980—2009年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整编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路径资料,定义西北太平洋TC24h强度变化达到总体样本96%累积概率的变化值,即35kn作为TC快速增强的阈值。根据NCEP/NCAR资料将200~850hPa之间TC所处的环境纬向风切变(wind shear,WS)划分为东风切变(east wind shear,EWS)和西风切变(west wind shear,WWS)。对比了EWS和WWS环境下快速增强热带气旋(rapid intensification tropical cyclones,RITC)的统计和大尺度环境合成场特征,结果表明,近70%的TC快速增强发生在东风切变环境下。TC快速增强概率最高的月份在9月,初始强度区间为[65,75)kn。大的EWS下,850hPa有来自南海地区的西南气流为RITC输送充沛水汽,500hPa、200hPa高压势力强但脊线位置偏北,RITC流出层温度低于-79℃,垂直结构上底层的辐合与高层的辐散也相对较强。大WWS下,850hPa的水汽主要为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气流,500hPa副热带高压断裂为几个分散的中心,200hPa辐散相对较弱,RITC合成位置位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风气流,流出层温度约-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快速增强 东风切变 西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