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成矿带古生界控矿特征及有关成矿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寒冰 杨合群 +9 位作者 赵国斌 王永和 温志亮 谭文娟 李宗会 辜平阳 李健强 郭培虹 董增产 任华宁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8,共11页
西秦岭成矿带下古生界的赋矿地层分布于南带,主要为志留系,次为寒武系;而上古生界的赋矿地层在南带和北带均有分布,主要为泥盆系,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其中,寒武系主要赋存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金矿(伴生铜、铀、钼、锑、硒等)... 西秦岭成矿带下古生界的赋矿地层分布于南带,主要为志留系,次为寒武系;而上古生界的赋矿地层在南带和北带均有分布,主要为泥盆系,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其中,寒武系主要赋存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金矿(伴生铜、铀、钼、锑、硒等)。志留系赋存同生沉积作用有关钼钒(伴生镍、铀)、磷、石煤、锰和灰岩矿,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金、银、锑、汞和铀矿(伴生铜、钼、镍、钒),局部有表生风化淋滤作用有关褐铁矿、铀矿。南带泥盆系赋存同生沉积作用有关煤、白云岩、石膏、铁和磷矿,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铁、金、汞和硫铁矿,局部有表生风化淋滤作用有关褐铁矿;北带泥盆系赋存喷流沉积-改造作用有关铅锌矿及铜矿,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铁、铜、金、锑和汞矿,局部有表生风化作用有关白铅矿-菱锌矿。南带石炭系—二叠系赋存沉积作用有关灰岩、白云岩,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金和汞矿。北带石炭系—二叠系赋存火山沉积-改造作用有关铅锌矿,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金和锑矿等。此外,在西秦岭向东昆仑过渡地带,石炭系—二叠系赋存有火山沉积-改造作用有关铜和锡矿。总之,地层控矿基本分两类:①含矿(同生及准同生关系),矿体是地层的组成部分,成矿时代同于含矿地层时代(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②容矿(后生及表生风化关系),矿体不是地层的组成部分,成矿时代明显晚于容矿地层的时代,区内后生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沉积-改造型矿床可视为两种控矿类型的叠加。容矿地层是否矿源层,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界 含矿地层 容矿地层 矿源层 西秦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概论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寒冰 杨合群 +7 位作者 赵国斌 谭文娟 温志亮 李宗会 辜平阳 李健强 郭培虹 王永和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202,共16页
西秦岭成矿带(Ⅲ-28)已发现44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23(包括洮砚石)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各类矿产地675处,其中超大型8处、大型31处、中型80处、小型276处、矿点280处。按成矿亚带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合... 西秦岭成矿带(Ⅲ-28)已发现44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23(包括洮砚石)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各类矿产地675处,其中超大型8处、大型31处、中型80处、小型276处、矿点280处。按成矿亚带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合作–西和–凤县成矿亚带(Ⅳ-28①)>兴海–碌曲–徽县成矿亚带(Ⅳ-28②)>迭部–武都–留坝成矿亚带(IV-28③)>玛曲–九寨沟–三河成矿亚带(IV-28④)。按地质时代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中生代(Mz)>晚古生代(Pz2)>新生代(Cz)>早古生代(Pz1)。笔者按矿种和矿床类型全覆盖原则,对西秦岭成矿带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11个,解析出矿床成矿亚系列20个及矿床式66个;基于矿床成矿亚系列的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构造环境综合图解,建立了该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演化的驱动力,内生动力占主要地位,外生动力占次要地位。华力西期的逐步拉张裂陷和印支期的强烈挤压造山,是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最优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成矿模式 成矿演化 地球动力学背景 西秦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成矿带金矿资源综合信息预测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牛翠祎 薛为民 +1 位作者 李绍儒 卿敏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西秦岭成矿带的控矿地质条件及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研究,明确了成矿地质标志。运用DPIS矿床定位预测系统,对西秦岭成矿带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预测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评述。这对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开... 根据西秦岭成矿带的控矿地质条件及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研究,明确了成矿地质标志。运用DPIS矿床定位预测系统,对西秦岭成矿带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预测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评述。这对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成矿带 金矿 DPIS预测系统 预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武都金坑子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媛媛 刘云华 +4 位作者 于晓飞 赵强 李小严 邓楠 马塬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04-1417,共14页
甘肃武都金坑子金矿床位于碧口地块北缘西秦岭南成矿亚带。本文为探讨金坑子金矿床成因,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H、O、S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产于千枚岩与灰岩岩性不整合面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 甘肃武都金坑子金矿床位于碧口地块北缘西秦岭南成矿亚带。本文为探讨金坑子金矿床成因,对矿床野外地质特征,H、O、S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产于千枚岩与灰岩岩性不整合面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不同成矿阶段石英的δ^DH2O-VSMOW值范围为-81.4‰^-67.5‰,δ^18OH2O-VSMOW值范围为7.51‰~10.55‰,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0.7‰~0.6‰,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并有地层物质加入;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5.6~304.0℃,盐度(w(NaCl))为0.53%~13.29%,显示成矿流体具中温、中低盐度和富含CO2的特点。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金坑子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印支晚期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矿床成因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金坑子金矿床 西秦岭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