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抑菌剂在西洋杜鹃开放式组织培养的效应
1
作者 毛雅琳 李彦彪 徐畅 《花卉》 2025年第5期7-9,共3页
以“四海波”西洋杜鹃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抑菌剂(硫酸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钠、84消毒液、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及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在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效应,旨在筛选高效、低成本的抑菌剂并优化其浓度。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 以“四海波”西洋杜鹃茎段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抑菌剂(硫酸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钠、84消毒液、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及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在开放式组织培养中的效应,旨在筛选高效、低成本的抑菌剂并优化其浓度。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硫酸卡那霉素与氨苄青霉素钠(1mg/L、1.5mg/L、2mg/L)污染率高,存活率低;添加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毒性显著,易导致茎段腐烂,增殖率低;而加入84消毒液(1.5ml/L)与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0.15g/L)不高温灭菌可有效控制污染并使外植体正常生长,为西洋杜鹃开放式组培的工厂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开放式组织培养 抑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花蕾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金寿 林庆良 +4 位作者 林顺权 赖钟雄 曾黎辉 吕柳新 陈振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以西洋杜鹃带梗小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ER+ZT6mg·L-1+IAA1mg·L-1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诱导率高达94%;增殖与壮苗用诱导培养基和ER+ZT1mg·L-1+IAA1mg·L-1固体培... 以西洋杜鹃带梗小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ER+ZT6mg·L-1+IAA1mg·L-1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诱导率高达94%;增殖与壮苗用诱导培养基和ER+ZT1mg·L-1+IAA1mg·L-1固体培养基交替进行,每1代增殖16倍以上;幼苗采用光、暗交替培养提高生长率120%以上;无根苗移植在泥炭土中成活率达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花蕾 离体培养 再生植株 工厂化育苗 无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3 位作者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6-335,共10页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43和38℃胁迫下,植株遭受严重形态伤害,43℃胁迫对植株造成伤害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 d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溶性蛋白、MDA和相对电导率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耐热性综合评价,4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顺序为:‘铁红’>‘普红’>‘梅红’>‘粉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高温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Ⅰ)——基本培养基和外植体的选择 被引量:45
4
作者 钟宇 张健 +1 位作者 罗承德 陈其兵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实验以不同季节的茎尖 (含茎段 )为材料 ,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 ,研究确定西洋杜鹃组织培养适合的基本培养基类型 ,植株再生的可能途径 ,以及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①低盐分浓度及高比值NH4 +/NO3 -的基本培养基Read培养基适合西洋杜... 实验以不同季节的茎尖 (含茎段 )为材料 ,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 ,研究确定西洋杜鹃组织培养适合的基本培养基类型 ,植株再生的可能途径 ,以及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①低盐分浓度及高比值NH4 +/NO3 -的基本培养基Read培养基适合西洋杜鹃 ;②最适外植体为摘花芽后萌发的顶芽茎尖 ;③最佳取材时间为 3~ 5月 ;④培养条件 :温度 2 5± 2℃ ,光照 16h/黑暗 8h ,光照强度 15 0 0~ 2 5 0 0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技术体系 基本培养基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3 位作者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8-615,共8页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4个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都下降,气孔导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系)之间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铁红受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Pn在4个品种(系)中的下降幅度最小;而普红Pn的变化受高温的影响最大.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方面,高温胁迫4 d后,4个品种(系)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显著下降.在恢复试验中,38℃组仅有少量植株存活,而43℃组则无一植株存活,表明在38和43℃胁迫下所产生的光抑制,已导致光系统Ⅱ结构在短期内受到了不可恢复的伤害或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高温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凌艳 郑宇 +2 位作者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过程中植物体内ZT、GA3、IAA、ABA 4种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以及对比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生根效果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植物体生根过程... 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过程中植物体内ZT、GA3、IAA、ABA 4种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以及对比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生根效果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植物体生根过程。期间IAA、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ZT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AA/GA3、IAA/Z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AA/ABA则先下降后上升,而ABA/GA3则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同的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内源激素的调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生根培养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余丽玲 陈凌艳 +2 位作者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1-6,31,共7页
低温伤害是限制西洋杜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其4个品种(系)‘五彩’、‘粉红’、‘梅红’、‘普红’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0、3、5、10℃中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低温下,西洋杜鹃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 低温伤害是限制西洋杜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其4个品种(系)‘五彩’、‘粉红’、‘梅红’、‘普红’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0、3、5、10℃中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低温下,西洋杜鹃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 v/F m)显著下降、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同时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呈现上升趋势。从4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值看,‘普红’品种受害最严重,‘梅红’和‘五彩’次之,‘粉红’受冻害影响最小;西洋杜鹃幼苗对低温较敏感,低温伤害了光合机构,使其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均受到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低温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西洋杜鹃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亦菲 孙月芳 +1 位作者 周润梅 陆瑞菊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9-11,共3页
以西洋杜鹃的两个栽培品种Rhododendronbritannia和Rhododendronamerica为供试材料 ,比较MS、Anderson、Read、N6 四种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杜鹃繁殖系数的影响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和聚乙烯... 以西洋杜鹃的两个栽培品种Rhododendronbritannia和Rhododendronamerica为供试材料 ,比较MS、Anderson、Read、N6 四种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杜鹃繁殖系数的影响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的影响 ;以及激素IBA、IAA和NAA对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Read培养基表现最为出色 ,诱导率达 85 % ;在ZT与NAA组合上获得了较高的繁殖系数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添加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率可达 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栽培品种 培养基 外植体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余丽玲 何天友 +2 位作者 陈凌艳 张迎辉 郑郁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0-525,共6页
为了解水杨酸(SA)提高西洋杜鹃幼苗抗寒性的生理机制,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西洋杜鹃品种(粉红、普红)为材料,研究叶面预先喷施不同浓度的SA(0,0.3,0.5,1.0,1.5,2.0 mmol/L)对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解水杨酸(SA)提高西洋杜鹃幼苗抗寒性的生理机制,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西洋杜鹃品种(粉红、普红)为材料,研究叶面预先喷施不同浓度的SA(0,0.3,0.5,1.0,1.5,2.0 mmol/L)对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A预处理能够:1)缓解因低温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粉红品种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下降;2)缓解低温导致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普红品种胞间CO2浓度(Ci)的上升;3)喷施0.5 mmol/L的SA能显著提高粉红品种的抗寒性,喷施1.5 mmol/L的SA能显著提高普红品种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低温 水杨酸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波 曾孔 +2 位作者 朱平 崔鹏 吴月燕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3,54,共4页
以西洋杜鹃嫩叶和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以Read为基本培养基,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西洋杜鹃愈伤组织及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西洋杜鹃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顺序为ZT>... 以西洋杜鹃嫩叶和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以Read为基本培养基,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西洋杜鹃愈伤组织及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西洋杜鹃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顺序为ZT>2,4-D>NAA>6-BA,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是5.00 mg/L ZT+2.00 mg/L2,4-D+0.20 mg/L 6-BA;对西洋杜鹃芽诱导的影响顺序为ZT>6-BA>NAA>2,4-D,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是2.50 mg/L ZT+0.10 mg/L NAA+0.20 mg/L 6-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愈伤组织 诱导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西洋杜鹃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丽玲 何天友 +2 位作者 陈凌艳 陈礼光 郑郁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0-226,共7页
为了解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粉红"品种为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3、0.5、1.0、1.5、2.0mmol·L-1的水杨酸进行预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0℃低温胁迫下处理4d西洋杜鹃幼苗生理指标的... 为了解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粉红"品种为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3、0.5、1.0、1.5、2.0mmol·L-1的水杨酸进行预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0℃低温胁迫下处理4d西洋杜鹃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预处理均能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尤以0.5mmol·L-1浓度的SA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水杨酸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西洋杜鹃根腐与茎基腐病病原种类鉴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姜子德 戚佩坤 +4 位作者 陈永青 陆小军 陈永强 朱纯 阮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西洋杜鹃是近些年广东新引进的一种重要盆栽花卉 ,但根腐和茎基腐发生严重 ,常造成大量死亡。通过病组织分离、接种试验及病原菌鉴定 ,结果表明该病是由帚梗柱孢霉 (CylindrocladiumscopariumMorgan)、烛台帚梗柱孢霉 (C candelabrumVie... 西洋杜鹃是近些年广东新引进的一种重要盆栽花卉 ,但根腐和茎基腐发生严重 ,常造成大量死亡。通过病组织分离、接种试验及病原菌鉴定 ,结果表明该病是由帚梗柱孢霉 (CylindrocladiumscopariumMorgan)、烛台帚梗柱孢霉 (C candelabrumViegasBragantia )和柑橘褐腐疫霉 [Phytophthoracitrophthora (R E Smith)Leonian]引起。当Cylindrocladiumspp 与P citrophthora复合侵染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根腐 茎基腐 柑橘褐腐疫霉 帚梗柱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对西洋杜鹃花期、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玉香 魏建康 +5 位作者 沈少炎 陈淩艳 连彦 龙智慧 何天友 郑郁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6,共4页
以西洋杜鹃为材料,研究了3种遮光处理对其花期、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遮光60%处理相比,遮光30%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蕾的长度和宽度、花径、成花率,且花期提前10 d左右,遮光80%处理花期推迟了8 d左右;遮光有利于叶... 以西洋杜鹃为材料,研究了3种遮光处理对其花期、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遮光60%处理相比,遮光30%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蕾的长度和宽度、花径、成花率,且花期提前10 d左右,遮光80%处理花期推迟了8 d左右;遮光有利于叶绿素含量提高,但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值;随着遮光程度不断增加,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均有所下降,胞间CO2浓度则随着遮光强度的加强而升高。西洋杜鹃在栽培应用上要注意光照条件,光照较强有利于花期提前,一定的遮光强度可以推迟其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遮光处理 花期 光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对西洋杜鹃花期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玉香 魏建康 +5 位作者 沈少炎 陈淩艳 龙智慧 莫小云 何天友 郑郁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8-22,共5页
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其花期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_3处理均能促进西洋杜鹃提前花期,延缓花瓣衰老,提高观赏品质。其中以1500 mg/L GA_3处理的效果最好,花期提前13 d,提高植... 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对其花期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_3处理均能促进西洋杜鹃提前花期,延缓花瓣衰老,提高观赏品质。其中以1500 mg/L GA_3处理的效果最好,花期提前13 d,提高植物叶片与花瓣碳水化合物含量、花瓣SOD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花瓣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GA3 花期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丽玲 何天友 +2 位作者 陈凌艳 荣俊冬 郑郁善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 为了解西洋杜鹃的抗寒机制,以西洋杜鹃‘粉红’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粉红’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正常水平有缓慢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规律;胁迫温度越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越高,温度低于3℃,即对‘粉红’产生较严重伤害,且温度越低,伤害程度越严重,经过0℃低温胁迫4天,可大大提高‘粉红’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人工低温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SRAP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月燕 陶巧静 +1 位作者 李波 许丹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4-851,共8页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功能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西洋杜鹃基因组DNA,并且运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在4个水平上对影响西洋杜鹃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的锾离子(Mg^2...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功能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西洋杜鹃基因组DNA,并且运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在4个水平上对影响西洋杜鹃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的锾离子(Mg^2+)浓度、Taq酶用量、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引物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立了一套适用于西洋杜鹃的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SRAP-PCR反应体系。实验发现,其最佳反应体系(20.0μL)为:Mgn浓度1.750mmol·L^-1,dNTPs浓度0.175mmol.L^-1,砌酶1.500×16.67nkat,引物0.200μmol·L^-1。利用该优化体系对24个西洋杜鹃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清晰且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21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2条,多态性比率达97.35%。24个杜鹃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1~0.708,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90处将24个供试品种分为2个类群,在相似系数为0.623处又可分为2个亚群,说明该优化体系可应用于西洋杜鹃花品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西洋杜鹃 遗传多样性 SRAP—PCR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宇 何天友 +3 位作者 陈凌艳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用引物UBC880(序列为GGA GAG GAG AGGAGA)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对该种植物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可用于西洋杜鹃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的PCR反应体系...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用引物UBC880(序列为GGA GAG GAG AGGAGA)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对该种植物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可用于西洋杜鹃ISSR-PCR分析的最适宜的PCR反应体系: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10 ng模板DNA,0.25 mmol.L-1 dNTPs,2.0 mmol.L-1 Mg2+,1.0U Taq DNA聚合酶,0.4μmol.L-1引物,并确定引物UBC 880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4℃。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4.4℃退火45 s,72℃延伸1.5 min,共40个循环后,72℃延伸7 min,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11份西洋杜鹃种质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快繁增殖培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凌艳 徐芬 +3 位作者 郑宇 陈礼光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对西洋杜鹃进行了组培,比较了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的组培配方进行了讨论,分析不同因子对杜鹃组培苗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生茎段,使用配方为改良Read+2.0mg·L-1ZT+0.5mg·L-1NAA的培养基培养效... 对西洋杜鹃进行了组培,比较了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的组培配方进行了讨论,分析不同因子对杜鹃组培苗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生茎段,使用配方为改良Read+2.0mg·L-1ZT+0.5mg·L-1NAA的培养基培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快繁增殖 出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试管苗开花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燕 陈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以西洋杜鹃茎尖为外植体在Read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芽,将培养5周后的试管苗置于含活性炭0.2%的1/2 Rdea培养基上,附于不同浓度的IBA、NAA、IAA,在光周期16、光强3 000 lx、温度为(25±1)℃的条件下,成功地诱导其开花。这对探讨花芽... 以西洋杜鹃茎尖为外植体在Read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芽,将培养5周后的试管苗置于含活性炭0.2%的1/2 Rdea培养基上,附于不同浓度的IBA、NAA、IAA,在光周期16、光强3 000 lx、温度为(25±1)℃的条件下,成功地诱导其开花。这对探讨花芽分化规律在理论应用方面、遗传育种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为其目前市场上试管开花的商品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试管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杜鹃组织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巧玲 赵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59,共2页
以西洋杜鹃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4月份的嫩枝茎尖为外植体最佳;相比MS、1/2MS、1/4MS,Read培养基对西洋杜鹃初代培养物的诱导有更好的表现,其中以pH值5.4的Read培养基最为合适;在外植体的消毒... 以西洋杜鹃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4月份的嫩枝茎尖为外植体最佳;相比MS、1/2MS、1/4MS,Read培养基对西洋杜鹃初代培养物的诱导有更好的表现,其中以pH值5.4的Read培养基最为合适;在外植体的消毒处理中,酒精有一定的副作用,不用为好;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PVP、维生素C、活性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褐变效果,其中以0.15%活性炭抗褐变效果最好,可降低褐变死亡率83.9%,诱导率可达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杜鹃 组织培养 抗褐变剂 培养基 外植体 消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