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1
作者 黄金玲 许烨榕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西安鼓乐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聚焦其目标设定、独特优势及实践路径,具有显著的研究与实践价值。现基于对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促进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 西安鼓乐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聚焦其目标设定、独特优势及实践路径,具有显著的研究与实践价值。现基于对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促进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设计策略,为西安鼓乐文化融入幼儿园音乐活动进行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 西安鼓乐 文化融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标设定 实践路径 现状及策略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宫调研究问题三则
2
作者 李琳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宫调”是研究西安鼓乐的重要论题,亦是西安鼓乐被誉为“唐宋遗音”的重要论据支撑。思考如何认识西安鼓乐的译谱音列、记谱音列、其宫调的唐宋渊源三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西安鼓乐宫调的结构关系及其历史源流。从西安鼓乐宫调在记... “宫调”是研究西安鼓乐的重要论题,亦是西安鼓乐被誉为“唐宋遗音”的重要论据支撑。思考如何认识西安鼓乐的译谱音列、记谱音列、其宫调的唐宋渊源三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西安鼓乐宫调的结构关系及其历史源流。从西安鼓乐宫调在记谱所用八声音列的框架内兼备“宫—徵”关系的两均、各均以4个乐调涵括三种音阶来看,其与唐宋时期的燕乐二十八调在建构理念、结构关系、音阶构成等方面存在明显共性。这不仅说明二者存在历史继承关系,还能体现中国传统宫调理论在历史变迁中稳定传承的部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宫调 燕乐二十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视觉符号转译设计研究
3
作者 朋洛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90-93,共4页
西安鼓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从古都长安及其邻近地区派生出来的传统音乐瑰宝。其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燕乐,之后与宫乐融合,后来随着宫廷乐师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而流入民间,在民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西安鼓乐的... 西安鼓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从古都长安及其邻近地区派生出来的传统音乐瑰宝。其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燕乐,之后与宫乐融合,后来随着宫廷乐师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而流入民间,在民间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西安鼓乐的曲目体系、曲谱格式、结构布局、乐器种类和演奏方式等,依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其曲目之丰富、内容之广泛、调式之多样、曲式之复杂、结构之浩大,无不为世人所传颂,无不令人赞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演奏方式 乐器种类 曲目体系 符号转译 宫廷乐师 结构布局 邻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鼓乐文化 西安外事学院成立全国首个西安鼓乐研究院
4
《中华手工》 2024年第11期11-11,共1页
2024年4月7日,西安外事学院举办了“盛世长安礼乐中国”西安鼓乐研究院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国首个专业性鼓乐研究院的诞生,这是西安鼓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与西安外事学院代表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乔建中受聘为... 2024年4月7日,西安外事学院举办了“盛世长安礼乐中国”西安鼓乐研究院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国首个专业性鼓乐研究院的诞生,这是西安鼓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与西安外事学院代表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乔建中受聘为首任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西安外事学院 传承与创新 专业性 文化和旅游 里程碑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西安鼓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5
作者 石雨薇 丛红艳 《传媒论坛》 2024年第5期92-94,共3页
西安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余个王朝在此立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文化遗产西安鼓乐就是在这样的“古代文化的摇篮”里孕育成长而来。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西安鼓乐逐渐被大众遗忘,其保... 西安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余个王朝在此立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文化遗产西安鼓乐就是在这样的“古代文化的摇篮”里孕育成长而来。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信息大爆炸的环境下,西安鼓乐逐渐被大众遗忘,其保护与传承成为难题。通过分析西安鼓乐的现状及保护与传承措施,探讨西安鼓乐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大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静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97,共19页
文章以李石根的《西安鼓乐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源,将论著中的42首大乐结构进行了梳理分类,并对其中10首大乐译谱作了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一,大乐是西安鼓乐诸多大型体裁中最古老的一个艺术品种,其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堪称西安鼓乐三... 文章以李石根的《西安鼓乐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源,将论著中的42首大乐结构进行了梳理分类,并对其中10首大乐译谱作了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一,大乐是西安鼓乐诸多大型体裁中最古老的一个艺术品种,其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堪称西安鼓乐三大支柱之一;二,大乐结构中的两部性思维特征对西安鼓乐坐乐全套前部、后部布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大乐中遗存了许多"拍曲"及诸多"鼓段曲",在西安鼓乐其他体裁中已不存,是十分珍贵的文献遗产;四,西安鼓乐除了以笛主奏的宫调体系外,在大乐演奏中,应考虑以筚篥主奏宫调体系的应用。此外,大乐中"换头"与"一曲多变"的创曲手法,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全书 大乐 拍曲 鼓段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七音十簧笙的局限及全簧笙运用的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焦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3,共4页
西安鼓乐演奏的七音十黄笙,与保存在日本正仓院中的中国唐代吴竹笙的音位正好相符,证实了西安鼓乐笙是由来以久的唐代笙的遗传。七音十簧的西安鼓乐笙是无勾音的,不能吹奏出七声音阶的四种调。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七音十簧笙缺簧少律及演... 西安鼓乐演奏的七音十黄笙,与保存在日本正仓院中的中国唐代吴竹笙的音位正好相符,证实了西安鼓乐笙是由来以久的唐代笙的遗传。七音十簧的西安鼓乐笙是无勾音的,不能吹奏出七声音阶的四种调。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七音十簧笙缺簧少律及演奏技能衰退,以至于吹奏不出鼓乐谱中的"哼哈"所造成的蜕化现象。《西安鼓乐全书》三种笙的音位图和音阶表中第五苗"勾"音误写为"上"音。这就为"以上代勾"理论找到了根据。笔者设计研制出的十七苗全簧笙,解决了演奏西安鼓乐四调的难题,极大地改善了笙在鼓乐演奏中的音响和表演能力,对鼓乐的发展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七音十簧笙 唐代吴竹笙 日本正仓院 西安鼓乐全书》 十七苗全簧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音乐中隐性知识的“活法”与显性化途径——以西安鼓乐传承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耿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通过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传承中隐性知识"活法"的讨论和显性化路径的分析,探究了中国传统音乐隐性知识,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西安鼓乐 传承人 中国传统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及生态还原 被引量:9
9
作者 冯光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共5页
西安鼓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乐种,对这种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既要采用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又应采取“生态还原”式的举措,同时再将民俗行为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便有可能实现对其... 西安鼓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乐种,对这种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既要采用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又应采取“生态还原”式的举措,同时再将民俗行为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便有可能实现对其进行妥善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达到持续传承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传承保护 生态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明春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59,共5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至少三代学者的努力,西安鼓乐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如此,李石根先生认为"《西安鼓乐还必须深入研究》",这篇文章发表12年之后,石根先生提出的问题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突破。本文不揣浅陋,... 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至少三代学者的努力,西安鼓乐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如此,李石根先生认为"《西安鼓乐还必须深入研究》",这篇文章发表12年之后,石根先生提出的问题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突破。本文不揣浅陋,积极利用现有学术资源,选择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考察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利用共时性调查与历时性追溯的方法,对西安鼓乐文化的生存状况作自己的思考。以此求教于方家。希望本文的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并有助于学界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审美功能 实用功能 文化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项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11,共7页
西安鼓乐究竟是一个在历史即独立存在的“乐种”,还是学者们依据当下理念所给予的认知?西安鼓乐与鼓吹乐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我们需要宏观把握下的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地对西安鼓乐进行综合研究。在调整学术理念和拓展知识结构的前提下... 西安鼓乐究竟是一个在历史即独立存在的“乐种”,还是学者们依据当下理念所给予的认知?西安鼓乐与鼓吹乐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我们需要宏观把握下的微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地对西安鼓乐进行综合研究。在调整学术理念和拓展知识结构的前提下,认清历史上的乐籍制度对主流音乐文化传承的直接影响,认识到在乐籍禁除之后音乐文化的主脉与民间礼俗相互依附,在社会功能性和实用功能性的作用下由音乐会社和音乐班社共同传承的内在联系。将西安鼓乐放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将会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鼓吹乐 乐籍制度 会社与班社 功能性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天健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9-28,共10页
西安鼓乐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果累累,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展。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章已近百篇,涉及了历史学、乐谱学、乐器学、形态学、曲词学、乐律学等诸多方面,对于认识和解读这一古老乐种不... 西安鼓乐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果累累,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展。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章已近百篇,涉及了历史学、乐谱学、乐器学、形态学、曲词学、乐律学等诸多方面,对于认识和解读这一古老乐种不无帮助意义。但结合民族音乐学的新发展来看,仍有许多尚待挖掘之处。因此,开辟其新的研究途径,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新的学术再生点,对于该乐种的继往开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环境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单亚莉 《图书馆学刊》 2014年第9期27-30,共4页
数字环境下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旨在传承、保护和利用"非遗"资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艺术实践提供数字化多媒体文献服务。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指出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环境下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旨在传承、保护和利用"非遗"资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艺术实践提供数字化多媒体文献服务。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指出音乐高校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鼓乐 音乐高校图书馆 数据库 数字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西安鼓乐民间艺人田孝梨访谈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晓平 赵晨泉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西安鼓乐濒临失传,实质上是鼓乐乐社面临着生存危机,民间艺人传承后继乏人。我们必须承认依靠农耕文明衍生出的传统音乐形式——西安鼓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也会迅速融入其中,吸收多种手段,转换传承方式,吐故纳新。西安... 西安鼓乐濒临失传,实质上是鼓乐乐社面临着生存危机,民间艺人传承后继乏人。我们必须承认依靠农耕文明衍生出的传统音乐形式——西安鼓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也会迅速融入其中,吸收多种手段,转换传承方式,吐故纳新。西安鼓乐六大乐社之一的集贤乐社,没有过多的依赖政府、专家学者,而是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维系社区文化精神,在生活中传承鼓乐,艰难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乐社的现代转型、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乐社 民间艺人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的曲目积累与发展创新 被引量:4
15
作者 褚历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0-37,共8页
西安鼓乐丰富内涵的重要依托——众多曲目和体裁是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创造和逐渐积累形成的,20世纪后期以来西安鼓乐在曲调上的创新(特别是原创)以至体裁创新是很少的。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是:传承为本,新旧分清;各司其职,以创促... 西安鼓乐丰富内涵的重要依托——众多曲目和体裁是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创造和逐渐积累形成的,20世纪后期以来西安鼓乐在曲调上的创新(特别是原创)以至体裁创新是很少的。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是:传承为本,新旧分清;各司其职,以创促传。笔者尝试创作了一首西安鼓乐乐曲《朝台歌》,希望有更多人(特别是专业人士)关注西安鼓乐本身乐曲的创作,增强西安鼓乐富于艺术本质的审美性,让这一古老乐种在今人手中能像往昔那样,不断开拓创新,延续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曲目积累 发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的当下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静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0,共3页
“传承”一词最早是由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的论著《民间传承论》中提出的,用来表述民间风俗习惯、信仰、口承文艺的传授活动。传承问题一直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正如著名学者赵世瑜先生所言:“民俗学就是要回答文化的传... “传承”一词最早是由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的论著《民间传承论》中提出的,用来表述民间风俗习惯、信仰、口承文艺的传授活动。传承问题一直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正如著名学者赵世瑜先生所言:“民俗学就是要回答文化的传承问题。”而在今天,关于传承的讨论与研究已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展开并得到了重视,比如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学等,尤其是在民族音乐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方式 西安鼓乐 民族音乐学 民俗学家 民俗学研究 柳田国男 风俗习惯 口承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西安鼓乐全书》述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振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西安鼓乐全书》耗尽了作者李石根半个世纪的生命,成为音乐学领域又一部穷毕生之力而为的著作。对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乐种"西安鼓乐"以及热爱这项文化遗产并从事传承、保护、研究的人来讲,《西安鼓乐全书》的出版实在是件令人... 《西安鼓乐全书》耗尽了作者李石根半个世纪的生命,成为音乐学领域又一部穷毕生之力而为的著作。对于世界上最古老的乐种"西安鼓乐"以及热爱这项文化遗产并从事传承、保护、研究的人来讲,《西安鼓乐全书》的出版实在是件令人欣慰的事,它代表了自西安鼓乐作为一门学科分支建立以来的最高研究水平。"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审视一个学者、一部著述的历史就是审视学科史,关怀投入生命的学者就是关怀我们自己,它有助于后人理解一段特殊时代学术道路的艰难并获得某种历史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全书》 李石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西五台庙会”的民俗传承 被引量:3
18
作者 文茹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从民俗学的视角,以第一手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收集和掌握的文献资料,将西安鼓乐和庙会民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对其参加的西五台庙会活动进行调查研究,阐释民俗与鼓乐传承传播的密切关联以及西安鼓乐在庙会民俗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得... 从民俗学的视角,以第一手的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结合收集和掌握的文献资料,将西安鼓乐和庙会民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对其参加的西五台庙会活动进行调查研究,阐释民俗与鼓乐传承传播的密切关联以及西安鼓乐在庙会民俗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并深深扎根于民俗活动的文化土壤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庙会 民俗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鼓乐《雨霖铃》记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建军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雨霖铃》是西安鼓乐的著名乐曲,有局内人所用乐谱流传于世。通过以实际演奏音响的记谱,与当地乐社所传俗字谱的译谱比较,可以看出其间的差异,从而对乐曲分析有所助益。
关键词 西安鼓乐 雨霖铃 记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西安鼓乐的变化与发展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6-38,共3页
某些乐种,例如西安鼓乐,历史价值较高,但其艺术价值却只能说一般,无法吸引听众。如果要原样进行活态传承,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对于这样的乐种,怎样进行传播与传承?本文认为,当下我们听到的西安鼓乐肯定是在历史中发生了变化的,而这... 某些乐种,例如西安鼓乐,历史价值较高,但其艺术价值却只能说一般,无法吸引听众。如果要原样进行活态传承,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对于这样的乐种,怎样进行传播与传承?本文认为,当下我们听到的西安鼓乐肯定是在历史中发生了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衰退性质的。但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却无法确知,因而无法复原。既然变化是必然的,而且已经发生了退化,我们当下就应该主动地发动进化性的变化,提高鼓乐的艺术质量,使其朝着积极的方向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