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述胜
刘继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86,共3页
面对西学范式所造成的文化影响,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
面对西学范式所造成的文化影响,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结构
西学范式
文化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们需要概念吗?”——构建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之思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子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166,共11页
“五四”以降,现代汉语置换了古代汉语,西学范式置换了中学范式,汉语之韵整体性流失,汉语思想苍白冷萧。世界文化绝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应是“星丛”化;中西语言各有优长,包含独特的“世界观”,形成了最适合于本民族的不同写作系统...
“五四”以降,现代汉语置换了古代汉语,西学范式置换了中学范式,汉语之韵整体性流失,汉语思想苍白冷萧。世界文化绝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应是“星丛”化;中西语言各有优长,包含独特的“世界观”,形成了最适合于本民族的不同写作系统。西方对普遍的理性主义学说的不懈批判,引发了世界之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的思考。尼采的思想与言说引领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让人们认识到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对于思辨都是必要的,两种不同的话语彼此可以“化合”并产生新知。我们应充分重视、汲取、继承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理论资源,真正创构出属于中国的当代学术话语体系,把中国学术自身的问题意识、思想与言说方式转化为现代中文学术语言,把中国学术思想用具有汉语内涵的语言呈现出来与西方世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西学范式
逻辑思维
艺术思维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52,326,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受到学界引人注目的关注并加以热烈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命题,之所以近年受到极大关注,有其内外两大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经过近百年积累,已到厚积薄发之时;外部...
近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受到学界引人注目的关注并加以热烈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命题,之所以近年受到极大关注,有其内外两大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经过近百年积累,已到厚积薄发之时;外部原因是国家层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意进行的推动。在当下我们大力开展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工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处理好弘扬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与接受西方现代理论范式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发掘、整理中国古典文论精华与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论走向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传统
现代转换
西学范式
世界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纵观朱光潜美学历程,有三大理论资源:一、朱光潜早期美学的发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二、朱光潜前期美学基本面貌是西学的,其美学的基本框架、理论依据乃至提问方式都来自西方理论;三、朱光潜后期美学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
纵观朱光潜美学历程,有三大理论资源:一、朱光潜早期美学的发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二、朱光潜前期美学基本面貌是西学的,其美学的基本框架、理论依据乃至提问方式都来自西方理论;三、朱光潜后期美学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朱光潜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缩影,其三大理论资源也代表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三大传统:即中国古典文化传统、西方美学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它启示我们:新世纪中国美学应当从此三大宝贵的精神传统出发,走多元文化有机融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西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多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失语症”与“话语重建”说起
5
作者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1年第4期33-33,共1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西学术的双重深化进展,学术文化界对本土学术理论开始进行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基于现代西学范式下,对本土学术艺术理论的"失语症"反思。按最早提出"失语症"观点的曹顺庆的说法:"我们根...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西学术的双重深化进展,学术文化界对本土学术理论开始进行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基于现代西学范式下,对本土学术艺术理论的"失语症"反思。按最早提出"失语症"观点的曹顺庆的说法:"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古代文论话语只是一种知识形态,从而从一般文学理论中消失了……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文学精神上的断裂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话语
话语重建
失语症
文学理论
知识形态
曹顺庆
学术规则
西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诸子的经验认识由类别性向一般性的发展
6
作者
张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2期37-38,共2页
现代以来,学术界一般循着由概念到体系的西学范式研究诸子思想。其实,假如从文本的客观形态出发,可知其大多是经验性的认识,不在理性认识的范畴内。而且从春秋末到战国后期,经验性的认识有一个从特定性、类别性向一般性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
诸子思想
先秦诸子
特定性
战国后期
西学范式
类别
理性认识
一般性
原文传递
题名
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述胜
刘继青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86,共3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面对西学范式所造成的文化影响,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
关键词
课程结构
西学范式
文化张力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们需要概念吗?”——构建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之思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子林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166,共11页
文摘
“五四”以降,现代汉语置换了古代汉语,西学范式置换了中学范式,汉语之韵整体性流失,汉语思想苍白冷萧。世界文化绝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应是“星丛”化;中西语言各有优长,包含独特的“世界观”,形成了最适合于本民族的不同写作系统。西方对普遍的理性主义学说的不懈批判,引发了世界之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的思考。尼采的思想与言说引领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让人们认识到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对于思辨都是必要的,两种不同的话语彼此可以“化合”并产生新知。我们应充分重视、汲取、继承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理论资源,真正创构出属于中国的当代学术话语体系,把中国学术自身的问题意识、思想与言说方式转化为现代中文学术语言,把中国学术思想用具有汉语内涵的语言呈现出来与西方世界交流。
关键词
理性主义
西学范式
逻辑思维
艺术思维
话语体系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谦
机构
上海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52,326,共10页
文摘
近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受到学界引人注目的关注并加以热烈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命题,之所以近年受到极大关注,有其内外两大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经过近百年积累,已到厚积薄发之时;外部原因是国家层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意进行的推动。在当下我们大力开展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工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处理好弘扬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与接受西方现代理论范式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发掘、整理中国古典文论精华与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论走向世界的关系。
关键词
古典传统
现代转换
西学范式
世界诗学
Keywords
classical tradition
modernity conversion
the normal form of the West theory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谦
机构
上海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社研究后期项目"多元理论交往对话中的朱光潜美学研究"(11JHQ028)
文摘
纵观朱光潜美学历程,有三大理论资源:一、朱光潜早期美学的发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二、朱光潜前期美学基本面貌是西学的,其美学的基本框架、理论依据乃至提问方式都来自西方理论;三、朱光潜后期美学主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朱光潜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缩影,其三大理论资源也代表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三大传统:即中国古典文化传统、西方美学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它启示我们:新世纪中国美学应当从此三大宝贵的精神传统出发,走多元文化有机融合之路。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西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多元融合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失语症”与“话语重建”说起
5
作者
姜寿田
机构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21年第4期33-33,共1页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西学术的双重深化进展,学术文化界对本土学术理论开始进行反思,这主要表现在基于现代西学范式下,对本土学术艺术理论的"失语症"反思。按最早提出"失语症"观点的曹顺庆的说法:"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有办法说话,活生生一个学术哑巴。""古代文论话语只是一种知识形态,从而从一般文学理论中消失了……失去了传统和历史,我们成了文化上的断裂人,文学精神上的断裂人。"
关键词
文论话语
话语重建
失语症
文学理论
知识形态
曹顺庆
学术规则
西学范式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诸子的经验认识由类别性向一般性的发展
6
作者
张涅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2期37-38,共2页
文摘
现代以来,学术界一般循着由概念到体系的西学范式研究诸子思想。其实,假如从文本的客观形态出发,可知其大多是经验性的认识,不在理性认识的范畴内。而且从春秋末到战国后期,经验性的认识有一个从特定性、类别性向一般性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
诸子思想
先秦诸子
特定性
战国后期
西学范式
类别
理性认识
一般性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
于述胜
刘继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们需要概念吗?”——构建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之思
吴子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
曹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曹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失语症”与“话语重建”说起
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先秦诸子的经验认识由类别性向一般性的发展
张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