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8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化废弃物与环保胶粘剂混合制备裸露树穴覆盖板研究
1
作者 薛君艳 王娟 +1 位作者 夏浩军 雷永东 《粘接》 2025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满足树穴覆盖板多重应用需求,研究以园林景观绿化废弃物小粒径枯枝与环保型胶粘剂为原料制备了裸露树穴覆盖板,并对其基础属性与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用量胶粘剂的裸露树穴覆盖板的目标密度与平均密度皆存在偏差... 为满足树穴覆盖板多重应用需求,研究以园林景观绿化废弃物小粒径枯枝与环保型胶粘剂为原料制备了裸露树穴覆盖板,并对其基础属性与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用量胶粘剂的裸露树穴覆盖板的目标密度与平均密度皆存在偏差,吸水厚度膨胀率均控制于8%以内,防潮性较好;当施加30%用量胶粘剂时,裸露树穴覆盖板的最大持水量与最大持水率较高且拦蓄量与拦蓄率较高,渗透系数较大,失水量适中,损失率较小且抗压强度也相对充足,存在灰色印迹但未出现火星、冒烟、燃烧,表明此时裸露树穴覆盖板的持水性能、透水性能、保水性能、抗压性能、耐灼烧性能整体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绿化废弃物 小粒径枯枝 胶粘剂 裸露树穴 覆盖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根系分布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研究
2
作者 牟丽敏 周娜娜 +1 位作者 冯娅瑛 韩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坡面植被根系分布复杂。随着侵蚀过程的发生,强烈的径流或泥沙扰动会造成根系裸露。特别是土层浅薄的喀斯特地区,侵蚀引起的根系裸露现象更为常见,而根系裸露后如何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研究尚待深入。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冲刷方法测定探究... 坡面植被根系分布复杂。随着侵蚀过程的发生,强烈的径流或泥沙扰动会造成根系裸露。特别是土层浅薄的喀斯特地区,侵蚀引起的根系裸露现象更为常见,而根系裸露后如何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研究尚待深入。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冲刷方法测定探究不同裸露根系分布方式(顺坡裸露、横坡裸露、交叉裸露)影响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产流量以及产沙量特征,并以无裸露根系分布的坡面作为试验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表现为交叉裸露>裸坡>顺坡裸露>横坡裸露,其中根系交叉裸露坡面产流时间超过5 min,交叉裸露坡面初始产流时间是裸坡的3.78倍、顺坡裸露的5.62倍、横坡裸露的6.33倍;不同试验条件下坡面产流分配主要贡献在地表径流,所占比例均> 80%;在坡面产沙动态过程中,整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顺坡裸露产沙总量为0.31 kg,是横坡裸露的1.29倍,是交叉裸露的1.38倍,是裸坡的1.41倍。裸露根系的存在改变坡面初始产流时间,产流分配以地表径流为主,加剧坡面产沙过程,且不同裸露根系分布方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植物根系影响坡面侵蚀过程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根系 初始产流 产流分配 坡面产沙 坡面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裸露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技术——以合肥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工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涛 赵华宣 +5 位作者 李强 赵彬 陈浩 江峰 易世友 高峰 《钻探工程》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裸露型岩溶区岩溶强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污染的地下河系统通道隐蔽性强、污染防治难度大。本文以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工程为例,在近污染源的主径流通道实施“地下水防渗帷幕+污水抽排”工程措施实现近源截排。施工面临岩溶破... 裸露型岩溶区岩溶强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污染的地下河系统通道隐蔽性强、污染防治难度大。本文以坪桥地下河系统污染防治工程为例,在近污染源的主径流通道实施“地下水防渗帷幕+污水抽排”工程措施实现近源截排。施工面临岩溶破碎地层易掉块卡埋钻、钻效低及岩溶强发育段浆液扩散距离远等难题。通过配备适宜的钻进工艺,采取纯压式灌浆、水泥砂浆灌填溶洞、低压限量及速凝浆液灌注等灌浆控制措施,保证了工程进度质量,实现了源头治理污染地下水的目的。“近源截排”对类似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可借鉴的地学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型岩溶 地下河系统 污染防治 防渗帷幕 近源截排 浆液流距控制 地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裸露岩溶地下河系统污染通道识别钻探技术
4
作者 陈涛 李强 +4 位作者 江峰 赵华宣 陈浩 贾玉川 王若帆 《钻探工程》 2024年第S01期124-131,共8页
贵州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系统发育、岩溶发育强烈、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河系统易受地面污染源渗滤液浸入引发严重污染问题。地下河系统污染通道隐蔽性强、空间狭窄、各向发育不均匀,精准识别难度大。为揭露识别污染通道,钻探成孔施工面... 贵州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系统发育、岩溶发育强烈、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河系统易受地面污染源渗滤液浸入引发严重污染问题。地下河系统污染通道隐蔽性强、空间狭窄、各向发育不均匀,精准识别难度大。为揭露识别污染通道,钻探成孔施工面临软硬互层与软弱不均、强岩溶地层易孔斜、大溶洞钻孔轴线易偏移和套管拆断、自然水力坡度小的地下河系统示踪剂迁移缓慢等难题,污染通道揭露识别难度大、效率低。采用防斜保直、大岩溶套管穿越封隔、孔内激化促示踪剂迁移等技术措施,保证了勘查孔垂直度,并为测井、示踪试验及水样采集等工作提供精准的钻孔通道,实现了污染通道的精准揭露和快速识别。对同类地层精准揭露和高效识别污染通道的钻探施工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河系统 污染通道 精准识别 防斜保直 大溶洞穿越 孔内激化 裸露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关键限制因子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成伟 李希来 +3 位作者 李成一 杨鹏年 柴瑜 徐文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52-6964,共13页
为探讨黄河源区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可持续恢复技术,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盆栽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健康草甸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引起的退化斑块土壤质地组成,以及室内盆栽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等关键因子的... 为探讨黄河源区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可持续恢复技术,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盆栽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源区健康草甸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引起的退化斑块土壤质地组成,以及室内盆栽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征等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关键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健康草甸主要由土壤颗粒、根系和石块三部分组成。各组分单位重量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颗粒(0.65±0.013)、根系(0.11±0.003)和石块(0.02±0.001)。各组分单位体积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根系(0.62±0.003)、土壤颗粒(0.30±0.004)和石块(0.06±0.002)。不同退化斑块间土壤质地组成(砂粒、粉粒和黏粒)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寒草甸的破碎化,导致草甸根系死亡,斑块土壤颗粒自然沉降形成裸露斑块。室内花盆裸露斑块土壤镇压处理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P<0.05)。土壤湿度、蓄水量、容重、电导率、紧实度、粘聚力和根⁃土⁃石块复合体抗剪强度随花盆土壤镇压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土壤水分是影响高原鼠兔扰动形成不同退化斑块生态修复的关键限制因子。裸露斑块通过镇压显著增加土壤蓄水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撒施有机肥和补播牧草后,不同退化斑块生态修复有效镇压深度控制在10—15 cm,补播的禾本科牧草能顺利发芽并出苗,植物生长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斑块化退化 裸露斑块 土壤镇压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的丹霞山岩壁裸露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康诺尧 傅强 +6 位作者 向贤哲 刘晋晖 章桂芳 张珂 刘蔚秋 杨强 师超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丹霞山因红色砂砾岩形成典型的红层地貌,其裸露岩壁的时空分布及反射率变化(裸露特征)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岩壁剖面反射率,提取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的短波红外波段,对丹霞山红层岩壁反射率进行量化进而判别裸... 丹霞山因红色砂砾岩形成典型的红层地貌,其裸露岩壁的时空分布及反射率变化(裸露特征)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岩壁剖面反射率,提取Sentinel-2卫星遥感数据的短波红外波段,对丹霞山红层岩壁反射率进行量化进而判别裸露岩壁的区域面积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丹霞山整体植被的NDVI值和2018—2022年间的气候因子数据,从不同尺度的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多角度探讨丹霞山岩壁裸露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丹霞山裸露岩壁反射率在MAM及JJA时期较低,而在SON和DJF时期的裸露岩壁反射率较高,即该时期红层明度较高;丹霞山红层岩壁裸露面积,在2018—2022年间年际变化较小,季节间变化较大,在SON和DJF时期,即9月至次年2月岩壁红层裸露面积最大;长老峰区域裸露岩壁的特征受非生物因素和不同尺度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裸露岩壁的面积变化特征主要受由气候条件决定的较大尺度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影响,而裸露岩壁反射率所指代的颜色特征则主要受水分和微观层面岩壁生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岩壁 裸露特征 短波红外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乳突改良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林晨希 李嘉 +3 位作者 黎雄文 李世嵘 邓晔 涂玉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86-89,9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乳突改良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提供手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因“中耳胆脂瘤”于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行乳突改良根治术的296例(301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乳突改良根治术中面神经裸露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提供手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9月因“中耳胆脂瘤”于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行乳突改良根治术的296例(301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耳、外半规管瘘、硬脑膜暴露、乙状窦暴露、外耳道后壁破坏、乳突气化类型、镫骨破坏以及盾板破坏与面神经裸露的关联性。结果301耳中耳胆脂瘤乳突改良根治术中有118耳发现有面神经裸露,发生率为39.2%,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鼓室段83.1%(98/118)。单因素分析显示:面神经裸露(+)组和面神经裸露(-)组的外半规管瘘、硬脑膜暴露、镫骨破坏、乙状窦暴露、外耳道后壁破坏、盾板破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半规管瘘(β=0.993,OR=2.700,95%CI=1.380~5.279)、镫骨破坏(β=1.794,OR=6.014,95%CI=3.453~10.477)、外耳道后壁破坏(β=1.124,OR=3.078,95%CI=1.587~5.971)为面神经裸露的危险因素(P<0.05)。同时随着共存危险因素个数增加,出现面神经裸露的风险随之增高,特别是当外半规管瘘+镫骨破坏+外耳道后壁破坏三个危险因素累积共存时,面神经裸露的风险提高了16.3倍(β=2.791,OR=16.290,95%CI=3.704~71.643)。结论中耳胆脂瘤面神经裸露率为39.2%,好发于鼓室段。外半规管瘘、镫骨破坏、外耳道后壁破坏为面神经裸露的危险因素,当上述多个危险因素累积时,面神经裸露风险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面神经裸露 危险因素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汤由之 成智 +2 位作者 葛小静 朱喆辰 苏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 目的:探讨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在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外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骨裸露的12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设计带真皮的筋膜瓣,以翻转180°的方式修复小腿外伤后的复杂创面,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1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退缩伴少量骨裸露,经行对侧翻转筋膜瓣修复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下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真皮的翻转筋膜瓣修复小腿外伤后骨裸露创面可达到理想的外观和功能恢复,其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洁、对皮瓣利用度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小腿外伤后可靠的早期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筋膜瓣 带真皮的筋膜瓣 小腿外伤 裸露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型岩溶区人类活动输入对地下河水化学的影响
9
作者 王荷英 吴贻创 +3 位作者 杨应增 何守阳 吴攀 罗维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8,共13页
地下河是西南岩溶水的重要赋存形式,在区域人畜供水中发挥重要作用,裸露型岩溶区因其特殊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河易受到人类活动输入的影响。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水化学演化图(Hydrochemical Facies Evolution Diagram,HFE-D)、环境同... 地下河是西南岩溶水的重要赋存形式,在区域人畜供水中发挥重要作用,裸露型岩溶区因其特殊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河易受到人类活动输入的影响。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水化学演化图(Hydrochemical Facies Evolution Diagram,HFE-D)、环境同位素辨析等多手段研究人类活动输入对开阳地下河水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阳主要离子分别是HCO_(3)^(-)、SO_(4)^(2-)和Ca^(2+)、Mg^(2+),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主要受控于岩石风化控制,但地下河系统中SO_(4)^(2-)、NO_(3)^(-)及Cl^(-)受到南部县城、垃圾填埋场和渣场输入的影响。HFE-D发现地下河下游始终处于受影响状态,δ^(34) S-SO_(4)^(2-)同位素表明SO_(4)^(2-)主要来源生活污水输入(71%),其次是大气降雨(22%)。δ^(15) N-NO_(3)^(-)-δ^(18) O-NO_(3)^(-)同位素计算显示NO_(3)^(-)主要来源于污水排放(42%)、大气降雨(37%)和农业输入(21%),地下河系统的开放性不利于氮素的反硝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岩溶地下河 水化学 水化学相演化图 环境同位素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裸露岩石对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及水动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茂林 李瑞 +2 位作者 吴盼盼 熊玲 肖林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目的]裸露岩石如何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岩石裸露率(0,10%,30%,50%,70%)的坡地,开展不同雨强(30,60,90 mm/h)条件下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旨在探究雨强与裸露岩石对坡地产... [目的]裸露岩石如何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岩石裸露率(0,10%,30%,50%,70%)的坡地,开展不同雨强(30,60,90 mm/h)条件下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旨在探究雨强与裸露岩石对坡地产流产沙及水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坡地地表产流产沙随雨强增大呈增大趋势,而随岩石裸露率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在不同雨强条件下,0岩石裸露率坡地与10%岩石裸露率坡地的产流产沙差异多呈不显著(p>0.05),而与其他岩石裸露率坡地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低岩石裸露率坡地(10%)与高岩石裸露率坡地(50%及以上)间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流速(V)、水深(h)、雷诺数(Re)、弗罗德数(Fr)、水流剪切力(τ)及水流功率(w)随雨强增大呈增大趋势,阻力系数(f)随雨强增大呈减小趋势。流速(V)、弗罗德数(Fr)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呈减小趋势,而水深(h)、阻力系数(f)随着岩石裸露率增加呈增大趋势,雷诺数(Re)、水流剪切力(τ)与水流功率(w)在不同雨强下变化规律有差异。水动力参数变化在不同坡地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产沙与水动力参数数量关系以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流速(V)(R^(2)=0.819,p<0.05)、水流剪切力(τ)(R^(2)=0.858,p<0.05)及水流功率(w)(R^(2)=0.890,p<0.05)预测坡地产沙效果较好,其中水流功率(w)为最佳预测参数。[结论]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岩溶坡地土壤侵蚀理论,并可为建立适合于岩石裸露坡地的水蚀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岩石 坡地 产流产沙 水动力特征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永鑫 邹桂逢 +1 位作者 陈翠蓉 杨海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00-105,112,共7页
本文以裸露山体为研究对象,依据工程措施和工艺技术的差异,将我国常见的30种生态修复方式归纳为6类:植被绿化法、护坡法、植生槽(盆)法、客土喷播法、削坡法、挂笼砖法。依据坡度差异,将裸露山体分为: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 本文以裸露山体为研究对象,依据工程措施和工艺技术的差异,将我国常见的30种生态修复方式归纳为6类:植被绿化法、护坡法、植生槽(盆)法、客土喷播法、削坡法、挂笼砖法。依据坡度差异,将裸露山体分为: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坡、立壁7个类型。同时,对6类生态修复方式进行了适宜坡度、常用规格、适用条件分析,并从生态学理论和景观学理论的角度,对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平坡、缓坡、斜坡采用植被绿化法为最佳,陡坡可采用植被绿化法或植生槽(盆)法,急坡和险坡可采用植被绿化法、护坡法、植生槽(盆)法、客土喷播法,立壁可采用植生槽(盆)法、削坡法、挂笼砖法;(2)裸露山体建议以系统性综合考虑生态修复全过程,以“生态修复+”模式探索生态修复新思路,以多指标构建全面评价体系;(3)我国未来裸露山体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创新系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苗木耐胁迫潜力挖掘、生态修复框架构建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山体 生态修复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废弃物在城市绿地裸露坡面生态防护中的应用——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裸露坡面生态防护示范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昊 张培 +3 位作者 唐金晶 万丽 王晓峰 赵方莹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园林绿化废弃物富含有机质和植物纤维,成分单一且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经过筛选处理的枝干修剪物具备一定的材料强度与稳定性,将其设计组合成形式多样的坡面生态防护措施,应用于城市绿地裸露坡面的生态修复中,既是对坡面生态修复的有... 园林绿化废弃物富含有机质和植物纤维,成分单一且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经过筛选处理的枝干修剪物具备一定的材料强度与稳定性,将其设计组合成形式多样的坡面生态防护措施,应用于城市绿地裸露坡面的生态修复中,既是对坡面生态修复的有益尝试,又能实现园林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理利用。北京市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根据园区不同部位坡面的稳定程度、坡度、质地、坡向等因子,因地制宜选择横木拦挡、木桩围护、柴捆拦挡、木排桩分级拦挡等对应的技术模式,将措施设计与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探索多种生态防护措施的组合运用,项目实施1 a后经跟踪监测,坡面生态防护措施对坡体表面土壤及松散物质拦挡固定效果显著,相应坡面植被覆盖率恢复至80%以上,减少了坡面表层土壤流失,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植物立地条件,实现了与城市绿地景观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废弃物 城市绿地 裸露坡面 生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治理工程中裸露边坡的治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雅慧 《四川建材》 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
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得各地陆续出现了大量的裸露边坡,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容易留下地质灾害隐患。因此,为提高裸露边坡治理成效,对裸露边坡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某生态治理工程,分别从该工程的四个治理段针对挡墙以... 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得各地陆续出现了大量的裸露边坡,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容易留下地质灾害隐患。因此,为提高裸露边坡治理成效,对裸露边坡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某生态治理工程,分别从该工程的四个治理段针对挡墙以及植物防护等裸露边坡治理措施做了深入研究,实现了裸露边坡的高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工程 施工建设 裸露边坡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14
作者 赵文卓 秦富仓 +4 位作者 董晓宇 李龙 杨振奇 胡雪冰 姚立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3,共9页
[目的]研究沟坡泻溜侵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可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机理和侵蚀灾害监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泻溜侵蚀严重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原位监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了沟坡泻溜侵蚀特征及地形因子的变化... [目的]研究沟坡泻溜侵蚀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可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机理和侵蚀灾害监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泻溜侵蚀严重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原位监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了沟坡泻溜侵蚀特征及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1)泻溜侵蚀量与温度和风速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0.917。(2)地形因子数值总体呈增大趋势,坡上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波动变化较为明显,坡中及坡下波动变化较缓,沟壑密度无明显规律特征。(3)泻溜侵蚀量与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相关性显著且呈多项式回归关系,与沟壑密度相关性不显著。各地形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结论]裸露砒砂岩区沟坡泻溜侵蚀量可以通过地表粗糙度和地表起伏度的数值波动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砒砂岩区 沟坡 泻溜侵蚀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检测与栅格化二次拟合算法的微粗糙裸露断面拾取方法
15
作者 吴钰晶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裸露断面拾取技术是实现机载探地雷达空耦天线悬空高度智能调控的基础。井工煤矿低频空耦雷达远距离勘探时,裸露断面表现为近似水平直线特征,目前以人工解译为主,无法满足工业化实时、智能、高效的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裸露断面拾取技术是实现机载探地雷达空耦天线悬空高度智能调控的基础。井工煤矿低频空耦雷达远距离勘探时,裸露断面表现为近似水平直线特征,目前以人工解译为主,无法满足工业化实时、智能、高效的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数据而非B-Scan图像的微粗糙裸露断面拾取方法;提出限定时间窗口的道平均直达波滤波方法,可以保留目标界面的细节响应特征。采用时变反褶积方法,解析电磁波干涉效应导致的重叠波形中脉冲,提高波形质量;提出以A-Scan数据序列波峰点为潜在目标曲线特征点,并采用峰值检测算法提取其位置信息,以提高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栅格化二次线性拟合方法的曲线生长及合并方法,提高对电磁波干涉效应的鲁棒性。最后,利用工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耦探地雷达 悬空高度 裸露断面 峰值检测 栅格化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VMD融合MFCC特征的海缆裸露状态识别
16
作者 张春强 韩超 +1 位作者 杨伟森 李会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5期92-101,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信号噪声强、识别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融合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特征的海缆裸露状态识别方法,用于识别海上风机... 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信号噪声强、识别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融合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特征的海缆裸露状态识别方法,用于识别海上风机海底电缆接入端浅埋和裸露两种状态。首先,利用参数优化的VMD对光纤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利用相关系数法筛选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其次,融合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原始振动信号和所选IMF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以及IMF的能量和熵特征构建高维特征集,利用补偿距离评估技术(Compensation Distance Evaluation Technique,CDET)进行降维;最后,设计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结构,将训练集输入网络进行训练,测试集验证网络的有效性,实现海缆裸露状态识别。通过现场采集的海缆振动数据进行验证,测试准确率达到10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和预测海缆裸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D MFCC CDET LSTM 海缆裸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通道局部裸露状态下淹没冷却特性及骤冷温度模型
17
作者 刘海东 吴俊辰 左潜龙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矩形窄通道局部裸露状态下淹没冷却过程,开展了不同残余水位和热工参数(入口速度、壁面初始温度、入口过冷度和输入热流密度)条件下底部再淹没实验研究。揭示了局部裸露状态再淹没过程与完全裸露再淹没过程的差异,基于不同工况下... 为研究矩形窄通道局部裸露状态下淹没冷却过程,开展了不同残余水位和热工参数(入口速度、壁面初始温度、入口过冷度和输入热流密度)条件下底部再淹没实验研究。揭示了局部裸露状态再淹没过程与完全裸露再淹没过程的差异,基于不同工况下再淹没过程温度瞬态变化特性,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淹没冷却关键参数——骤冷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局部裸露骤冷时长远远小于完全裸露状态。发现骤冷温度随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量和残余水位高度增加而升高。此外,基于BuckinghamΠ理论无量纲处理方式,提出了局部裸露状态下骤冷温度预测模型,预测关联式可使90%的实验数据处于±10%误差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通道 再淹没 局部裸露 骤冷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冲击下局部裸露天然气管道力学分析
18
作者 李新战 陈杭 +2 位作者 邵沭鹏 邹亚飞 卢伟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0期42-48,共7页
随着天然气管道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大量敷设,洪水冲刷及落石冲击给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落石冲击作用极易造成管道防腐层破损、管道局部变形失稳甚至破裂。为提升地质灾害易发区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管控水平,针对因洪水... 随着天然气管道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大量敷设,洪水冲刷及落石冲击给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落石冲击作用极易造成管道防腐层破损、管道局部变形失稳甚至破裂。为提升地质灾害易发区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管控水平,针对因洪水冲刷造成的局部裸露天然气管道,利用ABAQUS软件模拟落石对局部裸露天然气管道的冲击过程,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不同的管道裸露高度、管道壁厚、管道运行压力、落石半径和落石速度等工程条件下,局部裸露管道受落石冲击后,管道最大Mises应力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局部裸露管道受落石冲击后,管道最大Mises应力总是出现在接触点,管道壁厚和管道最大Mises应力呈负相关,落石半径、落石冲击速度和管道内压同管道最大Mises应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落石半径是影响管道最大Mises应力的重要因素,当落石半径大于1.0 m时,最大Mises应力将超过管材X70的屈服强度。该分析结果可以为天然气管道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设计、敷设、工程防护及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裸露管道 落石冲击 数值模拟 单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裸露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19
作者 潘菊梅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
为了防止岩溶地区坡面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对小雨条件下裸露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面径流率随着孔隙裂缝率增大随之增大,同时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而当坡面角度增大时,坡面径流... 为了防止岩溶地区坡面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对小雨条件下裸露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面径流率随着孔隙裂缝率增大随之增大,同时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而当坡面角度增大时,坡面径流率随着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在小雨条件下,坡面不会产生径流,降雨不会对地表产生侵蚀,所有的降水均渗透到了地下孔隙裂隙中,产沙量减小,但渗透的降水会对土壤产生严重侵蚀,小规模地下渗漏是边坡泥沙流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裸露坡面 产流 产沙 地下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真县三桥镇塘村裸露地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20
作者 田健力 《华北自然资源》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道真县三桥镇塘村裸露地生态现状、景观损毁等环境问题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总结了造成裸露地生态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裸露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生态修复 修复技术 裸露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