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裂解焦油芳烃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逸 张兆斌 +2 位作者 张永刚 司宇辰 王国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23-1731,共9页
针对常用的气相色谱(GC)分析法进行焦油芳烃检测分析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用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及相关软件对石脑油蒸汽裂解焦油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实验研究。考虑焦油样品颜色差异大、芳烃含量变化大,实验通过对样品管改进、... 针对常用的气相色谱(GC)分析法进行焦油芳烃检测分析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用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及相关软件对石脑油蒸汽裂解焦油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实验研究。考虑焦油样品颜色差异大、芳烃含量变化大,实验通过对样品管改进、异常值判断、建模波段及光谱预处理方法优选等优化了碳六、碳七、碳八、碳九、碳十及总芳烃含量6组预测模型性能,建立了石脑油蒸汽裂解焦油样品中芳烃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使得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缩短到2min以内。优化后6组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 20,0.993 08,0.946 33,0.978 99,0.948 46,0.998 63,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07,0.806,2.17,0.979,0.665,1.15。未知样6组芳烃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及气相色谱(GC)分析数据吻合良好,t-检验绝对值均小于其临界t值(t0.05(17)=2.11)。另外,近红外分析数据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显示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术 预测模型 芳烃 裂解焦油 含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素萍 颜涌捷 +1 位作者 李庭琛 任铮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型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油 燃烧特性 燃烧动力学 热重分析 生物质裂解焦油 升温速率 燃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方勇 沈本贤 +1 位作者 梁朝林 刘纪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研究了减压渣油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对延迟焦化液体收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并获得延迟焦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优化工艺条件,即焦化反应温度517℃、掺炼比20%、焦化反应时间17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液... 研究了减压渣油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对延迟焦化液体收率影响显著的因素,并获得延迟焦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优化工艺条件,即焦化反应温度517℃、掺炼比20%、焦化反应时间17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液体收率可以达到74.1 6%,比单独采用减压渣油为延迟焦化原料时增加7.49个百分点。掺炼乙烯裂解焦油后,在焦化汽油馏分中,正己烷等直链饱和烃类含量增加,芳香烃类的含量有所增加,而正壬烷等直链饱和烃类含量有所减少;焦化柴油中的饱和烃类含量基本不变,而芳香烃含量增加,尤以中芳烃含量的增加最为明显(增加19.42个百分点),胶质含量减少6.6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乙烯裂解焦油 延迟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焦油及其合成COPNA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士斌 孙启乾 +2 位作者 石阳阳 张在龙 吴明铂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7,44,共5页
以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苯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Brown-Ladner法对乙烯裂解焦油和COPNA树脂的组成、结构及耐热性进行了分... 以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苯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Brown-Ladner法对乙烯裂解焦油和COPNA树脂的组成、结构及耐热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乙烯裂解焦油富含多环芳香烃,且不含长链烷基侧链,空间位阻小,适合作为COPNA树脂的原料。所制COPNA树脂的耐热性、残炭率和β树脂含量较乙烯裂解焦油明显提高,起始热分解温度超过200℃,500℃残炭率达到34.57%,β树脂质量分数为2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树脂 乙烯裂解焦油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石脑油裂解焦油为原料制备通用级沥青炭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曾民 孙勇 +3 位作者 迟伟东 刘云芳 刘辉 于建民 《炭素》 2005年第3期3-11,共9页
辽化化工实验二厂利用本厂石脑油裂解焦油为原料,通过热致改性法获得四种不同软化点的沥青,与北京化工大学协作,由该校采用改性后三种沥青进行炭纤维的开发研究,经熔融纺丝、氧化、炭化等工序,研制出石脑油通用级沥青炭纤维制品,其中改... 辽化化工实验二厂利用本厂石脑油裂解焦油为原料,通过热致改性法获得四种不同软化点的沥青,与北京化工大学协作,由该校采用改性后三种沥青进行炭纤维的开发研究,经熔融纺丝、氧化、炭化等工序,研制出石脑油通用级沥青炭纤维制品,其中改性5号料的制品性能最佳,获得直径为9.6μm、拉伸强度1 127MPa、拉伸模量50.7GPa,均匀柔软的通用级沥青炭纤维。其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属优级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裂解焦油 炭纤维 制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焦油破乳脱水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治穆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7年第2期51-56,共6页
由于焦油中胶质体、沥青质含量较多,极易乳化,此外,焦油的相对密度与水接近,还含有很多炭粒,就更难破乳。为了选择合适的破乳剂和试验条件,笔者作了大量试验。从试验结果可看出破乳剂的种类对破乳脱水影响不大,而操作条件影响较大。
关键词 裂解焦油 破乳脱水 研究 原油 破乳剂 油溶性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原料掺入裂解焦油的研究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昕 沈本贤 陈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17,共4页
在催化裂化固定流化床小试装置上,对裂化原料中掺入富含芳烃的添加剂——裂解焦油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添加剂的最佳掺入量为1%,与不掺添加剂的裂化原料相比,其汽油产率提高,生焦量和干气产率减少,汽油选择性变好。同时通过对添加剂的原... 在催化裂化固定流化床小试装置上,对裂化原料中掺入富含芳烃的添加剂——裂解焦油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添加剂的最佳掺入量为1%,与不掺添加剂的裂化原料相比,其汽油产率提高,生焦量和干气产率减少,汽油选择性变好。同时通过对添加剂的原料体系的结构研究,对添加剂影响催化裂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 原料 裂解焦油 研究 机理 催化裂化 添加剂 产品构成 物理-化学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大庆裂解焦油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浩 关旭 +1 位作者 李景艳 佟淑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22,共3页
将裂解焦油以不同比例掺炼到延迟焦化原料油中,考察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结果表明,掺炼裂解焦油后干气、液化气收率减少,汽油、柴油、蜡油收率变化不明显,焦炭收率增加,主要产品中的硫、氮、金属质量分数有所降低。
关键词 裂解焦油 延迟焦化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乙烯裂解焦油中的铁、镍、钒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萍 张岩 +1 位作者 杨俊新 康凯 《炼油与化工》 2016年第5期64-66,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乙烯裂解焦油中的铁、镍、钒,用干法灰化对乙烯裂解焦油进行处理,优化了分析谱线和积分时间,方法简便、准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回收率为97%-103%。
关键词 等离子 乙烯裂解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焦油的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庆凤 李继新 《化工管理》 2014年第17期99-99,共1页
乙烯裂解焦油是乙烯原料的高温缩合产物,通过裂解之后又多种产物,而且该焦油具有中技术含量少、灰分含量少的特点,对乙烯裂解焦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能够提升焦油的利用效率,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 乙烯裂解焦油 综合利用 芳香族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裂解焦油中硅和铝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荣丽丽 赵铁凯 +1 位作者 孙玲 张树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106,共4页
参照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706—2001《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对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产生的裂解焦油进行处理,制备水相测定溶液样品;选择硅、铝的分析谱线波长分别为251.6nm和309.3nm,采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 参照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706—2001《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对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产生的裂解焦油进行处理,制备水相测定溶液样品;选择硅、铝的分析谱线波长分别为251.6nm和309.3nm,采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中的硅、铝含量进行测定。对样品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和消除进行考察,通过加入柠檬酸和硝酸镧可消除硅对铝含量测定中产生的化学干扰,加入氯化铯可消除铝含量测定中的电离干扰。精密度和准确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硅、铝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7.8%~102.4%之间,说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高温熔融 裂解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焦油气化技术在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晓敏 《炼油与化工》 2014年第2期1-3,59,共3页
大庆石化公司新建合成气装置以裂解焦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具有成本低、生产安全稳定性好、实现了清洁生产等特点。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也是世界第2套以裂解焦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装置,对中国乙烯化工行业的裂解焦油深加工利用具有重... 大庆石化公司新建合成气装置以裂解焦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具有成本低、生产安全稳定性好、实现了清洁生产等特点。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也是世界第2套以裂解焦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装置,对中国乙烯化工行业的裂解焦油深加工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焦油 合成气 气化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焦油气化装置烧嘴的改造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晓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6-1200,共5页
针对裂解焦油气化装置烧嘴易烧损、寿命短(30 d)的问题,分析烧损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措施.改造措施包括:缩小喷头直径、减小壁厚与缩进量、更换烧嘴冷却水盘管材质、改善烧嘴头部冷却室结构.对改造前后烧嘴的性能进行冷态... 针对裂解焦油气化装置烧嘴易烧损、寿命短(30 d)的问题,分析烧损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措施.改造措施包括:缩小喷头直径、减小壁厚与缩进量、更换烧嘴冷却水盘管材质、改善烧嘴头部冷却室结构.对改造前后烧嘴的性能进行冷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造后烧嘴的性能好于改造前烧嘴的性能.在气化装置上应用改造后的烧嘴,取得了良好效果:单次使用寿命达到103 d,碳洗塔出口干气中一氧化碳与氢气总含量(4)达到88%~89%,气化炉顶部法兰最高温度降低至260℃,烧嘴冷却水盘管完好无损,耐火砖减薄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焦油 气化装置 烧嘴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焦油作延迟焦化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浩 李维彬 +3 位作者 郭立艳 杨世成 于宏伟 李凤铉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研究是通过对炼油厂延迟焦化原料油和乙烯裂解焦汕不同掺炼比例混合原料进行分析,结合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设计建造自动控制延迟焦化实验装置。在延迟焦化实验装置进行不同掺炼比例混合原料的评价,考察产品分布情况,研究将乙烯裂解... 本研究是通过对炼油厂延迟焦化原料油和乙烯裂解焦汕不同掺炼比例混合原料进行分析,结合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设计建造自动控制延迟焦化实验装置。在延迟焦化实验装置进行不同掺炼比例混合原料的评价,考察产品分布情况,研究将乙烯裂解焦油作为延迟焦化原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满足装置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解决了乙烯裂解焦油综合利用率不高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焦油 延迟焦化 原料 综合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焦油分步聚合法制备石油树脂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月华 《辽宁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1022-1024,1043,共4页
以裂解焦油的C9馏分为原料,以BF3和AlCl3为催化剂的聚合法制备合成石油树脂,采取了分段聚合的方法。探讨了聚合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w),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6 h为最佳合成石... 以裂解焦油的C9馏分为原料,以BF3和AlCl3为催化剂的聚合法制备合成石油树脂,采取了分段聚合的方法。探讨了聚合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w),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6 h为最佳合成石油树脂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焦油 C9馏分 石油树脂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焦油的研究利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华舫 《河北化工》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介绍了裂解焦油的组成及国内对裂解焦油研究与利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裂解焦油 焦油沥青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装置裂解焦油分离工艺研究
17
作者 康志军 张玉玲 宗义山 《黑龙江石油化工》 1996年第2期21-29,共9页
通过S.W和Lumms两种裂解焦油分离工艺的对比,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节能降耗。
关键词 裂解焦油 蒸馏 急冷油 分离工艺 乙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乙烯裂解焦油重组分加氢生产柴油调合组分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学 刘宇虹 +1 位作者 莫亚楠 张晓琳 《齐鲁石油化工》 2015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对乙烯裂解焦油重组分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加氢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采用一段加氢技术,将230~350℃的重组分加氢饱和制备柴油调合组分,考察了加氢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加氢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 调合组分 加氢 精馏 裂解焦油重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焦油加氢工业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博文 孙晓东 《齐鲁石油化工》 2022年第2期87-90,100,共5页
乙烯裂解焦油是乙烯生产过程中原料产品高温缩合的产物,目前主要用作燃料油,经济价值较低。通过对乙烯裂解焦油进行加氢,探索高价值利用新途径。文章着重从装置运行情况、操作优化和调和船燃角度对试验进行分析总结,为开展工业生产积累... 乙烯裂解焦油是乙烯生产过程中原料产品高温缩合的产物,目前主要用作燃料油,经济价值较低。通过对乙烯裂解焦油进行加氢,探索高价值利用新途径。文章着重从装置运行情况、操作优化和调和船燃角度对试验进行分析总结,为开展工业生产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焦油 加氢 工业试验 低硫船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裂解焦油的减压瓦斯油催化裂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К.,ВМ 陈文造 《石油炼制译丛》 1989年第7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裂解焦油 减压瓦斯油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