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光路连续太赫兹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 被引量:5
1
作者 武丽敏 徐德刚 +4 位作者 王与烨 葛梅兰 李海滨 王泽龙 姚建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2-351,共10页
太赫兹成像技术是医学成像的候选技术之一,尤其是连续太赫兹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有望实现术中快速成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理论研究了成像角度对反射信号和衰减全反射穿透深度的影响,获得了适用于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的太赫兹... 太赫兹成像技术是医学成像的候选技术之一,尤其是连续太赫兹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有望实现术中快速成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理论研究了成像角度对反射信号和衰减全反射穿透深度的影响,获得了适用于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的太赫兹波成像角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反射棱镜,通过反射窗口和全反射棱镜快速切换的方式,实现了共光路连续太赫兹反射和衰减全反射双模式成像.以蒸馏水和猪肉为样品,实验研究了连续太赫兹反射和衰减全反射成像.结果表明,与反射成像相比,连续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成像具有成像分辨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和信号稳定性高的优点,且可以准确获得样品反射率.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成像技术更有助于实现样品的高灵敏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太赫兹成像 反射成像 衰减全反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R-FTIR成像技术的川贝母粉末显微光谱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月 刘傲雪 +3 位作者 张久旭 李小阳 陈建波 王晶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贝母粉末鉴定方法,以准确区分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粉末,保证川贝母粉末的真实性。方法:使用ATR-FTIR成像技术直接测量贝母粉末的显微红外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归一化相对峰强度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解析,寻...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贝母粉末鉴定方法,以准确区分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粉末,保证川贝母粉末的真实性。方法:使用ATR-FTIR成像技术直接测量贝母粉末的显微红外光谱,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归一化相对峰强度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解析,寻找川贝母与其他贝母粉末的显微红外光谱差异特征。结果:不同品种贝母粉末的显微红外光谱图像中均存在三类主要像素,分别具有淀粉粒、蛋白质和细胞壁的特征吸收信号,而川贝母粉末中主要对应于淀粉粒的第一类像素数量最多。以1200~900 cm^(-1)区域吸收峰面积为目标峰,以1700~1500 cm^(-1)区域吸收峰面积为参比峰,计算像素平均归一化相对峰强度Rm值。川贝母粉末的Rm值稳定在0.70左右,显著高于其他贝母粉末,可以作为区分川贝母和其他贝母粉末的量化指标。结论:使用ATR-FTIR成像技术,可以建立简便快速、客观量化的贝母粉末显微光谱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川贝母 显微鉴定 显微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