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鄢俊安 宋波 +2 位作者 熊恩庆 刘南 潘进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95-1996,共2页
目的 观察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 4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 ,并在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 ,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中无明显出血 ,无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 ,无膀胱穿孔发生。随访 18~ 2 4个月 ,疗效满意。结论 钬激... 目的 观察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 4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 ,并在术后灌注羟基喜树碱 ,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中无明显出血 ,无明显的闭孔神经反射 ,无膀胱穿孔发生。随访 18~ 2 4个月 ,疗效满意。结论 钬激光治疗表浅膀胱癌是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钬激光 羟基喜树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Pgp与突变p5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共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辉良 罗义麒 +1 位作者 曹林升 叶为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gp与突变 p5 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共表达情况在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46例随访 3年以上、术前未经化疗的原发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gp、突变 p5 3蛋白表达情... 目的 探讨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gp与突变 p5 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共表达情况在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46例随访 3年以上、术前未经化疗的原发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gp、突变 p5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gp、突变 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5 .7%、5 8.7% ,Pgp与突变 p5 3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P<0 .0 1) ;其中二者均阳性、其中之一阳性或均阴性表达率分别为 34 .8%、34 .8%、30 .4% ,单因素 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示 Pgp与突变 p5 3蛋白共表达情况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Pgp与突变 p5 3蛋白共表达情况是判定原发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表浅膀胱癌 PGP 基因突变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的膀胱灌注疗法 被引量:23
3
作者 魏辉 梅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9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表浅膀胱癌 灌注疗法 化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G灌注防治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4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启 余振南 +1 位作者 严笑 刘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2-803,共2页
目的 :观察卡介苗 (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4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 1周开始用 BCG1 2 0 mg加生理盐水 6 0 ml行膀胱灌注 ,每 2周 1次 ,3月后行膀胱镜复查 ,后改为每月 1次 ;灌注 6次后 ,改为每 3月 1次 ,灌... 目的 :观察卡介苗 (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4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后 1周开始用 BCG1 2 0 mg加生理盐水 6 0 ml行膀胱灌注 ,每 2周 1次 ,3月后行膀胱镜复查 ,后改为每月 1次 ;灌注 6次后 ,改为每 3月 1次 ,灌注 4次 ,整个疗程共2年。结果 :随访 1 0月至 5年 ,平均 2 .8年 ,肿瘤复发率为 1 1 .9%。结论 :BCG对膀胱肿瘤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可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术后复发 BCG灌注 预防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与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伟 付杰新 +5 位作者 李建安 陈伯川 谢东武 易钢 陈永华 谢光宇 《医学文选》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比较α-干扰素与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73例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α-干扰素、卡介苗和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结果3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各组... 目的 比较α-干扰素与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73例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α-干扰素、卡介苗和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结果3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各组之间术后 2年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α-干扰素组仅 1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较其他 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未观察到其他副作用。结论 α-干扰素膀胱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卡介苗和丝裂霉素相近,其最大优点在于可经尿道直接注入和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灌注法 Α-干扰素 卡介苗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培养药敏法在表浅膀胱癌个体化化疗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龙清志 周辉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药敏法在表浅膀胱癌个体化化疗中的意义。方法:用组织培养药敏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选择一种最敏感药物对3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与按经验给药的4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对比研究,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结果:...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药敏法在表浅膀胱癌个体化化疗中的意义。方法:用组织培养药敏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选择一种最敏感药物对39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与按经验给药的4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对比研究,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结果:不同化疗药物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的抑制率差异明显。39例按药敏结果选择最佳化疗药物的表浅膀胱癌患者,8例(20.5%)复发,而按经验给药42例患者,20例(47.6%)复发,复发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χ2检验)。结论:用Hoffman式组织培养药敏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对术后膀胱癌进行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表浅膀胱癌术后的治疗效果,实现表浅膀胱癌的个体化膀胱灌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药敏法 表浅膀胱癌 个体化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表浅膀胱癌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香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膀胱癌 护理 膀胱癌 泌尿生殖系肿瘤 膀胱肿瘤 开放性手术 膀胱内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手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衡艳林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膀胱灌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在表浅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孙凤岭 臧桐 杨学辉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0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为了总结干扰素 α在表浅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从其应用途径、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其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 ,认为干扰素 α作为膀胱癌术后灌注治疗的辅助用药 ,可以改善术后化疗的疗效 。
关键词 干扰素-Α 表浅膀胱癌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表浅膀胱癌汽化电切加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刘向伟 王旭红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VBt)加电切术(TURt)治疗表浅膀胱癌(SBC)的疗效。方法 对5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行TVBt+TURBt术,其中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结果 本组52例膀胱肿瘤...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VBt)加电切术(TURt)治疗表浅膀胱癌(SBC)的疗效。方法 对5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行TVBt+TURBt术,其中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结果 本组52例膀胱肿瘤一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TVBt+TURBt为30min;TVBt+TRBt+TVP为90min。无输血。术后随访0.5-5.0年,肿瘤复发13例。结论TVBt+TURBt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好、汽化深度可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SBC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 表浅膀胱癌 临床应用 前列腺增生症(BPH)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URBT术 平均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的卡介苗灌注治疗
11
作者 王兵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9-71,共3页
自从Morales于1976年首次报告应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简写BCG)膀胱灌注治疗表浅膀胱癌以来,现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前,BCG膀胱灌注已被视为表浅膀胱癌最有效的辅助治疗之一。本文特就BCG治疗膀胱癌... 自从Morales于1976年首次报告应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简写BCG)膀胱灌注治疗表浅膀胱癌以来,现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前,BCG膀胱灌注已被视为表浅膀胱癌最有效的辅助治疗之一。本文特就BCG治疗膀胱癌的现状综合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卡介苗灌注 毒性反应 抗肿瘤作用 BCG灌注 肿瘤复发率 巨噬细胞 给药方案 给药途径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锦卫 《西部医学》 2013年第2期220-221,22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表浅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5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然后再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6),前者接受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表浅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5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然后再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76),前者接受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后者接受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为3年。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8,P=0.049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30,P=0.0000)。结论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治疗表浅膀胱癌患者各有其特点,前者的疗效较好,后者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浅膀胱癌术后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李立明 赵壮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760-761,共2页
表浅膀胱癌占全部膀胱癌的75%~90%,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加膀胱灌注为治疗表浅膀胱癌的首选方法。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对TURBT术后20例表浅膀胱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即刻膀胱内灌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疗效观察 即刻 术后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内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例表浅膀胱癌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分析
14
作者 田明有 《中外医疗》 2009年第8期25-25,共1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在表浅膀胱癌中应用。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2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2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10~45mL,平均...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在表浅膀胱癌中应用。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21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2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10~45mL,平均25mL。结论TUVBT术具有易于操作、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保留了患者良好的膀胱功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15
作者 廖高源 何超 徐勤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随着吸烟率上升、肿瘤风险因素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膀胱癌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表浅层膀胱癌占初诊病例的70%,多发于50~70岁[1]。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虽广泛用于表浅层膀胱癌治疗,... 随着吸烟率上升、肿瘤风险因素增加及人口老龄化,膀胱癌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表浅层膀胱癌占初诊病例的70%,多发于50~70岁[1]。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虽广泛用于表浅层膀胱癌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但闭孔神经反射及高复发率等问题不容忽视[2]。近年来,钬激光技术凭借其强切割能力在泌尿外科崭露头角,应用于膀胱肿瘤切除显示出不俗疗效,甚至可能提升切除质量,降低复发率[3]。尽管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HOLRBT与TURBT的疗效对比,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且结果存在异质性,缺乏足够的大规模高质量证据,亟需通过系统评价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癌 初诊病例 闭孔神经反射 疗效及安全性 高复发率 META分析 TUR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RBt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联合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夏东东 黄后宝 +3 位作者 程庆水 姜书传 沈群山 王啸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6期2433-2434,共2页
目的:探讨PKRBt(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联合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63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手术均采用PKRBt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术后... 目的:探讨PKRBt(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切除术)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联合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63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手术均采用PKRBt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术后即刻或者24h之内辅以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时间30~55 min,术中并发闭孔神经反射4例,1例术后出现膀胱填塞,未出现膀胱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其中8例复发,再次进行相同手术,未出现复发。结论 PKRBt术中黏膜下多点注射联合表柔比星灌注化疗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 柔比星 膀胱灌注 表浅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宇 魏强 +2 位作者 曾浩 罗睿 刘华渝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50-65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与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电子检索PubMed(1950~2006.12)﹑OVID(1966~2006.12)﹑EMbase(1984~2006.12)﹑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4... 目的系统评价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与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电子检索PubMed(1950~2006.12)﹑OVID(1966~2006.12)﹑EMbase(1984~2006.12)﹑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6)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06),并手工检索已发表和未发表文献,纳入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4.2.9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81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与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相比,①对于Ta和T1期表浅性膀胱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合并0.69,95%CI(0.53,0.90)];②对于Tis期表浅性膀胱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7,1.54)];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合并0.85,95%CI(0.70,1.03)]。结论卡介苗联合化疗药物交替膀胱灌注与单用卡介苗膀胱灌注相比,对于Ta和T1期表浅性膀胱癌,前者能有效降低TURB-t术后肿瘤复发率;对于Tis期膀胱癌,两者在TURB-t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副作用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数量少,且存在选择偏倚、实施偏倚以及发表偏倚的中度可能性,很可能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故应谨慎看待以上结论,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灌注 卡介苗 化疗药物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9
18
作者 雷普 卜小斌 +5 位作者 高飞 徐虎 许平 张进 董滢 王贵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并发症和2年累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和16.67%,HoLRB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章雪峰 钟小平 章冠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和研究组(术后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分析两...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和研究组(术后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分析两组手术前、手术1年后的尿液中肿瘤标志物:核基质蛋白22(NMP22)、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21-1)、膀胱肿瘤抗原(BTA)水平及三指标的总体和不同类别患者的变化情况,观察术后3,6,9,12个月的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年的NMP22、CYFR21-1和BT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的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三指标的总体变化水平(下降值)大于对照组;两组三指标的下降值在肿瘤直径、WHO分级和TNM分期上有差异;研究组的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且可降低尿液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不同衍生物膀胱灌注对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强 彭国辉 +4 位作者 张剑 韩平 刘关键 梁化东 张跃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目的 通过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bladdertumor ,TURB t)加术后膀胱灌注阿霉素不同衍生物与只行TURB t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评价膀胱灌注阿霉素是否可以有效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方法 按Cochran... 目的 通过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bladdertumor ,TURB t)加术后膀胱灌注阿霉素不同衍生物与只行TURB t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评价膀胱灌注阿霉素是否可以有效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方法 按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及Cochrane图书馆内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Jadad质量计分法评价文献的质量 ,资料用统一的表格进行提取 ,采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33篇 ,符合纳入标准的有 18篇 ,排除 15篇。Meta 分析表明 ,用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及阿霉素进行术后膀胱灌注均可以降低表浅性膀胱癌术后 1年及 2年复发率。 结论 TUPB t术后膀胱灌注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及阿霉素可以降低表浅性膀胱癌术后 1年及 2年复发率。但膀胱灌注的剂量、保留时间、疗程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衍生物 膀胱灌注 膀胱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