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词“别”形成问题补议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春田 王群 《汉语学报》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表示禁止或揣测的“别”、“别要”、“别要是”、“别是”以及连词性的“别要说”、“别说”都跟“不要”有语源关系。“别”是“不要”不完全合音的混音式,“别要”则是“不要”连说混音为“别”后在剩余音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 表示禁止或揣测的“别”、“别要”、“别要是”、“别是”以及连词性的“别要说”、“别说”都跟“不要”有语源关系。“别”是“不要”不完全合音的混音式,“别要”则是“不要”连说混音为“别”后在剩余音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音复原的新旧嫁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源关系 音变方式 “别”“别要”“不要” “别” 补议 副词 混音 合音 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对读者意见的回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结构 动词 形容词 表形 语法意义 语义分析 补议 对读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歧义句补议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奚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24,共4页
“连…也/都…”格式中“连”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施事。例如: (1)连个媳妇也娶不上。(孙犁) (2)连张纪贞也不来了。(欧阳山)例(1)中“媳妇”为受事,例(2)中“张纪贞”为施事。一般论著在谈到“连…也/... “连…也/都…”格式中“连”后面的名词性成分,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是施事。例如: (1)连个媳妇也娶不上。(孙犁) (2)连张纪贞也不来了。(欧阳山)例(1)中“媳妇”为受事,例(2)中“张纪贞”为施事。一般论著在谈到“连…也/都…”格式时,都只说它表示强调,而很少论及施受关系。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注意到了这一点。《八百词》第325页上说,“连”后的名词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前置宾语或其他成分,因此全句的施事主语或受事宾语省略时,会产生歧义。《八百词》上举的例子是: (3)连我也不认识=(3)a连我也不认识他=(3)b他连我也不认识其实,“连”字前面出现的主语也可能是施事或受事: (4)她竟连边都不沾(申跃中) (5)这酒席连我也吃不上例(4)的“她”是施事,例(5)的“这酒席”是受事。“连”字前面的N<sub>1</sub>既可能是施事又可能是受事,“连”字后面的N<sub>2</sub>也有两种可能。所以,“连”字前面即使有主语,该“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句 “连”字句 补议 歧义性 比较对象 句式 语境 比较句 施受关系 名词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补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玉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19-20,共2页
范继淹同志的《论介词“在+处所”》注一文阐述道:介词短语“在+处所”在句中有三个位置,构成三种不同的基本句式。 A式:pp+NP+vp(在院子里我种了几棵菊花儿) B式:NP+pp+vp(我在院子里中了几棵菊花儿) C式:NP+vp+pp(我种了几棵... 范继淹同志的《论介词“在+处所”》注一文阐述道:介词短语“在+处所”在句中有三个位置,构成三种不同的基本句式。 A式:pp+NP+vp(在院子里我种了几棵菊花儿) B式:NP+pp+vp(我在院子里中了几棵菊花儿) C式:NP+vp+pp(我种了几棵菊花儿在院子里) (NP代表名词短语,vp代表动词短语,pp代表介词短语。) 三种不同位置的“在+处所”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同时出现,A、B、C三式可以合成一个总结构式: pp<sub>1</sub>+NP+pp<sub>2</sub>+vp+pp<sub>3</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短语 基本句式 名词短语 补议 句子 动词短语 结构式 并列关系 菊花 语义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文“■”字补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商艳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在西周早期疐鼎铭文(5.2731)中有字作 ,该字又见于春秋晚期庚壶铭(15.9733)及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四十二年逨鼎铭,二器铭中均作 ,此字通常隶定为“[艹邑戈]”,王国维据魏三体石经《春秋》残石“郑伯捷”之“捷”字古文... 在西周早期疐鼎铭文(5.2731)中有字作 ,该字又见于春秋晚期庚壶铭(15.9733)及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四十二年逨鼎铭,二器铭中均作 ,此字通常隶定为“[艹邑戈]”,王国维据魏三体石经《春秋》残石“郑伯捷”之“捷”字古文作 ,而释其字为“捷”,后郭沫若根据古文字中从“木”与从“艸”表意相同亦释其为“捷”字,学界对此已基本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议 金文 西周早期 春秋晚期 《春秋》 古文字 杨家村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补议”——与曲丽玮老师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洁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4,80,共2页
《修辞学习》2005年第6期刊载了曲丽玮老师的《“研究生”小议》一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考研究”、“读研究”等类推矩阵的空位,并通过词义转移的条件对这些空位的形成进行了解释。我们对曲文所做的描写和解释都有不同意见,故撰此... 《修辞学习》2005年第6期刊载了曲丽玮老师的《“研究生”小议》一文,文章敏锐地发现了“考研究”、“读研究”等类推矩阵的空位,并通过词义转移的条件对这些空位的形成进行了解释。我们对曲文所做的描写和解释都有不同意见,故撰此文补议,以期得到曲老师和诸位方家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老师 补议 《修辞学习》 词义转移 不同意见 空位 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学”补议
7
作者 林伦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继续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以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和岭南学的建构,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岭南 补议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 吴承学 开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地丛刊》出版卷期补议
8
作者 姚正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1,共3页
在近代中国学术分科、史学学科化的进程中,有一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史学总是和地学联系在一起。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20世纪20—40年代,大量史地期刊的出现。其中原因为何?史学和地学的关系在这些史地期刊中具体有什么表现?这种“史地... 在近代中国学术分科、史学学科化的进程中,有一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史学总是和地学联系在一起。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20世纪20—40年代,大量史地期刊的出现。其中原因为何?史学和地学的关系在这些史地期刊中具体有什么表现?这种“史地合一”对史学的学科化究竟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非三言两语所能讲清,需另文专论。不过,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些史地类期刊中,以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史地学会创办的《史地丛刊》为最早,而且,它也是近代中国较早以史学为主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可以说,《史地丛刊》的创刊,是中国近代史学学科化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史学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刊 北京师范大学 近代史学 学术期刊 补议 出版 近代中国 高等师范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客”补议
9
作者 沙玉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108,共2页
“印客”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是2006年中国互联网中出现的又一新词。它以互联网为沟通、联系渠道,把网民所写的、画的、摘录的任何文字和图片变成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个性化印刷品。有的还提供网上销售服务。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补议 汉语新词 联系渠道 保存价值 销售服务 教育部 印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英”补议
10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5年第7期63-64,共2页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有人解释为“初开的桃花鲜艳繁盛”,并以《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作为佐证,说“落”字不应训为“零落”,而应根据《诗经》中“访予落止”之句,训为“始”义;“落...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有人解释为“初开的桃花鲜艳繁盛”,并以《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落英”作为佐证,说“落”字不应训为“零落”,而应根据《诗经》中“访予落止”之句,训为“始”义;“落英”即“初生之花”。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诗经 离骚 木兰 秋菊 补议 解释 互文 初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流峰土话被动标记补议
11
作者 欧阳国亮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7期10-10,共1页
笔者曾在《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3期发表了《湖南桂阳县流峰土话的被动句和处置句》一文(后转载于《绿岛》),发表后承蒙恩师及诸学者之意见和建议,补充调查了流峰土话部分句法资料,对原文被动标记的论述略作补议。
关键词 被动标记 土话 补议 湘南 《现代语文》 2009年 语言研究 处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胥浦汉墓《先令券书》释读问题补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金刚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1,共6页
1984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县胥浦101号西汉墓中出土了一批竹木简牍,其中有保存完好的西汉元始五年高都里民朱凌所立的《先令券书》一份,书于16枚竹简之上,每简约长22.3厘米,宽1.2至1.9厘米,共记有券书全文如下:
关键词 西汉墓 补议 释读 竹木简牍 扬州市 江苏省 出土 竹简
原文传递
双宾结构补议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陆俭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1-35,共5页
  §0.所谓双宾结构,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码化为格式的话,可以写成:V—O<sub>1</sub>—O<sub>2</sub>,(V以代表动词;O<sub>1</sub>代表间接宾语,亦称近宾语;O<sub>2...   §0.所谓双宾结构,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码化为格式的话,可以写成:V—O<sub>1</sub>—O<sub>2</sub>,(V以代表动词;O<sub>1</sub>代表间接宾语,亦称近宾语;O<sub>2</sub>代表直接宾语,亦称远宾语)。关于这种双宾语结构,语法学界谈论得很多,可以说没有一本语法专著不谈论到它的,而专门讨论双宾结构的文章也很多。但是有些现象似没有太注意到,还值得提出来说说,以作补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结构 补议 间接宾语 双宾语结构 近宾语 直接宾语 数量词 句法结构 “把”字句 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以”补议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刚 《汉语学习》 1985年第3期16-20,共5页
前人对“加以”已作了不少研究。本文是就“加以”的语法特点,作用和它对前后成分的制约等问题作一些补充。 1. “加以”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用,总是同宾语组合在一起使用,是粘着词。“加以”在语法结构中只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即只能作述... 前人对“加以”已作了不少研究。本文是就“加以”的语法特点,作用和它对前后成分的制约等问题作一些补充。 1. “加以”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用,总是同宾语组合在一起使用,是粘着词。“加以”在语法结构中只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即只能作述宾结构的述语,不能作其他成分。例如,只能说“加以调查”、“加以处理”,不能说“我们加以”、“加以好”、“很好的加以”、“实现加以”。朱德熙先生根据现代汉语的语素在相互结合时的位置是否固定,区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吴葆棠老师又根据朱先生的定位和不定位的理论,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区分为定位词和不定位词。据此我们可以把“加以”归为“粘着定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议 语义焦点 动词宾语 定语 动作行为 “把”字句 不定位 句子 下变换 方位短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工”小考》补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平 《人文杂志》 198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人文杂志》1981年第3期发表的无戈同志《“寺工”小考》一文,读后得益良多;然稍感其文之意犹有未尽,故草此补议。 “寺工”为近代著录、出土之秦汉铜器铭文所习见。
关键词 补议 兵器 秦俑 工官 文物 掖庭 吕不韦 吉金 郡守 铜器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致邓传密佚札系年校注》的补议与质疑 被引量:2
16
作者 管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读了刘埜同志的《龚自珍致邓传密佚札系年校注》(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颇受教益.但该文对龚自珍三封佚札的写作时间,言之不详,尚可补议,对于邓传密与龚自珍相识是否经李兆洛介绍,亦有疑可质.一、《致邓传密》佚札写作的时... 读了刘埜同志的《龚自珍致邓传密佚札系年校注》(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颇受教益.但该文对龚自珍三封佚札的写作时间,言之不详,尚可补议,对于邓传密与龚自珍相识是否经李兆洛介绍,亦有疑可质.一、《致邓传密》佚札写作的时间问题,我同意刘埜同志的推断,均写于道光二年(1822年),但三札写作的具体时间,先后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补议 李兆洛 道光 包世臣 杨芳 故宫博物院 京南 祝融 《己亥杂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校记补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蓝生 《敦煌学辑刊》 1984年第1期78-83,共6页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选编、校定的《敦煌变文集》出版迄今已有二十五年。这是历来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给予文学、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极大的方便,堪称“功德无量”。然而如众所知,此书在迻录、校勘中均有不少疏漏,徐震堮...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选编、校定的《敦煌变文集》出版迄今已有二十五年。这是历来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给予文学、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极大的方便,堪称“功德无量”。然而如众所知,此书在迻录、校勘中均有不少疏漏,徐震堮、蒋礼鸿二先生曾对它作过补正臁⒔壬牟拐行矶嗑俚募?颇见学力之深。近来刘坚、陈治文二先生又先后撰文进行补充,陈文侧重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校勘,颇多发现。经过《变文集》编者和上面各位先生的刊正、训释,许多难认的字体被辨认清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西北方音 秋胡变文 文字学 补议 敦煌写本 所知 训释 别字异文 西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脸”补议
18
作者 王贵英 《辞书研究》 2006年第4期196-197,211,共3页
关键词 “变脸”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补议 《四世同堂》 人物情绪 《西游记》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如故里在蓬安补议
19
作者 马国栋 《文史杂志》 2008年第6期76-77,共2页
近几年,关于司马相如故里在今蓬安县的研究,已有不少论述。对此,笔者再作如下补充。
关键词 故里 补议 司马相如 蓬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议《一道力学题的求解及感悟》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良根 《中学物理》 2012年第10期49-49,共1页
《中学物理〉〉2011年11期第20页刊登了叶玉琴同志的一文:《一道力学题的求解及感悟》.(以下称叶文)
关键词 力学题 感悟 求解 补议 中学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