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学、尿铜指标、精神神经症状、中医证型变化与疗程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宏 张娟 +2 位作者 王云宝 王谢 马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运用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析排铜期间血清学、尿铜指标的变化与疗程的相关性,探讨中药联合驱铜治疗最适宜的疗程。方法纳入8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二巯丙磺酸钠联合中药综合排铜治疗8个疗程... 目的运用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析排铜期间血清学、尿铜指标的变化与疗程的相关性,探讨中药联合驱铜治疗最适宜的疗程。方法纳入8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二巯丙磺酸钠联合中药综合排铜治疗8个疗程,分别于疗程开始前、第2、4、6、8疗程结束后复查患者血清、24 h尿排铜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及运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精神神经症状评估,分析每位患者排铜期间血清学及24 h尿铜变化,中医证型及精神神经症状的变化,初步探讨中药联合驱铜治疗最适宜的疗程。结果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第4疗程至第6疗程,患者NEU及PLT较前均有所下降,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8疗程,患者NEU及PL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第2、4、6、8疗程ALT、AST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同时,患者ALB水平在排铜各疗程期间较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在排铜治疗第2、4、6、8疗程后改良Young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以第2、4、6个疗程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5)。患者24 h尿排铜量于第6疗程达到高峰值(P<0.01),后至第8疗程逐渐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时间延长,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患者数量较前减少,肝风内动证、肝肾不足证及脾肾阳虚证患者数量较前增多。结论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以第4~6疗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化浊中药 驱铜治疗 清学 24 h尿铜 排铜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化浊中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宏 张娟 +2 位作者 王云宝 王谢 马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05-108,共4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指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多分化潜能。该文从补肾活血化浊中药促进增殖与分化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总结与概述,阐释了补肾活血化浊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指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多分化潜能。该文从补肾活血化浊中药促进增殖与分化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深度总结与概述,阐释了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诱导促进BMSCs增殖并在一定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样细胞、肝细胞分化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应用于因病变而引起的各种组织器官损伤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化浊中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