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1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作者 姜子祥 赵子寅 +7 位作者 郑维玺 史孟华 徐磊 鲁佳建 林煦垚 傅伟 张春和 秦国政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收录的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性弱精子症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收录的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使用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OR=2.85,P<0.0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MD=7.47,P<0.00001)、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P)(MD=8.77,P<0.00001)、妊娠率(OR=3.20,P=0.0006)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7,P=0.70)。结论中医补肾法治疗无症状弱精子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两者安全性相当,提示在临证辨治无症状性弱精子症时应从肾论治,采用中医补肾法改善精子活力,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补肾法 无症状弱精子症 不育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
2
作者 万璐 张敏涛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211-214,219,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遗尿症患儿65例,按照治疗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穴位埋线组(n=34)和联合治疗组(n=31)。穴位埋线组予以埋线疗法,联合治疗组予以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疗法。观察并对比两...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遗尿症患儿65例,按照治疗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穴位埋线组(n=34)和联合治疗组(n=31)。穴位埋线组予以埋线疗法,联合治疗组予以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睡眠质量、尿流动力学、膀胱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较穴位埋线组更佳(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穴位埋线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睡眠质量各维度均值均明显高于穴位埋线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时Pdet、M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各指标均值明显高于穴位埋线组(P<0.05);治疗后两组FS、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BVWI均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FS、膀胱容量均值明显高于穴位埋线组,联合治疗组BVWI均值明显低于穴位埋线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小儿遗尿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帮助患儿快速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遗尿症 健脾补肾法 埋线 睡眠质量 尿流动力学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李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7-080,共4页
研究结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的情况下,辅以特定穴位贴敷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60名处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 研究结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的情况下,辅以特定穴位贴敷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60名处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更低、肺功能相关指标更优,并且观察组治疗后,1L-8、TNF-α、CRP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采用益气通络和健脾补肾的中医疗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这种复合治疗手段不仅能显著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还能有效缓解炎症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稳定期 益气通络 健脾补肾法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张斐 王洋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15 d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同时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式建立肝郁证模型,连续21 d。造模成功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混悬液3.39 g·kg^(-1)、6.77 g·kg^(-1)、13.55 g·kg^(-1),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补佳乐)0.105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灭菌水,连续干预3周。采集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行为学检测肝郁证造模情况,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含量,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Bcl-2、Bax、活性氧(ROS)、SOD-2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结构不清晰,颗粒细胞层明显变薄,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蔗糖水消耗率降低(P<0.05,P<0.01),血清FSH水平升高,E_(2)、AMH、INHB水平显著降低(P<0.01),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Bcl-2、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ROS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和行为学实验结果有所改善,血清FSH水平降低,E_(2)、INHB水平升高(P<0.05,P<0.01),Bax、RO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Bax蛋白表达降低、SOD-2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INHB水平升高,高剂量组FSH降低、E_(2)升高、SOD-2的蛋白表达升高,中、高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E_(2)水平升高、Bax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疏肝补肾法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而降低颗粒细胞凋亡率,进而改善卵巢功能,且以高剂量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氧化应激 疏肝补肾法 颗粒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时补肾法、易筋经锻炼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丁宏娟 薛薇 +1 位作者 左文英 浦斌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酉时补肾法、易筋经锻炼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 目的:分析酉时补肾法、易筋经锻炼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酉时补肾法、易筋经锻炼。比较两组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T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四肢酸痛、下肢肌肉痉挛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日常活动、家务劳动、日常运动、休闲及社交活动、一般健康观念、精神状况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疼痛、家务劳动、日常运动、休闲及社交活动、精神状况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一般健康观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酉时补肾法、易筋经锻炼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酉时补肾法 易筋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琮 张树峰 +2 位作者 吕树泉 王建福 赵娜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95-1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至2022年8月收录的采用补肾法联合...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至2022年8月收录的采用补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试验组)对比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通过RevMan 5.1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检查到相关文献465篇,其中中文文献451篇、外文文献14篇,经过筛除后最终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65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28例、对照组8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血脂水平及总胆固醇水平上,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Crouse斑块积分水平和颈总动脉血流各项参数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Crouse斑块积分,改善血脂水平与颈总动脉血流参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补肾法 META分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肾主骨生髓”探讨补肾法贯穿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泽霖 卓航 +5 位作者 招文华 伍子贤 宋泽峰 江晓兵 梁德 余翔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8-1691,共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以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骨折延迟愈合为特点并多发于老年人的骨骼系统疾病。中医骨折的三期辨证是中医骨折疾病内治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早期以“活血止痛”、中期以“接骨续筋”、后期以“补肾壮骨”为法。传统...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以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骨折延迟愈合为特点并多发于老年人的骨骼系统疾病。中医骨折的三期辨证是中医骨折疾病内治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早期以“活血止痛”、中期以“接骨续筋”、后期以“补肾壮骨”为法。传统骨折仅在晚期采用“补肾壮骨”为治疗原则,笔者提出“补肾法应贯穿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骨折治疗三期”,主要论述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的发展、“肾主骨生髓”理论对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指导、从骨宏观和微观环境的角度探讨补肾法对骨修复的促进作用和贯穿骨质疏松性骨折三期辨证的意义、进一步指导通过补肾法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挥功能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骨折,并对其三期辨证未来的发展与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骨生髓 骨质疏松性骨折 补肾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 骨痿骨折
原文传递
栀子豉汤结合宁神补肾法针刺治疗失眠(心肾不交型)临床效果研究
8
作者 潘英英 康静 王海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27,共4页
目的观察栀子豉汤结合宁神补肾法针刺治疗失眠(心肾不交型)临床效果。方法将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2021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10例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 目的观察栀子豉汤结合宁神补肾法针刺治疗失眠(心肾不交型)临床效果。方法将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2021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110例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同时结合栀子豉汤及宁神补肾法针刺治疗,治疗及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患者,观察组脱落3例患者,比较各组数据:疗效、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入睡困难、心烦失眠、心悸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变化、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指标变化、焦虑自评(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变化、生活质量量表(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3.0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入睡困难、心烦失眠、心悸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PSG相关指标(睡眠总时长、觉醒时长、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效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PSQI评分、MMSE评分以及SF-36评分比较(P>0.05),经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入睡困难、心烦失眠、心悸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PSG相关指标(睡眠总时长、觉醒时长、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效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PSQI评分、MMSE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入睡困难、心烦失眠、心悸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等)、PSG相关指标(睡眠总时长、觉醒时长、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效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PSQI评分、MMSE评分以及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92%、13.2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栀子豉汤结合宁神补肾法针刺治疗失眠(心肾不交型)临床疗效好,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均改善,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均提升,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交型 栀子豉汤 宁神补肾法针刺 疗效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李朝 罗静 解晓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80例。按照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穴位贴敷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穴位贴敷组为... 目的:探究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80例。按照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穴位贴敷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穴位贴敷组为西医治疗+穴位贴敷,中药治疗组为西医治疗+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治疗组为西医治疗+穴位贴敷+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l/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炎症指标[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心血管舒缩功能因子[内皮素(ET)、内皮素源(NO)]及生活质量(BODE评分系统)差异。结果:治疗后,三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各血清炎症指标与ET水平、mMRC等级及BODE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穴位敷贴组及中药治疗组(P<0.05);治疗后,三组各肺功能指标、血清NO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及6WMT均显著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增强肺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益气通络 健脾补肾法 穴位贴敷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辛元元 袁胜利 +2 位作者 佟珺 罗静 崔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A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B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方治疗,C组给予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9个月。比较治疗9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9个月后的6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劳累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指数、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9个月后,C组总有效率为88.33%(53/60),高于A、B组的55.00%(33/60)、73.00%(44/60),B组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9个月后,3组6 MWD均延长,且C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劳累评估量表(Borg)评分、慢阻肺患者评估测试(COPD patient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CRP)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3组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C组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P<0.05),而3组酸碱度(pH)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患者劳累程度及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穴位贴敷 益气通络、健脾补肾法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身涛教授益肺补肾法辨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经验
11
作者 郭林涛 韩晓丽 +1 位作者 高珊珊 鲍身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56-1759,1772,共5页
鲍身涛教授系全国知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中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是皮肤科常见的疑难病种,已成为皮肤科研究的重中之重,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 鲍身涛教授系全国知名老中医,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中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是皮肤科常见的疑难病种,已成为皮肤科研究的重中之重,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且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的优势。鲍身涛教授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主要病机为肺肾两虚、气滞血瘀、虚实兼夹,并提出采用益肺补肾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并提供明确的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补肾法 带状疱疹 神经痛 鲍身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调治辅助生殖技术中高龄不孕女性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茜 刘筱茂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女性人群的增长,高龄不孕女性患者的比例随之增加,尽管辅助生殖技术(ART)帮助了很多高龄不孕女性顺利妊娠,但其过程中常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异位妊娠等并发症,成功率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补肾法治...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女性人群的增长,高龄不孕女性患者的比例随之增加,尽管辅助生殖技术(ART)帮助了很多高龄不孕女性顺利妊娠,但其过程中常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异位妊娠等并发症,成功率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补肾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显著,故本文对补肾法调治ART中高龄不孕女性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法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高龄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钱博文 孟宪稳 +1 位作者 刘春艳 罗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D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剩47例(脱落3例),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剩47例(脱落3例),在对...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D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剩47例(脱落3例),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剩47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的疗效。运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ADAS-Cog)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behavioral pathological assessment scale, AD-BEHAVE)评估患者的行为状态。使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AD-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检测两组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 Aβ)1-42、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S100β的水平。评估两组患者额叶、顶叶、枕叶的血流灌注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比治疗前高、ADAS-Cog比治疗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比对照组高、ADAS-Cog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后AD-BEHAVE比治疗前低、AD-QOL比治疗前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D-BEHAVE比对照组低、AD-QOL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Aβ1-42、IL-1α、HCY、S100Β比治疗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β1-42、IL-1α、HCY、S100β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额叶、顶叶、枕叶的CBF比治疗前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连解毒通路方联合通督补肾法针灸可提高AD的中医疗效,进一步提高认知功能和行为状态,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部血流灌注量,可能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通路方 通督补肾法 针灸 阿尔茨海默症 中医疗效 认知功能 行为状态 血流灌注量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45
14
作者 李海松 徐庭华 +1 位作者 王彬 韩亮 《河南中医》 2013年第3期394-398,共5页
补肾法是临床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常用治法。治疗时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或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或益肾填精,皆以调补肾脏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配以益气、疏肝、活血、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之法。中医药运用补肾法治疗... 补肾法是临床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常用治法。治疗时应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或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或益肾填精,皆以调补肾脏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同时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配以益气、疏肝、活血、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之法。中医药运用补肾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①辨证论治方面,尽管众多医家对不育症的辨证分型进行了无数探讨与论证,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局面。若能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水平;②疗效标准随意性较大,不同医家报道的疗效缺乏可比性,不能完全反应出临床的实际情况,将来如能制定统一的疗效标准,将更有利于各种合理治法的临床总结和筛选出优秀的处方组合,以提高临床疗效;③治疗方面,多为一般的临床观察,且大部分为回顾性报道,而临床试验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试验研究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和合理的对照观察,可信性和可重复性低下。今后的研究应从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疗效标准着手,在此基础上,按照严格的科研设计、参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无证可辨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使中医药治疗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中医药在男性不育症的治疗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补肾法 滋阴补肾法 益精填髓 少精子症型不育 弱精子症型不育 精液不液化型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主阴从”探讨温阳补肾法治疗哮喘
15
作者 王艺 《临床个性化医学》 2024年第4期1954-1959,共6页
基于《黄帝内经》中“阳主阴从”理论论治哮喘,认为哮喘发病之根在于肾。其基本病机在于肾阳亏虚,气化失司。针对哮喘肾阳亏虚,痰瘀伏留的病机,以及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以温阳补肾为总则,兼以祛除痰瘀的治疗大法。以《黄帝... 基于《黄帝内经》中“阳主阴从”理论论治哮喘,认为哮喘发病之根在于肾。其基本病机在于肾阳亏虚,气化失司。针对哮喘肾阳亏虚,痰瘀伏留的病机,以及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以温阳补肾为总则,兼以祛除痰瘀的治疗大法。以《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为基础,论述如何温补、调护肾阳,以期为哮喘的中医论治提供新的思路。Based on the theory of “Yang dominates and Yin follows” in “Huangdi Neijing”, the root of asthma is the kidney. Its basic pathogenesis lies in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 Yang and the loss of steam. In 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phlegm stasis, as well as its lingering course and repeated attacks, a treatment method of warming Yang and tonifying kidney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in “Huangdi Neij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warm up and regulate kidney Yang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TCM treatment of asth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主阴从 阳亏虚 温阳补肾法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泄浊补肾法”治疗痛风性肾病50例疗效分析
16
作者 江汉荣 黄琴 +1 位作者 张慧 陈杰李香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74-077,共4页
探究痛风性肾病使用“泄浊补肾法”治疗的具体作用。方法 痛风肾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行中医药“泄浊补肾法”,对比两组具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各项肾功能指... 探究痛风性肾病使用“泄浊补肾法”治疗的具体作用。方法 痛风肾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行中医药“泄浊补肾法”,对比两组具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且各项肾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医“泄浊补肾法”在痛风性肾病中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具备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 泄浊补肾法 中医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沈霖 杜靖远 +3 位作者 杨家玉 杨艳萍 高兰 周丕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15-518,共4页
本研究动态观察了中药补肾密骨液对23例绝经后妇女骨质丢失的预防作用,并与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口服补肾密骨液5个月后,其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而对照组却呈进行性减少。... 本研究动态观察了中药补肾密骨液对23例绝经后妇女骨质丢失的预防作用,并与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口服补肾密骨液5个月后,其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而对照组却呈进行性减少。治疗组空腹尿钙、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补肾密骨液能够预防绝经后妇女的骨质丢失,其机理与其能降低骨的吸收,同时不影响成骨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法 预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沈自尹 郑振 +2 位作者 郭为民 陈伟华 应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 :老年人 2 2对 (44名 ) ,采用随机分组 ,双盲给药 (补肾方即补肾益寿胶囊和安慰剂 ) ;实验研究则比较两个补肾方 (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 )和活血方 (桃红四物汤 )对老年... 目的 :观察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 :老年人 2 2对 (44名 ) ,采用随机分组 ,双盲给药 (补肾方即补肾益寿胶囊和安慰剂 ) ;实验研究则比较两个补肾方 (右归饮和补肾益寿胶囊 )和活血方 (桃红四物汤 )对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补肾组T细胞凋亡率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 (P <0 0 1) ,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 (P <0 0 5 )。动物实验显示两个补肾方组老年大鼠T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FasL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 (P <0 0 1) ,而活血方组均无变化。结论 :补肾法对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FasL基因的转录具有负调控作用 ,这是补肾法下调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的分子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 补肾法 免疫衰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补肾法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鞠大宏 于福禄 +7 位作者 张丽坤 于智敏 赵宏艳 刘梅洁 张立石 刘红 潘静华 王少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补肾法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表达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补肾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灌胃给予左...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补肾法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表达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补肾组。摘除大鼠双侧卵巢3个月后,灌胃给予左归丸,共给药3个月。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大鼠胫骨TBV%显著增高,TRS%以及TFS%、MAR、OSW和mAR均明显降低;同时,其成骨细胞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皆显著降低。结论:滋阴补肾法对成骨细胞PG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这是其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补肾法 骨质疏松症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永华 江锦红 +9 位作者 吴迪炯 沈一平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汪笑秋 王晓丽 胡致平 周郁鸿 方炳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与补肾益气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疗效,探讨以补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慢性再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活血组、补肾益气组和西药对...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与补肾益气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疗效,探讨以补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慢性再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活血组、补肾益气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3~5mg·kg-1·d-1,安雄80mg、每日2次或司坦唑醇2mg、每日3次口服;补肾活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合活血中药(熟地黄15g,肉桂3g,淡附片4g,补骨脂12g,淫羊藿8g,杜仲12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枸杞子15g,制首乌12g,黄精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6g,鸡血藤10g),每日1剂;补肾益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合益气中药(黄芪30g,炒白术10g,党参12g,熟地黄15g,肉桂3g,淡附片4g,补骨脂12g,淫羊藿8g,杜仲12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枸杞子15g,制首乌12g,黄精15g),每日1剂,3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t/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西药对照组:wBc(×109/L):3.58±1.04比2.35±0.94,Hb(g/L):83.60±22.31比65.43±23.20,PLT(×10^9/L):60.43±30.54比36.84±20.12;补肾活血组:WBC(×10^9/L):4.05±1.62比2.40±1.24,Hb(g/L):95.25±19.64比68.57±26.59,PLT(×10^9/L):72.65±37.76比40.23±20.01;益气补肾组:wBC(×10^9/L):3.87±1.47比2.19±1.20,Hh(g/L):89.64±27.43比62.11±20.21,PLT(×10^9/L):69.54±40.21比38.67±18.34,均P〈0.05];而3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后CD4+均较治疗前增高,CD8+均较治疗前减少,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增大,且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的变化较西药对照组更显著[CD4+:(48.17±4.28)%、(50.28±3.68)%比(43.71±5.86)%,CD8+:(18.52±6.20)%、(18.60±4.18)%比(21.96±6.64)%,CD4+/CD8+:(2.60±0.60)%、(2.70±0.38)%比(1|99±0.52)%,均P〈O.05];3组治疗前后C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治疗后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以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IFN-γ(ng/L):21.62±9.46、25.43±10.16比30.46±12.62,TNF—α(ng/L):15.48±12.50、17.43±9.86比20.43±11.83,均P〈0.05]。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6.7%(26/30)、8313%(25/30)比66.7%(20/30),P〈0.05或P〈0.01],但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及益气补肾法能显著提高慢性再障患者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造血组织血供及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活血 益气补肾法 环孢菌素A 中西医结合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