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清激调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的临证思路
1
作者 贾新华 马先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4,14,共5页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的现状,在辨病与辨证、辨分期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清激调补”的中医临证思路。“清”即清除外来邪毒与内生浊物,祛邪外出,是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治疗的关键;“调”为调理脏腑,随证治之,是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的现状,在辨病与辨证、辨分期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清激调补”的中医临证思路。“清”即清除外来邪毒与内生浊物,祛邪外出,是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治疗的关键;“调”为调理脏腑,随证治之,是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治疗的重要内容;“激”是激发人体正气,调动先天之气补充后天之气以抗邪,“补”即补益气血阴阳,“激”与“补”二者均扶正以祛邪,是促使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 清激调补 扶正祛邪 调理脏腑 先天之气 补益气血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萍萍分期辨治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3
2
作者 许轶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痰核 失荣 骨髓抑制 化痰除湿 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补益阴阳 李萍萍 老中医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思路 被引量:10
3
作者 文晓晨 马晓燕 宫成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治未病”思想始载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析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与各期证治规律,认为该病呈现出虚、瘀、浊的病机特点,疾病前期应以未病先防为纲,佐以益气养... “治未病”思想始载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析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与各期证治规律,认为该病呈现出虚、瘀、浊的病机特点,疾病前期应以未病先防为纲,佐以益气养阴清热和(或)活血化瘀之法,预防疾病发生。早、中、晚期以既病防变为要,其中早期重在治其未盛,益气养阴清热、健脾益肾的同时,辅以疏肝、养肝、平肝之法;中期重在治其未盛和治其未传,以温肾健脾为主,补益气血阴阳之法贯彻始终;晚期重在治其未传,温阳养阴益气、补益肾阳、养血通络同时,辅以通腑泄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分期辨治 补益气血阴阳 益气养阴清热 温肾健脾 温阳养阴益气 补益肾阳 养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症治验两则
4
作者 任玉让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58-359,共2页
1 补益肾阴阳法治疗脑积水 上官某,女,45岁,干部。1995年7月15日初诊。阵发性头痛,眩晕,呕吐4月,加重1周。患者于4个月前上班时,突感眩晕继则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随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急送本市某医院诊断为... 1 补益肾阴阳法治疗脑积水 上官某,女,45岁,干部。1995年7月15日初诊。阵发性头痛,眩晕,呕吐4月,加重1周。患者于4个月前上班时,突感眩晕继则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随即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急送本市某医院诊断为脑积水。住院治疗1月病情好转,临床症状缓解,1周前又出现头痛,眩晕,继之恶心呕吐,时神志不清,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不愿手术,前来我处就诊。诊其患者面色黎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颅内肿瘤 补益阴阳 祛风活血平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