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晓静 张峰 +1 位作者 杨盼盼 王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95-200,共6页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静脉滴注胰岛素分别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2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浆pH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TNF-α、CRP、IL-6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65.00%, P<0.05)。结论 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相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静脉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更显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血糖、pH值,缩短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泵 静脉滴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静脉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救重症哮喘的补液治疗与管理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芳芳 吴金花 +1 位作者 吴锦明 吴宝风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5期650-651,共2页
关键词 补液治疗 重症哮喘 抢救措施 管理 支气管舒张剂 糖皮质激素 抢救成功率 哮喘致死 哮喘发作 湿化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危重烧伤早期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诗政 王鹏 +2 位作者 张赛圣 刘小伟 李婷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寻求危重烧伤早期简便、快速、有效的补液治疗方案。方法对2002-07-2009-07收治的15例危重烧伤患者立即行锁骨下深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根据CVP监测结果,结... 目的寻求危重烧伤早期简便、快速、有效的补液治疗方案。方法对2002-07-2009-07收治的15例危重烧伤患者立即行锁骨下深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根据CVP监测结果,结合尿量、心率、呼吸及意识等无创监测指标调节补液;计算伤后第1个24h和第2个24h补液量;根据补液公式:品胶体总量=面积×体质量×k,换算出k值(k为晶胶体系数)。结果15例危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平稳度过。伤后第1个24h补液总量为(10963±1062)mL,晶体(5321±983)mL,胶体(4013±887)mL,5%葡萄糖(2754±753)mL,k=1.7-2.0。第2个24h输液总量为(8135±725)mL,晶体(3356±652)mL,胶体(2953±375)mL,5%葡萄糖(2584±804)mL,k=1.3-1.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中心静脉压监测运用于危重烧伤早期补液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休克 中心静脉压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指导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韦茵 熊敏君 罗建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指数(CI)等血流参数联合监测对老年脓毒性休克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18年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指数(CI)等血流参数联合监测对老年脓毒性休克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18年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伴ARD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以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为指导行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为对照组;另31例行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以ITBVI、EVLWI、CI为指导进行补液治疗,为研究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补液治疗6、24 h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vs 45.16%;93.55%vs 70.95%,P均<0.05),平均动脉压(MAP)、CVP、复苏液体量、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72 h,研究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及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显著优于治疗24 h,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72 h血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率及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9%vs 74.19%;12.90%vs 35.48%,P均<0.05),患者平均机械通气、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ITBVI、EVLWI、CI联合监测指导老年脓毒性休克伴ARDS患者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芳 陈似霞 +4 位作者 钟丽 杨显红 莫新少 彭民浩 杨定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肝移植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早期液体出入量监测的结果,分为平衡补液组(液体入量=液体出量)和负平衡补液组(液体平衡≤500 ml)两组。观察其肺部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补液治疗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肝移植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早期液体出入量监测的结果,分为平衡补液组(液体入量=液体出量)和负平衡补液组(液体平衡≤500 ml)两组。观察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74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发生肺部并发症29例(39.19%),其中负平衡补液组7例(18.42%),平衡补液组22例(61.11%)。负平衡补液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气PaO2和PaO2/FiO2值均明显高于平衡补液组(P<0.01),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后者。结论肝移植术后前3 d内至少有2 d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液体负平衡,可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补液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补液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家宁 平伟 +2 位作者 樊晓武 孙威 祖育昆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胸外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补液治疗策略。方法29例胸外术后CLS患者按预后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按CLS病程分别统计术后早期(1—4天)和术后晚期(5~7天)患者日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浆白蛋白(... 目的探讨胸外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补液治疗策略。方法29例胸外术后CLS患者按预后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按CLS病程分别统计术后早期(1—4天)和术后晚期(5~7天)患者日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浆白蛋白(ALB)含量、尿量和胸液引流量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统计日均晶体液、白蛋白、人工胶体和新鲜冰冻血浆使用,并分析两组补液策略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低血容量和低白蛋白血症;治疗后痊愈组在术后晚期症状改善而死亡组继续恶化,其日均MAP、CVP、ALB、尿量均低于痊愈组,日均胸液引流量较高。痊愈组术后早期白蛋白和人工胶体使用量高于死亡组(P〈0.05),而晶体液和血浆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晚期痊愈组白蛋白、人工胶体、血浆和晶体液使用量均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胸外术后CLS补液治疗策略需根据病程分期进行,在术后早期充分补充白蛋白和人工胶体能够有效避免CLS持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胸外术后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胃肠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莉 殷章红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5期1439-1440,共2页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原则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纠正低血容量及高血糖、补充丢失电解质、寻找诱发因素[1]。在ADA指导文件中,关于DKA补液治疗,一直沿用传统的静脉补液[1,2]。我科2010年收治1例糖...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原则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纠正低血容量及高血糖、补充丢失电解质、寻找诱发因素[1]。在ADA指导文件中,关于DKA补液治疗,一直沿用传统的静脉补液[1,2]。我科2010年收治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采用以胃肠补液为主,配合静脉补液治疗DKA[3.4],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静脉补液治疗 中毒病人 胃肠 美国糖尿病协会 护理 治疗原则 低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休克期的补液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宁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2期3473-3475,共3页
补液是烧伤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体质量和烧伤面积是决定补液量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应考虑致伤原因、地点等其他影响因素。现行的补液公式源于50%总体表面积烧伤犬的实验,补液的安全值范围小,易产生并发症,故应个体化补液,并持续监测尿量... 补液是烧伤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体质量和烧伤面积是决定补液量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应考虑致伤原因、地点等其他影响因素。现行的补液公式源于50%总体表面积烧伤犬的实验,补液的安全值范围小,易产生并发症,故应个体化补液,并持续监测尿量、体温、心率、血压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休克期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合并肺挫伤补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钢 李小兵 +1 位作者 张鹏 张明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严重肺挫伤 严重烧伤 补液治疗 临床观察 生理改变 休克 病死率 合并 意外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胸外伤合并休克的补液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通 岳光华 +1 位作者 张千易 禹京勇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1期89-,共1页
重症胸部创伤是指创伤造成胸部及其内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以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复苏是决定急诊抢救成败的一个关键。1一般资料及方法1.1我科... 重症胸部创伤是指创伤造成胸部及其内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以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复苏是决定急诊抢救成败的一个关键。1一般资料及方法1.1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52例重症胸部外伤合并休克病人,其中男39例,女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 失血性休克 胸部外伤 病人 血原性休克 补液治疗 重症胸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的补液治疗
11
作者 杨春华 吴恒义 +1 位作者 白涛 龙信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疝 休克 肾功能衰竭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气压疗法在危重病人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春霞 孟翠巧 +2 位作者 申丽旻 赵鹤龄 程彤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7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根据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危重病人心率(HR)、收缩压(SBP)、脉压(P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预测危重病人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方法]观察200例危重病人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的... [目的]根据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危重病人心率(HR)、收缩压(SBP)、脉压(PP)、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预测危重病人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方法]观察200例危重病人行双下肢气压治疗时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的变化。对PP变化大于5 mmHg的95例病人再按CVP 2 cmH2O^5 cmH2O原则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观察气囊充气和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病人HR、SBP、PP和CVP的变化。[结果]200例观察对象中有95例(47.5%)在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有明显的变化,其中90例(45.0%)在气囊充气前后HR、SBP、PP和CVP的变化与容量负荷试验的变化一致。[结论]间歇气压疗法在预防危重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可以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补液治疗的阈值分别是气囊充气前后病人HR下降大于4/min,SBP升高大于7 mmHg,PP升高大于6 mmHg,CVP可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间歇气压疗法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性创伤补液治疗156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敏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1年第2期89-90,共2页
严重多发性创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重要脏器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在临床上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稍有延误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1]。2008年6月~2009年4月,我们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156例,并给予积极补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严重多发性创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重要脏器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在临床上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稍有延误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1]。2008年6月~2009年4月,我们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156例,并给予积极补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性创伤 补液治疗 生理功能紊乱 创伤患者 2009年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补液治疗的辨证论治问题
14
作者 陈文庆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79-81,共3页
一、基础知识复习: (一)休克研究近况:从70年代开始,休克研究逐渐由组织水平深入到细胞和亚显微结构水平,正向分子水平发展。对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讨。据近来的研究认识到除儿茶酚胺以外,还发观了若干新的物质和系... 一、基础知识复习: (一)休克研究近况:从70年代开始,休克研究逐渐由组织水平深入到细胞和亚显微结构水平,正向分子水平发展。对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探讨。据近来的研究认识到除儿茶酚胺以外,还发观了若干新的物质和系统,在休克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治疗 亚显微结构 发病机理 红细胞比积 组织水平 中枢神经症状 胶体 白细胞附壁 心肌抑制因子 儿茶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补液治疗
15
作者 朱晓多 赵美红 +1 位作者 袁淑兰 陈洁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5期421-422,共2页
1临床表现;从短暂性菌血症的发生至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多在2周以内,但不少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1)发热。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有些老年或心、肾功能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均有发热。(2)心脏... 1临床表现;从短暂性菌血症的发生至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多在2周以内,但不少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1)发热。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除有些老年或心、肾功能衰竭重症患者外,几乎均有发热。(2)心脏杂音。80%~85%的患者可闻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3)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近已不多见,包括:①淤点;②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③Roth斑;④Osler结节;⑤Janeway损害。(4)动脉栓塞。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20%~40%,尸检检出的亚临床型栓塞更多。(5)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脾大、贫血,部分患者可见杵状指(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补液治疗 非特异性症状 重症患者 动脉栓塞 心脏杂音 瓣膜损害 肾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期的补液治疗探讨
16
作者 蔡立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1期1880-188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度烧伤体克期的补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9例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休克期患儿被给予补液治疗。结果:54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死亡,痊愈率为91.5%。结论: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对于帮助重度烧伤患者平... 目的:探讨小儿重度烧伤体克期的补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9例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休克期患儿被给予补液治疗。结果:54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死亡,痊愈率为91.5%。结论: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对于帮助重度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休克期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腹泻最基础、最重要的疗法——补液治疗——评估脱水程度,确定补液方案
17
作者 刘凤奎 王浩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5期8-8,共1页
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仅有腹泻.全身情况好.无发热,无明显脱水者,饮食宦软食或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如饮食不好,可口服补液盐。
关键词 急性腹泻 脱水程度 补液治疗 方案 评估 疗法 口服 全身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豪杰 徐炳超 +3 位作者 陈梦洁 韩少琪 韩转转 陈意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6-19,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实验组...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补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D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实验组在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使用USCOM进行监测。以△每搏输出量(△SV)≥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若△SV≥10%时,需要继续补液治疗,若△SV<10%,则根据实际临床需要尽可能控制补液量或减慢补液速度。比较实验组入院时及补液治疗结束时USCOM的相关参数;比较2组入院24、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和血糖;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补液治疗后,SV与心输出量(CO)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患者入院48、72 h后的液体净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实验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USCOM可有效指导DKA患者的补液治疗,并实现优化液体管理,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补液治疗 血流动力学监测 体管理 体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通混合方式静脉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园园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0期2593-2593,共1页
孕妇在早期怀孕时会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严重呕吐可引起水和电解质... 孕妇在早期怀孕时会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严重呕吐可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由于长期饥饿,机体动用脂肪组织供给能量,导致代谢中间产物——酮体的积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静脉补液治疗 电解质代谢紊乱 合方 三通 代谢中间产物 代谢性酸中毒 自然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中评估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宇衡 杨涛 +1 位作者 岳金芳 陈绍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2期2337-23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中评估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及地区一院2016年1月到2020年6月共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所有患者在补液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APACHEⅡ评分以...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中评估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及地区一院2016年1月到2020年6月共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进行分析,对比所有患者在补液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APACHEⅡ评分以及乳酸、氧和指数、心肌钙蛋白Ⅰ等指标情况。结果: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后明显升高;而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APACHEⅡ及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乳酸、心肌钙蛋白Ⅰ指标均明显降低,氧和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对感染性休克合并高脑钠肽患者补液治疗效果评估显著,其能够及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感染性休克 脑钠肽 补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