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吡哆醛补救途径两个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龙全 张剑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5-891,共7页
维生素B_6(VB_6)包括6个可相互转换的吡啶衍生物。其中,磷酸吡哆醛(PLP)作为140多种细胞酶的辅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动物从食物中获得VB_6,通过由吡哆醛激酶和磷酸吡哆醇氧化酶构成的补救途径合成PLP。PLP依赖酶的正常功能乃至... 维生素B_6(VB_6)包括6个可相互转换的吡啶衍生物。其中,磷酸吡哆醛(PLP)作为140多种细胞酶的辅酶,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动物从食物中获得VB_6,通过由吡哆醛激酶和磷酸吡哆醇氧化酶构成的补救途径合成PLP。PLP依赖酶的正常功能乃至人体最佳健康状态,依赖于细胞中PLP的平衡供给。然而,就PLP的动态平衡和调节机制以及PLP合成后的转移机制而言,目前还知之甚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为此,综述PLP补救途径两个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磷酸吡哆醛 补救途径 吡哆醛激酶 磷酸吡哆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补救途径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的分子克隆和产物合成分析
2
作者 李娜 徐铮 +4 位作者 韩子钰 徐虹 李古月 夏洪志 牛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8,共8页
2′-岩藻糖基乳糖作为人乳寡糖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对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极具应用价值的母乳概念配方奶粉添加剂。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选定幽门螺杆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cT2与脆... 2′-岩藻糖基乳糖作为人乳寡糖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对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极具应用价值的母乳概念配方奶粉添加剂。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选定幽门螺杆菌来源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cT2与脆弱拟杆菌来源的L-岩藻糖激酶基因fkp共表达,构建了2′-FL的补救合成途径。对乳糖转运蛋白LacY以及2′-FL运出蛋白伯氏耶尔森氏菌来源的糖转运蛋白Tpyb或大肠杆菌来源的糖转运蛋白SetA适量过表达,大幅增加了胞外产物浓度。比较BL21(DE3)、C41(DE3)、JM109(DE3)这3种菌株的2′-FL合成能力,得到了基于JM109(DE3)的2′-FL最终合成菌株J2-V8。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在摇瓶中48 h得到2′-FL的胞外质量浓度为2.67 g/L,较初始菌株提高了5倍,转化率为0.82 mol/mol岩藻糖,以上结果为2′-FL的生物制备技术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寡糖 2′-岩藻糖基乳糖 补救途径 微生物细胞工厂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通过使SOD1失活和刺激溶酶体蛋白水解阻断嘌呤补救途径用于癌症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乃华(编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956-1956,共1页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核心标志,也是肿瘤发生和肿瘤进展的关键。对抗癌化合物代谢扰动的研究将有助于彻底了解这些药物的潜在机制并确定新的抗癌靶点。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陈文连及其团队研究了齐墩果酸(OA)对肺癌和乳腺癌代谢的影响。... 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核心标志,也是肿瘤发生和肿瘤进展的关键。对抗癌化合物代谢扰动的研究将有助于彻底了解这些药物的潜在机制并确定新的抗癌靶点。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陈文连及其团队研究了齐墩果酸(OA)对肺癌和乳腺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OA能迅速改变癌症的代谢,特别是抑制嘌呤补救途径(PSP)的作用。PSP的恢复明显抑制了OA诱导的DNA复制和细胞增殖停滞,强调了该途径对OA抗癌活性的重要性。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和5′-核苷酸酶(5′-NT)是PSP活性必不可少的两种代谢酶,可通过溶酶体途径被OA迅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进展 癌症治疗 抗癌化合物 SOD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团队研究 补救途径 齐墩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补救途径在肌苷代谢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海 钱卫 +1 位作者 季明杰 巩海涛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453-457,共5页
运用核苷酸补救途径理论 ,采用枯草杆菌肌苷产生菌 ,在培养过程中添加次黄嘌呤 ,作为从头合成途径 (denovo)的补充 .此方法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肌苷产率大幅提高 .
关键词 核苷酸补救途径 次黄嘌呤 肌苷代谢 肌苷产率
原文传递
我国票据丧失补救的完善
5
作者 李瑞 周建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票据丧失 补救途径 作废声明 挂失 公示催告 《民事诉讼法》 《票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补救在旅行社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9-82,共4页
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旅行社员工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服务失误的情况难以避免。对旅行社服务失败类型的归类总结以及成因的追溯,针对旅游产品的特性及旅行社本身经营的特点,提出服务补救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力求对旅行社服务补救工作给予一... 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旅行社员工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服务失误的情况难以避免。对旅行社服务失败类型的归类总结以及成因的追溯,针对旅游产品的特性及旅行社本身经营的特点,提出服务补救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力求对旅行社服务补救工作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社 服务失败 服务补救 补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改换大肠杆菌腺苷酸代谢途径来增加胞内能荷水平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振霆 吕晓冰 张惠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2,共7页
原核生物细胞能量和物质代谢的途径是一个很复杂的网络,改变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会对能量和物质流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以往的文献和研究已经将大肠杆菌的腺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研究的很透彻。使用HPLC对删除了add基因的大... 原核生物细胞能量和物质代谢的途径是一个很复杂的网络,改变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会对能量和物质流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以往的文献和研究已经将大肠杆菌的腺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研究的很透彻。使用HPLC对删除了add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内腺苷类核苷酸分析表明,在腺嘌呤核苷酸补救途径中单一基因的途径操作不能有效改变腺嘌呤类核苷酸的代谢流向。实验中通过删除大肠杆菌JM83株中的add基因(编码腺苷脱氨酶[EC:3.5.4.4][1,2]),deoD基因(编码嘌呤核苷磷酸酶[EC:2.4.2.1][3,4]),amn基因(编码AMP核苷酶[EC:3.2.2.4][5])并引入外源ado1基因(来自酵母编码腺苷激酶[EC:2.7.1.20][6,7,8]),构建了菌株J991+(add?,deoD?,amn?,ado1+,JM83),将其在含腺苷的LB培养基培养,使用HPLC分析其胞内腺苷类能量物质发现,ATP,ADP,AMP胞内含量都有所增加,分别都比对照JM83菌株提高一倍左右,大大加强了腺苷转化AMP的代谢流量,实现了改变物质代谢流向并使ATP积累的目的。该菌种实现了高产ATP代谢通路的构建,为下游生物工程发酵提供了较野生菌更高效的菌种,有望通过发酵工程优化培养,大幅提高ATP产量。同时,"尝试改变AMP的浓度而非直接针对ATP调节代谢途径,达到ATP积累的目"这一思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最后也表明在腺嘌呤核苷酸补救代谢途径中,为达到物质代谢流改变的目的,多基因联合操作较之单基因敲除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补救合成途径 基因删除 代谢流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LT与^(18)F-FDG评估化疗早期反应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谭业颖 田嘉禾 +5 位作者 汤义军 张锦明 李善春 王朝阳 徐志英 林乐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比较18F-FLT与18F-FDG在评估肺腺癌化疗早期反应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材料和方法:选择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3种化疗药物,分别与肺腺癌A549细胞共同孵育1、4、24和72h,测定细胞摄取18F-FLT和18F-FDG的变化,与药敏试验MTT法测定的存... 目的:比较18F-FLT与18F-FDG在评估肺腺癌化疗早期反应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材料和方法:选择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3种化疗药物,分别与肺腺癌A549细胞共同孵育1、4、24和72h,测定细胞摄取18F-FLT和18F-FDG的变化,与药敏试验MTT法测定的存活细胞数目和细胞抑制率比较,判断两种示踪剂评估化疗反应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1)18F-FDG摄取变化:化疗后1h,除5-FU组18F-FDG摄取明显增高(120±8%,P<0.01)外,顺铂和阿霉素组基本不变。4h、24h,三组变化也无明显变化。72h,三组均明显降低(35±3%,50±2%,55±4%,P<0.01)。(2)18F-FLT摄取变化:3种细胞抑制剂均引起18F-FLT摄取明显变化,但变化趋势不同。5-FU对18F-FLT摄取的影响是双相的,治疗后1h、4h,摄取增加(145±12%,P<0.01;150±14%,P<0.01);24h和72h明显减少(43±4%,60±4%P<0.01)。阿霉素和顺铂引起18F-FLT摄取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治疗后1h就观察到18F-FLT摄取迅速减少(70±6%,85±4%,P<0.01),24h摄取几乎全部被抑制(26±2%,15±4%,P<0.01)。72h摄取较对照组仍降低(35±1%,30±2%,P<0.01)。结论:18F-FLT能否反映化疗反应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5-FU治疗后激活了肿瘤DNA补救合成途径而使早期摄取增高,相反,顺铂和阿霉素则引起摄取减低。18F-FDG摄取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LT 18F-FDG 化疗反应 补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维生素B_6从头合成与代谢转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黄龙全 张剑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4-2131,共8页
维生素B6是一组可相互转换的吡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磷酸吡哆醇、磷酸吡哆胺和磷酸吡哆醛。其中,磷酸吡哆醛是140多种细胞酶的辅酶。至今发现两种VB6从头合成途径,DXP(1-脱氧-D-木酮糖-5-磷酸)依赖途径和DXP非... 维生素B6是一组可相互转换的吡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磷酸吡哆醇、磷酸吡哆胺和磷酸吡哆醛。其中,磷酸吡哆醛是140多种细胞酶的辅酶。至今发现两种VB6从头合成途径,DXP(1-脱氧-D-木酮糖-5-磷酸)依赖途径和DXP非依赖途径,前者仅存在于大肠杆菌和少量其他细菌,后者存在于其他所有VB6自养生物。除了VB6的从头合成,所有细胞生物体内还存在一条相似的补救途径,补救途径实现VB6各型的代谢转换。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VB6从头合成和代谢转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维生素B6 从头合成途径 补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动物和寄生虫尿苷磷酸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润花 祝建疆 殷国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468,共4页
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UPP)是嘧啶补救合成途径的一种关键性调节酶,可逆地催化尿嘧啶核苷、脱氧尿嘧啶核苷转变为尿嘧啶和核糖-1-磷酸,对维持和调控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物种的尿苷磷酸化酶虽... 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UPP)是嘧啶补救合成途径的一种关键性调节酶,可逆地催化尿嘧啶核苷、脱氧尿嘧啶核苷转变为尿嘧啶和核糖-1-磷酸,对维持和调控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物种的尿苷磷酸化酶虽然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理化性质、结构特点、活化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将尿苷磷酸化酶作为靶点,设计和开发抗菌、抗寄生虫感染药物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不同生物来源的尿苷磷酸化酶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研究进展,为研究刚地弓形虫UPP基因表达蛋白作为抗弓形虫疫苗靶点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磷酸化酶 嘧啶补救途径 刚地弓形虫 疫苗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柠檬酸盐与次黄嘌呤偶合添加的环磷酸腺苷发酵工艺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志刚 陈宝峰 +2 位作者 方智博 张中华 常景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为缓解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发酵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发酵24 h一次性添加3 g/L-broth的柠檬酸钠,cAMP产量达到3. 69 g/L,发酵强度为0. 074 g/(L·h),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 2%和60. 2%,发酵性能得到改善... 为缓解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发酵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发酵24 h一次性添加3 g/L-broth的柠檬酸钠,cAMP产量达到3. 69 g/L,发酵强度为0. 074 g/(L·h),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 2%和60. 2%,发酵性能得到改善。通过对胞内能量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添加柠檬酸钠显著提高了ATP含量和ATP/ADP比率,为cAMP合成提供了能量和物质保障。另外,提出了添加柠檬酸钠偶合脉冲补充次黄嘌呤(前体)的发酵工艺,将能量供给与补救途径的优势相结合,cAMP产量达到4. 42 g/L,发酵强度为0. 088g/(L·h),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3. 1%和9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 环磷酸腺苷 次黄嘌呤 补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Mo敏感突变体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亚琳 陈海燕 +2 位作者 郝宁 藤原徹 武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了了解Mo的分子功能,对26 000粒拟南芥EMS诱变突变体种子进行了筛选,鉴定出一个对正常Mo敏感的突变体4-10。在正常170 nmol/L Mo条件下,4-10突变体的根部伸长发育受到抑制,而340μmol/L Mo处理能部分恢复突变体根长。在170 nmol/L Mo... 为了了解Mo的分子功能,对26 000粒拟南芥EMS诱变突变体种子进行了筛选,鉴定出一个对正常Mo敏感的突变体4-10。在正常170 nmol/L Mo条件下,4-10突变体的根部伸长发育受到抑制,而340μmol/L Mo处理能部分恢复突变体根长。在170 nmol/L Mo条件下4-10和Col-0幼苗的根长分别为(1.56±0.13)cm和(11.89±0.71)cm;而在340μmol/L Mo条件下,4-10和Col-0的根长分别为(3.3±0.17)cm和(6.8±0.73)cm。此外,340μmol/L Mo处理能够恢复4-10异常的根形态。Mo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10突变体植株根部Mo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除了对正常Mo敏感外,4-10突变体叶色对NH_4^+也敏感,其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Col-0。为了鉴定4-10突变体候选基因,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候选基因定位到1号染色体一个23 kb区域(26.809~26.832 Mb),进一步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存在1个非同义突变SNP,包含该SNP的基因At1g71100编码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初步证明,RPI基因为4-10突变体的候选基因。利用At RPI基因纯合突变植株和4-10突变体进行的等位性检测结果表明,4-10突变体和等位基因突变体rsw10-1杂交的F1仍然对NH_4^+敏感,从而确定RPI基因为4-10突变体基因。通过表型分析注意到除了过量Mo能恢复4-10突变体根长之外,外源尿苷处理同样可以恢复4-10突变体的根长。结果表明,过量的Mo通过尿苷转运作用促进了补救合成途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 拟南芥 图位克隆 补救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岩藻糖对母乳寡糖(HMOs)合成的意义及其产业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永胜 王硕 +1 位作者 张慧林 李冲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近年来,母乳寡糖的体外合成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为了探究其原因,笔者综述了数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母乳寡糖合成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全细胞发酵合成法是当今公认最具有工业化潜力的母乳寡糖生产方法,同时发现,L-岩... 近年来,母乳寡糖的体外合成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为了探究其原因,笔者综述了数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母乳寡糖合成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全细胞发酵合成法是当今公认最具有工业化潜力的母乳寡糖生产方法,同时发现,L-岩藻糖的价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母乳寡糖的产业化发展。如今L-岩藻糖的生产仍以天然产物提取为主,存在着原料单一、提取成本高等问题。今后应开发更多的L-岩藻糖生产方法,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构建高产L-岩藻糖菌株,同时从农业废弃物资源中提取L-岩藻糖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寡糖(HMOs) L-岩藻糖 体外合成 全细胞发酵合成 补救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中酶蛋白硫辛酰化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2 位作者 陈艺彩 鄢明峰 张文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78-2293,共16页
硫辛酸为含有两个硫原子的八碳脂肪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细胞中硫辛酸是重要的辅因子,影响多种α-酮酸脱氢酶活性,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中酶蛋白硫辛酰化... 硫辛酸为含有两个硫原子的八碳脂肪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细胞中硫辛酸是重要的辅因子,影响多种α-酮酸脱氢酶活性,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中酶蛋白硫辛酰化途径研究得较为清楚,包括依赖于LipB-LipA的硫辛酸从头合成途径和依赖于LplA的硫辛酸补救合成途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同细菌中酶蛋白硫辛酰化途径具有较高的多样性,部分细菌中GcvH蛋白也参与硫辛酰化修饰过程,相关催化酶类也不尽相同。本文系统总结了硫辛酸依赖的多酶复合体、硫辛酰修饰的结构域和GcvH蛋白,以及不同细菌中酶蛋白硫辛酰化途径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了解细菌酶蛋白硫辛酰化机制、开发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以及利用生物法高效生产硫辛酸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硫辛酸从头合成途径 硫辛酸补救合成途径
原文传递
低聚磷酸盐与次黄嘌呤偶合添加提高环磷酸腺苷发酵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宝峰 李志刚 +1 位作者 张中华 常景玲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1,共7页
环磷酸腺苷(cAMP)在微生物细胞内由ATP直接环化形成,而ATP的合成需要能量与前体的持续供应。通过添加次黄嘌呤激活补救途径,促进了cAMP的合成,与对照批次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39. 1%,但发酵进行至51h产物不再生成,而且产量未能得到提高。... 环磷酸腺苷(cAMP)在微生物细胞内由ATP直接环化形成,而ATP的合成需要能量与前体的持续供应。通过添加次黄嘌呤激活补救途径,促进了cAMP的合成,与对照批次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39. 1%,但发酵进行至51h产物不再生成,而且产量未能得到提高。偶合添加次黄嘌呤和2g/L-broth六聚偏磷酸钠发酵批次的cAMP产量达到7. 24g/L,比单独添加次黄嘌呤和六聚偏磷酸钠的批次产量分别提高了125. 5%和93. 5%,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达到了0. 101g/(L·h)。六聚偏磷酸钠和次黄嘌呤偶合添加工艺将低聚磷酸盐和补救途径的优势相结合,有效促进了cAMP合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酸腺苷 次黄嘌呤 低聚磷酸盐 补救途径
原文传递
APIP功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佳宁 于晓光 林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81-584,共4页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apaf-1 interacting protein,APIP)可抑制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细胞凋亡。此外,APIP作为蛋氨酸补救途径(methionine salvage pathway...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apaf-1 interacting protein,APIP)可抑制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tic peptid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细胞凋亡。此外,APIP作为蛋氨酸补救途径(methionine salvage pathway)中的关键酶可通过抑制caspase1的活性抑制细胞焦亡。新的研究发现,APIP对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现就APIP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以期为APIP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相互作用蛋白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蛋氨酸补救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