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导“蚁族”群体行动倾向的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欢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一个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简称"蚁族")的出现,折射出我国在教育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高知""弱小""聚居"的第... 一个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低收入聚居群体(简称"蚁族")的出现,折射出我国在教育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高知""弱小""聚居"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以相对剥夺感强,生活满意度低、对网络技术的熟练应用及普遍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特征,该群体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潜在威胁。试研究引导"蚁族"群体行动的策略,以期改善"蚁族"的现实状况,提高其满意度,进而降低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族 群体行动倾向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与个人集体行动倾向--基于CGSS2006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秀玫 黄荣贵 桂勇 《社会学评论》 2014年第3期53-62,共10页
集体行动倾向是集体行动的萌芽。现有文献主要从客观结构、不公平感、社会冲突感和动员结构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基于CGSS2006调查数据,本研究将休闲活动按照社会空间性质和活动性质进行分类,并探索不同类型休闲方式与集体行动倾向的关... 集体行动倾向是集体行动的萌芽。现有文献主要从客观结构、不公平感、社会冲突感和动员结构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基于CGSS2006调查数据,本研究将休闲活动按照社会空间性质和活动性质进行分类,并探索不同类型休闲方式与集体行动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共领域内的消遣型和发展型休闲活动均对城市居民的集体行动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私人领域内的发展型休闲活动对城市居民的集体行动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私人领域内消遣型休闲活动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休闲活动 集体行动倾向 CGSS
原文传递
中国公众集体行动的倾向性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分析
3
作者 罗筠 周华连 陈丽珊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公众对集体行动问题的态度和认知状况,本文利用最新发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13),分析影响中国公众集体行动倾向性的因素。研究运用社会运动理论的三个解释框架,基于12000个样本,发现中国公众的集体行动倾向...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公众对集体行动问题的态度和认知状况,本文利用最新发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2013),分析影响中国公众集体行动倾向性的因素。研究运用社会运动理论的三个解释框架,基于12000个样本,发现中国公众的集体行动倾向在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同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就业状况、政治身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集体行动倾向。而社会剥夺感是诱发集体行动的重要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网络在集体行动的动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一般的认识所不同的是,研究发现,具有较强社会关系资本的个人也具有明显的集体行动倾向,而社会关系网络对中国公众集体行动参与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还是由政治机会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倾向 社会关系网络 相对剥夺感 人生可用性 政治机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太忠 皮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0,共5页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教师 “需要—满足”心理结构 压力体验 行动倾向 享用状态 教育功能 责任感 审美建构 关爱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人存在的超越过程——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哲学研究之一
5
作者 丁东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5,共4页
和谐社会内在于人的存在结构中,现实中不存在任何给定的、必然的和谐社会框架;在必然性领域寻求和谐社会的做法与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倾向密切相关;马克思哲学开创了从人的活动本身研究和谐社会问题的新视角,使得和谐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 和谐社会内在于人的存在结构中,现实中不存在任何给定的、必然的和谐社会框架;在必然性领域寻求和谐社会的做法与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倾向密切相关;马克思哲学开创了从人的活动本身研究和谐社会问题的新视角,使得和谐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这样,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反思性存在,是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的积极改变现状的现实活动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 知性倾向 行动倾向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自律,遇见更好的自己
6
作者 李姝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第4期87-88,共2页
疫情宅在家,很多人每天过得浑浑噩噩,而又为虚度光阴而感到焦虑。如果能够学会自律,把每天安排得很充实,那么这种焦虑感自然也就会消失。自律是个体平衡内在冲动与外在诱惑时选择符合长远利益的行动倾向,而不是满足眼前需要的行动反应... 疫情宅在家,很多人每天过得浑浑噩噩,而又为虚度光阴而感到焦虑。如果能够学会自律,把每天安排得很充实,那么这种焦虑感自然也就会消失。自律是个体平衡内在冲动与外在诱惑时选择符合长远利益的行动倾向,而不是满足眼前需要的行动反应。提到自律,很多人会想到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自虐,会觉得自律的人生很辛苦、很无趣。其实不然,真正的自律带给我们的是长久的轻松、愉快以及自由。自律的宅家生活作为一个还算自律的人,我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宅家生活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冲动 焦虑感 行动倾向 头悬梁 锥刺股 自律 宅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肖放 落合俊郎 朴在国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0,共8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进行了综合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对智力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性、能力评价、能力以外评价、外向性、温和性"等五个因子构成;对智力残疾以外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进行了综合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对智力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性、能力评价、能力以外评价、外向性、温和性"等五个因子构成;对智力残疾以外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性、评价、希望-期待、亲近感"等四个因子构成;对残疾人的行动倾向态度由"交流愿望、承认-接受、交流自信、拒绝心理"等四个因子构成。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残疾人接触程度及人权意识程度等影响对残疾人态度,其中人权意识程度还直接影响对残疾人的行动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态度 行动倾向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创业意图经典模型评介与整合研究框架构建 被引量:7
8
作者 葛宝山 蒋海燕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0,共10页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不断创建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术界的创业意图研究热情。研究创业意图问题,探究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对于培育创业意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不断创建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术界的创业意图研究热情。研究创业意图问题,探究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对于培育创业意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先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意图基础模型(intention-based entrepreneurship model,下称创业意图模型)进行了述评和比较,归纳总结了它们的不同特点,最后针对现有模型仍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个情境化的创业意图整合研究框架,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创业意图 有利性感知 可行性感知 行动倾向 社会规范感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