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行为无价值论:违法性本质的再探究
1
作者 马荣春 张月 《关东学刊》 2024年第6期5-21,共17页
违法性本质之争是刑法学的“路线之争”。结果无价值论所自称的相对于一元行为无价值论和二元行为无价值论的理论优势,难经推敲,从而其违法性本质论的优势地位难以维持。但当下盛行的二元行为无价值论和二元结果无价值论乃至新行为无价... 违法性本质之争是刑法学的“路线之争”。结果无价值论所自称的相对于一元行为无价值论和二元行为无价值论的理论优势,难经推敲,从而其违法性本质论的优势地位难以维持。但当下盛行的二元行为无价值论和二元结果无价值论乃至新行为无价值论,因实质上皆属于“并列论”而难以体系自洽。违法性本质的理论建构应实现体系自洽并能够妥当解答实践问题。这便使得修正行为无价值论即以结果无价值为补充的行为无价值论应运而生。“秩序无(反)价值”的初始根据与“补充与被补充”的理论构造赋予修正行为无价值论中的违法性本质以价值层面和逻辑层面的体系性。修正行为无价值论坚守着“行为无价值”的主导性立场,是一种用“物的不法论”来限制“人的不法论”的违法性本质理论,其有着刑法谦抑性的精神蕴含,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刑法立法和刑法司法的基本动向。与“人性民法观”和“物性刑法观”相对,修正行为无价值论将受“物性”限制的“人性刑法”赋为刑法的根本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本质 修正行为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秩序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文俊 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09年第4期79-93,共15页
违法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还是行为规范违反,存在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最近国内有学者撰文提倡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核心不是法益侵害而是行为规范违反,刑法的重心不是保护法益而是强化公民的规范意识,但... 违法性的实质是法益侵害还是行为规范违反,存在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对立。最近国内有学者撰文提倡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认为违法性的核心不是法益侵害而是行为规范违反,刑法的重心不是保护法益而是强化公民的规范意识,但这种立场与刑法的伦理化亦步亦趋,使得刑法处罚范围不明确,动摇罪刑法定原则;由于广泛承认主观的违法要素而亲和主观的违法性论,导致违法性与责任判断相混淆;"许霆案"5年有期徒刑的判决结果,足以使我们丢弃"公众的规范认同"的幻想;昨天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人,今天"一不小心"成为"双规"对象的中国现实告诉我们,刑法的任务不是规训国民使其彬彬有礼,而是及时发现并依法打击犯罪,强化刑法的裁判规范功能,因而,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不应是当今中国刑法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 刑法的基本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无价值论与积极一般预防 被引量:47
3
作者 周光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8,共11页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 犯罪是和刑罚相对应的概念,合理的违法性论必定与能够充分发挥其效果的刑罚论相联系;离开对刑罚相关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清晰地揭示犯罪的本质。特殊预防和由费尔巴哈所首倡的消极一般预防都存在明显缺陷。积极一般预防论的主旨是通过指导公众的行为,确立公众对于规范的认同、尊重进而预防犯罪。行为无价值二元论认为犯罪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造成法益侵害,刑法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的存在并最终保护法益,相应地,对刑罚的目的就不应当定位于通过威慑来阻止现实或者潜在的犯罪人和社会一般人今后不犯罪,而是要凸显规范的意义,引导公众按照行为规范行事,因而主张积极的、规范的一般预防,使犯罪论和刑罚论浑然一体、前后照应。肯定积极的一般预防论有助于准确认定中止犯、过失犯;同时,不会造成重刑化,不会无端限制个人行动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刑罚目的 积极的一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行为无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兼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健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124,共15页
新行为无价值论无法形成与结果无价值论的有效争点。行为在判断违法性方面较之于结果的独特性或优越性难以体现;单纯通过刑罚来维护规范,有失正当。判断不法需要考量主观要素的观点,无法起到威慑行为人进一步偏离规范进而产生保护法益... 新行为无价值论无法形成与结果无价值论的有效争点。行为在判断违法性方面较之于结果的独特性或优越性难以体现;单纯通过刑罚来维护规范,有失正当。判断不法需要考量主观要素的观点,无法起到威慑行为人进一步偏离规范进而产生保护法益的效果。行为规范违反说之价值判断所依据的基准与社会观念、社会行为准则等脱离不开干系。将罗克信意义上的客观归责理论当作建构法益侵害导向说的实质工具,意图抗衡结果无价值论的做法,存在问题。新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差别,不在于在判断违法性问题上的事前或者事后的立场。新规范违反说的理论"基因"决定了其难以彻底"告别"伦理规范。刑法需借助多学科的知识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工具,重新直面伦理规范二元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争点 理论基因 明确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法益保护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融合
5
作者 童春荣 徐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8-73,共6页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之目的均致力于法益保护,人权保障,但由于两者违法性判断标准不一,单一适用将在个案上导致不当入罪。而中国刑罚"世轻世重"的思想,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背景又要求刑法具有限制... 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之目的均致力于法益保护,人权保障,但由于两者违法性判断标准不一,单一适用将在个案上导致不当入罪。而中国刑罚"世轻世重"的思想,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背景又要求刑法具有限制入罪的功能。因此,从我国刑事法益的保护来说,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价值论需要进行合理融合,以充分发挥两者之优势,规避其缺陷,并通过两次违法性判断,不断缩小犯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益保护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以偶然防卫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嫒洋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2-56,共5页
偶然防卫中,防卫意思是否必要的争论实质上是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而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所持有的法益观及对违法性认识的不同。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坚持违法性是规范的违反与法益的侵害并存,结果... 偶然防卫中,防卫意思是否必要的争论实质上是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而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所持有的法益观及对违法性认识的不同。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坚持违法性是规范的违反与法益的侵害并存,结果无价值论坚持违法性的本质是对法益的侵害。对比两者的刑法目的认识及所持的价值观,行为无价值论更符合我国的刑法实践,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偶然防卫 违法性认识 法益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与违法性实质之争
7
作者 吕晓凤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8-93,共6页
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主要是关于违法性实质之争,行为无价值认为行为的规范违法性是违法的关键所在;而结果无价值认为行为所造成的法益的侵害后果是违法的关键所在。由于对行为(含行为的目的、方法、特征等)和结果的地位及性质认... 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主要是关于违法性实质之争,行为无价值认为行为的规范违法性是违法的关键所在;而结果无价值认为行为所造成的法益的侵害后果是违法的关键所在。由于对行为(含行为的目的、方法、特征等)和结果的地位及性质认识不同,导致对违法性实质的看法、违法性要素的所含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是行为无价值论还是结果无价值论都无法完全站在有利的立场上驳辩对方,而现阶段行为无价值论更能坚持刑法理论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犯罪构成 违法性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及其启示
8
作者 欧阳乾庆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9期360-360,327,共2页
德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对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德国关于违法性的本质论争经过了一元结果无价值论,行为无价值论,一元行为无价值论,最终形成通说即折中二元论的过程,其和我国目前较为混乱的违... 德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对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德国关于违法性的本质论争经过了一元结果无价值论,行为无价值论,一元行为无价值论,最终形成通说即折中二元论的过程,其和我国目前较为混乱的违法性本质之争显然具有很大的区别。借鉴德国违法性本质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法益侵害是刑法不法理论的基础;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并非完全对立的;结合两者之间的长处,创立一种较为妥善的违法性本质理论是势之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论 违法性本质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通肇事逃逸——基于二元行为无价值论的路径分析
9
作者 钱日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8-32,共5页
学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历来存在诸多争议,但目前各种观点并没有将交通肇事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与司法实际相联系,因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遵循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路径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规范目的不只是促使肇事者积极抢救被害人... 学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界定历来存在诸多争议,但目前各种观点并没有将交通肇事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与司法实际相联系,因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遵循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路径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规范目的不只是促使肇事者积极抢救被害人,更重要的是恢复被破坏的交通秩序,重塑规范的有效性,增强国民的安全意识与秩序观念,故应当将交通肇事逃逸解释为行为人明知自己交通肇事而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进而给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险或造成其他法益侵害危险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逃逸 逃避法律追究说 救助义务说 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盛世朝代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10
作者 刘雪楠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2期283-283,294,共2页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步期、变革期和转型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刑法作为社会关系强有力的调整器,也应该不断变化来适应当前社会。那么,如何完善刑法,打磨我们手中的工具尤为重要。这需要智慧,需要当前每个法律工作者的集思广益,更...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步期、变革期和转型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刑法作为社会关系强有力的调整器,也应该不断变化来适应当前社会。那么,如何完善刑法,打磨我们手中的工具尤为重要。这需要智慧,需要当前每个法律工作者的集思广益,更需要历史真实的实践智慧。本文通过梳理汉朝、唐朝和清朝三大盛世朝代的刑法观浅析两种理论,以期借鉴历史经验,更好地完善和推进当代的刑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世朝代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卫限度的讨论应当脱逸结果无价值论、行为无价值论之争
11
作者 陈文昊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58-65,共8页
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应当锁定为法益衡量说,法确证利益固然可以纳入法益中加以评价,但将脱逸法益衡量的"法确证利益原则"作为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存疑。防卫限度中的"基本相适应说"旨在说明行为而非结果,与"... 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应当锁定为法益衡量说,法确证利益固然可以纳入法益中加以评价,但将脱逸法益衡量的"法确证利益原则"作为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存疑。防卫限度中的"基本相适应说"旨在说明行为而非结果,与"必需说"在具体案件的处理结果上基本一致。"行为过当"与"结果过当"不应也不能割裂看待,应当将结果过当作为判断行为过当的因素之一。将防卫过当进行拆分只是解释论问题,并且与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无关。防卫过当成立故意,而假想防卫成立过失在逻辑上不存在矛盾,在防卫过当罪过形态的认定上应当结合具体案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过当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 被引量:75
12
作者 周光权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8,共12页
刑法中,行为违法性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对此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违法性及责任的判断,且影响到对刑法的功能乃至整个刑法理论的定位。本文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对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这两种有... 刑法中,行为违法性的本质是什么?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社会伦理规范的违反?对此问题的回答涉及对违法性及责任的判断,且影响到对刑法的功能乃至整个刑法理论的定位。本文基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在对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这两种有关违法性、犯罪本质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倡与现代法治国家刑法理念相符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理论,并较为详尽地论述了该理论对我国刑法发展的特殊理论价值及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此处推介,诚望或能有助于并推动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基本价值和基础理论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行为违法性 刑法学 结果无价值论 法治国家 法益保护 刑法主观主义
原文传递
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被引量:84
13
作者 周光权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4-957,共14页
行为无价值论如欲告别道德主义的羁绊,就应该承认犯罪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指向法益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的行为无价值论是"新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导向性说"的统一体。既然违法性兼具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损害(实害... 行为无价值论如欲告别道德主义的羁绊,就应该承认犯罪是违反行为规范进而指向法益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的行为无价值论是"新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导向性说"的统一体。既然违法性兼具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损害(实害或者危险)的双重性质,那么,像一元的结果无价值论(纯粹的结果无价值论)那样,只将法益置于违法性评价的核心,完全不考虑行为本身的不妥当性的主张,存在诸多显而易见的缺陷,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损害共同决定违法性的有无及其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益要从属于行为;在对法益概念的具体使用上,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之间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使得行为无价值论总体上呈现出与结果无价值论不同的理论面貌,而且最终导致两派在犯罪成立范围、认定犯罪的思维过程、犯罪和刑罚的关系、刑法和社会的关联度上都不相同。因此,分析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概念 方法论
原文传递
新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 被引量:85
14
作者 周光权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5-191,共17页
对于在犯罪论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实质违法性论问题,有重视"恶果"的结果无价值论和重视"通过‘恶行’造成‘恶果’"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但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两种理论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合理的违法性论... 对于在犯罪论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实质违法性论问题,有重视"恶果"的结果无价值论和重视"通过‘恶行’造成‘恶果’"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但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两种理论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合理的违法性论应该考虑某种身体动静如何通过对行为规范的违反造成法益损害,以建立一种"新行为无价值论"。这个意义上的(二元)行为无价值论不会使处罚范围扩大化,不会侵犯人权;同时,仍然坚守客观违法性论立场,不会混淆违法和责任的界限。新行为无价值论能够将犯罪论和刑罚论有机地统一起来,肯定刑罚积极的一般预防目的,也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立法倾向、司法实务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规范违反 法益指向性 行为无价值论 积极的一般预防 客观归责理论
原文传递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及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立庆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刑法理论在关于违法性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日本刑法学者相关讨论亦影响到我国刑法学界。我国学者的讨论立足于现行立法规定而展开,在犯罪成立条件问题上批判了现有的四要件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 刑法理论在关于违法性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争论。日本刑法学者相关讨论亦影响到我国刑法学界。我国学者的讨论立足于现行立法规定而展开,在犯罪成立条件问题上批判了现有的四要件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术特征。中国刑法学须接受结果无价值论,其原因有四:第一,形式违法性中的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实定法规;第二,在所谓违法二元论的场合,在进行违法判断的时候,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这两者都应予以考虑;第三,在对行为是否违法进行判断的场合,若坚持行为无价值论,则故意、过失也好,责任能力也好,都成了违法判断的对象,导致有责行为的不必要;第四,坚持结果无价值一元论还可以直接解决物的不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规范违反 法益侵害
原文传递
新行为无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兼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16
作者 贾健 《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12期23-25,共3页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论争在学界弥漫开来。周光权教授作为前者之扛鼎者,其观点经历了由'通过维护伦理规范来保护法益'之旧行为无价值论向'经由维护法规范进而保护法益'(新规范违反说)与'行...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的论争在学界弥漫开来。周光权教授作为前者之扛鼎者,其观点经历了由'通过维护伦理规范来保护法益'之旧行为无价值论向'经由维护法规范进而保护法益'(新规范违反说)与'行为的法益侵害导向性说'之新行为无价值论的转变。周光权教授认为两者的争论有向纵深推进的需要。但本文认为,新行为无价值论无法形成与结果无价值论的有效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违法性 周光权 规范违反说 结果无价值论 法益侵害
原文传递
行为无价值论理论优势之探析——兼与张明楷教授的商榷
17
作者 黄得说 《东南法学》 2018年第1期37-52,共16页
规范是法益侵害的逻辑前提与评价依据,无规范则无'法益'也无'侵害';法益侵害不是一客观事实,而是规范对特定事实状态的评价结果。采取行为无价值论,将故意、过失纳入违法的判断资料,有利于更准确地描述不法,也有利于我... 规范是法益侵害的逻辑前提与评价依据,无规范则无'法益'也无'侵害';法益侵害不是一客观事实,而是规范对特定事实状态的评价结果。采取行为无价值论,将故意、过失纳入违法的判断资料,有利于更准确地描述不法,也有利于我国犯罪论体系中对罪责'量'的考察。在现代产权制度中,法益保护的核心内容应为对产权者自由支配权保护,即自由先于功利,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一般原理不应被简化为法益衡量。从刑法的法益保护目的出发,也不能直接推导出不法的实质为法益侵害,对不法的界定要受到刑法目的和实现目的手段的双重制约。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相比,提高了刑法的最优威慑水平,增进了预防效益,降低了产权制度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规范违反 法益侵害
原文传递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及其趋向——以围绕基本立场的对立为视角 被引量:4
18
作者 関哲夫 王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127,190,共12页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是日本二战后围绕刑法解释学基本立场的一个对立,是结果无价值论与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之间的对立,它决定着学者们对于刑法学问题的思考。最近,基于刑法的本质机能是法益保护的立场上,为实现对于法益的全面保... 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是日本二战后围绕刑法解释学基本立场的一个对立,是结果无价值论与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之间的对立,它决定着学者们对于刑法学问题的思考。最近,基于刑法的本质机能是法益保护的立场上,为实现对于法益的全面保护,同时为了一般预防,强调有必要处罚那些具有法益侵害危险性行为的行为无价值论逐渐变得有力了,围绕实质违法性的讨论开始转到如何把握作为刑法射程范围的法益侵害的危险性上面。在现代的所谓风险社会中,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实际上就是事后处理型刑法观与事前预防型刑法观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无价值论 危险社会 事后处理型刑法观 事前预防型刑法观
原文传递
行为、结果无价值理论哲学根基正本清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啸天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41,共17页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之间的激烈论争。近期,有学者将该争议深化到道德哲学领域,并分别将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质违法观与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相挂钩。这一理论对应因混淆了不同范畴从而属...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之间的激烈论争。近期,有学者将该争议深化到道德哲学领域,并分别将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质违法观与规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相挂钩。这一理论对应因混淆了不同范畴从而属于"误读"。应当说,在实质违法性这边,行为无价值论的道德哲学根基是道义论,结果无价值论的道德哲学根基是行为功利主义并兼顾规则功利主义。在犯罪成立体系处,行为无价值论、结果无价值论的哲学根基分别是存在主义与新康德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无价值论 结果无价值论 道义论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