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欣芫 张苗苗 +5 位作者 孙莹 郝洁 陈强 李娜 张文玉 常文秀 《天津护理》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支持联合公众号教育,观察组给予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均干...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门诊支持联合公众号教育,观察组给予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干预,均干预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及12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干预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收缩压、血肌酐、血钾、血磷、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舒张压及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延续护理 慢性肾脏病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科学数据共享研究
2
作者 陆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4,共10页
文章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以科学数据提供者的共享行为转变为研究视角,以其行为转变过程及过渡措施为框架,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行为转变KAP分析模型,探讨科学数据提供者科学数据共享行为转变所反映的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从宣传推... 文章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以科学数据提供者的共享行为转变为研究视角,以其行为转变过程及过渡措施为框架,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行为转变KAP分析模型,探讨科学数据提供者科学数据共享行为转变所反映的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从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政策法规、激励约束机制、安全管理和评价监督反馈6个方面提出科学数据共享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共享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知信行 TTM K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自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曹春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92-195,共4页
针对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技术进行探究,判断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接受肺结核患者后,基于严谨的筛选流程,明确最终的时间、样本量。前者确定在2024年4月-2024年5月,后者则为86份。为进一步评估护理的效... 针对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技术进行探究,判断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接受肺结核患者后,基于严谨的筛选流程,明确最终的时间、样本量。前者确定在2024年4月-2024年5月,后者则为86份。为进一步评估护理的效果,落实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人区分到拥有相同样本量的2个小组。各小组的样本含量相同,各为43份。在首个小组中,明确应用常规护理对策,以参照组命名。而后一个小组则定义为试验组,额外引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下的护理干预方案。经过系统、综合性的数据收集、处理,对每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判断,了解护理干预的意义。结果 通过对各组在关键性指标方面的统计,基于对遵医行为、希望水平、生活质量的分析,证实试验组的评分结果更为理想,而与另一组对照,该组的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等分数值也均居于较高的水平,P<0.05。结论 通过落实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的模式,使得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得到良好改善。此种护理形式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林珂 张琦婉 +4 位作者 俞颖 吕利杰 毛山 谷伟 叶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门诊访视的11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门诊访视的11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呼吸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改良版英国医院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结果干预后,两组SGRQ、m MR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RAHP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个案管理模式提高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个案管理模式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靖 李相龙 +1 位作者 杨倩 金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行瘢痕整形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笔者...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行瘢痕整形修复的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笔者医院实施时间,将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恐动症信念[恐动症信念评分量表(Kinesiophobia causes scale,KCS)]、恐惧回避信念[恐惧-回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健康行为[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生活质量[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KCS、FABQ、VSS、SCA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RAHP、BSHS-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减弱四肢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整形术患者恐动和恐惧回避信念,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及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大面积烧伤 瘢痕 整形 恐动症信念 恐惧回避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海凤 李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TTM)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TTM)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TTM模式的护理措施联合产后康复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母亲角色适应问卷(MRAQ)评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子宫复旧率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8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RAQ、BSE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复旧率与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TM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能够有效促进产后泌乳与子宫复旧,增强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产后康复仪 剖宫产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7
作者 望露 杨倩蓉 全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中,开展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临床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2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筛选16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剩余162例患者划为观察组,应用基于行为分阶段... 目的:分析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中,开展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临床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2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筛选16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剩余162例患者划为观察组,应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了解情况、自护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表现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提升幅度更大(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检测结果更为优秀(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表现更加良好(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对其疾病的认知,并进一步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执行效率。与仅依赖传统护理相比,这种策略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临床效果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肺癌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方案构建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伏加慧 薛翔 +3 位作者 张菊凤 姜玉婷 周培华 李莉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62-667,共6页
目的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构建肺癌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方案,并评定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10月江苏省某医院收治的携带胸壁静脉输液港的肺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港护理措... 目的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构建肺癌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方案,并评定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10月江苏省某医院收治的携带胸壁静脉输液港的肺癌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港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8个月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构建的肺癌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方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癌因性疲乏程度、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可以提升肺癌患者输液港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保障患者顺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输液港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自我管理能力 癌因性疲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干预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林小燕 邱流珠 邓小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162-166,共5页
目的:评估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干预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75),偶数为试验组(n=75)。... 目的:评估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TM)干预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75),偶数为试验组(n=7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TTM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母亲角色适应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母乳喂养技能、母乳喂养益处评分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6个月后,两组内心活动维度、技能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3个月母亲角色适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和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初产妇 母乳喂养认知 角色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邢颖 刘玉培 陈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SLE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脑力疲劳等各项FS-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管理概念、疾病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自护责任感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可提高SLE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自护能力评分,改善医学应对评分,以及降低疲劳等级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健康教育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吴康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 目的: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评分、焦虑评分、抑郁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症状评分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角色评分升高,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心理状态、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心理状态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联合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吉金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0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联合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门诊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联合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门诊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本院目前常规采取的产后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辅以TTM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康复依从性和产后盆底肌能力变化。结果干预21 d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2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锻炼的总依从性达90.00%(135/150),对照组为82.00%(123/1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1 d后,两组产妇的Ⅰ类、Ⅱ类肌表面肌电值均增加,且研究组肌电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M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可以明显缓解初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进一步提高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 初产妇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盆底肌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疲劳非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文婷 娄小平 +2 位作者 郑晓 赵贝贝 申红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 :评价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疲劳非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根据其所处的行为阶段... 目的 :评价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疲劳非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9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根据其所处的行为阶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疲劳总分为(6.19±1.96)分,躯体疲劳评分为(3.24±1.31)分,自我效能评分为(3.31±1.34)分;无患者处于无意图期,5例处于意图期,8例处于准备期,27例处于行动期,9例处于维持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疲劳状况,提高其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疲劳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陈婷婷 万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产检、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护...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产检、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指导,观察组产妇根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进行4个阶段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并比较产后1、6周及产后6个月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干预后的喂养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6周及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在各时间点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6周及产后6个月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6周以及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能更好适应产妇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和生理护理需求,循序渐进地满足初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需求,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效能,延长纯母乳喂养时间,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及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童赟 胡国玉 +3 位作者 林泽文 陈裕美 李松波 蓝建珍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分5个阶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分5个阶段进行干预,在最长干预6个月后进行液体摄入依从性评估、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干体质量比值、透析前血压达标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血液透析 液体摄入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介绍 被引量:49
16
作者 杨廷忠 于文平 黄丽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理论模式 行为干预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邱春媚 李小兰 冯小京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性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SLE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治疗依从性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静雅 李小梅 +5 位作者 杨素琼 邢瑞瑞 谢雪锋 温梅花 黄慧珊 吴怀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指导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控制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指导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控制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试验组行5个阶段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腹膜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腹膜透析后第12,24周时,试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在12,24周时,试验组的ALB,Hb平均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腹膜透析治疗48周内,试验组腹膜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相关生存质量(KDTA)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9
作者 贲洪玲 宋璐璐 任彤 《护理学报》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在患者入院1周内及实施干预6个月后进行容量负荷、糖代谢指标、自护行为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体质量、透析液超滤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行为总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3个维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老年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改善容量负荷,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糖尿病肾病 血糖 容量负荷 自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静 周锦庆 +1 位作者 庞玲 闫保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自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在患者入院1周内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均进行自我护理所处阶段评估,并于干预后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行为及自我护理行为所处阶段。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行为所处阶段(除准备阶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导管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腹膜透析 自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