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行为保全的解构与重构——从电商平台恶意投诉问题化切入
1
作者 潘剑锋 杨润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6,共14页
《电子商务法》第41—45条对“删除—通知”规则的扩张适用与异化导致投诉人与被投诉人的利益严重失衡,电商平台恶意投诉问题突出。“反向行为保全”为被投诉人提供了临时性司法救济,在实践中迅速发展。但“反向行为保全”概念本身即展... 《电子商务法》第41—45条对“删除—通知”规则的扩张适用与异化导致投诉人与被投诉人的利益严重失衡,电商平台恶意投诉问题突出。“反向行为保全”为被投诉人提供了临时性司法救济,在实践中迅速发展。但“反向行为保全”概念本身即展现出对行为保全制度和投诉双方地位的误解,未能有效纠正投诉双方利益失衡的困境。澄清反向行为保全的本质与概念,解构恶意投诉纠纷中的保全请求和诉讼请求,重新认识被投诉人的消极确认利益,可以为恶意投诉中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以此为基础,明确保全要件为“紧急+损害难以弥补”,不包含担保。对保全要件的审查需要遵循平衡权益理论和比例原则,并保障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投诉 反向行为保全 定暂时状态假处分 消极确认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中的担保和反担保——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9条、第11条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利玮 《电子知识产权》 2016年第4期87-93,共7页
行为保全担保的目的在于保障被申请人的利益,以及避免申请人滥用申请权利,而并非替代申请人的释明责任。担保数额应当相当于采取行为保全措施有可能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担保数额可以适当灵活掌握,且不能作为当事人赔偿数额的上限,否... 行为保全担保的目的在于保障被申请人的利益,以及避免申请人滥用申请权利,而并非替代申请人的释明责任。担保数额应当相当于采取行为保全措施有可能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担保数额可以适当灵活掌握,且不能作为当事人赔偿数额的上限,否则与《民事诉讼法》相冲突。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足以弥补解除保全措施给申请人造成的损失,或者申请人同意的,可以裁定解除保全,但是解除保全措施给申请人造成的损害属于金钱难以弥补的除外。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可以高于申请人提供的担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担保 行为保全反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向行为保全的网络版权保护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荇 张磊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31-145,共15页
通知—反通知程序的权利配置失衡与移除程序的法定义务化倾向,使得对恶意投诉、错误通知的反制偏离了平台治理的制度预设,倒向了司法提前介入的反向行为保全机制。反向行为保全所具有的深刻问题导向,决定了其不仅受制于诉前行为保全的... 通知—反通知程序的权利配置失衡与移除程序的法定义务化倾向,使得对恶意投诉、错误通知的反制偏离了平台治理的制度预设,倒向了司法提前介入的反向行为保全机制。反向行为保全所具有的深刻问题导向,决定了其不仅受制于诉前行为保全的程序性规定,更当服膺于网络侵权治理逻辑的实体性安排。前者呈现出及时原则与稳妥原则之间的张力,后者则蕴含了架空反通知程序、网络治理后置化的不安。因此,在对网络侵权算法化的治理中,反向行为保全机制难以取代通知规则下的平台治理而成为新的网络治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行为保全 版权保护 网络平台治理 补充性适用 恶意投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平台内反向行为保全的司法适用研究
4
作者 徐坤宇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恶意投诉严重损害电商平台运营秩序,干扰电商平台正常的经营。在国家提倡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前提下,规制恶意投诉给电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大势所趋。在阐述“通知—删除”规则之外,对恶意投诉行为及近年出现的反向行为保全司法判例进... 恶意投诉严重损害电商平台运营秩序,干扰电商平台正常的经营。在国家提倡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前提下,规制恶意投诉给电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大势所趋。在阐述“通知—删除”规则之外,对恶意投诉行为及近年出现的反向行为保全司法判例进行研究,分析反向行为保全适用的标准及法院如何裁定适用反向行为保全,确保各方利益得以妥善保护,并探寻应对恶意投诉行为,维护电商平台营商环境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反向行为保全 “通知—删除” 恶意投诉 权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商事裁前行为保全的适用
5
作者 孙熠赫 《中国外资》 2024年第17期98-101,共4页
我国有关国际商事裁前行为保全的规定尚存较大完善空间。在签发权争议方面,虽然裁前行为保全由法院专属管辖具有合理性,但需要在仲裁立法中授予仲裁庭在组建后签发临时措施的权力,以便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裁前行为保全的核心目标是在... 我国有关国际商事裁前行为保全的规定尚存较大完善空间。在签发权争议方面,虽然裁前行为保全由法院专属管辖具有合理性,但需要在仲裁立法中授予仲裁庭在组建后签发临时措施的权力,以便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裁前行为保全的核心目标是在争议未决期间维护现状,进而降低裁决滞后性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最终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 专属管辖 临时措施 国际商事 当事人权利 仲裁庭 仲裁立法 完善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领域行为保全制度审查要件的反思与优化
6
作者 郑家月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1期245-252,共8页
目前知识产权领域案件多发,侵权形式多样。为了从事先预防的角度为民事权利提供临时保护,我国规定了行为保全制度。尽管在知识产权领域已颁布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当事人不会用,法院不愿用的窘境。究其原因,是知识产... 目前知识产权领域案件多发,侵权形式多样。为了从事先预防的角度为民事权利提供临时保护,我国规定了行为保全制度。尽管在知识产权领域已颁布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当事人不会用,法院不愿用的窘境。究其原因,是知识产权领域行为保全制度审查要件规定模糊、内部逻辑混乱,这也在典型案例中有所体现。对知识产权领域行为保全的审查,应结合行为保全的作用和性质,和知识产权领域纠纷的特殊性来确定。具体应将审查重点放在三方面:事实基础与法律依据、侵权损害的紧迫性及公共利益。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cases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various forms of infrin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emporary protection for civil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prevention, our country stipulates the act preservation system. Although more detailed regulations have been promulgated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re is still a dilemma in judicial practice that parties do not use them and courts do not want to use them. The reason is that the examination requirements of act preservation system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eld are vague and the internal logic is confused, which is also reflected in typical cases. The examination of act preserv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and nature of act preservation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disputes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pecifically, the review sh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 factual basis and legal basis, the urgency of tort damage and public inte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审查要件 事实基础与法律依据 难以弥补的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作为行为保全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昌超 王晓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不作为行为保全在防止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提供临时救济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研究不作为行为保全不仅有利于行为保全制度功能的深化,也为行为的执行提供有益的借鉴。行为保全在民诉法中仍混同于财产保全... 不作为行为保全在防止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提供临时救济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研究不作为行为保全不仅有利于行为保全制度功能的深化,也为行为的执行提供有益的借鉴。行为保全在民诉法中仍混同于财产保全,在理论上对行为保全进行类型化建设,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不作为行为保全,采取不同的行为保全措施,统一实体法与程序法对行为保全制度的规定不一的状况;在具体程序上,加强对适用条件的实质性审查,区分诉前与诉讼不作为行为保全,采取混合式审理模式,在行为保全制度的类型化与体系化的基础上完善执行与救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作为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 禁令制度 假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申请主体资格研究——兼评行为保全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一条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利玮 《科技与法律》 2016年第2期370-383,共14页
被告因原告的起诉、投诉、发出警告函、公开发表声明等行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时,应当允许被告提出反向行为保全,即被告在终审判决作出前,请求法院责令原告容忍被告从事特定行为,并且不得妨害、干扰、阻止被告从事特定行为。反向行为保... 被告因原告的起诉、投诉、发出警告函、公开发表声明等行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时,应当允许被告提出反向行为保全,即被告在终审判决作出前,请求法院责令原告容忍被告从事特定行为,并且不得妨害、干扰、阻止被告从事特定行为。反向行为保全的提出不以被告提出反诉为前提。被许可人申请行为保全的主体资格完全依附于其是否享有诉权。由于被许可使用权作为债权具有相对性,被许可人对侵权之诉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并非基于其实体权利,而是基于诉讼担当。独占许可被许可人的诉权是基于法定的诉讼担当,排他许可被许可人、普通许可被许可人的诉权是基于任意的诉讼担当。独占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权利人共同申请,也可以在权利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出申请;普通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权利人明确授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的,可以提出申请;许可合同对于诉权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申请主体资格 反向行为保全 被许可使用权的性质 诉讼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为保全法理在人格权侵害禁令中的适用——基于解释论的视角 被引量:14
9
作者 邵明 康健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90-100,共11页
人格权侵害禁令是制止侵害行为的及时性权利保护方法。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应当参照适用行为保全程序。遵循法律解释的方法,行为保全具有对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目的,因而获取了独立于诉讼的程序地位。为满足权利及时保护的紧迫需求,行为... 人格权侵害禁令是制止侵害行为的及时性权利保护方法。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应当参照适用行为保全程序。遵循法律解释的方法,行为保全具有对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目的,因而获取了独立于诉讼的程序地位。为满足权利及时保护的紧迫需求,行为保全的设计应以提高程序效率为目标。因此,行为保全的程序品质与人格权保护方法所彰显的全面性、预防性和及时性相契合。在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中,要结合人格权保护和行为保全程序的特点,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判断行为保全的适用要件。审理程序应以采用听审主义为原则,排除听审主义为例外。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法律效力具有终局性和临时性两种情况。人格权侵害禁令申请错误的,申请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保护 禁令 行为保全 解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初探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彤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7-93,共7页
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借鉴国外及台湾地区在这方面的立法 ,进一步提出在我国设立该制度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财产保全 先预执行 海事强制令 行为保全 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行为保全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增设了行为保全制度,极大地完善了我国诉讼保全体系。但该制度过于笼统、粗糙。有必要在编纂体例、具体内容、适用条件、审查程序以及救济机制等方面借鉴日本行为保全制度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应在诉前保全和诉中...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增设了行为保全制度,极大地完善了我国诉讼保全体系。但该制度过于笼统、粗糙。有必要在编纂体例、具体内容、适用条件、审查程序以及救济机制等方面借鉴日本行为保全制度进一步细化。具体而言,应在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中均坚持当事人申请原则,完善适用行为保全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并通过保障被申请人参与权,赋予当事人复议权、提供担保撤销权等方式强化救济。在条件成熟后,还应当制定独立的民事保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行为保全 新民事诉讼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吉才 危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6-79,82,共5页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 ,由于该制度的适用对象仅仅限于财产 ,而不适用于行为 ,这一立法上的漏洞 ,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无法利用该制度对当事人进行救济的情形。文章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民事诉讼保全制度 ,将我国目...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 ,由于该制度的适用对象仅仅限于财产 ,而不适用于行为 ,这一立法上的漏洞 ,导致实践中存在大量无法利用该制度对当事人进行救济的情形。文章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民事诉讼保全制度 ,将我国目前实施的可以以行为做为保全对象的“海事强制令”和“诉前临时禁令”,进一步扩大到一般民事诉讼领域 ,将行为纳入保全的范围 ,进而建构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 中国 民事诉讼法 财产保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保全制度的标准构建——以美国法中间禁令制度的衡量标准为参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曼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6,共11页
从理论、立法和实践观察,我国的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衡量标准有待完善,主要体现为要件标准模糊、权衡角度缺失以及缺乏官方统一指导。行为保全制度的衡量标准涉及广泛的自由裁量,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现状不利于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从理论、立法和实践观察,我国的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衡量标准有待完善,主要体现为要件标准模糊、权衡角度缺失以及缺乏官方统一指导。行为保全制度的衡量标准涉及广泛的自由裁量,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现状不利于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和行为保全功能的发挥。美国法中间禁令制度与我国法民事行为保全制度在功能上相似,其标准以"固定要件-灵活模式"为思路,衡量体系日臻完善。中间禁令制度的价值理念和操作方式对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标准构建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 中间禁令 自由裁量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以公害诉讼为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贤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9,共7页
在公害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相较于审判程序,行为保全能较好地解决双方当事人在能力上的不平等,使受害人的权利获得及时充分的救济。但我国立法的滞后与司法实践的急迫需求表明,构建公害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势在必行。公害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 在公害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相较于审判程序,行为保全能较好地解决双方当事人在能力上的不平等,使受害人的权利获得及时充分的救济。但我国立法的滞后与司法实践的急迫需求表明,构建公害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势在必行。公害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法理基础,应结合诉讼法理与非诉法理,从公害纠纷的公共性、双方当事人的不平等性、救济的便捷与程序保障的矛盾性等因素予以考量。公害诉讼行为保全的制度设计,应根据我国特殊国情,在环境基本法或单行法中对行为保全的启动方式、审理模式、证明标准的设定、担保的提供、与本案审理的衔接、救济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从而实现行为保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制度 公害诉讼 诉讼法理 非诉法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规制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晶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00,共4页
我国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比如实体审查标准过低、被申请人缺乏程序参与权、担保数额仅限于填平直接损失,以及被申请人对错误保全缺乏救济能力等,这些漏洞易滋生申请人的权利滥用现象。美国禁令适用的正当程序原则、衡... 我国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比如实体审查标准过低、被申请人缺乏程序参与权、担保数额仅限于填平直接损失,以及被申请人对错误保全缺乏救济能力等,这些漏洞易滋生申请人的权利滥用现象。美国禁令适用的正当程序原则、衡平原则以及错误禁令的惩罚性赔偿机制为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在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法律制度中应当增加利益衡平、正当程序原则以及惩罚性赔偿机制来制约权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行为保全 权利滥用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临时禁令到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颖萍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8年第3期33-35,51,共4页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临时禁令"制度,具有制度创新的示范效应。但这种立法体例也使人很容易对这一制度的性质产生误解,即简单地把临时禁令视为受害人的一项实体请求权,而忽视其属于行为保全制度的程序法...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临时禁令"制度,具有制度创新的示范效应。但这种立法体例也使人很容易对这一制度的性质产生误解,即简单地把临时禁令视为受害人的一项实体请求权,而忽视其属于行为保全制度的程序法特性。从司法实践来看,知识产权的禁令制度适用效果较好,随着从事后损害赔偿救济向事前防范方向转变的法律理念的发展,行为保全制度适用的需求已超出了现有立法设定的范围,因此将其上升为普遍适用的程序制度既是立法完善的需要也是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禁令 行为保全 预防性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建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敏 郭志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7-91,共5页
虽然我国已存在行为保全制度相关的立法,但其并不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为了更好地进行事前救济,有必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构建行为保全制度。目前国内有关行为保全概念的主要学说,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行为保全在实质上应是一种程序,... 虽然我国已存在行为保全制度相关的立法,但其并不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为了更好地进行事前救济,有必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构建行为保全制度。目前国内有关行为保全概念的主要学说,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行为保全在实质上应是一种程序,不能再将其进行细化归类为诉讼程序或非诉讼程序。我国现行的行为保全制度适用范围小、规定粗略。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应从程序启动、申请条件、担保等具体角度进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 事前救济 程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事诉讼行为保全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娴灵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7-179,共3页
我国法学界对民事诉讼确立行为保全制度已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由于立法的缺失,人们对于行为保全的概念、地位及制度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仍然众说纷纭。为此,除介绍和评析相关论点外,还有必要对具体制度的构建如申请... 我国法学界对民事诉讼确立行为保全制度已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由于立法的缺失,人们对于行为保全的概念、地位及制度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仍然众说纷纭。为此,除介绍和评析相关论点外,还有必要对具体制度的构建如申请条件、被申请人的救济手段、行为保全的限制等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保全 概念 地位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行为保全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丽丽 《社科纵横》 2007年第10期93-96,共4页
民事保全制度是以保障判决执行为直接目的的体系性子程序,它的意义在于保障法院裁判的执行以及在纠纷解决前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保全的客体来划分,民事保全制度可以分为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两种类型。许多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 民事保全制度是以保障判决执行为直接目的的体系性子程序,它的意义在于保障法院裁判的执行以及在纠纷解决前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保全的客体来划分,民事保全制度可以分为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两种类型。许多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和地区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是处于同位阶的。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行为保全制度的相关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实践中的民事纠纷愈加错综复杂,已远远超出了财产保全力所能及的范围。目前在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讨论中,大多数学者对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建立行为保全制度达成了共识。江伟教授带领的"民事诉讼法典的修订与完善"课题组所提出的专家建议稿,已将行为保全作为一项独立的保全制度。但民事诉讼理论界对如何界定行为保全的内容及具体构建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借鉴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思考构建我国的行为保全制度。通过建立系统的行为保全制度,使其与财产保全制度相配合,弥补通常诉讼救济的滞后性,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为当事人提供不同性质的救济,及时保护权利,有效解决纠纷,实现民事诉讼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行为保全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