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与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预后关系
1
作者 董昊 王晓 +1 位作者 苏伟 高军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及血糖变异系数(CV)与急性胰腺炎(AP)并发腹腔感染(IAI)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00例AP并发I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3)...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及血糖变异系数(CV)与急性胰腺炎(AP)并发腹腔感染(IAI)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00例AP并发IA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3)及生存组(n=1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并发IAI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ALB及CV对AP并发IAI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入院时、术后当天及术后7d的血清CRP/ALB及CV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器官衰竭数目≥2个、重度感染、血清CRP/ALB及CV高水平是AP并发IAI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ALB及CV联合预测AP并发IAI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高于单独检测的0.712、0.745,三者联合预测的效能高于单独检测(Z分别为3.347、2.917,P<0.05)。结论血清CRP/ALB及CV是AP并发IAI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于AP并发IAI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血糖变异系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 预测价值
2
作者 陈伟 沈琦 陈虞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15-821,共7页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末梢血糖,并计... 目的分析血糖变异系数(GLUcv)对急诊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入选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末梢血糖,并计算GLUcv。以脓毒症确诊28 d内SAE事件为研究终点,将28 d内并发SAE的患者纳入SAE组,未并发SAE患者纳入N-SAE组。比较分组后组间主要资料与指标水平的差异,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并发SAE与GLUcv及其他主要指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GLUcv与脓毒症并发SAE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临床决策曲线,分析GLUcv对脓毒症并发SAE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有135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入院24 h内GLUcv结果为12.59~33.60,根据GLUcv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135例患者分为Q_(1)~Q_(4)组,Q_(4)组SAE发生率高于Q_(1)~Q_(3)组,Q_(3)和Q_(4)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高于Q_(1)和Q_(2)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Q_(1)和Q_(2)组(P<0.05)。患者确诊后28 d内并发SAE 57例,发生率约42.22%。SAE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GLUcv、IL-6及NSE水平高于N-SAE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N-SAE组(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SAE可能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4 h乳酸清除率、GLUcv、IL-6、NSE及SAA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SAE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最佳截断值为23.24。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与入院28 d内SAE发生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GLUcv阈值达到23.24时,SAE风险随着GLUcv升高而增加。绘制临床决策曲线,GLUcv预测脓毒症并发SAE临床净收益情况理想,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决策获益。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SAE与GLUcv的升高有关,SAE风险随GLUcv升高而增加,脓毒症患者入院24 h内GLUcv可预测SAE高风险人群,且联合其他指标能提高整体风险预测的净收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血糖变异系数 预测 临床决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园园 段怡 +5 位作者 高志峰 王晓宇 崔蕾 单彤 陈晔 张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Glu_(cv))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原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28~73岁,BMI 15.2~38.2 kg/m^(2),ASAⅡ—Ⅴ级。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数据,根据术中Glu_(cv)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Glu_(cv)<29.8%,n=52)和H组(Glu_(cv)≥29.8%,n=7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EAD的发生情况、术后7 d内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ICU停留时间、术后30 d生存情况。结果与H组比较,L组EA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CRP最高值、术后30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低血糖变异系数的患者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ICU停留时间更短,肝移植术中应减少血糖波动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血糖变异系数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付淑颖 董艳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3,共6页
目的:探究血糖变异系数(FPG-CV)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2-06我院收治的82例82眼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82例82眼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究血糖变异系数(FPG-CV)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2-06我院收治的82例82眼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82例82眼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PDR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CV与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2a、糖化血红蛋白(HbA1c)≥7.7%、甘油三酯(TG)≥1.9mmol/L、尿微量白蛋白(MALB)≥24.5mg/L、FPG-CV≥9.8%、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VD)<27.6%、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VD)<47.7%、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0.38mm 2、黄斑中心凹神经视网膜厚度(CRT)≥197.7μm以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227.7μm均为NPDR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隐含层节点数为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有效性均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PG-CV与SCP-VD、DCP-VD以及SFCT均呈负相关(P<0.05);FPG-CV与FAZ面积以及CR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程、HbA1c、TG、MALB、FPG-CV、SCP-VD、DCP-VD、FAZ面积、CRT以及SFCT均与NPDR发病相关。随着FPG-CV升高,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各指标发生改变。FPG-CV与SCP-VD、DCP-VD以及SFCT呈负相关,与FAZ面积以及CRT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空腹血糖变异系数 黄斑区形态学 黄斑区微循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安鹏 俞振飞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2434-24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PICS组,未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非PICS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入住ICU时间、特殊诊疗操作、住院第1天和第14天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前白蛋白(PA)检查结果、住院第1天GSP(D1_GSP)、住院期间最高血糖(GLUmax)、最低血糖(GLUmin)、平均血糖(GLUmean)、血糖标准差(GLUsd)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6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PICS患者55例,非PICS组患者107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提示PICS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非PICS组患者显著延长(t=7.951,P<0.01);PICS诊断指标比较结果提示,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LYM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7.687,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LYM呈显著升高趋势(t=9.314,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CRP水平显著高于非PICS组患者(t=4.392,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CRP呈显著降低趋势(t=7.007,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Alb和PA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3.383,P=0.001;t=3.140,P=0.002),而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Alb和PA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t=2.317,P=0.022;t=3.252,P=0.002);血糖代谢指标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非PICS组患者,PICS组患者D1_GSP水平显著升高,而GLUsd和GLUcv水平显著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D1_GSP(OR=3.284,95%CI 1.846~5.843)和GLUcv(OR=0.895,95%CI 0.852~0.941)与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GLUsd和GLUcv的AUC分别为0.793和0.741,而两者联合预测概率的AUC为0.901,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继发PICS的脓毒症患者可能伴有血糖代谢紊乱,GLUcv和GSP指标可显著提高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对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其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和SNAPPE-Ⅱ与危重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向超 章容 +3 位作者 康兰 雷小平 刘兴琴 董文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CV)、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与危重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CV)、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与危重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重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CV、SNAPPE-Ⅱ对于危重新生儿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85例新生儿,男228例、女157例。中位入院年龄1.0(1.0~24.0)h,平均胎龄(35.3±4.1)周,平均体质量(2456.6±860.3)g。低血糖患儿85例,高血糖115例。死亡组80例,入NICU至死亡中位天数5.0(2.0~10.3)d。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SNAPPE-Ⅱ,胎龄,体质量,主要诊断为肺出血、新生儿败血症与危重新生儿死亡相关(P<0.05)。CV诊断危重新生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SNAPPE-Ⅱ的AUC为0.85。当CV≥0.31时,其诊断危重新生儿死亡的灵敏度为0.75,特异度为0.59;当SNAPPE-Ⅱ≥18.50时,其诊断危重新生儿死亡的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93。结论CV与SNAPPE-Ⅱ对危重新生儿的不良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血糖变异系数 SNAPPE-Ⅱ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樾 徐蔚 +2 位作者 高甜甜 刘祥峻 赵文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中CV对OPCABG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3%。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术中CV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2组乳酸(La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并行其他手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CV、Lac、IL-6、并行其他手术、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是OPCABG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术中CV预测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 0.659~0.780),当术中CV的截断值为13.404%时,敏感度为0.641,特异度为0.699,约登指数为0.340。结论术中CV是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肺部感染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测价值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对肾移植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博 李亚娟 +3 位作者 杜瑞妮 阳婷婷 高媛 高巍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糖变异系数能否作为肾移植受者不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移植手术患者565例,根据随访1年有无严重不良预后分为两组。再收集术后连续14 d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糖变异系数能否作为肾移植受者不发生严重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移植手术患者565例,根据随访1年有无严重不良预后分为两组。再收集术后连续14 d空腹血糖结果,比较肾移植术后严重不良预后组和无严重不良预后组是否存在差异。并通过空腹血糖值计算血糖变异系数,根据血糖变异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评价血糖变异系数对严重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和无严重不良预后组相比,严重不良预后组空腹血糖整体水平偏低。严重不良预后组和无严重不良预后组比较,血糖变异系数低,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5%CI:0.837~0.918。当截断值为0.26,灵敏度为63%,特异度为100%。结论肾移植术后血糖变异系数可以作为严重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空腹血糖 血糖变异系数 移植物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对ICU外科术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阳煌 郭燕梅 陈毅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讨论血糖变异系数对入住ICU的外科术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两组:生存组50例,死亡组16例,监测入住记录初始血糖水平(GluAdm),平均血糖水平(MBG),ICU24小时内的血糖水平,... 目的:讨论血糖变异系数对入住ICU的外科术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两组:生存组50例,死亡组16例,监测入住记录初始血糖水平(GluAdm),平均血糖水平(MBG),ICU24小时内的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BG),两组血糖监测指标及血糖标准差(SDBG)和血糖变异系数(CVBG)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APACHEA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血糖标准差(SDBG)和血糖变异系数(CVBG)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患者APACHEⅡ评分、入住ICU天数、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BG)是影响ICU外科术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糖变异系数(CVBG)是影响入住ICU外科术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 ICU 外科术后 血糖监测指标 血糖变异系数 血糖标准差
原文传递
血糖变异对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云波 王玉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糖和血糖变异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ICU后30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91)与存活组(n=161),比较两组间入ICU时的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 目的探讨平均血糖和血糖变异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ICU后30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91)与存活组(n=161),比较两组间入ICU时的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的差异,并且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PACHE II评分、GluSD、GluCV与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252例患者中死亡91例,总病死率36.1%。死亡组患者APACHE II评分、GluSD及GluCV均明显高于存活组[APACHE II 29±8 vs.18±7,GluSD(2.98±0.96)mmol/L vs.(1.75±0.87)mmol/L,GluCV(0.34±0.09)vs.(0.23±0.12),P值均<0.05],而两组间GluAdm、GluAve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GluCV和APACHE I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6)和(0.75±0.04),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二者高于GluSD的AUC(0.64±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糖波动与入ICU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糖波动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血糖变异 预后 血糖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非手术患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血糖变异度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孟章 黄成伟 +2 位作者 丁珍贞 王翔飞 姚庆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685-691,共7页
目的探究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应用血糖管理系统记录住院期间血糖情况的非手术患者,由营养科经系统记录提... 目的探究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应用血糖管理系统记录住院期间血糖情况的非手术患者,由营养科经系统记录提取所有接受血糖监测的人员名单后加以筛选,入选患者计算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并行相关对比。结果共入选232例患者,血糖均值的平均值为(9.58±1.71)mmol/L,血糖标准差的均值为(2.92±0.90)mmol/L,血糖CV的均值为(30.32±6.71)%。工作日血糖CV较非工作日血糖CV大(P<0.001)。按工作日血糖CV是否大于等于非工作日分组,唯一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是胰岛素应用组(P=0.044)。按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血糖CV差值绝对值的中位数分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P=0.046)、HbA1c(P=0.001)两组具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住院非手术患者工作日血糖CV比非工作日大,且二者血糖CV相差越大,合并有越多的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 血糖变异系数 工作日 非工作日 日间血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泳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2期31-32,共2页
目的总结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血糖不稳定指数(GLI)、血糖变异系数(GLUcv)、血糖标准差(GLUsd)及平均绝对血糖波动幅度(MAGE)等血糖变异指标的参考价值。方法随机从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脓毒症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的130例进行研... 目的总结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血糖不稳定指数(GLI)、血糖变异系数(GLUcv)、血糖标准差(GLUsd)及平均绝对血糖波动幅度(MAGE)等血糖变异指标的参考价值。方法随机从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脓毒症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的13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预后情况分别分组,比较不同程度病情脓毒症患者与不同预后患者的GLI、GLUcv、GLUsd及MAGE指标。结果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GLI、GLUcv、GLUsd及MAGE指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GLI、GLUcv、GLUsd、MAGE指标均显著小于死亡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其GLI、GLUcv、GLUsd、MAGE指标表现出上升趋势,且死亡患者的GLI、GLUcv、GLUsd、MAGE指标水平较高,因而通过GLI、GLUcv、GLUsd、MAGE指标的监测,可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糖不稳定指数 血糖变异系数 血糖标准差 平均绝对血糖波动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及血糖波动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盛军 陈启 杨新玲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2935-2936,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监测其入院后48 h内的血糖值,记录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按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监测其入院后48 h内的血糖值,记录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按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的差异。据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值分为三个亚组,比较各组间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初始血糖、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不同血糖标准差和血糖变异系数值分组的病死率比较,随着血糖标准差和血糖变异系数值的增高病死率也逐渐增高(P<0.0125)。结论: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关且血糖波动的范围也可能反应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血糖 血糖均数 血糖标准差 血糖变异系数 危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控制ICU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章江南 赵曦乐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住于我院ICU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23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糖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住于我院ICU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23例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B组)23例。记录收住ICU时的初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统计入住ICU期间内平均血糖、血糖最大值,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记录血糖达标的时间、治疗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总用量、入住ICU14 d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U时的初始血糖(Glu Adm)[(16.70±3.72)mmol/L vs(15.30±4.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0.00±1.08)%vs(9.78±2.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A组血糖达标平均时间为(70.3±10.5)h,明显短于B组的(140.0±13.6)h,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A组为(5.1±1.6)mmol/L,明显低于B组的(6.8±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天胰岛素总用量为(30.2±2.3)U/d,明显低于B组的(48.0±1.8)U/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4.35%vs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8 d的死亡率比较(21%vs 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高血糖方案有效,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减少了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 ICU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 血糖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荣波 李舜贤 郑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对照组,记录住院期间前2周空腹末梢血糖值,据此计算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空腹血糖变异系数)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实验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对照组,记录住院期间前2周空腹末梢血糖值,据此计算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将急性脑梗死组分为血糖平稳组(CV<0.29)及波动性高血糖组(CV≥0.29),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空腹血糖变异系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组中,波动性高血糖组以大梗死为多,血糖平稳组以腔隙性梗死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梗死组中,血糖平稳亚组与波动性高血糖亚组入院时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波动性高血糖组入院时与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空腹血糖变异系数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减少血糖波动,可延缓病程进展,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性 空腹血糖变异系数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于磊 金国玺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相比,前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血糖变异系数明显减小。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较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效果好,可避免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强化治疗 血糖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指标与MAU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白倩 陈琰 +1 位作者 代闪 王彦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8期1698-1704,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nminuria,MAU)与动态血糖监测参数中的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CV)、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及葡萄糖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nminuria,MAU)与动态血糖监测参数中的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CV)、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及葡萄糖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的相关性。方法: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MAU结果分为两组,<30mg者为对照组(A组)(53例),≥30mg为研究组(B组)(53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同时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评估血糖变异性,记录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平均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blood glucose,SDBG),CV,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TIR;MAU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估。结果:两组之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组HbA1c,SBP,MBG,SDBG,CV,MAGE,LAGE均高于A组,TIR低于A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组患者的MAU水平与TIR水平呈负相关(r=?0.846),与SBP,MBG,SDBG,CV,MAGE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3,0.346,0.271,0.434,0.963,0.9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V,MAGE是MAU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IR为保护因素(95%CI:0.601~4.932,1.714~6.439,?0.153~?0.018;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AU者血糖变异性更大,TIR比例更低,MAGE,CV及TIR可作为临床评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敏感指标,及早干预可明显提高相关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参数 血糖变异系数 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葡萄糖范围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注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改善危重症高血糖状态和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兴玲 李燕云 +6 位作者 吴家圣 张振关 伍嘉欣 潘朝勇 钟友娣 曾汇霞 张俏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4期4-8,23,共6页
目的探讨营养泵持续滴注营养液方法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SHG)状态和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74例存在SHG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营养泵持续滴注营养液方法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危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SHG)状态和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74例存在SHG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8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营养泵滴注方法进行EEN,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鼻饲分次推注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治疗后第7天的血糖相关指标[4、8、12、16、20 h血糖、血糖变异系数(BGcv)、高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IR发生率、空腹胰岛素(FINS)、最大耐受热量、完全肠内营养比例、肠道耐受性、空腹血糖(FBG)及7 d内累积使用胰岛素总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2 d与治疗后第7天的血清清蛋白(ALB)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营养治疗后第7天4、8、12、16、20 h血糖、BGcv、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HOMA-IR值、IR发生率、FINS及7 d内累积使用胰岛素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最大耐受热量、完全肠内营养比例、肠道耐受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2 d、治疗后第7天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分次推注相比较,营养泵滴注能更好地改善危重症患者SHG状态和营养支持治疗后的IR,且能配合血糖调控,降低高血糖发生率,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提高患者胃肠耐受性,在实际工作中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营养泵滴注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应激性高血糖 血糖变异系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相关指标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云松 刘旭 +4 位作者 毕红英 付建宇 方慧 唐艳 王迪芬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316-1320,1332,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血糖、血糖波动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3例符合标准的重症病人72 h内的血糖值,分别统计平均血糖(MEAN)、血糖标准差(SD)、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绝对血糖改变值(MAG)、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根据28 d患者预后将...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血糖、血糖波动性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3例符合标准的重症病人72 h内的血糖值,分别统计平均血糖(MEAN)、血糖标准差(SD)、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绝对血糖改变值(MAG)、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根据28 d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糖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血糖相关指标对患者28 d预后的判断价值;根据GLI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各组患者28 d病死率的差异;以MEAN为标准,从高到低将患者分成M1、M2、M3组,比较各组患者28 d病死率、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MEAN、SD、CV、MAG、GLI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CV、MAG、GLI的AUC高于APACHEⅡ评分及MEAN的AUC(P<0.05);GLI更高的患者病死率更高(P<0.05);与M2和M3组患者比较,M1组患者有更高的血糖波动指标、更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更高的28 d病死率(P<0.05);M1、M2和M3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糖 血糖不稳定指数 血糖标准差 血糖变异系数 平均绝对血糖改变值 重症患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群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选取60例T_2DM患者的动态血糖结果,分为A组20例平均血糖<7. 8mmol/L,B平均血糖≥7. 8mmol/L:比较两组间的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高血糖(> 11. 1 mmol/L)时间比及低血糖时间比(<3. 9mmol/L)。结论:两... 选取60例T_2DM患者的动态血糖结果,分为A组20例平均血糖<7. 8mmol/L,B平均血糖≥7. 8mmol/L:比较两组间的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高血糖(> 11. 1 mmol/L)时间比及低血糖时间比(<3. 9mmol/L)。结论:两组各个时段血糖差异是明显的,尤为血糖变异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平均血糖(M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糖变异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