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1
作者 孙晓莉 辛卫丽 郭永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5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对照组患者给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4.84%(34/62)、84.13%(53/6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669,P<0.05)。治疗前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Scr显著低于治疗前,GFR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cr、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HG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类固醇性糖尿病、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IgA肾病患者,可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肾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血液系统损伤,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 糖皮质激 IGA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
作者 张慧子 王艳卉 +6 位作者 要志清 任健 王思扬 王红霞 支婷婷 李珍 张瑞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17-424,共8页
目的:通过可视化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式为(((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 目的:通过可视化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高血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式为(((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OR ACE inhibitors)OR ACEI))(Topic)AND hypertension(Topic)AND article OR review(Document Type),检索时限2010—2021年。通过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发文量趋势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合著分析(国家、机构)、共被引分析(作者、参考文献)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共纳入484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12年的发文量以2018年最低(326篇),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Hypertension(113篇,2.33%);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378篇,28.44%);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Harvard University(133篇,2.75%);被引频次位居第1位的作者是Yusuf Salim(被引频次1399次);质量较高的前10篇文献总被引频次高达2955次;将出现频次超过50次的195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出4个方向:ACEI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ACEI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高血压及并发症、ACEI治疗高血压的风险与预后、ACEI在肾性高血压中的应用。结论:目前美国在治疗高血压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研究内容包括ACEI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合并用药、高血压病的转归各个方面。未来的研究趋势是ACEI药物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状态下的安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可视化 VOS-viewer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云梅 王娜娜 +2 位作者 张怡心 谭雄 秦蓓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效果。本文主要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肝细胞凋亡、肝星状细胞激活、...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临床研究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效果。本文主要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肝细胞凋亡、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降解、氧化应激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等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简要介绍ACEI如何影响肝纤维化的进程,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肝纤维化 发生机制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作者 张瑞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患有高血压病症者有5亿以上,超过95%的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症,对于高血压疾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威胁,有效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疾病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医学问题,本次对于高血压对症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评估血管紧张... 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患有高血压病症者有5亿以上,超过95%的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症,对于高血压疾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威胁,有效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疾病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医学问题,本次对于高血压对症治疗以药物为主,主要评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临床运用作用。方法 全部选入的调查目标都是医院科室接收病例,确定为高血压症状,对于病患实施分组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为依据,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入院是对照组(41例),主要选择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干预,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归为观察组(41例),实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处理,有效评估各小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患者血压指标进行干预前后的监测与对比,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研,对比各小组生活质量,对发生不良事件做组间比较评估。结果 在给患者实施临床干预后,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对照组间有效率,观察组更为理想;查看患者用药期间的依从性状况,显示观察组多数患者能够根据医嘱按时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该指标均有提升,其中对照组部分患者改善程度不显著;对出现不良事件统计后组间评估,显示对照组出现概率高。评估病患干预前后的血压指标,显示观察组病患基本控制比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 此次研究主要以高血压病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主要实施药物治疗方案,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药效发挥更具有优势,短时间改善患者异常血压状况,促使患者身体不适感迅速消失,可保证预后,远期治疗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高血压 治疗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李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研究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活性 被引量:51
6
作者 吴琼英 马海乐 +1 位作者 骆琳 吴守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建立了体外直接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 组氨酰 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ZORBAXSB C18色谱柱(4 6mmi d ... 建立了体外直接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 组氨酰 亮氨酸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ZORBAXSB C18色谱柱(4 6mmi d ×150mm,填料粒径5μm),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 超纯水(体积比为25∶75,各含0 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及0 1%(体积分数)三乙胺),流速0 5mL/min,检测波长228nm。在马尿酸浓度为0 005~1 000mmol/L时,马尿酸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9),最小检测限为0 50μmol/L;该方法对马尿酸的回收率为99.48%~105.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0%(n=6)。该方法可适用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的体外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准确性高的特点,为降血压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马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ptopril的活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辛志宏 马海乐 +1 位作者 吴守一 代春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43-845,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ptopril抑制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马尿酸的特征吸收波长为 2 2 8nm。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条件 :熔融石英毛细柱 ,电泳缓冲液为pH 8 3的5 0mmol·L- 1 磷酸...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ptopril抑制活性的方法。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确定了马尿酸的特征吸收波长为 2 2 8nm。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条件 :熔融石英毛细柱 ,电泳缓冲液为pH 8 3的5 0mmol·L- 1 磷酸缓冲液 ,进样压力 4 8kPa,进样时间 3s,分离电压 2 0kV ,检测波长 2 2 8nm。结果 在 7min内使反应物和生成物完全分离 ,标定了captopril的IC50 值为 0 0 19μmol·L- 1 ,经过酶反应动力学判断captopril为竞争性抑制剂。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CAPTOPRIL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孔板法用于高通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体外检测 被引量:17
8
作者 骆琳 丁青芝 马海乐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为在体外迅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抑制活性,选用96孔板,以呋喃丙烯酰三肽(FAPGG)为模拟底物,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酶解FAPGG生成N-[3-(呋喃)丙稀醇酰]-2-苯丙氨酸(FAP)和双甘氨肽(GG)后340 nm处吸光值的下降衡... 为在体外迅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抑制活性,选用96孔板,以呋喃丙烯酰三肽(FAPGG)为模拟底物,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酶解FAPGG生成N-[3-(呋喃)丙稀醇酰]-2-苯丙氨酸(FAP)和双甘氨肽(GG)后340 nm处吸光值的下降衡量ACE的活性,采用加入ACEI前后ACE的活性变化衡量ACEI的活性。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Cl-浓度、ACE酶活性(ACE酶浓度)、缓冲体系的pH值等对上述检测模型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了高通量降血压肽活性体外检测方法,本方法最多可同时检测96个样品的ACE抑制活性,上机分析时间仅需10 s。不同批次活性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001%,p=0.667>0.05,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重现性好,精密度较高。采用本方法测定了商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Captopril的IC50值为16.19 nmol/L,与文献报道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体外酶解物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志伟 刘秀梅 +2 位作者 郑梦云 WENDY LO EUNICE LI-CHAN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体外模仿部分胃肠道消化酶解过程,考察大豆蛋白酶解消化能否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活性肽及其活性状况,以揭示大豆蛋白体内消化酶解与ACEI的活性关系。方法: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以胃蛋白酶结合胰蛋白酶,相继酶解大... 目的:体外模仿部分胃肠道消化酶解过程,考察大豆蛋白酶解消化能否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活性肽及其活性状况,以揭示大豆蛋白体内消化酶解与ACEI的活性关系。方法: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以胃蛋白酶结合胰蛋白酶,相继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经色谱分离,动态检测不同阶段ACEI肽片段及其活性大小。结果:胃蛋白酶酶解过程前20min内,酶解液ACEI活性达到最高点,随后在胰蛋白酶酶解阶段其抑制活性下降。180min后的酶解产物,其半抑制活性浓度IC50值为0.28±0.06 mg/ml。同时,未经酶解的SPI液在0.73mg/ml时无ACEI活性。SPI酶解液经各种色谱分离后的组分,其IC50值从0.13±0.03到0.93±0.08 mg/ml。低分子量和伴有疏水性基团的肽类最具ACE抑制活性。结论:体外模仿胃肠消化过程使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SPI可产生不同ACEI活性的肽片段,说明人体正常摄食消化大豆蛋白可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体外消化 胃蛋白 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毕昊 刘志国 +2 位作者 屈伸 王亚林 吴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2,706,共5页
目的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提取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的方法提取米糠中的蛋白质,先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采用凝胶层析法分离酶解组分,检测各组分ACE抑制性,对活性较强的组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SP-... 目的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提取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方法采用等电点沉淀的方法提取米糠中的蛋白质,先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后,采用凝胶层析法分离酶解组分,检测各组分ACE抑制性,对活性较强的组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SP-Sephadex C-25作进一步的分离检测。结果获得的ACE抑制肽分子量为307.1,其等电点在5~6之间。它在消化液中具有稳定性。其IC50为0.061mg/ml。结论从米糠蛋白酶解产物中获取了ACE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胃蛋白 胰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分离和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体外活性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蒋菁莉 任发政 诸晓强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2,33,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缓冲体系、氯离子浓度、酶底物比等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力测定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食源性ACE抑制剂体外活性检测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测定方法条件为:浓度为200mmol/LNaCl的Tris-HCl缓冲体系... 通过测定不同缓冲体系、氯离子浓度、酶底物比等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力测定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食源性ACE抑制剂体外活性检测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测定方法条件为:浓度为200mmol/LNaCl的Tris-HCl缓冲体系,反应温度37℃,检测342nm波长下吸光值在7min内的连续变化;用已知的ACE抑制剂Captopril对方法进行检验,并将其应用于乳蛋白质不同酶水解产物ACE抑制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化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体外活性检测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牟金金 卢静 +1 位作者 杨敏 徐珽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9期5-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纳入的随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患者合计835例。结果显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改善联合组优于单用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74,95%CI(-16.71,-12.76),P<0.000 01];平均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MD=-2.33,95%CI(-4.54,-0.12),P=0.04];总不良反应和干咳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0.58,2.63),P=0.57]和[RR=7.13,95%CI(0.92,55.54),P=0.06]。结论 ACEI联合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优于单用ARB,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纳入研究整体质量不高,仍须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 高血压 左室肥厚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患者血浆中s-ICAM-1、s-VCAM-1和vW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庆春 尹邦良 +1 位作者 杨一峰 周新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3317-3319,3321,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雅施达和卡托普利对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人,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 ̄Ⅳ级,换瓣术后分为雅施达组(30人)、卡托普利组(30人)和对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雅施达和卡托普利对风心病换瓣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含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0人,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 ̄Ⅳ级,换瓣术后分为雅施达组(30人)、卡托普利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分别给予雅施达、卡托普利和安慰剂治疗。分别于术后4周、8周抽血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同时作心功能测定。结果给予雅施达和卡托普利治疗的风心病患者血浆中s-ICAM-1、s-VCAM-1和vWF浓度都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心功能恢复也好于对照组(P<0.05),雅施达组和卡托普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降低风心病术后患者血浆中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尽早改善内皮功能和心肌功能,加强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而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种类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致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永新 宋志远 刘松青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分析 ,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 ,以便更好地发挥ACEI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应用ACEI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探讨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的 :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分析 ,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 ,以便更好地发挥ACEI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者应用ACEI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探讨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与不同ACEI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1)ACEI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 % ,常见类型有刺激性咳嗽、味觉异常及胃肠道不适、皮疹及皮肤瘙痒、低血压、头痛及眩晕、蛋白尿与血管性水肿等。(2)比较的5种ACEI药物中 ,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卡托普利 ,且以咳嗽、味觉异常及胃肠道不适、皮疹及皮肤瘙痒最多。结论 :ACEI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咳嗽、胃肠道不适及皮疹最常见 ,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秦会娟 温玉洁 刘陶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较单独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云明 刚宏林 王志国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11期950-952,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是从蛇毒的毒汁中分离出来的肽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构效关系研制而成.根据它们活性部分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3类:第1类为巯基类,代表药为卡托普利(Captopril);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 肽类物质 化学结构 构效关系 卡托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能耐受患者中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玉林 云冠峰 +4 位作者 刘民杰 叶倩 丁燕程 王峰 马宏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被迫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抑制剂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及肾功能不全 ,不能用ACE抑制剂的患者随...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被迫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抑制剂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及肾功能不全 ,不能用ACE抑制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10 0例。治疗组予缬沙坦 80mg,po ,qd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吲达帕胺、美托洛尔。 2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用利尿剂、洋地黄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 ,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亦行相应的治疗。 2组服药 4wk以上对比观察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的出现情况。垂直对比观察肝、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未见持续性干咳、皮疹的患者 ,3例患者出现轻微咳嗽 ,未因此而停药 ;对照组有 2例轻微咳嗽的患者。用缬沙坦前后BUN ,Cr变化无显著性 ,肝功能损害未见加重 ,2例患者服缬沙坦后水肿加重。高血压患者用缬沙坦前和 2wk后的SBP分别是 (15 8± 17)mmHg(1mmHg =0 133kPa)和 (139± 14 )mmHg ,P <0 0 1;DBP分别是 (10 1± 14 )mmHg和 (86± 13)mmHg,P <0 0 1。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因干咳等被迫停用ACE抑制剂的患者服用缬沙坦是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临床试验 血管紧张转化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晨晔 马兰 +2 位作者 李静 范鹰 刘歆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初诊为TIA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最终选取40例口服ACEI类药物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ACEI组及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初诊为TIA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最终选取40例口服ACEI类药物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ACEI组及21例未口服ACEI类药物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基线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连续随访半年,进行第二次MMSE评估,分析ACEI类药物对TIA发作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109例初诊为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其中61例患者MMSE总分低于正常,发病率为55.9%。ACEI类药物治疗后,ACEI组的总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和计算、语言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回忆能力分值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ACEI组治疗前后总分及记忆力、注意和计算、语言能力分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定向力、回忆能力分值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约一半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记忆、计算、定向、语言等多个认知功能领域;ACEI类药物能够改善TI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改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和计算、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认知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浩 翟所迪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6-205,250,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左室结构参数、血液动力学参数、心功能级别改善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 目的通过对左室结构参数、血液动力学参数、心功能级别改善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否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4)、EMBASE(1989~2000)、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4年第1期)、国际药学文摘(IPA)(1970~200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80~2003),纳入比较ACEI和ARB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表明,ACEI与ARB对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心率、心功能级别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I与ARB治疗中产生副作用例数的合并效应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2.17,95%CI (1.53,3.07),P<0.000 01].结论 ACEI与ARB两类药物对心功能和左室重构方面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药物安全性方面,ACEI较ARB副作用发生率更高,安全性更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ARB可适用于对ACEI不能耐受的病例,上述结论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受体阻滞 充血性心力衰竭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舵 许晓洁 +2 位作者 刘晶 孟令婷 吴晓忠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S1期187-190,共4页
高血压可以增加充血性心衰、脑卒中、肾衰发生率及加重、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的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是治疗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由于... 高血压可以增加充血性心衰、脑卒中、肾衰发生率及加重、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的一个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是治疗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由于其作用好和安全性高现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以下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高血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