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生成素-2变化及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永政 刘晓静 +3 位作者 扈洁 王俊侠 刘平原 刘淑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CP-I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生成素-2(Ang-2)变化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135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19例)及预...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CP-Ig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生成素-2(Ang-2)变化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135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19例)及预后不良组(1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35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PCI前后以及两个亚组血清CP-IgA、hs-CRP及Ang-2水平。分析血清CP-IgA、hs-CRP及Ang-2与PCI术后C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P-IgA、 hs-CRP及Ang-2对PCI术后CH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P-IgA、hs-CRP及Ang-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血清CP-IgA及Ang-2水平较PCI术前降低,血清hs-CRP水平较PCI术前升高(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CP-IgA、hs-CRP及Ang-2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血清CP-IgA、hs-CRP及Ang-2与PCI术后CHD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CP-IgA、hs-CRP及Ang-2单独预测PCI术后CH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小于三项联合(均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CP-IgA、hs-CRP及Ang-2水平升高,PCI术后血清CP-IgA和Ang-2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P-IgA、hs-CRP及Ang-2水平升高,且三者联合对PCI术后CH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肺炎衣原体抗体IgA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生成素-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血管生成素-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性及意义
2
作者 陈妮 赵翠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血管生成素-2(Ang-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与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血管生成素-2(Ang-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与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收治的103例重症及长时间反复住院CRE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内转归不同分为转归不良组(n=23)和转归良好组(n=80)。通过查阅电子医疗记录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史、感染菌种、体温、是否行有创机械通气、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等。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CRP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B水平,计算CRP/ALB;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血清Ang-2、RAGE水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前、治疗3 d和治疗7 d后CRP/ALB、Ang-2、RAGE水平,应用Cox回归分析CRE感染患者病情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前CRP/ALB、Ang-2、RAGE预测CRE感染患者病情转归价值,卡普兰-迈耶曲线(K-M)分析不同CRP/ALB、Ang-2、RAGE水平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结果转归不良组行有创机械通气、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占比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转归良好组患者治疗3 d和7 d后CRP/ALB、Ang-2、RAGE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7 d后较治疗3 d后显著降低(P<0.05);转归不良组患者各时间点CRP/ALB、Ang-2、RA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转归不良组患者CRP/ALB、Ang-2、RAGE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行有创机械通气、合并感染性休克、CRP/ALB升高、Ang-2升高、RAGE升高是影响CRE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7 d后CRP/ALB+Ang-2+RAGE预测病情转归的曲线下曲积最大(0.931),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8.75%。CRP/ALB、Ang-2、RAGE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CRP/ALB、Ang-2、RAGE与CRE感染患者病情转归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患者病情转归的一个早期预测方案,为临床分层管理提供精准量化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血管生成素-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 细菌感染 病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潜在机制
3
作者 文姣姣 杨学远(综述) +1 位作者 赵永超 马懿(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理过程中,斑块内不成熟血管形成和(或)破裂出血、内皮功能障碍是冠脉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斑块进展的药物和非药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挽救了生命,但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理过程中,斑块内不成熟血管形成和(或)破裂出血、内皮功能障碍是冠脉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斑块进展的药物和非药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挽救了生命,但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干预斑块进展的治疗。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被证明是缺血、缺氧下调节内皮功能和血管生成(或)破裂出血的关键因子。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肿瘤、眼部血管疾病已有靶向药物,但冠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尚未见Ang2相关的靶向药物。此外,非编码RNA和心血管疾病、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能参与调控Ang2介导的斑块进展。本文就Ang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非编码RNA 血管生成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素-1、血管生成素-2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东魁 禹晓冰 +2 位作者 赵爱国 陈曼 李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pt-2)的浓度,并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沧州...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pt-2)的浓度,并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同期95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入院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ET-1、Angpt-2浓度。比较3组受试者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ET-1和Angpt-2浓度、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ET-1、Angpt-2与LVEF、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ET-1、Angpt-2浓度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的LVEF及血清Angpt-2、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2±9.07)pg/mL vs.(92.48±13.21)pg/mL,P<0.05];研究组患者LVEF降低,血清ET-1[(63.52±9.07)pg/mL vs.(147.85±21.12)pg/mL,P<0.05]、Angpt-2[(4.55±0.65)ng/mL vs. 6.68±0.94)ng/mL,P<0.05]、BNP[(21.35±3.05)pg/mL vs.(47.81±8.25)pg/mL,P<0.05]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相比,研究组患者LVEF降低,血清ET-1[(92.48±13.21)pg/mL vs. 147.85±21.12)pg/mL,P<0.05]、Angpt-2[(4.57±0.65)ng/mL vs.(6.68±0.94)ng/mL,P<0.05]、BNP[(22.01±3.14)pg/mL vs.(47.81±8.25)pg/mL,P<0.05]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组患者血清ET-1[(134.16±19.16)pg/mL vs.(145.27±20.75)pg/mL vs.(161.72±23.11)pg/mL]、Angpt-2[(5.23±0.74)ng/mL vs.(6.71±0.95)ng/mL vs.(7.82±1.12)ng/mL]浓度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T-1浓度与LVEF负相关(r=-0.712,P<0.05),与血清BNP浓度正相关(r=0.565,P<0.05);血清Angpt-2浓度与LVEF负相关(r=-0.554,P<0.05),与血清BNP浓度正相关(r=0.612,P<0.05);血清ET-1、Angpt-2、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6(敏感度为91.1%、特异度为73.9%),0.869(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9.1%),0.967(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85.9%)。结论 血清ET-1、Angpt-2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中均升高,与BNP、LVEF浓度关系密切,二者联合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生心脏病有一定帮助,为临床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内皮素-1 血管生成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通过膜突蛋白介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5
作者 袁双双 余琴 +4 位作者 邓鑫 游婧璨 李永杰 陈妮 王立群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内皮细胞培养于Transwell培养皿,给予Ang-2(200 ng/mL)刺激0、12、24和48 h后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内皮细胞接种到6孔板,Ang-2刺激0、15、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内皮细胞培养于Transwell培养皿,给予Ang-2(200 ng/mL)刺激0、12、24和48 h后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内皮细胞接种到6孔板,Ang-2刺激0、15、30和60 min后检测膜突蛋白(Moesin)的磷酸化;使用moesin siRNA特异性敲低moesin后,给予Ang-2刺激,检测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F-actin以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的变化。结果Ang-2(200 ng/mL)刺激内皮细胞0、12、24和48 h后,细胞通透性以时间依赖的方式逐渐增高;Ang-2显著增加内皮细胞moesin磷酸化,而使用Ang-2受体Tie-2的中和抗体Anti-Tie-2处理细胞后,显著抑制了Ang-2介导的moesin磷酸化;Moesin的特异性敲除显著抑制了Ang-2介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F-actin应力纤维的形成以及VE-cadherin的破坏。结论Ang-2通过moesin介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膜突蛋白 内皮细胞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冬玲 郭克民 +2 位作者 张岚 张红新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6/50)和18.0%(9/50),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0%(4/25)和20.0%(5/25);而在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7%(15/28)和64.28%(18/2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87%(46/49)和97.96%(48/49),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间质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乳癌组织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结论:Ang2及Tie2的表达与乳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Ang2表达与乳癌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素梅 刘可玲 +3 位作者 王立敏 高建宏 李华 高玉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65例恶性卵巢肿瘤中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25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65例恶性卵巢肿瘤中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标本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恶性组MVD显著高于良性组(t=2.61,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卵巢癌MV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8,P<0.05)。恶性组Ang-2 mRNA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卵巢癌标本Ang-2 mRNA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0.298±0.022 vs.0.206±0.086,P<0.05)。恶性组MVD与其Ang-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MV=0.685,P<0.05)。仅在5例恶性卵巢癌标本中检测到Tie-2 mRNA表达,良性组和对照组未检出。结论恶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Ang-2,其与卵巢癌肿瘤血管大量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受体-2在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焦辉 郭春良 王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分析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研究Ang-2和Tie-2与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探讨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 目的:分析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研究Ang-2和Tie-2与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探讨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ng-2、Tie-2和CD34的表达,以15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Ang-2、Tie-2和CD34的表达水平作为对照,对其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在肝硬化组织的表达较弱,在正常肝组织不表达。肝癌与癌旁组织Ang-2/Tie-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肝癌、肝硬化组织中Ang-2/Tie-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PHC组织中Ang-2/Tie-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性。Ang-2和Tie-2与MVD、肝癌分化程度以及侵袭性高低密切相关。结论:PHC组织Ang-2和Tie-2的表达与PHC血管新生及MVD有显著相关性。Ang-2通过与Tie-2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效应。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血管生成素-2水平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张文君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结果将其分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3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VLWI、Ang-2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发生死亡与EVLWI、Ang-2的水平相关(P>0.05),而EVLWI和Ang-2两个指标是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线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中EVLWI与Ang-2之间呈正相关(r=0.321,P<0.05)。结论:在评估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预后过程中,EVLWI与Ang-2水平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且2项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指数 血管生成素-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99及癌胚抗原对结肠癌诊断和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10
作者 毛海波 朱国栋 +3 位作者 方润娅 李宝秀 方喜生 刘国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100例,结肠良性病变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检测患者血清中Ang-2...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100例,结肠良性病变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检测患者血清中Ang-2、VEGF、CA19-9、CEA的水平,并探讨其对结肠癌诊断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结肠癌组血清Ang-2、VEGF、CA19-9、CEA水平较结肠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升高(P <0.05);联合检测Ang-2、VEGF、CA19-9、CEA水平较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升高;术前Ang-2、VEGF、CA19-9、CEA阳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分别高于各自阴性患者,生存分析显示不同表达状态其远处转移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血清中Ang-2、VEGF、CA19-9、CEA的水平对诊断结肠癌具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术前血清中Ang-2、VEGF、CA19-9、CEA的水平与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肿瘤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类抗原199 癌胚抗原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皓宇 刘晓唤 +7 位作者 王聪霞 张春艳 张岩 陈海潮 胡艳超 贾珊 马维冬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13例冠心病患者成功置入单个药物洗脱支架,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术后再狭...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13例冠心病患者成功置入单个药物洗脱支架,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PCI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Ang-2浓度。结果支架内再狭窄组12例患者,无再狭窄组101例患者。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术前Ang-2浓度[(849.6±234.6)pg/mL vs.(796.9±198.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ng-2浓度[(629.7±137.3)pg/mL、(504.3±107.6)pg/mL]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狭窄组术后Ang-2浓度降低更为明显,低于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Ang-2浓度均明显降低,且无再狭窄组降低更明显,推测Ang-2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相关,可作为预测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生成素-2 支架内再狭窄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皓宇 张春艳 +7 位作者 梁磊 王聪霞 寿锡凌 张岩 马维冬 贾珊 郑阳 刘晓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8,34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并设对照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结果 NYHA心功能Ⅰ级~Ⅳ级的CHF患者,NT-proBNP和Ang-2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NT-proBNP呈显著的正相关(r=0.774,P〈0.001),Ang-2与LVEF呈显著的负相关(r=-0.725,P〈0.001)。结论 Ang-2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评价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生成素-2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延风 刘陕西 +2 位作者 邬德东 陈玺 任利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88,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接种30只裸鼠皮下,建立实体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As2O3高剂量(5mg/kg)、低剂量(2.5mg/kg)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接受As2O3腹腔注射1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免疫荧光标记CD31并计算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方法测定Ang-2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砷剂治疗可抑制瘤块生长,2.5mg/kg和5mg/kgAs2O3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33%和50.85%。As2O3治疗组的微血管密度(MVD)、VEGF荧光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2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可清晰标记肿瘤内的血管;对照组和As2O3治疗组血管内皮细胞Ang-2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As2O3对Ang-2表达无明显影响,在As2O3治疗抑制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下,Ang-2表达可促进血管的退化。Ang-2主要在新生的内皮细胞表达,故可能作为新生血管的标记物,成为肿瘤新生血管研究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胃癌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2在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吉春玲 周厚荣 +2 位作者 杨秀林 黄效模 瞿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及呼吸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2015年10月至... 目的观察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及呼吸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柏林新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脓毒症组(97例)和脓毒症合并ARDS组(23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基础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清Ang一2水平等指标。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并计算EVLW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分析Ang-2与EVLWI、PVPI、Pa02/FiO2、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ng-2、EvLwI、PVPI、APACHEII评分对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合并ARDS组患者APACHEII评分(分:21.53±2.03比14.60±1.64)、EVLWI(mL/kg:15.89±2.79比7.59±2.20)、PVPI(4.99±0.47比2.66±0.29)和入组后2h血清Ang-2水平(mg/L:6.13±1.91比3.44±1.34)均明显高于单纯脓毒症组(均P〈0.05);而PaOJFiO,则明显低于单纯脓毒症组[mmHg(1mmHg=0.133kPa):255±24比314±26]。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EVLWI(r=0.804,P=0.001)、PVPI(r=O.710,P=0.004)、APACHEⅡ评分(r=0.826,P=0.000)呈显著正相关,与PaOJFiO,呈显著负相关(r=-0.790,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ng-2、EvLwI、PVPI、APACHEⅡ评分预测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50以上,均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AUC分别为0.795、0.806、0.882、0.832,敏感度分别为88.91%、86.36%、92.32%、76.91%,特异度分别为66.82%、66.34%、66.23%、77.84%,95%可信区间(95%C1)分别为0.661—0.922、0.757~0.856、0.793~0.961、0.725~0.933,其中以PVPI对ARDS的预测价值最准确(其AUC在0.85以上,敏感度也最高)。结论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Ang-2的变化与PaO2/FiO2、APACHEⅡ评分、EVLWI、PVPI密切相关,Ang-2浓度越高,患者肺损伤越严重,发生ARDS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推测Ang-2可作为ARDS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管外肺水指数 血管通透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与血管生成素-2关系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赖添顺 张亚娟 +2 位作者 林哲婉 郭振辉 肖百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肾损伤与血血管生成素(Ang)-2的关系。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脓毒症组(12只)。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血浆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血Ang-2水平。结...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肾损伤与血血管生成素(Ang)-2的关系。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脓毒症组(12只)。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血浆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血Ang-2水平。结果:脓毒症大鼠随着时间延长,肾组织损伤病理改变进行性加重,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浓度、血Ang-2水平呈升高趋势,但只有血胱抑素C水平与血Ang-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8,P<0.05)。结论:CLP所致脓毒症大鼠肾损伤与血中的Ang-2有关,但其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管生成素-2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和血管生成素-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巨信 钟波 +2 位作者 张春意 周国忠 唐吉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189-5191,共3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两组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浆HSP90α和Ang-2变化、不良反应及随访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59. 57%)明显高于对照组(36. 17%,P<0. 05)。两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12. 087、18. 381、22. 930、14. 810、21. 543,对照组:t=7. 886、11. 124、9. 110、11. 757、8. 875,均P <0. 05);观察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 232、14. 152、13. 614、6. 870、18. 087,均P <0. 05)。两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较化疗前降低(观察组:t=57. 277、26. 564,对照组:t=31. 781、16. 009,均P<0. 05);观察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 459、19. 103,均P<0. 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肝肾功能受损、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生存率(91. 49%)略高于对照组(72. 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近期疗效良好,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HSP90α和Ang-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Α 血管生成素-2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师帅 栾凯迪 +7 位作者 李虹霖 王玉珏 夏昆鹏 张金朋 马祺昊 孙琦月 佟晓薇 韩盛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29-1132,1136,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头穴围刺治疗,3组分别于21 d取大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脑缺血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检测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针刺21 d后mNSS评分围刺评分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病理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Ang-2、VE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Ang-2、VEGF蛋白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上调大鼠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Ang-2、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帮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围刺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神经修复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2与脂多糖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秋萍 张媛莉 +1 位作者 姚华国 邓烈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11-2014,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脂多糖(LPS)的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11例)、二重感染组(G-菌合并真菌感染,36例)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组(20例),另选取2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脂多糖(LPS)的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11例)、二重感染组(G-菌合并真菌感染,36例)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10男10女)为正常对照组。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血浆Ang-2及LPS浓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脓毒症各组患者的血浆Ang-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脓毒症各组患者之间的血浆Ang-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重感染组及G-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浆LP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深部真菌感染组(P<0.05),而深部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浆LP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浆Ang-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99,P<0.05;r=0.72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显著独立相关(β=0.468,P<0.05;β=0.626,P<0.001)。除深部真菌感染组外的各组患者血浆Ang-2水平与LPS水平呈正相关(r=0.394,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PS水平与血浆Ang-2水平呈显著独立相关(β=0.269,P<0.01)。结论:血浆Ang-2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PS是影响G-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浆Ang-2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生成素-2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晓宁 刘晶珠 +2 位作者 刘超 马艳 徐艳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9-301,共3页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Ang-2和CD34表达,并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算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上皮性卵巢...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石蜡标本Ang-2和CD34表达,并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计算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ng-2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Ⅲ期和Ⅳ期合并组Ang-2表达率高于Ⅰ期和Ⅱ期合并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Ang-2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MVD呈正相关(r=0.733,P<0.01)。结论:Ang-2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及其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促进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生成素-2 CD34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莉 刘宏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胸腔积液患者79例,其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3例(鳞癌12例、腺癌20例、小细胞...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胸腔积液患者79例,其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3例(鳞癌12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11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胸腔积液中Ang-2和VEGF的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EA的水平,并比较各指标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Ang-2、VEGF、CEA的水平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P<0.05)。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CEA的阳性率高于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Ang-2、VEGF的阳性率与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胸腔积液中Ang-2、VEGF、CEA的水平对诊断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具有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CEA对腺癌诊断价值较高,未发现Ang-2和VEGF与肺癌病理分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