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6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刘志强 白玫 +2 位作者 李亚坤 郭向东 梁春利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R伴NV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在玻璃体切割术前注... 目的探讨术前雷珠单抗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R伴NV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研究组在玻璃体切割术前注射雷珠单抗,观察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眼压、恢复视力及VEGF、IGF-1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IGF-1水平及视力与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VEGF、IGF-1水平均降低(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均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眼压过高、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伴NVG对改善患者眼压、恢复视力及降低VEGF、IGF-1水平疗效更优,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及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
2
作者 罗忠 周鹤 +1 位作者 黄怡 董万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2022-09本院眼科收治的110例110眼NVG患者为NVG组(Ⅱ级23例、Ⅲ级44例、Ⅳ级4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 目的: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2022-09本院眼科收治的110例110眼NVG患者为NVG组(Ⅱ级23例、Ⅲ级44例、Ⅳ级4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为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LRG1、FGF-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RG1、FGF-21水平与Teich分级、VEGF、PEDF、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VG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RG1、FGF-21、VEGF、PEDF、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随着Teich分级的增加,NVG患者血清LRG1、FGF-21、VEGF、PEDF、TNF-α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NVG患者血清中LRG1、FGF-21水平与VEGF、PEDF、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VG患者血清LRG1、FGF-21水平显著升高,与VEGF、PEDF及TNF-α水平正相关,二者可能与NVG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Teich分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张明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滨海达亮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滨海达亮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50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50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野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眼压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加快,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快,血流阻力系数(RI)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RNFL厚度均增厚,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厚,视野缺损程度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NVG能够促使视网膜血流重新分布,改善血管功能,降低眼压,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边俊杰 张磊 刘大川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NVG患者110例(1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入组NVG...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NVG患者110例(1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入组NVG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半量睫状体光凝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雷珠单抗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比较两组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6个月复发率,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检测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及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压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IL-6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NVG成功率较高,可以有效改善眼压和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半量睫状体光凝术 视力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柏西普联合Ahmed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杨静 杨金龙 范文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究阿柏西普联合Ahmed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5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9例(29眼),观察组29例(2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Ahmed阀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柏西... 目的探究阿柏西普联合Ahmed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5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9例(29眼),观察组29例(2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Ahmed阀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柏西普联合Ahmed阀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BCVA、眼压、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手术疗效和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消退眼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柏西普联合Ahmed阀植入治疗NVG的临床效果更好,且更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亮 李丹 +2 位作者 张蕊 陈晶 杨璐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59-563,共5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由异常新生血管引起的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继发性青光眼。NVG发病通常缓慢而隐匿,对该病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且有效的降低其致盲率。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NVG诊断和随访中的广泛应用,使得NVG的诊治及预...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由异常新生血管引起的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继发性青光眼。NVG发病通常缓慢而隐匿,对该病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且有效的降低其致盲率。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NVG诊断和随访中的广泛应用,使得NVG的诊治及预后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新的进展为NVG相关疾病的准确诊断以及后续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对这些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影像学技术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7
作者 杨学秋 王存波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治疗中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治疗中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前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前后BCVA和眼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VEGF、IGF-1、SDF-1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和1个月BCVA和眼压指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IGF-1、SDF-1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IGF-1、SDF-1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术前为患者注射雷珠单抗,有助于提升视力矫正效果,降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株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性青光眼 眼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尚瑞 赖铭莹 林佩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05-1609,共5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病理表现为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使虹膜和房角黏连关闭,阻碍房水外流导致眼压升高,产生剧烈眼痛或头痛,进而损害视神经,造成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目前,治疗新生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病理表现为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使虹膜和房角黏连关闭,阻碍房水外流导致眼压升高,产生剧烈眼痛或头痛,进而损害视神经,造成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目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有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局部或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以及抗青光眼手术等多种方法,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保留视功能和改善症状。但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其治疗较原发性青光眼更为困难,预后也更差。因此,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在不同病情下选择最科学的治疗策略。故文章将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与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江会丰 刘贤升 +1 位作者 段明明 欧阳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和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小梁切除联合治疗的疗效对比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明确诊断为NVG的住院患者为研究主体,总计纳入患者26例,患... 目的探究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和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小梁切除联合治疗的疗效对比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明确诊断为NVG的住院患者为研究主体,总计纳入患者26例,患眼30只。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原则分组,命名为A组(患者13例,患眼15只)和B组(患者13例,患眼15只)。A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然后行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结膜下注射抗VEGF药后行小梁切除术,对比组间视力恢复效果、术后不同时点眼压水平、患眼新生血管面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患者视力恢复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第7天,第21天、半年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均呈下降变化趋势(均P<0.05),但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6 d内每日比较,两组新生血管面积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新生血管面积呈逐渐减小趋势,且与术前相比更小(均P<0.05);和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玻璃体腔与结膜下注射抗VEGF均可有效治疗NVG,均可以达到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缩小新生血管面积的作用,但是以结膜下注射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 结膜下注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思佳 张相冉 王延武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9-301,390,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NVG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NVG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人)。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眼压水平,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房水血管活性物质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1 w、治疗后1 m、治疗后3 m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眼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眼血流阻力系数(Resistance index,RI)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眼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房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用于治疗NVG能够降低眼压,改善眼部动脉血流情况,抑制房水中的VEGF和IL-6表达,不增加不良发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白细胞介素-6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组织中VEGF和IL-17A表达及其意义
11
作者 屈晶 汪军红 +1 位作者 杨安怀 杨北方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虹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244例DM并发NVG患者为DM⁃NVG组,同时期本院收治的...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虹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244例DM并发NVG患者为DM⁃NVG组,同时期本院收治的244例无新生血管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参照组,术中收集患者虹膜组织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虹膜组织VEGF和IL⁃17A表达;对DM⁃NVG患者随访1年统计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DM并发NVG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DM⁃NVG组VEGF、IL⁃17A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DM并发NVG患者虹膜组织VEGF、IL⁃17A表达与眼压、DM类型、NVG分期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发生率为90.57%(221/244);预后不良组中眼压>21 mmHg、DM类型为2型、NVG分期为Ⅲ期、虹膜组织VEGF、IL⁃17A阳性表达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均是DM并发NVG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M并发NVG患者虹膜组织VEGF、IL⁃17A表达均升高,二者均与DM并发NV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DM并NVG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联合抗VEGF+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田翼 陈元芝 +6 位作者 郭登华 杨扬 王通 张庆辉 姚红宝 宋昌瑞 杨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抗VEGF+全视网膜光凝手术(PRP)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08/2022-09就诊于我院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5例45眼,根据治疗方案分为UCP+抗VEGF+PRP组16... 目的:评估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抗VEGF+全视网膜光凝手术(PRP)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08/2022-09就诊于我院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5例45眼,根据治疗方案分为UCP+抗VEGF+PRP组16例16眼、经巩膜睫状体光凝(TCP)+抗VEGF+PRP组20例20眼、单纯UCP组9例9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 d,1 wk,1、3 mo眼压、疼痛评分、术后用药、有效率、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眼压、疼痛评分、术前用药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1 d,1 wk,1、3 mo眼压、疼痛评分较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1)。术后1 mo单纯UCP组眼压(31.78±10.23 mmHg)高于UCP+抗VEGF+PRP组(19.44±8.23 mmHg)及TCP+抗VEGF+PRP组(20.80±10.27 mmHg)(均P<0.017)。术后1 d,1 wk TCP+抗VEGF+PRP组疼痛评分高于UCP+抗VEGF+PRP组及单纯UCP组(均P<0.017)。术后3 mo UCP+抗VEGF+PRP组、TCP+抗VEGF+PRP组、单纯UCP组有效率分别为81%(13/16)、75%(15/20)、67%(6/9)(P=0.675);成功率分别为69%(11/16)、50%(10/20)、0(0/9)(P=0.003)。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UCP+抗VEGF+PRP与TCP+抗VEGF+PRP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降眼压效果相当。UCP+抗VEGF+PRP术后患者疼痛更轻,且无严重并发症。单纯UCP手术可在术后早期有效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疼痛,但长期控制仍需联合抗VEGF+P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睫状体光凝术 抗VEGF 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HGF、ENA78及Sema3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祎林 李光辉 衡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检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房水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及信号素3A(Sema3A)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GF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用抗血管内皮... 目的检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房水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及信号素3A(Sema3A)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NGF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其中治疗有效患者66例,治疗无效患者14例。另选取单纯行白内障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水平,比较观察组抗VEGF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临床资料及房水中HGF、ENA78、Sema3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VG患者抗VEGF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对NVG患者抗VEGF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分别为(847.56±128.41)ng/L、(185.36±25.41)ng/mL、(2.04±0.8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2±98.25)ng/L、(84.29±17.37)ng/mL、(0.68±0.2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VEGF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VEGF治疗无效患者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分别为(974.22±154.33)ng/L、(218.83±31.22)ng/mL、(3.02±0.98)ng/mL,明显高于治疗有效患者的(820.69±118.21)ng/L、(178.26±18.33)ng/mL、(1.83±0.8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水平升高均为影响NVG患者抗VEGF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联合检测预测NVG患者抗VEGF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1,明显高于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单独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中HGF、ENA78及Sema3A水平异常升高,且其为抗VEGF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预测NVG患者抗VEGF疗效,为临床医师判断疾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信号素3A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楷林 王晨 +1 位作者 赵珂睿 戴汉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经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普瑞眼科医院65例行PPV治疗的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NVG分为发生组(n=18)...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经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普瑞眼科医院65例行PPV治疗的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NVG分为发生组(n=18)与未发生组(n=47)。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PDR分期、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术前眼压、空腹血糖、是否贫血、是否合并视网膜脱落、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术前是否有房角或虹膜新生血管患眼等。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5例行PPV治疗的PDR患者中,发生18例NVG,发生率为27.69%。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不同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PDR分期、是否注射胰岛素、术前眼压、是否合并视网膜脱落、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空腹血糖、是否贫血、是否有房角或虹膜新生血管患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男(β=1.567、P=0.024、0R=4.792、95%CI:1.224~18.766)、年龄<60岁(β=2.380、P=0.003、0R=10.800、95%CI:2.225~52.41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β=1.707、P=0.003、OR=5.814、95%CI:1.791~18.870)、空腹血糖≥7.0mmol/L(β=1.655、P=0.006、0R=5.231、95%CI:1.623~16.853)、贫血(β=1.892、P=0.002、OR=6.635、95%CI:2.010~21.900)、术前有房角或虹膜新生血管患眼(β=1.905、P=0.004、0R=6.720、95%CI:1.808~24.981)是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PDR患者PPV术后NVG发生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性别为男、年龄<60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空腹血糖≥7.0mmol/L等,临床需对相关情况加以重视,并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
15
作者 范翔 安芳 +1 位作者 次旦央吉 罗布次仁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临床难治性青光眼,尤其西藏自治区高海拔地区,长期缺血缺氧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疾病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低海拔地区,若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则将加速微循环障碍,导致眼内产生大量新...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临床难治性青光眼,尤其西藏自治区高海拔地区,长期缺血缺氧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疾病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低海拔地区,若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则将加速微循环障碍,导致眼内产生大量新生血管相关因子,更加重NVG的难治程度。为规范自治区内NVG的诊疗工作,西藏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制定本共识,对高海拔地区NVG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目标和原则、治疗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难治性青光眼 诊疗工作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眼科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雪雨 潘颖喆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VG患者64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VG患者64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和观察组(34例,36眼)。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眼压低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两组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少于术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NVG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视力和眼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青光眼用药使用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康柏西普 小梁切除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玻璃体联合治疗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发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在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复合式...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在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意义。方法单纯随机选取于2019年6月—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和眼压、视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和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结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更为确切,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和视力在治疗后均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视网膜静脉阻塞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表达的meta分析
18
作者 朱树青 陈瑾媛 +4 位作者 周孟田 杜婕 许淑霞 李昊宇 梁远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4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眼内液中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2022年6月以前发表的NVG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纳入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使用I 2检验评估研究异质性,并使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篇文献,包括NVG组771例患者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对照组)727例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量浓度在2个组间合并效应值标准均数差(SMD)为8.79,95%可信区间(CI):6.43~11.14;白细胞介素(IL)-6在2个组间SMD为12.50,95%CI:9.41~15.58。NVG组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中VEGF、IL-6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质量浓度较对照组下降(SMD:-3.03,95%CI:-5.5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G组房水中IL-8(SMD:3.99,95%CI:1.14~6.85)、红细胞生成素(EPO)(SMD:9.62,95%CI:0.44~18.79)、胎盘生长因子(PIGF)(SMD:2.62,95%CI:1.38~3.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MD:3.37,95%CI:1.87~4.87)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房水中IL-1β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中VEGF、IL-6、IL-8、EPO、PIGF、TNF-α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EDF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NVG潜在的治疗靶点或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房水 玻璃体液 细胞因子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在早期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典 丘继哲 +4 位作者 曾威 龚凤 李先贵 张海琴 万光正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47-55,共9页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CTA)是临床重要的视网膜灌注的检测方法。OCTA利用红细胞的运动作为内在造影剂,快速、无创地创建微血管网络的图像,能尽早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辅助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使用OCTA...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OCTA)是临床重要的视网膜灌注的检测方法。OCTA利用红细胞的运动作为内在造影剂,快速、无创地创建微血管网络的图像,能尽早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辅助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使用OCTA诊断早期青光眼的研究,本文将从OCTA的工作原理、其在早期诊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优势、及其不足与改进方向等方面详细探讨OCTA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method for detecting retinal perfusion. OCTA uses the movement of red blood cells as an intrinsic contrast agent to rapidly and non-invasively create images of the microvascular network, allowing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assisting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studies have emerged on the use of OCTA for diagnosing early glaucoma. This article will thoroughly explore the advancements in research on OCTA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focusing on its working principles, its advantage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and its limit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赵思婕 戴青 +4 位作者 范宇晨 王爱芹 饶紫璇 范元付 高自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VG病人47例(47眼)临床资料,其中25例(25眼)实施AGV植入术(AGV组),22例(22眼)行小梁切除术(小梁...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VG病人47例(47眼)临床资料,其中25例(25眼)实施AGV植入术(AGV组),22例(22眼)行小梁切除术(小梁组)。2组病人术前均予以玻璃体腔内抗VEGF药物注射,术后完成全视网膜光凝,1年内定期随访。比较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和手术前后眼内压(IOP)、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结果:抗VEGF治疗后,2组病人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虹膜面新生血管消退,且IOP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各时点,2组IOP均较术前和抗VEGF治疗后降低(P<0.05)。2组病人间比较,各时间点IO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V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小梁组(P<0.05)。结论: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AGV植入术治疗NVG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