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胸部X线表现(文献复习——附五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陆雪林 苏南式 +2 位作者 李昌彪 刘昭 钱士良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年第1期6-8,T002,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简称AIL),是近年来新认识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常易侵犯胸部(1),其X线表现比较特殊,现将我们遇到的均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5例报告于后,并结合国内文献(2-...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Angio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简称AIL),是近年来新认识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病常易侵犯胸部(1),其X线表现比较特殊,现将我们遇到的均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5例报告于后,并结合国内文献(2-4)作一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 AIL 胸部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3
作者 王彦平 丁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83-284,279,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cytosis,HLH),是一种由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按有无基因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cytosis,HLH),是一种由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HPS按有无基因异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HPS存在基因突变,多见于儿童;继发性HPS主要源于感染、肿瘤和风湿性疾病等,多见于成人,其中肿瘤相关HPS者以血液肿瘤为主,尤以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最常见[1]。本文报道老年男性患者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确诊前继发HPS 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多症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疗效
4
作者 姚金融 高玲 周竟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治疗中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20例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予以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用对照组表示,10例予以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用观... 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治疗中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20例AITL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予以西达苯胺单药治疗用对照组表示,10例予以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用观察组表示,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0.00%、客观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20.00%、50.0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以1~2级居多。结论 西达苯胺与阿扎胞苷联合方案安全性良好,适用于AITL患者,对其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西达苯胺 阿扎胞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慧兰 汝昆 +5 位作者 李晓艳 孙丽丹 李凤丽 姚静雅 蔺亚妮 刘恩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性。结果肿瘤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性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瘤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性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性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性。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性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性),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骨髓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徐才刚 王雪梅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71-475,487,共6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AITL显著的疾病异质性和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上仍未被满足的医疗...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T细胞淋巴瘤亚型,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AITL显著的疾病异质性和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上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都使得该疾病备受关注,对AITL进行早期精准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病理组织学的基础上,新兴的分子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正逐步提高AITL早期识别的准确性。基于传统化疗效果有限,当前研究正聚焦于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开发。本文就AITL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述评,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机制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雪峰 李甘地 +1 位作者 李亚林 赵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59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 CX-CL1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纪祥瑞 姜天福 +1 位作者 姜青梅 王宏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分析1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认为小剂量强的松可用于诊断性治疗;提出将该病分为B免疫母细胞型、T免疫母细胞型及B和T免疫母细胞混合型3个组织学亚型;认为该病预后可能与诊断早晚、治疗用药是否恰当及时有关。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 淋巴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病变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纪祥瑞 姜天福 +4 位作者 李玉军 赵鹏 张华 刘海静 孙显路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①目的 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较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认识AIL的病变性质 ,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筛选对判定AIL病变性质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指标。②方法 在临床病理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PCR技术、免疫组化技... ①目的 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AIL)较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认识AIL的病变性质 ,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病因 ,筛选对判定AIL病变性质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指标。②方法 在临床病理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PCR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图像分析技术 ,对 4 4例符合AIL组织学诊断标准病例的免疫表型、基因重排、bcl 2 /IgH融合基因、EBV DNA、DNA含量、P5 3蛋白、bcl 2、c myc、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 )、PCNA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同时选择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2 0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 0例作为对照。③结果4 4例AIL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呈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复杂的临床表现 ;有在某季节 (春季 )集中发病的倾向。AIL的免疫表型表现为以T细胞增生为主。在组织学上 ,AIL表现为良恶性增生兼有的特征 ,片巢状透明细胞增生的出现是诊断恶性的组织学特征。 4 4例AIL中有 1 6例 (36 .7% )为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 ,其中 1 2例为TCRγ克隆性重排 ,2例为IgH克隆性重排 ,2例为TCRγ和IgH双重排 ,其克隆性重排的检出率在AIL、NHL和反应性增生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χ2 =8.2 1 8~ 2 6 .0 36 ,P <0 .0 1 )。 4 4例AIL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1 .8% ,2 0例NHL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70 .0 % ,反应性增生者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 基因重排 DNA 蛋白质P53 原癌基因蛋白质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2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新佳 张铁凤 +1 位作者 姚国臣 杨昆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5期431-431,共1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2例报告黑龙江省医院血液科付新佳,张铁凤,姚国臣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杨昆荣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IBL)是一少见病,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们曾见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2例报告黑龙江省医院血液科付新佳,张铁凤,姚国臣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杨昆荣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IBL)是一少见病,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我们曾见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49岁。1994年2月突发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免疫母细胞 淋巴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凤俊 白便川 徐大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42-42,共1页
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均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皮肤搔痒、淋巴结肿大及血沉增快,抗菌素治疗无效,需用强的松或COP方案化疗。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 淋巴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志勇 褚宏伟 +2 位作者 景新新 张杏书 葛民泽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1年第11期587-588,共2页
15例经淋巴结活检证实的 AIL,其中6例并发干燥综合征(SS),2例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有其特点,但 AIL 的确诊有赖于淋巴结活检。对其诊断、病因和发病机理、治疗与预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淋巴 血管 免疫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媛媛 周小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4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病毒原位杂交观察,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例病例均... 目的探讨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标本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病毒原位杂交观察,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4例病例均显示生发中心增生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增生,但是套区变薄,境界不清。3例表达CD10,2例表达CXCL13,4例表达PD-1。4例均见EBV(+)的母细胞。4例在就诊时均处于临床进展期,3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死亡。结论诊断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必须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和临床表现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有生发中心增生的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临床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梅 史传兵 张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 目的:探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102例AITL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淋巴结结构被肿瘤细胞全部或部分破坏。高内皮小静脉(HEVs)形成分枝状结构网,其内可见肿瘤细胞、免疫母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弥漫浸润或浸润于副皮质区。肿瘤细胞胞浆透亮,被滤泡树突细胞(FDC)网围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102/102)、CD4(93/102)、CD5(87/102),并且表达多个滤泡辅助T细胞相关标志物,如BCL6(79/102)、CD10(44/102)、PD1(75/102)、CXCL13(43/102)和诱导型共刺激因子(ICOS)(99/102)。FDC标志物CD21和CD23染色,清晰地显示滤泡外增生的FDC网。NGS检测了40例AITL病例,发现4个特征性基因突变,即TET2(31/40)、DNMT3A(9/40)、IDH2(18/40)和RHOA(23/40)。结论:AITL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作综合判断;相较于其他滤泡辅助T细胞标志物,ICOS更有助于AITL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诊断 诱导型共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4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惠民 杨弘 黎承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较少见、性质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不佳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我科自1982~1993年收治AILD病人4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1例.年龄17~74岁,<20岁2例,>5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较少见、性质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不佳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我科自1982~1993年收治AILD病人4例.均经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1例.年龄17~74岁,<20岁2例,>50岁2例.1.2 临床表现 3例经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伴皮肤斑丘样皮疹、发热2例.1例以阵发性咳嗽、咽部异物感、声嘶为首发症状.病程中4例患者均有局部至广泛性轻中度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无压痛.1例伴肺门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扁桃体Ⅱ肿大,少量胸腔积液.1例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下叶不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血管 免疫母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杨雨为 王培军 +2 位作者 邹鹏程 张希远 史春雷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结果1例确诊为AITL的老年患者,经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4个疗程... 目的观察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过程。结果1例确诊为AITL的老年患者,经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4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目前持续治疗14个疗程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AITL疗效好,对于不能耐受CHOP样方案治疗的高龄AITL患者可尝试应用西达苯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苯胺 阿扎胞苷 表观遗传药物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 外周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预后积分系统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意义
17
作者 胡丽娟 张雅文 +2 位作者 邱婷婷 朱锋 黄一虹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59-567,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几种预后分层模型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AITL预后指数(PIAI)评分及新建立的预后积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预后积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AITL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6(29~83)岁。可评估疗效的73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27例(37.0%),部分缓解20例(27.4%),总体缓解率为64.4%。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1.0~107.0)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39.76%和26.51%,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58%和17.33%。基于多因素分析不良预后因素为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反应蛋白(CRP)>20 mg/L和预后营养指数(PNI)<44.35,建立一种新的预后积分系统,其在甄别低危及中低危、中高危及高危患者方面优于IPI、PIT、PIAI评分。在预测AITL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ROC曲线中,新预后积分系统的AUC分别为0.8259(95%CI 0.7157~0.9361)和0.8592(95%CI 0.7513~0.9670)。结论AITL好发于高龄老年人,初诊时多为Ⅲ-Ⅳ期,疾病进展快,疗效及预后较差。与IPI、PIT及PIAI评分相比,基于年龄>65岁、ECOG评分>1分、CRP>20 mg/L和PNI<44.35所建立的新预后积分系统预后评估价值更高,更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 临床特征 生存率 预后模型 国际预后指数 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 AITL预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临床表现特点探讨(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兰香 陈卫昌 蔡衍朗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51-452,共2页
7例经淋巴结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多发性浆膜腔积液、自身免疫抗体形成。 7例淋巴结活检均有三联征 ,免疫组化淋巴结活检例均有T淋巴细胞浸润 ,5例有B淋巴细... 7例经淋巴结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多发性浆膜腔积液、自身免疫抗体形成。 7例淋巴结活检均有三联征 ,免疫组化淋巴结活检例均有T淋巴细胞浸润 ,5例有B淋巴细胞浸润。认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细胞可能来源T细胞 ,由于T细胞克隆增殖可刺激B细胞过度产生抗体致免疫功能紊乱。此病是淋巴瘤瘤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 淋巴 临床理学特征 A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
19
作者 黄德东 谢玉梅 +2 位作者 黄长形 张伟 曹义战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母细胞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报告
20
作者 欧强 潘频华 +1 位作者 胡成平 谭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 淋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