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miRNA差异表达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新型分子标志物及靶基因功能分析
1
作者 陈志亮 杨永刚 +6 位作者 黄霞 成彦 瞿媛 衡琪琪 符羽佳 李可薇 顾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CHF合并HUA新型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并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分析作用靶点。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探讨其作为CHF合并HUA新型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并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分析作用靶点。方法以2020年9月~2023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收治的CHF合并HUA患者为观察组(n=30),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30)。两组各选取6例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血清外泌体中的差异表达miRNA,采用RT-PCR检测对未作高通量测序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样本(n=24)进行验证,使用R软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临床筛查的差异miRNA。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到42个差异表达的miRNA(18个上调,24个下调),其中miR-27a-5p上调(P<0.001),miR-139-3p下调(P<0.001)。RT-PCR检测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27a-5p表达量上调(P=0.004)、miR-139-3p表达量下调(P=0.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发现,miR-27a-5p、miR-139-3p预测CHF合并HUA发病的AUC分别是0.708(95%CI:0.562-0.855)和0.734(95%CI:0.593-0.876),两者联合预测CHF与HUA发病的AUC为0.899(95%CI:0.812-0.987)。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自噬是富集程度最高的靶点;KEGG功能注释显示,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差异表达的miR-27a-5p和miR-139-3p作用靶点之一。进一步动物实验得到了相同的验证。结论血清外泌体中miR-27a-5p上调和miR-139-3p下调可作为精准诊断CHF合并HUA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后促进心肌细胞的自噬反应可能是差异表达的miR-27a-5p、miR-139-3p的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尿酸 外泌体 微小RNA AMPK MTOR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型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构建与评价
2
作者 陈丽娟 高心雪 +5 位作者 吴瑾 杜莹 吕美君 隋国媛 贾连群 潘国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237-6242,共6页
背景: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基础研究中的脾虚高脂血症造模动物主要有大鼠、猪等,这对只能应用小鼠模型的医学研究而言具有局限性,亟待建立并评价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支持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的基础研究。目的:建... 背景: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基础研究中的脾虚高脂血症造模动物主要有大鼠、猪等,这对只能应用小鼠模型的医学研究而言具有局限性,亟待建立并评价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支持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的基础研究。目的:建立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和脾虚高脂组(n=12),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脾虚高脂组采用饮食失常+劳倦内伤+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备脾虚高脂模型,前2周,单日游泳到耐力极限且仅喂食甘蓝,自由饮水,双日灌胃炼制猪油+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每天以高脂饲料喂养,持续至12周。高脂饲料喂养4,12周,检测小鼠体质量、饮食量、抓力、粪便含水量、小肠炭末推进率、血清D-木糖与胃泌素水平、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血脂水平、全身脂肪质量、体脂率、肝脏脂质沉积。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小鼠高脂饲料喂养4,12周的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全身脂肪质量、体脂率、三酰甘油与总胆固醇水平均升高(P<0.05),高脂饲料喂养4,12周的日饮食量、抓力、D-木糖水平均降低(P<0.05),高脂饲料喂养4周的脾脏指数升高(P<0.05),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小肠炭末推进率、胃泌素水平、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降低(P<0.05),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②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脾虚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的脂质沉积稍多于正常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脂质沉积明显多于正常组;③结果表明,采用饮食失常+劳倦内伤+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可制备出稳定的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高脂 小鼠 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多肽对高尿酸血症斑马鱼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3
作者 魏连会 董艳 +5 位作者 石杰 李国巍 张正海 姬妍茹 杨庆丽 潘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建立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仁多肽饲喂斑马鱼,测定斑马鱼的尿酸荧光强度、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基因的mRNA表达,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降尿酸活性肽组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麻仁多肽能够通过上调HPRT1和OAT1基因表达,有效降低高尿酸斑马鱼的尿酸水平;汉麻仁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8个峰对应的肽段分子质量分别为499.23、578.24、628.27、653.29、715.31、918.43、982.41、1128.49Da,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PGTPE、MPDDV、TTSYTG、TPHWN、NNGDSPL、DDFNPRR、NPHDEFQP、YHSYLCKTD。综上,汉麻仁多肽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尿酸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多肽 斑马鱼 高尿酸 降尿酸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4
作者 牛瑞娜 尚小平 +2 位作者 赵亚楠 邵慧杰 李东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Bootstrap 1000次法和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344例患者中,116例30 d内死亡。CRP、APACHEⅡ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OR(95%CI)分别为1.004(1.001~1.006)、1.158(1.112~1.207)、3.328(1.402~3.895)、2.071(1.207~3.552)。列线图模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ROC曲线的AUC(95%CI)为0.803(0.752~0.854);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RP、APACHEⅡ评分、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脓毒 死亡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
5
作者 王亮 余燕青 +5 位作者 邬小萍 马仕鹏 刘丽萍 蔡天盼 李小鹏 葛善飞 《肝脏》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ETV治疗的CHB患者148例。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ETV治疗的CHB患者148例。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分析低磷血症累积发生率,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相关性采用Spearman Correlation进行分析。动态观察治疗期间血磷和eGFR变化。结果148例患者中发生低磷血症17例(11.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血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基线血磷(HR=0.001,95%CI:0~0.021,P<0.001)是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基线血磷预测发生低磷血症的AUC为0.7786,预测效能较好,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2%,60.3%。基线血磷≤1.03 mmol/L的CHB患者发生低磷血症累积发生率明显高于基线血磷>1.03 mmol/L的患者(HR=81.79,95%CI:18.581~360.057,P<0.001)。低磷血症患者与eGFR无相关性(r=-0.084,P=0.749)。同时存在低磷血症及eGFR异常的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时间在eGFR异常后0~1.17年。CHB患者的血磷、eGFR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低血磷组患者的血磷水平在随访期间始终低于血磷正常组。结论基线低血磷水平的ETV初治的CHB患者更易发生低磷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低磷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茯苓复方灌胃对高尿酸血症肾损伤大鼠血尿酸、肌酐及尿量的影响
6
作者 桑晓光 殷晓敏 +6 位作者 隆毅 管庆磊 吕兴敢 李建升 姜川 郭林 迟春华 《老年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菊苣茯苓复方灌胃对高尿酸血症肾损伤大鼠血尿酸(SUA)、肌酐(SCr)及24 h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模型组(M组)、菊苣单药组(C组)、茯苓单药组(T组)、菊苣茯苓复方组(C-T组),各1... 目的 探讨菊苣茯苓复方灌胃对高尿酸血症肾损伤大鼠血尿酸(SUA)、肌酐(SCr)及24 h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模型组(M组)、菊苣单药组(C组)、茯苓单药组(T组)、菊苣茯苓复方组(C-T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灌胃酵母和腺嘌呤连续4周,制备高尿酸血症肾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C、T、C-T组分别予以菊苣单药提取液、茯苓单药提取液、菊苣茯苓复方提取液灌胃,NC组与M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5周。检测给药干预后第1、3、5周各组大鼠SUA、SCr水平和24 h尿量。结果 (1)与M组相比,C、T组SUA水平在第5周降低(P均<0.05),C-T组SUA水平在第3、5周均降低(P均<0.05)。且在第5周,C-T组SUA水平低于T组(P<0.05)。(2)与M组相比,C、C-T组SCr水平在第3、5周降低(P均<0.05),T组SCr水平在第5周降低(P<0.05)。且在第3、5周,C-T组SCr水平低于C、T组(P均<0.05)。(3)与M组相比,C、T组24 h尿量在第3、5周增加(P均<0.05),C-T组24 h尿量在第1、3、5周增加(P均<0.05)。且在第3、5周,C-T组24 h尿量高于C、T组(P均<0.05)。结论 菊苣茯苓复方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所致肾损伤大鼠的SUA和SCr水平,增加尿量,从而减轻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伤,且作用效果优于单用菊苣或茯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茯苓复方 高尿酸 肾损伤 尿酸 肌酐 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芯片技术探讨脑肠互动角度下肠源性代谢物氧化三甲胺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脑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变化影响
7
作者 王琦 冷雪 +2 位作者 刘慧慧 曹媛 李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应用PCR芯片技术探讨肠源性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脑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变化的影响,从脑肠轴的角度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靶标。方法将18只健康SD大... 目的应用PCR芯片技术探讨肠源性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脑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变化的影响,从脑肠轴的角度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靶标。方法将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高脂血症组、TMAO抑制剂3,3-二甲基-1-丁醇(DMB)组,脾虚高脂血症组和DMB组采用高脂饲料+游泳力竭复合方法造模,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12周后,DMB组进行饮水干预,饮用水中加入1%DMB,正常组与脾虚高脂血症组给予正常饮水,干预4周后进行检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血浆TMAO含量;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尼氏小体情况;PCR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脑神经递质相关mRNA基因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TMAO含量上升显著(P<0.01),脑组织尼氏小体染色变浅、细胞变大、排列松散;给予DMB后的DMB组上述情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PCR芯片共检测了脑组织神经递质受体90种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高脂血症组在P值与基因表达差异倍数(log2FC值)的结果中均发生差异的基因有15种,其中上调14种、下调1种;与脾虚高脂血症组比较,DMB组在P值与log2FC值的结果中均发生差异的基因有11种,其中上调1种、下调10种,两个比较组(脾虚高脂血症组/正常组、DMB组/脾虚高脂血症组)中变化差异明显的共同基因为Grm4、Chrna4、Drd2。结论高水平TAMO引起神经递质受体的变化可能与血脂代谢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神经递质受体可能是防治血脂代谢异常疾病的重要作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高脂 氧化三甲胺 脑肠互动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张颖 吴琼皎 +2 位作者 常玉萍 卫丹辉 袁欢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后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AKI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于入院时... 目的观察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后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AKI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于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调查并统计。82例AKI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B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48 h内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30 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磷变化,使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磷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磷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BP治疗48 h内,82例AKI患者中48例(58.54%)发生低磷血症。病死组与存活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基础疾病、长期饮酒史、长期吸烟史、急性肾损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CBP治疗时长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治疗结束时血磷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CBP治疗时长与AKI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P<0.05);血磷水平与AKI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0,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高表达、CBP治疗时间长为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1,P<0.05);治疗结束时血磷水平高为AK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1,P<0.05)。结论AKI患者CBP治疗期间低磷血症的发生概率较高,且对患者预后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液净化 低磷 磷水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9
作者 杨杰 李雅忠 +2 位作者 刘忠 马建华 魏丹 《中国药业》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130例,根据患者规范服用利培酮6周复查时泌乳素的水平分为高泌乳素血症组(≥30 ng/mL,72例)和泌乳... 目的探讨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130例,根据患者规范服用利培酮6周复查时泌乳素的水平分为高泌乳素血症组(≥30 ng/mL,72例)和泌乳素水平正常组(<30 ng/mL,5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OR=0.225,95%CI(0.072,0.702),P=0.010],利培酮血药浓度[OR=1.234,95%CI(1.036,1.471),P=0.019],血清多巴胺水平[OR=0.604,95%CI(0.455,0.802),P<0.001],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OR=0.758,95%CI(0.634,0.906),P=0.002]为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95%CI(0.987,1.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8.3%,血清多巴胺水平的AUC最高(0.943)。结论血清多巴胺水平对利培酮致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有极高的预测价值,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 高泌乳素 清多巴胺水平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多指标联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研究
10
作者 张楠楠 童文靓 +1 位作者 陈琼 杨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4-078,共5页
评价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联合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确定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 评价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联合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确定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联合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共519例患者纳入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确定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单核细胞百分比联合可有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为实验室多指标联合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结局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 白蛋白 碱性磷酸酶 单核细胞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复合杂合变异致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分析
11
作者 徐琦煜 郑晓勇 +4 位作者 徐斐 叶龙颖 张柯 王明山 杨丽红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对2个由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分别选取2023年5月4日和2023年5月20日因“帕金森”和“双眼皮切割术前”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对2个由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分别选取2023年5月4日和2023年5月20日因“帕金森”和“双眼皮切割术前”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先证者A和B及其家系成员(均3代共19人)均3代的家系A和家系B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凝固法分别检测2个家系成员的凝血酶时间(TT)和Fg活性(Fg:C),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Fg抗原(Fg:Ag),利用人凝血酶催化进行Fg聚集试验,并对FGG基因进行PCR扩增和一代测序。用Chromas软件分析变异位点。利用ClustalX-2.1-wi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变异位点致病性分析;使用PyMOL软件进行FGG蛋白模型分析。结果表型结果显示先证者A和B的TT分别延长至27.5 s和26.1 s,血浆Fg:C分别降至0.6g/L和<0.5g/L。基因测序发现2个先证者在FGG基因第8内含子上均存在杂合c.1129+62_65delAATA,使p.Gly377-Gly388形成异常氨基酸,并在p.Tyr389位点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同时先证者A的FGA基因第2外显子发现存在c.103C>A杂合错义变异(p.AαArg35Ser),先证者B的FGB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存在c.569A>G杂合错义变异(p.BβAsn190Ser)。2名先证者Fg聚集峰值和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3个变异位点均保守。3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2种错义变异均为致病变异。蛋白建模分析显示p.Gly377-Gly388变异区域的氢键数量发生改变,产生了空间位阻。结论2种复合杂合变异c.1129+62_65delAATA和p.AαArg35Ser、c.1129+62_65delAATA和p.BβAsn190Ser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且这3种变异可能与2个家系Fg水平和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 基因测序 纤维蛋白原聚集试验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周长学 王臻 +2 位作者 唐敏 王姗姗 王国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WM患者,分别采用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对超滤前后血清总蛋白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超滤前,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105.42±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15例WM患者,分别采用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对超滤前后血清总蛋白及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超滤前,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105.42±17.32)g/L,采用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407.46±323.82)μmol/L,高于干化学酶法检测的(69.13±22.05)μmol/L及苦味酸法检测的(70.22±21.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7、4.025,P<0.05);但干化学酶法与苦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05)。超滤后,血清总蛋白平均值为(3.83±0.42)g/L,较超滤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0,P<0.05);湿化学酶法检测血清肌酐平均值为(77.52±42.33)μmol/L,较超滤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5);湿化学酶法、干化学酶法、苦味酸法检测的血清肌酐平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WM患者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高血清肌酐值时,应该考虑到巨球蛋白的影响。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可以使用干化学酶法或苦味酸法进行再次测定,或者离心超滤后再次进行血清肌酐的检测,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和误治,从而为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氏巨球蛋白 清肌酐 湿化学酶法 干化学酶法 苦味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3
作者 王学智 郝亚逢 +2 位作者 原涛 许振坤 高淑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钠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0.5、1、2 mg/kg组和阿托伐他汀钙10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组... 目的探究七叶皂苷钠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七叶皂苷钠0.5、1、2 mg/kg组和阿托伐他汀钙10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后,处死大鼠,制作心肌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检测血脂、全血黏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HDL-C/TC)。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大鼠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1、2 mg/kg组和阿托伐他汀钙10 mg/kg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较疏散,细胞核溶解及损伤程度明显改善,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终末体重、AI降低,HDLC/TC水平升高,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降低,ApoA-Ⅰ水平升高、ApoB100水平降低,SOD、GSH-Px升高,MDA降低,Keap1、NQO1、ARE和p-Nrf-2/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调节血脂异常状态,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心肌损伤 七叶皂苷钠 抗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维旭教授辨体质结合茶疗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14
作者 王康 肖佳佳 +1 位作者 黄琦 李维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84-86,120,共4页
高脂血症(HL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代谢性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在我国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呈持续高发态势。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高脂血症(HL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代谢性疾病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病症。高脂血症在我国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呈持续高发态势。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报道,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达20.3%~28.5%^([1])。针对现状,指南推荐的基本策略为生活方式的治疗性干预,同时联合其他药物。药物治疗疗效确切,但经济负担较重,且肌酶异常及肝功能受损的药物不良反应均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 体质 名医经验 茶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痛风与痛风性肾病的预防
15
作者 陈熤 范瑞东 +3 位作者 李丹 石思 马政华 王元 《科学生活》 2025年第1期112-113,共2页
一次应酬引发的“血案”王先生最近碰上了一件糟心的事。一天前他因工作应酬,与几位同事一起吃了海鲜火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生惬意。当晚回到家后,王先生就觉得双侧足拇趾关节出现红肿疼痛,走路后疼痛加重,休息状态下也未能缓解,一... 一次应酬引发的“血案”王先生最近碰上了一件糟心的事。一天前他因工作应酬,与几位同事一起吃了海鲜火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生惬意。当晚回到家后,王先生就觉得双侧足拇趾关节出现红肿疼痛,走路后疼痛加重,休息状态下也未能缓解,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测体温38.5摄氏度,便前往医院急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息状态 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 足拇趾 口吃 王先生 测体温 疼痛
原文传递
抗凝治疗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16
作者 詹亚琨 罗艳 邹蓓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评价抗凝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行抑酸、禁食、... 目的 评价抗凝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行抑酸、禁食、胃肠减压、镇痛、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入院第1天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甘油三酯、血清淀粉酶、白细胞、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所需时间。结果 治疗组因高位灌肠失败脱落2例。治疗后1周,治疗组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及白细胞数值较治疗前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 <0.05),且腹痛、发热、腹胀缓解及CT表现好转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抗凝联合大承气汤高位灌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性胰腺炎 大承气汤 高位灌肠 低分子肝素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老年全身麻醉病人术中低氧血症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7
作者 张冬群 陆瑞华 +1 位作者 谭海珍 陈尔英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决策树的老年全身麻醉病人术中低氧血症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32例老年病人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术中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n=26)和未发生低氧血症组(n=106),... 目的:构建基于决策树的老年全身麻醉病人术中低氧血症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32例老年病人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术中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n=26)和未发生低氧血症组(n=106),收集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病人术中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另选取2024年1月—3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58例老年病人为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合并高血压、吸烟史、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及手术时间均为老年全身麻醉病人发生术中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老年全身麻醉病人术中低氧血症决策树预测模型,共3层,12个节点,手术时间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ROC分析结果显示,决策树模型建模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95%CI(0.817,0.952),P<0.05],决策树模型验证组的AUC为0.864[95%CI(0.765,0.96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决策树的老年全身麻醉病人术中低氧血症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有效识别高风险术中低氧血症的老年全身麻醉病人,临床可据此制订、修改和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模型 老年病人 全身麻醉 术中低氧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对日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气管导管拔除的影响
18
作者 韩丁 陈莹 潘守东 《中国医刊》 2025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对日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气管导管拔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9—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择期行日间腺样体切除术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对日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气管导管拔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9—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择期行日间腺样体切除术的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策略,观察组实施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术中指标(麻醉药用量、脑电双频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及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术后指标(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评分、补救镇痛情况、苏醒期躁动情况、使用口咽通气装置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术中麻醉药用量、脑电双频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评分、补救镇痛比例、苏醒期躁动比例、使用口咽通气装置比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可以显著缩短日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 气管导管拔除 患儿 腺样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杨德志 陈桂 韦道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00例NVAF伴HHCY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治... 目的探讨叶酸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00例NVAF伴HHCY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控制心室率、改善心肌重构等措施)、治疗组(15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叶酸补充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2年。治疗期间,两组分别失访1、3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例数分别为对照组(149例)、治疗组(14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2年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相较治疗前,治疗2年后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降低,射血分数(EF)水平均升高,上述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变化幅度更大(均P<0.05);治疗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叶酸治疗NVAF伴HHCY患者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NT-proBNP、ET-1及Hcy水平,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高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曹凤娇 杜梦梦 +2 位作者 施晓军 康天伦 侯秀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 目的从免疫角度探讨痰湿体质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揭示“体病相关”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HUA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科学依据。方法依据HUA及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及纳排标准,以2023年1—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就诊的平和体质HUA患者20例为平和体质HUA组,痰湿体质HUA患者20例为痰湿体质HUA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平和体质健康者20例为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3组人群性别、年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抗体标记的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结果3组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痰湿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均<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平和体质健康组和平和体质HUA组(P均<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平和体质健康组(P<0.05);平和体质HUA组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Th1/Th2比值与平和体质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Th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痰湿体质HUA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失衡现象,以Th1和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增强为主,早期调节痰湿体质或可为HUA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痰湿体质 CD4^(+)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