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端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杜夏雷 《医药前沿》 2025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NT-proBNP和D-D水平、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NT-proBNP和D-D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D-D与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NT-proBNP、D-D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NT-proBNP联合D-D检测在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D-二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诊断价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罗晓颖 章安迪 +2 位作者 许燕 吴立群 戚文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分别在基线0 d、6个月和12个月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并在入组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入组后1、3、6、12个月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随访12个月中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44)和无房颤组(n=76)。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动超声图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T-proBNP检测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作用及其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与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间的关系。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缺血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率为36.7%。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入组当天、6个月和12个月)、心动超声检查中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左心房容量(left atrial volume,LAV)和左心房容量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更高(P<0.05)。NT-proBNP与E/A、E/E’、PASP、PCWP、LAV和LAVI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基线0 d的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能力最强,临界值取NT-proBNP≥2357.5 pg/mL时,其预测新发房颤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为0.722~0.924,P<0.001)。回归分析发现,仅NT-proBNP是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4,95%CI为1.08~1.43)(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预测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缺血性心肌病 新发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N端前体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吴星辰 成雅 苏莹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N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N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新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MI合并HF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cTnI、hs-CRP、NT⁃proBNP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评估cTnI、hs-CRP、NT⁃proBNP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cTnI、hs-CRP、NT⁃proBNP值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T⁃proBNP、hs-CRP、cTnI水平升高是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cTnI、hs-CRP、NT⁃proBNP对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83、0.728,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结论AMI合并HF患者血清cTnI、hs-CRP和NT-proBNP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些指标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钙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n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张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使用血清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的实际意义。方法 从2022.6到2023.12为本次研究时间,研究对象均为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130例,所有患者接受的检查方式一致,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尿酸、...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工作使用血清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的实际意义。方法 从2022.6到2023.12为本次研究时间,研究对象均为疑似冠心病患者,共计130例,所有患者接受的检查方式一致,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尿酸、肌钙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将临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视为金标准,分析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并对比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不同冠心病分级患者的检测数据。结果 金标准诊断结果显示,共确诊冠心病患者75例,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相比单一检测显著更高(P<0.05);冠心病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统计结果均比非冠心病患者数据更高(P<0.05);随着冠心病分级的增加,患者各项检测指标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临床诊断冠心病使用血清胆红素检测、尿酸检测的价值明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尿酸 肌钙蛋白 n-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软骨糖蛋白-39、N端脑钠肽前体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闵丽 王晋 董湘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5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KD组),并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分为CAL组(n=53)及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n=... 目的 探讨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5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KD组),并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分为CAL组(n=53)及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n=72)。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HC组)和同期住院的仅消化道感染的发热患儿(FC组)作为对照。检测血浆YKL-40、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YKL-40、NT-proBNP对KD患儿不同时期CAL的诊断价值。结果 KD患儿不同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YKL-40、NT-proBNP水平高于HC组、F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YKL-40水平高于NCAL组,急性期NT-proBNP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NT-proBNP及两者联合诊断KD急性期CA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832、0.886;YKL-40、NT-proBNP及两者联合诊断KD亚急性期CAL的AUC分别为0.699、0.522、0.701;YKL-40、NT-proBNP及两者联合诊断KD恢复期CAL的AUC分别为0.982、0.435、0.986。结论 血浆YKL-40和NT-proBNP水平可作为KD早期辅助诊断指标。血浆YKL-40可联合其他指标用于监测KD疾病活动及CAL并发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人软骨糖蛋白-39 n 冠状动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骨膜蛋白、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李伟 谢印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OSTN)、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60例作为...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OSTN)、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60例作为DCM组,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正常者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结果:DCM组的血清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STN、sST2及NT-proBNP水平与DCM心衰密切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辅助判断相关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n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在心血管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春莉 裘宇容 +2 位作者 周芳 冯平峰 陈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6-869,共4页
目的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4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 目的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4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LVEF、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组患者血清LgNT-proBNP浓度为3.7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42;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不同的心血管病组间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61,P<0.001)。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相同NYHA心功能和LVEF分级下,不同心血管病组间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患者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152,P<0.001及r=0.725,P<0.001),与LVEF分级、预后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634,P<0.001和r=-0.58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心血管疾病事件强的预测因子(HR=2.763,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但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分层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心血管疾病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素芹 童嘉毅 +2 位作者 朱从飞 李亚伟 周兰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26-4129,共4页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起始剂量5 mg,po,qd(1周后逐渐增大剂量,限制剂量为20 mg/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po,bi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 mg,po,qd+呋塞米片20 mg,po,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片20 mg,po,q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充盈E峰速率/晚期充盈A峰速率(E/A)]、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AD、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显著降低,LVEF和E/A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VST和LVPW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可降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血清IL-23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群生 贾保民 +2 位作者 单福军 李晓萌 田敏丽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17-318,共2页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评估心力衰竭(心衰)危险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NT-proBNP有类似的作用,两者联合检测用于预测心衰心血管事件的准确...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评估心力衰竭(心衰)危险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NT-proBNP有类似的作用,两者联合检测用于预测心衰心血管事件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运载蛋白 血清脂质 相关性 nt-probnp 心血管事件 危险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N末端水平测定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佳明 黄虑 +1 位作者 孙小丰 李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左室功能下降患者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变化;分析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种临床因素与NT-proBNP之间的关系,评价NT-proBNP诊断老年人左室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 目的了解老年左室功能下降患者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变化;分析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各种临床因素与NT-proBNP之间的关系,评价NT-proBNP诊断老年人左室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Elecsys免疫分析系统)测定102例老年左室功能下降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NYHAⅡ级患者 NT-proBNP 中位数为185.2 pg/ml 、NYHAⅢ级患者为964.1 pg/ml、NYHAⅣ级患者为2878.0 pg/ml,不同NYHA分级的各组患者间 NT-proBNP 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LVEF<40%组的NT-proBNP中位数为7456.0 pg/ml、 LVEF 40% ~<50%组为1669.0 pg/ml、LVEF≥50%组为249.2 pg/ml,不同LVEF的各组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LVEF值与NT-proBNP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性(r=-0.735, P<0.001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和LVEF可能对NT-proBNP有影响;NT-proBNP水平与性别、年龄、不同临床既往史不相关.结论 NT-proBNP水平是确定老年左室功能下降的良好指标,其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及左室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功能不全 n nt-probnp 患者 水平测定 血清 nYHA分级 心功能分级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免疫分析系统 nYHAⅢ级 多元回归分析 P水平 免疫学方法 电化学发光 单因素分析 心脏协会 临床因素 临床价值 负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连强 桂晓美 +2 位作者 曹毅 况凌云 王慧敏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719-720,730,共3页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N)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定本院收治的5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560例...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N)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定本院收治的5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5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HCY、NT-proBNP和cTnI检测,对比两组HCY、NT-proBNP和cTnI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患者、治疗时间不同患者HCY、NT-proBNP和cTnI。结果观察组HCY、NT-proBNP和cTnI水平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IV级HCY、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心功能III级,心功能III级HCY、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心功能II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CY、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治疗第3d,治疗第3dHCY、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治疗第7d,治疗第7d HCY、NT-proBNP和cTnI水平高于治疗第1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HCY、NT-proBNP和cTnI可为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早评估患者病情,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n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在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伟 黄国勇 +3 位作者 方勇 陈开红 李卫国 廖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501-1503,150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CHF患者80例,依据入院当天测定NT-proBNP情况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分析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CHF患者80例,依据入院当天测定NT-proBNP情况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n=26),中水平组(n=24),高水平组(n=30)。三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三组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随访期间,三组再住院及死亡情况,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再住院率、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三组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现显著正相关(r=0.71,P〈0.001)。随访期间,低、中、高水平组再住院率分别为7.69%、25.00%、36.67%,死亡率为3.85%、20.83%、40.00%,三组再住院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再住院率(r=0.54,P〈0.001)、死亡率(r=0.47,P〈0.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再住院率、死亡率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不但能够掌握患者CHF的严重程度,还可准确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n-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评价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春生 张斌 +3 位作者 钱腾达 何云文 李益欢 董吉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颅脑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院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颅脑损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入院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NT-proBNP在预测颅脑损伤死亡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140.9±53.8)pg/ml]显著地高于对照组[(32.5±19.3)pg/ml;P<0.05].。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86.2±31.5)、(145.9±47.2)、(245.9±61.3)pg/m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0例颅脑损伤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24%;死亡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259.3±67.8)pg/ml]显著高于存活病人[(100.4±59.7)pg/ml;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T-proBNP判定颅脑损伤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144.8 pg/ml,灵敏度为81.53%,特异度为91.47%。结论颅脑损伤病人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与损伤程度有一定关系;血清NT-proBNP水平是有效预测颅脑损伤死亡结局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n- 血清水平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进丁 万和斌 +2 位作者 万姗姗 文师访 彭经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1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 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 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TOAST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27例),非心源性脑梗死组(58例),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32例)组、小面积梗死(53例)组。结果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源性脑梗死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NTpro-BNP水平不仅能预测脑梗死病变程度,而且有可能预测脑梗死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梗死 n- 梗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亚超 郑海军 +4 位作者 李爱琴 曾辉 杨长宝 晋辉 刘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56-385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常规心内科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常规心内科治疗。对所有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NYHA分级法进行心功能分级,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对比两组间及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心功能级别和LVEF的变化,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级别和LV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88,P<0.05);LVEF值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可作为评估该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参考依据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n-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芹心事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叶张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3期1970-19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63例CHF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可分为3个亚组,包括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63例CHF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可分为3个亚组,包括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组,24例心功能Ⅲ级患者组,21例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选取同期该院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3个血清指标水平随心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清CA125与LVEF呈极强负相关(r=―0.86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Cys C与LVEF呈负相关(r=―0.51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927,P<0.05)。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成为CHF心功能评估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糖类抗原125 胱抑素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良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慢...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并且对观察组中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以及实验室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Cys C、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P<0.05);(2)死亡组患者的血Cys C、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以及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健康人大幅度提高,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加重的判定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国吾 武玉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肌酶(CK、CK-MB)及肌钙蛋白I(c Tnl)的水平,探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ICU确诊的脓毒症和...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心肌酶(CK、CK-MB)及肌钙蛋白I(c Tnl)的水平,探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ICU确诊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各30例,另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入选者的性别、年龄及当天的APACHEⅡ评分。血清PCT水平的监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血清NT-pro BNP、心肌酶(CK、CK-MB)及c Tnl水平的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脓毒症休克组血清PCT水平较脓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组血清PC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休克组血清NT-pro BNP及c Tnl水平较脓毒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组血清NTpro BNP及c Tn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组血清CK及CK-MB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脓毒症休克组血清CK及CK-MB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呈正相关(r=0.912,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c Tnl与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895,P〈0.01;r=0.752,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 BNP与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716,P〈0.01;r=0.708,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血清c Tnl水平及NT-pro BNP水平升高说明脓毒症患者存在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且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联合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在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艳敏 杨君莉 +1 位作者 李娜 崔晓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联合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21年9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以及5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心源性组和肺... 目的探讨肺超声联合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21年9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5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以及5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心源性组和肺源性组,均进行肺超声诊断以及血清NT-proBNP水平测定诊断。比较心源性组与肺源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及阳性率、肺超声检查阳性率。以综合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诊断结果,研究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检测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心源性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血清NT-proBNP阳性率均高于肺源性组,肺超声阳性率低于肺源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血清NT-proBNP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为100.00%(55/55),特异度为90.00%(45/50),准确率为95.24%(100/105)。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为100.00%(55/55),特异度为96.00%(48/50),准确率为98.10%(103/105)。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检测与单独血清NT-proBNP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肺超声对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为98.00%(49/50),特异度为96.36%(53/55),准确率为97.14%(102/105)。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为98.00%(49/50),特异度为100.00%(55/55),准确率为99.05%(104/105)。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检测与单独肺超声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超声联合血清NT-proBNP在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为心源性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血清n 准确率 灵敏度 特异度 心源性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长海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3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根据心功能评定分级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共4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血...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根据心功能评定分级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共4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A组、B组和C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助于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n 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