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Caspase-1和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文洁 姚传福 王婵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3-48,5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血清Caspase-1和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AECOPD组,另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组,n=55)和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血清Caspase-1和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AECOPD组,另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组,n=55)和体检健康者(对照组,n=55),所有受者入组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比较3组血清Caspase-1、PTX3水平及临床资料。对AECOPD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发生死亡或再住院,或随访期满1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临床资料、血清Caspase-1、PTX3水平。采用Logistic筛选影响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Caspase-1、PTX3水平与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COPD组、稳定组患者血清Caspase-1、PTX3水平更高(P<0.05)。与稳定组相比,AECOPD组患者血清Caspase-1、PTX3水平更高(P<0.05)。110例AECOPD患者中,有35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为31.82%(35/110)。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aspase-1、PTX3、白细胞计数(WB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水平更高(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更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WBC、CAT评分水平更高(P<0.05),FEV1%水平更低(P<0.05)。WBC、CAT评分、Caspase-1、PTX3水平异常偏高是影响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FEV1%是影响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Caspase-1、PTX3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72(0.668~0.987),联合预测价值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spase-1、PTX3水平与AECOPD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541、0.595,P<0.05)。结论血清Caspase-1、PTX3在AECOPD患者体内水平异常高表达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更高,可为AECOP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 caspase-1(PTX3) 正五聚蛋白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aspase-1、IL-1β与IL-18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魏薇 王会芝 +1 位作者 肖文霞 栾艳秋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测定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Caspase-1、IL-1β与IL-18的水平,并分析其在胎膜早破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ELSIA法对35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足月妇女血清中Caspase-1、IL-1β与IL-18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孕足月组相比,胎膜早破组... 目的:测定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Caspase-1、IL-1β与IL-18的水平,并分析其在胎膜早破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ELSIA法对35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足月妇女血清中Caspase-1、IL-1β与IL-18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孕足月组相比,胎膜早破组血清中的Caspase-1、IL-1β与IL-18水平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胎膜早破妇女血清中Caspase-1与IL-1β呈正相关(P<0.01);也与IL-18呈正相关(P<0.01)。结论:Caspase-1、IL-1β与IL-18参与了胎膜早破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caspase-1 IL-1Β I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Caspase-1和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马芹 李晓军 李静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430-2435,共6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Caspase-1、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两组血清Caspase-1、PTX3、白细胞介素(IL)-17、IL-2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Caspase-1、正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两组血清Caspase-1、PTX3、白细胞介素(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改良的斯托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SASSS)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BASDAI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疾病稳定期组(n=39)、疾病活动期组(n=44)。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Caspase-1、PTX3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spase-1、PTX3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Caspase-1、PTX3、CRP、IL-17、IL-23、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活动期组患者血清Caspase-1、PTX3水平,以及BASDAI评分、mSASSS高于疾病稳定期组(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Caspase-1、PTX3水平与BASDAI评分、mSASSS,以及血清CRP、IL-17、IL-23、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1、PTX3水平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772,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5,联合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Caspase-1、PTX3水平升高,并与疾病活动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相关,两者均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aspase-1 正五聚蛋白3 疾病活动度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通路探讨针刺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机制
4
作者 方芳 刘欣宇 +4 位作者 顾媛媛 蒙艳丽 郭玉岩 郭媛琦 刘新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为经典细胞焦亡通路,激活时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重炎症反应,与SAP病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脑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为经典细胞焦亡通路,激活时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重炎症反应,与SAP病理变化过程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实针刺辅助治疗SAP效果显著,可调控SAP病理过程中发生的焦亡现象,本研究深入探讨针刺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治疗SAP的机制,为针刺有效治疗SAP提供理论依据,推进针刺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肺炎 NLRP3/caspase-1通路 针刺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导向因子-1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茂林 郝永茂 +1 位作者 李丰 胡俊祥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导向因子-1(neuron towards axon guidance factor-1,Netr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多奈哌齐组(采用多奈哌...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导向因子-1(neuron towards axon guidance factor-1,Netr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多奈哌齐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丁苯酞组(采用丁苯酞治疗)和联合组(采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每组45例,比较3组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自主神经功能、血清Netrin-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41/45),较多奈哌齐组的73.33%(33/45)及丁苯酞组的75.56%(34/45)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帕金森症状评分(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ebste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多奈哌齐组及丁苯酞组降低得更加明显(P<0.05);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智力状况等方面比较,治疗后联合组的患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 scales for outcomes in parkinson’s disease-autonomic,SCOPT-AUT)评分低于多奈哌齐组及丁苯酞组(P<0.05),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简易智力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高于多奈哌齐组及丁苯酞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清Netrin-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均高于多奈哌齐组及丁苯酞组(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进行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修复自主神经功能,升高血清Netrin-1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多奈哌齐 老年帕金森 自主神经功能 血清神经导向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atS VILIP-1 CysC水平变化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
6
作者 刘义锋 余洋 +3 位作者 刘少哲 张东焕 孙孟 温昌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3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NI... 目的探讨不同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01—2023-01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3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低分组(43例,NIHSS评分<4分)、中分组(68例,NIHSS评分4~15分)和高分组(32例,NIHSS评分>15分)。比较3组入院时血清CatS、VILIP-1、CysC水平,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疾病转归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偏回归分析CIS患者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ROC分析各指标联合检测对CIS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低分组血清CatS、VILIP-1、CysC水平分别为(53.18±6.74)ng/L、(4.57±1.38)μg/L、(1.08±0.32)mg/L,低于中分组[(76.53±9.25)ng/L、(9.63±2.44)μg/L、(1.74±0.39)mg/L]和高分组[(98.44±8.61)ng/L、(16.72±3.55)μg/L、(2.53±0.47)mg/L],各指标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1周、2周后转归不良患者血清CatS、VILIP-1、CysC水平[治疗1周后:(73.35±8.44)ng/L、(9.25±2.44)μg/L、(1.73±0.33)mg/L;治疗2周后:(70.96±9.02)ng/L、(8.74±2.13)μg/L、(1.71±0.30)mg/L]高于转归良好患者[治疗1周后:(55.87±6.29)ng/L、(6.15±2.03)μg/L、(1.01±0.31)mg/L;治疗2周后:(31.95±6.24)ng/L、(2.86±0.74)μg/L、(0.64±0.19)mg/L](P<0.05)。治疗1周、治疗2周后血清CatS、VILIP-1、CysC水平为CIS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预测CIS患者转归不良的AUC分别为0.784、0.838。结论血清CatS、VILIP-1、CysC水平与C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疾病转归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测转归情况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疾病转归 组织蛋白酶S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胱抑素C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董文荣 田立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神经丝轻链(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疾病组,并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蛋白原(FIB)、神经丝轻链(NfL)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疾病组,并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5)和预后不良组(n=41),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β、FIB、NfL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FIB、NfL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血清IL-1β、FIB、NfL水平显著升高,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FIB、NfL水平升高均为影响患者听力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IL-1β、FIB、NfL水平升高及年龄增加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1β、FIB、NfL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98、0.821、0.903,联合预测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血清IL-1β、FIB、NfL水平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重度患者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IL-1β、FIB、NfL水平显著升高,三者与患者听力损伤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纤维蛋白原 神经丝轻链 听力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aspase-1与IL-1β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王金霞 雷丰丰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 protease-1,Caspase-1)与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价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中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 protease-1,Caspase-1)与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价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该院符合纳排标准的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Caspase-1、IL-1β的表达并分析其与NSCLC病理特征的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Caspase-1、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肿瘤直径(cm)≥3、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者的Caspase-1、IL-1β水平分别高于<3cm、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女性、右肺病变及远处转移者的IL-1β水平高于男性、左肺病变及无远处转移者(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Caspase-1和IL-1β水平的升高是NSC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示Caspase-1、IL-1β、二者联合诊断N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大小(AUC)及其95%CI分别为:0.903(0.836~0.969)、0.925(0.872~0.978)、0.981(0.956~1.000),敏感度分别为:95.0%、85.0%、90.0%,特异度分别为:73.3%、83.3%、96.7%;提示Caspase-1和IL-1β联合检测NSCLC效果最优(P<0.001)。结论血清Caspase-1、IL-1β在NSCLC中表达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是NSC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价值更高,是潜在的NSCLC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焦亡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 白介素-1Β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spase-1、Vaspin、IL-1β和IL-18水平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短期预后
9
作者 潘晓霞 昝娜娜 +1 位作者 王建福 张丹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05-49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与老年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DM伴CAD老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与老年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DM伴CAD老年患者126例为CAD组。另选取50例DM无CAD症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根西尼(Gensini)分值分为高、低Gensini积分组;比较CAD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Caspase-1、Vaspin、IL-1β和IL-18水平;分析Caspase-1、Vaspin、IL-1β和IL-18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及与CAD的相关性。结果CAD组Caspase-1、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高Gensini积分组Caspase-1、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低Gensini积分组,Vaspin水平显著低于低Gensini积分组(P<0.001);Caspase-1、IL-1β、IL-18水平与CAD患者的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01);Vaspin水平与CAD患者的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01);血管风险事件(MACE)患者Caspase-1、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患者(P<0.001),Vaspin水平显著低于无MACE患者(P<0.05);IL-18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大(0.811);Caspase-1≥4.625 pmol/L、Vaspin<3.598 pg/ml、IL-1β≥20.688 ng/L、IL-18≥99.337 pg/ml是CA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aspase-1、Vaspin、IL-1β和IL-18表达水平与老年DM患者CAD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IL)-1β IL-18
原文传递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10
作者 李荣鑫 黄丽 +4 位作者 曾悦阳 张淑慧 陈怡然 刘玉丽 马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每组8只。电针组予“百会”、“脾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西药组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β含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海马区NF-κB p65、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和荧光双标共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细胞核形态改变,海马周围神经元出现坏死、空泡变性,染色质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大鼠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有缩短趋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少许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部分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高洁 陈洋 +6 位作者 祝永越 赵巧丹 杨事欣 蒋立军 李可心 芦小单 祁冰雪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29-32,40,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收治的120名DFU患者,按照Wagner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收治的120名DFU患者,按照Wagner标准分为DFU 2级组(n=40)、DFU 3级组(n=40)、DFU 4级组(n=40),并选取同期40名单纯T2DM不伴DFU患者作为对照组(n=40)。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α1-MG、β2-MG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DFU严重程度与一般资料、生化指标、α1-MG、β2-MG及各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DFU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四组间α1-MG和β2-M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FU各组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DFU严重程度与血肌酐(r=0.244)、尿素氮(r=0.186)、α1-MG(r=0.425)、β2-MG(r=0.375)、白细胞数(r=0.362)、中性粒细胞数(r=0.386)、C反应蛋白(r=0.299)、降钙素原(r=0.220)均呈正相关(P<0.05);DFU严重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r=-0.338)、血清白蛋白(r=-0.563)、三酰甘油(r=-0.163)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α1-MG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411),β2-MG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3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是DFU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α1-MG、β2-MG水平在DFU患者中显著升高,与DFU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α1微球蛋白 血清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足溃疡 Wagner分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基于BMP2抑制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
12
作者 周密 杨水生 +3 位作者 周康 陈海滨 张沥 宋俊华 《心脏杂志》 202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从细胞焦亡角度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AP组。通过腹腔注射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构建心力衰竭大鼠... 目的从细胞焦亡角度探讨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AP组。通过腹腔注射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构建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精神、活动、饮食及排泄情况;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参数;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马松(Masson)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评估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通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MP-2、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和gasdermin D(GSDMD)蛋白水平;通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DAP显著改善模型组大鼠精神、活动、饮食及排泄情况,增加模型组大鼠收缩末期压力(P<0.01)、心率(P<0.05)、每搏输出量(P<0.01)和射血分数(P<0.01)以及降低舒张末期压力(P<0.01)。此外,DAP显著减少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P<0.01),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NP(P<0.01)、BNP(P<0.01)和BMP-2(P<0.01)的表达,增加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MP-2(P<0.01)的蛋白含量,降低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LRP3(P<0.01)、Csapase-1(P<0.01)和GSDMD(P<0.01)蛋白含量,减少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P<0.01)和IL-18(P<0.01)的含量。结论DAP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衰大鼠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BMP2/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心肌细胞焦亡,减轻心肌内炎症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合并心衰 细胞焦亡 BMP2 NLRP3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spase-8、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磊 李明浩 张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0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间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间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08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无脑血管痉挛组121例,轻度脑血管痉挛组25例,中度脑血管痉挛组42例,重度脑血管痉挛组2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介入栓塞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的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3 d、术后7 d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7 d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3 d和术后7 d,重度脑血管痉挛组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脑血管痉挛组和轻度脑血管痉挛组,轻度脑血管痉挛组、中度脑血管痉挛组以及重度脑血管痉挛组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介入栓塞术后3 d、7 d的血清Caspase-8与sICAM-1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介入栓塞术后3 d血清Caspase-8、sICAM-1单独和联合检测在预测脑血管痉挛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0.01);其中Caspase-8与sICAM-1联合检测的AUC值和灵敏度最高。结论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Caspase-8、sI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联合检测对脑血管痉挛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介入栓塞术 caspase-8 S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肝复胶囊抗慢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李敏仪 黄以蓉 +5 位作者 彭凯 彭继 谢锋 王祁 高璐 李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 研究肝复胶囊(Ganfu capsule,GFC)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chronic liver injury,CLI)大鼠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2×10^(-4) g/kg)及肝复胶囊低(GFC-L,0.781 3 g/kg... 目的 研究肝复胶囊(Ganfu capsule,GFC)对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chronic liver injury,CLI)大鼠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2×10^(-4) g/kg)及肝复胶囊低(GFC-L,0.781 3 g/kg)、中(GFC-M,1.562 5 g/kg)、高(GFC-H,3.125 g/kg)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处理,其余组大鼠均背部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混合溶液造模,除首剂量按5 mL/kg外,每次注射剂量为3 mL/kg,每周2次,持续12周。造模4周后,给药组大鼠开始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8周。12周末,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收集大鼠肝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 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activating recruitment domain,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GFC各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肝组织炎症浸润及胶原蛋白沉积减少,血清中ALT、AST、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下调(P<0.05),高剂量GFC改善CLI大鼠疗效优于秋水仙碱。结论 GFC可能通过下调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CCl4诱导的肝脏炎症损伤,发挥保护肝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复胶囊 慢性肝损伤 NLRP3 ASC caspase-1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灌注成像联合血清SAA、TFF1检测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与非肿块型乳腺癌的鉴别价值
15
作者 周钰 张鑫 +2 位作者 文颖 刘佳 许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MRI灌注成像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三叶因子1(TFF1)检测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进行乳腺MRI检查的患者112例,GM患者54例纳入GM组,NMBC患... 目的探讨MRI灌注成像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三叶因子1(TFF1)检测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进行乳腺MRI检查的患者112例,GM患者54例纳入GM组,NMBC患者58例纳入NMBC组。检测两组血清SAA、TFF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灌注成像联合SAA、TFF1鉴别GM与NMBC的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GM组Kep、Ktrans、CER及EER值高于NM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组SAA、TFF1值低于NM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RI灌注参数Kep、Ktrans、CER、EER值、MRI、血清SAA、TFF1、MRI+SAA+TFF1诊断G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730、0.652、0.686、0.865、0.756、0.849、0.935,经过Z检验比较,MRI+SAA+TFF1联合起来诊断GM的诊断效能高于MRI、血清SAA、TFF1单独诊断(Z=2.264、3.756、2.864,P<0.05);MRI、SAA、TFF1、MRI联合血清SAA、TFF1水平Kappa值分别为0.660、0.587、0.623、0.804。结论MRI联合血清SAA、TFF1检测在辅助鉴别GM与NMBC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辅助鉴别及诊断乳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非肿块型乳腺癌 MRI灌注成像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三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壳多糖酶-3-样蛋白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性
16
作者 杨令芝 王焱 +5 位作者 王烤 黄茂 师权 黄文彬 刘琳丰 李杨梅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HI3L1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患者血清25(OH)D、CHI3L1水平预测发生肌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血清25(OH)D水平、血清CHI3L1水平为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ASMI值呈正相关(P<0.05),年龄、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呈负相关(P<0.05)。患者血清CHI3L1水平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Z=4.136,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Z=4.989、5.899、2.609,P<0.05)。结论 对于老年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肌少症,可以作为早期肌少症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血清25-羟维生素D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Sulfide Prevents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via Inhibiting The NLRP1/caspase-1/gasdermin D-mediated Pyroptosis Pathway
17
作者 REN Yan-Kai LI Ying-Hong +4 位作者 LI Man-Li YANG Kun-Li FAN Zhi-Ru ZHANG Si-Yu LI Dong-Liang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4-734,共11页
Objective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with ischemic stroke accounting for 80%-85%of cases.Despite the prevalence,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scarce.The compelling evidence suggest that ... Objective Stroke is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with ischemic stroke accounting for 80%-85%of cases.Despite the prevalence,effective treatments remain scarce.The compelling evidence suggest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TP in the brain post-stroke can trigger irreversible neuronal damage and necrosis,contributing to a range of neurocellular dysfunctions.Pyroptosis,a recently identified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is characterized by caspase-1 activation and the action of the Gasdermin D(GSDMD)protein family,leading to cell perforation and inflammatory death.Methods In this study,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hydrogen sulfide(H_(2)S)against this toxicity through the antagonization of pyroptosis.We employed CCK-8 and LDH assays to assess cell viability.YO-PRO-1 fluorescent dyes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conducted for detecting changes in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used to measure protein levels associated with cellular dysfunction.Resul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TP enhance cytotoxicity and increase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 SH-SY5Y cells,that are mitigated by the H_(2)S donor NaHS.Furthermore,ATP was found to promote the activation of the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1(NLRP-1),caspase-1,and the cleavage of GSDMD,with NaHS significantly attenuating these effects.Conclusion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2S protects SH-SY5Y cells from ATP-induced neurotoxicity through a mechanism mediated by the NLRP1,caspase-1,and GSDMD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ATP H2S NLRP1 caspase-1 GSDMD PYR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CAM-1与HLA-DR对脑卒中患者隐性吸入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刘磊 侯婷婷 +2 位作者 张文筱 张文学 尹艳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预测脑卒中患者隐性吸入性肺炎(S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2—2024-02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SAP的发生状况分为SAP组(n=28)和...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预测脑卒中患者隐性吸入性肺炎(S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2—2024-02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SAP的发生状况分为SAP组(n=28)和非SAP组(n=5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包括性别、年龄、BMI、血压、饮酒史、吸烟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sICAM-1、HLA-DR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重要指标,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SAP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CAM-1和HLA-DR的预测能力。结果SAP组与非SAP组在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饮酒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SAP组吸烟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SAP组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显著高于非SAP组,HLA-DR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CAM-1升高和HLA-DR降低是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ICAM-1、HLA-DR单独诊断S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9、0.727,灵敏度分别为85.19%、96.30%,特异度分别为82.59%、80.7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提高至0.84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22%、83.33%。结论血清sICAM-1和HLA-DR是预测脑卒中患者SAP的重要标志物,联合使用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吸入性肺炎 脑卒中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血清 诊断价值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疾病活动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GK1、XBP1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9
作者 张熙 薛麟 +2 位作者 罗长琴 孙佳森 王桢哲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X盒结合蛋白1(XBP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活动期UC患者92例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UC患...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X盒结合蛋白1(XBP1)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活动期UC患者92例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UC患者92例为缓解期组,活动期组UC患者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轻度活动期亚组24例、中度活动期亚组29例、重度活动期亚组39例,根据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不良预后亚组34例和良好预后亚组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GK1、XBP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活动期U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SGK1、XBP1水平对活动期U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活动期组血清SGK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血清XBP1水平低于缓解期组(t/P=11.051/<0.001,14.639/<0.001);伴随疾病活动程度加重,活动期UC患者血清SGK1水平逐渐升高,血清XBP1水平逐渐降低(F/P=215.932/<0.001,269.335/<0.001);92例活动期UC患者预后不良率为36.96%(34/92),不良预后亚组疾病活动重度比例、血清SGK1水平高于良好预后亚组,血清XBP1水平低于良好预后亚组(χ^(2)/t/P=4.852/<0.001,5.689/<0.001,5.077/<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重度、血清SGK1水平高为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4.929(1.756~13.833),1.147(1.053~1.250)],血清XBP1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783(0.677~0.905)];血清SGK1、XBP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0.792、0.881,二者联合预测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大于血清SGK1、XBP1水平单独预测(Z/P=2.122/0.034,2.382/0.017)。结论UC患者血清SGK1水平升高、XBP1水平降低,其与疾病活动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相关,二者联合预测活动期UC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 X盒结合蛋白1 疾病活动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激酶B1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滕健 胡艳秋 万美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ELISA测定血清LKB1水平;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估血管钙化程度及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CCs)。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患者血清LKB1水平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CC)的危险因素。结果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Z=-4.393,P<0.001)。LKB1水平与PD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AACs呈负相关(rs=-0.262、-0.227、-0.293、-0.259、-0.611,P=0.021,0.046、0.009、0.022、<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甲状旁腺激素和AACs是LKB1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08、-0.519,P=0.04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高LKB1水平是P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61,95%CI:0.936~0.986,P=0.003)。ROC曲线分析LKB1预测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AUC为0.812(95%CI:0.719~0.905,P<0.001),最佳截断值为115.68 ng/L,敏感度为0.622,特异性为0.854,约登指数为0.476。结论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与A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肝激酶B1 腹膜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