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和血压变异性在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涛 严永兴 沈咏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70-573,5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和血压变异性在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抽取86例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清pro-BNP水平、血压变异... 目的: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proBNP)和血压变异性在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抽取86例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血清pro-BNP水平、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结果:病例组血清pro-BNP水平为(984.63±148.6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8.44±30.75)ng/L(P<0.01)。两组研究对象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roBN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呈正相关。死亡组血清pro-BNP水平为(1 326.36±156.85)ng/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910.28±118.4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等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ro-BNP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与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与其他临床诊断指标和标记物对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预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 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 血压变异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酸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心肌酶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梅 石海霞 +3 位作者 仲盛年 马春剑 金俐明 马海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氨基酸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心肌酶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25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NT-pro BNP、谷草转氨酶(AST)、乳...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氨基酸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心肌酶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25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NT-pro BN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NT-pro BNP、AST、LDH、CK、CK-M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NT-pro BNP、AST、LDH、CK、CK-MB的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均与NT-pro BNP、AST、LDH、CK、CK-MB的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患者NT-pro BNP和心肌酶各指标的表达均升高,其不仅促进病变的进展,还对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氨基酸末端b利钠(NT-pro bNP)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秋月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60例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本院诊治60例拥有相似症... 目的观察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60例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本院诊治60例拥有相似症状但最终确定为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比较二者单独对急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H-FA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NT-proBNP、H-FABP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对其进行血清NT-pro BNP、H-FABP检测,对疾病的早期确诊具有极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二者联合在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清氨基末端b利钠 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和心肌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颖 汪阳 袁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酸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1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酸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诊的18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及炎性因子、血清NT-pro BNP、心肌酶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率、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心肌肌钙蛋白I、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症,对于降低心肌酶指标、血清NTpro BNP及炎性因子水平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乌司他丁 血清氨基酸末端b利钠 心肌酶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脑心通对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清pro-BNP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用脑心通胶囊对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清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苏州市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 目的:探讨用脑心通胶囊对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血清B型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苏州市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的评分及血清pro-BNP的水平。结果: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24 h后及接受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MRS的评分及ADLS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血清pro-BNP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的评分及MR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ADL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72 h后及接受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ro-BN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脑心通胶囊对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其血清pro-BN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房颤 脑梗死 血清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差异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龚雪 刘润青 +2 位作者 王兰芬 李印升 唐英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比较2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4h和治疗后7d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23%高于对照组的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7d所测水平均低于治疗后24h,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米力农有效,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左西孟旦 急性心力衰竭 血清氨基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炳宏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定,对比两组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T-ProBNP及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水平较对照组高,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Aa)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IVRT呈正相关(r=0.953,P=0.000);NT-ProBNP与Ea/Aa呈负相关(r=-0.344,P=0.000)。结论:NT-Pro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有效反映患者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氨基末端b利钠 左心室舒张功能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NE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周景 严璐颖 《辽宁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对急性心衰(A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AH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左西...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对急性心衰(A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AHF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组予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对比两组血清NT-proBNP与NE水平、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与NE水平、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较对照组低,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F采用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可降低血清NT-proBNP与NE水平,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衰 左西孟旦 新活素 血清N末端b利钠 去甲肾上腺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