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何睿颖 廖慧 +2 位作者 李璐娜 符金娟 邹艳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HFpEF患者作为心衰组,以易损期间(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或因...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HFpEF患者作为心衰组,以易损期间(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或因心衰再入院作为预后标准,将预后良好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n=72),预后不好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n=38),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n=90)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差异及心衰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易损期预后的关系,对心衰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及肌酸激酶(CK)]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对两者预测易损期预后的的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心衰组的血清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cTnI、BNP及CK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血红蛋白与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cTnI、BNP及CK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与cTnI、BNP及CK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血红蛋白截断值为129.12 g/L,预测急性HFpEF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0.861,敏感性83.87%,特异性86.21%;血清白蛋白截断值为36.49 g/L,预测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0.774,敏感性70.97%,特异性86.21%。结论低血清血红蛋白与低白蛋白水平是急性失代偿性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易损期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两者水平越低,易损期的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 血清血红蛋白 蛋白 易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血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变化研究
2
作者 陈丽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血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变化。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多次(≥16次且总计捐献量>16 U)捐献血小板的150例男性献血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22年1月至2... 目的研究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血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变化。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血站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多次(≥16次且总计捐献量>16 U)捐献血小板的150例男性献血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捐献且仅捐献全血的166例男性捐献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捐献者血清铁(Fe)、血清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检测水平;再按照捐献血小板次数将实验组150例男性捐献者分为实验1组(捐献次数1~3次,50例)、实验2组(捐献次数4~6次,50例)、实验3组(捐献次数7~9次,50例)。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Fe、Hb和SF水平检测水平。结果实验组Fe、Hb和S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值均处于正常区间。实验3组Fe、Hb和SF水平低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2组Fe、Hb和SF水平低于实验1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Fe、Hb和SF水平明显降低,均处于正常区间内,这提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相对安全,但仍需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 血清 血清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州市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 血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变化研究
3
作者 邓红梅 邓芳 +1 位作者 杨国林 黄洪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抚州市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SI)、血清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变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自抚州市地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献血者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前、第2... 目的 研究抚州市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铁(SI)、血清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变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自抚州市地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献血者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前、第2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4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8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16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采集血样,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SI、SF水平,采用AcT5Diff AL血球计数仪检测Hb.比较献血者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及第2次、第4次、第8次、第16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SI、Hb、SF水平.结果 献血者第16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的SI、SF水平<第8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4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2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前的SI、S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前与第2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4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8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第16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州市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的SI、SF降低,针对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需进行SI、SF监测,以评估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的铁储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州市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 男性献血者 血清 血清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吴继华 徐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评估HbA1c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某三级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根据HbA1c浓度分组,HbA1c>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评估HbA1c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某三级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根据HbA1c浓度分组,HbA1c>7%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HbA1c≤7%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均测量空腹血糖、HbA1c以及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HbA1c与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较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C、TG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A1c水平与TC、TG、LDL-C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65,0.310,0.289,P<0.05),与HDL-C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8,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的患者血脂异常风险显著增加,表现为TC、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糖控制,同时监测和调整血脂水平,以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钟小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7期173-175,1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1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自愿者作为对照2组。三组均接受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诊断,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糖化血红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的糖化血红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水平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查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中,应用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联合检验方法可以起到有效作用,能够提供准确检查诊断参考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 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 联合检验 诊断 2型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特征及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4期354-355,363,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临床特征,并且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单因... 目的:分析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临床特征,并且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单因素分析脑梗死患者END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并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RP、HbAlc水平与END的相关性。结果:通过NIHSS评估,89例患者为END,144例患者为非END。END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48.3%、NIHSS评分为(12.1±3.4)分、CRP水平为(5.1±1.3)mg/L、HbAlc水平为8.3%±1.8%,非END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28.5%、NIHSS评分为(8.0±2.3)分、CRP水平为(2.3±0.4)mg/L、HbAlc水平为6.2%±0.9%,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HbAlc水平显著升高与急性脑梗死EN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清CRP、HbAlc水平的显著升高是急性脑梗死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清HbAlc水平的变化对于END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临床特征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5
7
作者 林海龙 谢燕文 +1 位作者 梁换仪 郭旭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3...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30例为单纯糖尿病,并同期选择3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行尿m Alb、Hb A1c、Cys-C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的尿m Alb、Hb A1c、Cys-C水平均低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P<0.05);对照组的尿m Alb、Hb A1c、Cys-C水平均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联合检测m Alb、Hb A1c、Cys-C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敏感度(94.12%)与特异度(93.33%)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应用尿m Alb、Hb A1c、Cys-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高,可准确发现患者的早期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海永 杜振元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38-41,I0002,共5页
目的为了更好的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相关要求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 目的为了更好的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相关要求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预后良好组)68例和观察组52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项生化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数据间差异。结果既往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大面积脑梗死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既往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监测其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指导临床正确评估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尿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宁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5期51-51,共1页
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48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CysC、Hcy及HbA1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ysC、Hcy、Hb A1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 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48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CysC、Hcy及HbA1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ysC、Hcy、Hb A1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通过检测CysC、Hcy及HbA1c,能够对DN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DN) 胱抑素C(CysC) 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原文传递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辛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9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2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另筛选... 目的观察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2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另筛选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体检人员24例作为对照组。然后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HbA1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HbA1c含量与血清C肽呈负相关和FBG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清C肽水平发生异常,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反映胰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 糖尿病 联合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燕 张李玲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3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出现肾损伤将其分为肾损伤组(71例患者)及单纯患病组(8...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3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是否出现肾损伤将其分为肾损伤组(71例患者)及单纯患病组(82例患者),同时选取8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其CysC、HbA1c及U-mA1b水平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肾损伤组患者CysC、HbA1c及U-mA1b水平分别为(2.07±0.96)mg/L,(12.29±2.17)%及(171.93±85.42)mg/24h,其平均值均达到阳性标准,其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患病组及健康组(P〈0.05),且单纯患病组患者CysC、HbA1c及U-mA1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相应指标(P〈0.05),健康组三项指标均无阳性患者.结论:CysC、HbA1c及U-mA1b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情况具有密切关联,其检测结果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华 孙振霞 吕建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0期183-184,共2页
目的:讨论分析糖尿病的有效诊断方案,评估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在诊断中的实际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时间跨度,纳入10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此时间段健康体检人员102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常规血糖检验的基础是增... 目的:讨论分析糖尿病的有效诊断方案,评估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在诊断中的实际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时间跨度,纳入10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此时间段健康体检人员102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常规血糖检验的基础是增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具体指标。结果:对比两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在常规血糖评估中加入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提高检出率,可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达熹 《神州》 2019年第27期241-241,共1页
目的: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患者组,抽取同期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健康组,研究2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结果。结... 目的: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患者组,抽取同期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健康组,研究2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结果。结果:患者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水平值(0.97±0.46)ug/L、餐后2h血清C肽水平值(4.75±0.81)ug/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9.92±1.52)%,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联合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在诊断Ⅰ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张智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485-486,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联合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HbA1c)和胱抑素-C(Cys-c)在诊断Ⅰ期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确诊Ⅰ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DN组,同期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病程进行分A、B、C、D期,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 目的分析早期联合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HbA1c)和胱抑素-C(Cys-c)在诊断Ⅰ期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确诊Ⅰ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DN组,同期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按照病程进行分A、B、C、D期,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行血清HbA1c和Cys-c含量检测。结果 DN组血清HbA1c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N组内各期血清HbA1c和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能够早期诊断Ⅰ期糖尿病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德尚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血脂,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脂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较正常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与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呈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价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患者 血清血红蛋白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核抗原和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抗原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16
作者 陆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2期2154-2157,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抗原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今后准确诊断及治疗女性生殖道肿瘤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女性生殖道...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抗原蛋白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今后准确诊断及治疗女性生殖道肿瘤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女性生殖道肿瘤患者120例,分为3组:宫颈癌(CCA)患者(60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27例),卵巢癌患者(33例)。分别行组织石蜡包埋,对各类型石蜡包埋组织中Ki-67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收集各组患者静脉血于生化管,离心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sCD163浓度,分析各患者临床特征及Ki-67、sCD163两者间的表达关系。结果 在CCA、EC、卵巢癌3组中,Ki-67的表达分别为(76.08±13.63)%、(46.11±23.47)%、(50.45±20.48)%,sCD163的表达分别为(113.70±23.49)pg/ml、(116.59±21.51)pg/ml及(123.72±19.21)pg/ml,表明Ki-67和sCD163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呈相对高表达,Ki-67在不同组生殖道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7,P<0.05),而sCD163在不同组生殖道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sCD163抗原蛋白与女性生殖道肿瘤密切相关,呈过表达现象,通过检测Ki-67和sCD163抗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为女性生殖道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核抗原 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女性生殖道肿瘤 表达水平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血清Ca、P、PTH、HbA1c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丽君 方超兰 +1 位作者 陈幼清 徐淑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59-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预后情况与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预后情况与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作对照组(预后良好,78例)与观察组(预后不良,12例)。比较观察两组血清Ca、P、PTH与HbAlc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一及联合应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P、PTH水平低于对照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OR=2.556,95%CI为1.319~4.953)、PTH(OR=3.035,95%CI为1.811~5.086)与HbA1c(OR=2.974,95%CI为1.552~5.699)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PTH与HbA1c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预后均具有预测价值(AUC=0.714、0.805、0.753,P均<0.05),且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与约登指数最大(AUC=0.896,YI=0.865)。结论血清P、PTH与HbA1c是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性,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预后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长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水平变化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用药治疗3个月后,统计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ASAA、Hb A1c水平及BMI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7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 h PG、FBG、Hb A1c、ASAA水平及BMI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血清2 h PG、FBG、Hb A1c、ASAA水平,并能改善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参芪降糖颗粒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 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胰岛素联合格列本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HbA1c、CysC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吴文娟 姚圣菊 +1 位作者 陈茜 尤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6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联合格列本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胱抑素C(CysC)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8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 目的探究胰岛素联合格列本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胱抑素C(CysC)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8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格列本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A1c、CysC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bA1c水平(6.98±0.14)%及CysC水平(0.32±0.16)mg/L低于对照组(8.45±0.56)%、(0.97±0.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低血糖及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素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可降低孕妇血清HbA1c及CysC水平,改善糖尿病病症,修复肾脏损害,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格列本脲 妊娠期糖尿病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红细胞凝集素血清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蔡锐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9-22,47-48,共6页
本文通过吸收抑制试验证明了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中存在的那种能凝集人类红细胞的凝集素,实际上就是用人的红细胞免疫家兔而产生的抗人红细胞凝集素.为考察抗人红细胞凝集素血清对血痕种属的鉴识能力,本文用此抗血清作解离试验,对不... 本文通过吸收抑制试验证明了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中存在的那种能凝集人类红细胞的凝集素,实际上就是用人的红细胞免疫家兔而产生的抗人红细胞凝集素.为考察抗人红细胞凝集素血清对血痕种属的鉴识能力,本文用此抗血清作解离试验,对不同稀释度的新鲜人血痕、室内存放的久暂不一的人血痕和15种动物血痕进行了检测.得到的结果是,新鲜人血痕稀释至1/1000仍呈阳性;500例室内存放的人血痕中,存放时间在11年以下的448例全部能够准确测出;存放12-16年的52例人血痕中,有33例能够测出,余19例呈阴性;15种动物血痕全部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痕检验 种属检验 抗人红细胞凝集素血清 抗人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