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鲁司特对哮喘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严娟娟 邵启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平喘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共60人,分别在服用前及服用孟鲁司特3,6,9个月时,监测血清总lgE水平,观察血清总lgE水平的变化。结果孟鲁司特可使血清总lg...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平喘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共60人,分别在服用前及服用孟鲁司特3,6,9个月时,监测血清总lgE水平,观察血清总lgE水平的变化。结果孟鲁司特可使血清总lgE水平下降,在服用6,9个月时,血清总lgE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孟鲁司特能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总IgE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预防并控制了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哮喘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琳 陈述英 李希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儿童30人,分别在服用黄芪前及服用黄芪1,3,6个月时,监测血清总lgE及EOS计数水平,观察血清总lgE及EOS计数... 目的观察黄芪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儿童30人,分别在服用黄芪前及服用黄芪1,3,6个月时,监测血清总lgE及EOS计数水平,观察血清总lgE及EOS计数水平的变化。结果黄芪可使血清总lgE及EOS计数水平下降,在服用3,6个月时,血清总lgE及EOS计数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能有效降低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血清总IgE及EOS计数水平,预防并控制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蝉止痒胶囊对胆碱能性荨麻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影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怀军 张雪冰 +2 位作者 袁星星 安月鹏 刘成祥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5期92-95,共4页
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金蝉止痒胶囊对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近远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019年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 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金蝉止痒胶囊对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近远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019年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和对照组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模拟剂),治疗期1个月,观察随访期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时记录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以及症状评分[包括临床症状评分和荨麻疹活动性评分法(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评分]。结果:最后完成试验并纳入统计的受试者为57例,其中试验组29例(脱落1例)、对照组28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显著降低,症状评分显著减少,且分别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以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降低、症状评分减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得出金蝉止痒胶囊能显著降低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止痒胶囊 胆碱能性荨麻疹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近远期疗效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联合检测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丰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68-70,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 Ig 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联合检测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小儿作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 研究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 Ig 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联合检测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小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已经过临床实验检测诊断证实为喘息性疾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t Ig E、s Ig E水平,并将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t Ig E、s Ig E水平分别为(501±219)U/ml、(3450±1240)U/L,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中,65%(36/60)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偏高,45%(27/60)有变态反应症状;单独采用t Ig E检测的灵敏度为67%,单独采用s Ig E检测的灵敏度为65%,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8%,ROC曲线下面积为89.25。结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采用血清t Ig E和s Ig E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喘息性疾病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检测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郭艳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TIgE)检测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来自我院变态反应疾病门诊的248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TIgE检测,同时对284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常见...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TIgE)检测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来自我院变态反应疾病门诊的248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TIgE检测,同时对284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 SIgE)检测。结果:在284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中112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8例患者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在112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升高的患者中常见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为87例;98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为92例。临床对112例血清TIgE升高患者和98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增加脱敏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提高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原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原文传递
绵阳儿童哮喘诱发因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继宇 刘蓉 +3 位作者 李艳 王小双 杨进宇 谢丽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哮喘诱发因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及特异性IgE情况,为更好地控制儿童哮喘寻找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来儿科呼吸专业病区住院及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且符合2008年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修...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哮喘诱发因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E及特异性IgE情况,为更好地控制儿童哮喘寻找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来儿科呼吸专业病区住院及哮喘专科门诊就诊且符合2008年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 288例,通过医生询问哮喘发作时诱发因素,并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结果 1 288例患儿中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发因素(1 057例,82.1%),其次为天气变化及接触冷空气(694例,53.9%),再次为食物(304例,23.6%)。呼吸道感染诱发以<2岁组最高(358例,97.5%),在10~14岁组感染诱发最低(42例,33.3%),随年龄增长感染诱发逐渐减少(χ_(趋势)~2=239.865,P<0.001)。食物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以海鲜最常见(121例,39.8%)。868例(67.4%)患儿血清总IgE检测阳性,<2岁组阳性率最低(52.6%),10~14岁组阳性率最高(89.7%),随年龄增长阳性率逐渐增高(χ_(趋势)~2=88.055,P<0.001);733例(56.9%)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阳性,<2岁组阳性率最低(37.1%),10~14岁组阳性率最高(92.6%),随年龄增长阳性率逐渐增高(χ_(趋势)~2=150.361,P<0.001)。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668例,51.8%),其次为屋尘(431例,33.4%)。结论绵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天气变化及接触冷空气,再次为食物;年长儿童支气管哮喘中检测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诱发因素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原文传递
探讨免疫球蛋白E在喘息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惠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联合检测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共76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小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联合检测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共76例喘息性疾病患儿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小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 IgE、sIgE水平,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tIgE、s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IgE升高51例,占比67.11%,其中sIgE阳性32例,占比62.75%。观察组中tIgE正常25例,占比32.89%,其中sIgE阳性2例,占比8.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于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密切关联,通过t Ig E与sIgE联合检测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早期临床诊断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联合检测 小儿喘息性疾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陈田田 刘珊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SPN分为HSP组(n=65... 目的:分析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并发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SPN分为HSP组(n=65)和HSPN组(n=31),比较两组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对HSP患儿并发HSPN的预测价值。结果:HSPN组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HSP组,PT、APTT均短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和PT、APTT预测HSP患儿并发HSP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710、0.774、0.752,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HSP患儿并发HSPN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肾炎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血清总IgE和EOS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钟建桥 陈德宇 彭育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2-604,共3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给予64例AD患者NBUVB照射,每周3次,共12周;采用SCORAD计分系统对AD临床严重度进行评估;采用视觉...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给予64例AD患者NBUVB照射,每周3次,共12周;采用SCORAD计分系统对AD临床严重度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VAS)对瘙痒程度进行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结果64例患者NBUVB治疗后12例痊愈,临床有效率86.2%;64例患者治疗前SCORAD和VAS积分以及血清总IgE和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水平升高,照射后显著下降。结论NBUVB是治疗AD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NBUVB可能是通过降低T细胞,抑制机体免疫来降低IgE和E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中波紫外线 特应性皮炎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A及总IgE检测在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区远赵 黄天然 +1 位作者 陈秀英 吕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8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在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受诊治的45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45例健康儿...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在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受诊治的45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和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45例健康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将其中45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IgA及总IgE检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退热、止咳、抗感染、祛痰等常规治疗两周后,再次对其进行血清IgA及总IgE检测。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gA的水平及血清总IgE的水平。结果:接受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其血清总IgE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P<0.05。结论:血清IgA及总IgE检测在诊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A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总IgE检验对肺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抗体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 E)检验在肺炎患儿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非肺炎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实施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 E检查,按照肺炎支原体抗...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抗体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 E)检验在肺炎患儿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非肺炎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均实施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 E检查,按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29例)、高滴度组(7例)与低滴度组(4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肺炎患儿中,MP抗体阳性11例,占27.5%,其中高滴度4例,低滴度7例,分别占36.4%、63.6%;观察组患儿血清总Ig 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中以高滴度组阳性率最高,为7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28,P<0.05)。结论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血清总Ig E检测在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提素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总IgE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英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比较哮喘患者应用卡提素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总 Ig E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0例健康人、5 0例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OKT3、OKT4 、OKT8细胞 ) ,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比较哮喘患者应用卡提素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总 Ig E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0例健康人、5 0例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OKT3、OKT4 、OKT8细胞 )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 Ig E水平。结果 :用药后哮喘患者 OKT4 细胞减少 ,OKT8细胞增多 ,致使 T4 /T8比值降低 ,P<0 .0 5。健康人血清总 Ig E(3 0 2 .1± 3 3 .2 ) IU/ml,哮喘患者治疗前(866.8± 89.6) IU/m L,治疗后 (784.3± 80 .2 ) IU/ml,经 t检验 ,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而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卡提素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 ,可能是通过抑制 T辅助细胞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提素 T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及对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的调解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甜 余玲玲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及对IgE、sVCAM-1)、IL-18含量的调解作用。方法将1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及对IgE、sVCAM-1)、IL-18含量的调解作用。方法将1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停药3个月、6个月后复发率情况;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的影响,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第1,2个疗程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1,P<0.001);研究组停药3,6个月后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血清总IgE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2个疗程血清sVCAM-1、IL-1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复发率、降低患者血清总IgE、sVCAM-1、IL-18含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慢性荨麻疹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儿童血清总IgE基线水平与IgE介导的吸入性过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孔专 范应祥 +2 位作者 杜秀莲 孔燕南 黎启慧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城市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基线水平与IgE介导的吸入性过敏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1000例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对特异性IgE定量检测和总IgE初筛测定。结果:男性和女性儿童之间的各个年... 目的:研究城市儿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基线水平与IgE介导的吸入性过敏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1000例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对特异性IgE定量检测和总IgE初筛测定。结果:男性和女性儿童之间的各个年龄段的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中小城市7~9岁组儿童IgE水平高于2~6岁以及10~12岁两个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200例血清是吸入性过敏阳性,占总样本的20.00%,而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地区的过敏原阳性反应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导致儿童吸入性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包括具有多种,点青/烟曲/黑曲/交链霉所占比为29.00%、狗毛皮屑所占比为24.00%、户尘螨所占比为18.00%、猫皮屑所占比为14.00%、屋尘所占比为7.50%、蒲公英所占比为5.00%、桑树所占比为2.50%;其各个过敏原种类所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其中以点青/烟曲/黑曲/交链霉较为常见。结论:通过对特异性IgE和血清IgE进行测定,发现儿童吸入性过敏的过敏原种类以点青/烟曲/黑曲/交链霉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儿童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e介导 儿童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文君 冼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诊治的哮喘患儿78例设为观察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间歇发作、轻度、中度...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诊治的哮喘患儿78例设为观察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间歇发作、轻度、中度、重度4个级别,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8例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观察组不同哮喘严重程度患儿之间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发作患儿的外周血RDW和血清总IgE水平低于轻度、中度及重度患儿;轻度患儿RDW和血清总IgE水平低于中度及重度患儿;中度患儿RDW和血清总IgE水平低于重度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儿童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均较高,两者能反映患儿的哮喘严重程度,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促进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总IgE与呼出气一氧化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海锋 赵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根据FeNO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危组(73例,FeNO>50...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根据FeNO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危组(73例,FeNO>50 ppb)和低危组(127例,25 ppb≤FeNO≤50 ppb),另选取同期2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的WBC、FEV1、FEV1/FVC、EOS、血清总IgE及FeNO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EOS、血清总IgE水平与FeNO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WBC、FEV1及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S、血清总IgE及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的EOS、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EOS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5),与血清总IgE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686,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外周血EOS和血清总IgE水平呈正相关,完善外周血EOS、血清总IgE和FeNO水平的检测能够准确、快速地对气道慢性炎症进行评估,明确炎症类型,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出气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
17
作者 张莹 邹颖 +5 位作者 费珵雯 李星子 于波 高芸璐 丁杨峰 徐爽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1-494,500,共5页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复发时间、安全性及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难治性CS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复发时间、安全性及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难治性CS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2粒。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1次。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瘙痒程度、风团情况、发作频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总IgE水平和复发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不同时点效率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4、8、12周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4周:36.67%比20.00%,治疗8周:53.33%比33.33%,治疗12周:76.67%比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12周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分:治疗8周为3.48±1.18比6.69±1.60,治疗12周为1.94±0.56比4.53±1.20,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研究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4.54±1.92比8.44±2.24,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治疗12周:118.6±9.43比193.53±12.81,P<0.05)。对照组患者CSU的复发时间要早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56.70±22.39比22.53±10.18,P<0.05)。治疗前及治疗4周,2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CSU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症状积分,提高DLQI评分,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推迟复发时间,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复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克拉霉素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ECP、TIgE水平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凯 王延辉 +3 位作者 秦晓雯 吴媛 袁杰 杨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克拉霉素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目的:探讨低剂量克拉霉素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术联合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变化,血清ECP、TIgE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CP、TIgE、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克拉霉素可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Lund-Kennedy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ECP、TIgE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治疗 克拉霉素 鼻内镜检查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TIgE、ECP、炎性因子和VEGF、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卿丽芝 谢展飞 +1 位作者 黄俊杰 元红艳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385-2388,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 目的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溶液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拟行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糠酸莫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rh-bFGF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的TIgE、ECP、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VEGF、EGF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IgE、ECP水平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50.78±7.96)k U/L、(3.23±0.34)ng/L、(3.67±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24±8.02)k U/L、(5.07±0.67)ng/L、(5.67±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1.08±0.23)ng/mL、(6.57±1.37)pg/mL、(248.37±38.4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0.65)ng/mL、(9.34±2.65)pg/mL、(306.14±36.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VEGF、EGF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rh-bFGF溶液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TIgE、ECP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患者VEGF、EGF表达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溶液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术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疗效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gE和细胞结合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丽红 丘创华 +3 位作者 李卓成 彭紫元 佘吉佳 虎子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检测及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以及血清总IgE、细胞结合IgE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疑似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 目的:检测及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以及血清总IgE、细胞结合IgE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疑似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者105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总体过敏原情况,以及血清总IgE、细胞结合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食物性过敏原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的患者有72例,主要阳性食物是虾、蟹、牛奶;吸入性过敏原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的患者有89例,主要阳性吸入物是尘螨组合、蟑螂、霉菌组合。观察组的血清总IgE和细胞结合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细胞结合IgE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总Ig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细胞结合IgE对过敏性疾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确定过敏原种类,同时联合检测血清IgE和细胞结合IgE水平有助于过敏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结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