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器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汪燚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干...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器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器,两组均需连续干预3 d。比较两组的昏迷时间、肺水肿消失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的肝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观察组昏迷时间、肺水肿消失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两组BUN、Scr、TBIL、AL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两组CRP、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器联合集束化护理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和康复时间,减轻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血液灌流器 集束化护理 肝肾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机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农丹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2期45-48,共4页
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机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 探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机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透析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治疗尿毒症方面,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透析机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血液透析机 尿毒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联合连续血液净化(HP+CVVH)在严重药物中毒患者中的治疗和护理
3
作者 卢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3-0016,共4页
研究血液灌流器(英文缩成“HP”)联合连续血液净化(英文缩成“CVVH”)在治疗严重药物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整理出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22.3-2023.3之间收治的40例严重药物中毒病人,按照双盲法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与实... 研究血液灌流器(英文缩成“HP”)联合连续血液净化(英文缩成“CVVH”)在治疗严重药物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整理出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22.3-2023.3之间收治的40例严重药物中毒病人,按照双盲法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其治疗方案各是:常规治疗、HP+CVVH治疗,并对全部病患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指导,然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40例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对比2组疗前的炎症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发现无差异,P>0.05;在疗后发现2组的炎症因子及肝肾功能等指标都有明显地改善,同时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严重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HP+CVVH治疗方案期间,必须要动态性地监测病患的病情走势,然后加强抗凝血治疗及护理,同时还需要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策略能够稳定相关临床指标,这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增强预后质量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连续血液净化 临床治疗和护理 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英杰 王泽文 +1 位作者 文宏伟 罗宾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期51-52,共2页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常用的可靠方法之一,在中毒、尿毒症等病症的抢救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患者 重型肝炎 治疗后 生物人工肝 血浆 HA 肝性脑病 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浆吸附治疗中血液灌流器的更换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燕朋波 李志静 +1 位作者 全金梅 李国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吸附过程中血液灌流器更换方法,实现血浆吸附连续性治疗。方法在传统血液灌流器更换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单血泵的压力支持系统完成除现有血浆吸附循环外的另一个血浆循环。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有效缩小血液灌流器更换...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吸附过程中血液灌流器更换方法,实现血浆吸附连续性治疗。方法在传统血液灌流器更换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单血泵的压力支持系统完成除现有血浆吸附循环外的另一个血浆循环。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有效缩小血液灌流器更换时间,实现血浆吸附连续化治疗。讨论在灌流器被吸附饱和后单纯更换灌流器可以减少医疗成本,采用此方法不需要下机,1 min可完成,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为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有利的时间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吸附治疗 血液灌流器 吸附饱和 急性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新型血液灌流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豫 刘园园 +3 位作者 肖观清 邵咏红 梅长林 孔耀中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血液灌流器MG3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和硫酸吲哚酚(IS)的清除效果。方法分别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4.28岁;体质... 目的研究新型血液灌流器MG3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和硫酸吲哚酚(IS)的清除效果。方法分别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4.28岁;体质量65.00~100.60 kg,平均体质量73.70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例。采用灌流器MG350、聚砜膜透析器F 6,使用二阶段交叉试验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血液灌流(HP)+HD和单纯HD治疗前后血清AGE、IS、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炎性因子的水平,评价MG350组织相容性。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GE和IS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和单纯HD治疗2 h后AGE下降率分别为47.5%、-29.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6.012,P<0.001);IS下降率分别为62.3%、4.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0.032,P<0.001);β_2-MG下降率分别为41.1%、-8.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80.764,P<0.001)。2例轻度不良事件发生。血常规、凝血功能、补体、肝功能等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MG350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NF-α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型血液灌流器MG350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灌流器 血液 血液透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硫酸吲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对血细胞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娄探奇 彭晖 +1 位作者 陈珠江 石成钢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8期54-,共1页
  HA型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剂为中性树脂,是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而成,我院随机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人,采用透析器与HA型血液灌流器串联作单次透析-吸附(AP/HD)治疗,并对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对血细胞成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透析 渗析 血细胞 治疗后 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型血液灌流器抢救重症药物中毒8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平辉 张晓莺 +2 位作者 池小凤 施晓华 姚于泓 《现代医院》 2007年第8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HA型血液灌流器 重症药物中毒 抢救 血液净化装置 酸碱平衡紊乱 合成树脂 清除毒物 二乙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柱联合血液灌流器的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被引量:13
9
作者 段志文 邓龑 武杨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6期21-25,共5页
目的:考察胆红素吸附柱联合血液灌流器的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护理方式与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 目的:考察胆红素吸附柱联合血液灌流器的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护理方式与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了这种组合式的治疗方法,患者的血液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后经血液灌流器(MG-350)吸附后再通过胆红素吸附柱回输至体内。观察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性、血常规、电解质、炎性因子及治疗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接受该吸附系统治疗后其体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的下降幅度为(189.93±95.14)、(106.57±60.71)、(87.81±58.39)、(64.84±26.30)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胆红素吸附柱联合血液灌流器的吸附系统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人工肝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改善生化检查指标及部分临床症状,且患者耐受性好。因此,血浆分离灌流方法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胆红素吸附柱 血液灌流器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树脂型血液灌流器抢救急性中毒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鸿 朱晓华 +1 位作者 莫继安 程骏章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5年第6期271-272,共2页
我科自2000年至今,用血液灌流器对50例重症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急性中毒 大孔径 抢救 树脂 毒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血液灌流器连接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萍 丛玉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灌流器连接管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HD联合HP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连接管和预冲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血液灌流器连接管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12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行HD联合HP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连接管和预冲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连接管对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进行预冲操作;试验组采用新型血液灌流器连接管对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进行预冲操作。采用问卷调查统计科室内23名护士的操作满意度。比较分析两组接头拆装次数、接头暴露时长、总预冲时间及护士操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接头拆装次数较对照组减少(3次比4次);试验组护士操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65%比65.21%),接头暴露时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s:45.00±3.43比482.40±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总预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828.60±15.64比847.70±15.34,P>0.05)。结论采用新型血液灌流器连接管在HD联合HP治疗时的预冲操作不但降低了各个接口被污染的机会,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满意度,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连接管 血液透析 血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联合治疗尿毒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敏华 吴延洁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5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血液灌流器 联合治疗 临床应用 透析 中分子物质 护理 顽固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的实验研究报告
13
作者 叶有新 朱琮 +6 位作者 王逸民 顾亚琴 朱立中 吴兔荣 吴光华 徐敏 杨松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血液灌流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本文介绍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SACB)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根据人工细胞原理,直径2mm微粒活性炭经硅橡胶包膜后,电镜扫描观察呈多孔网状结构,测定血液相容性良好。灌流器内选用固定炭... 血液灌流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本文介绍硅橡胶包膜炭床血液灌流器(SACB)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根据人工细胞原理,直径2mm微粒活性炭经硅橡胶包膜后,电镜扫描观察呈多孔网状结构,测定血液相容性良好。灌流器内选用固定炭床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电工橡胶 包膜 病毒结构 血液灌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顽固性皮肤瘙痒行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时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玲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尿毒症 顽固性皮肤瘙痒 血液灌流器 透析 串联治疗 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子物质吸附性能在血液灌流器检测中的必要性及其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晓燕 刘贻声 +1 位作者 张文 袁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2年第4期60-62,共3页
中分子量物质具有致病作用,其含量高低与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基本一致,中分子物质吸附性能在血液灌流器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血液灌流器中中分子物质吸附性能的两种体外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分子物质 血液灌流器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重度胆汁淤积性肝硬化2例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董新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 血液灌流器 文献复习 树脂吸附 治疗 肝硬化 上腹胀痛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的溶血试验方法研究
17
作者 颜林 杨立峰 柯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12期40-43,共4页
根据血液灌流器临床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种动态模拟溶血试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GB/T14233.2规定的方法和本实验室设计的动态模拟法对血液灌流器进行了溶血试验,结果显示动态模拟溶血法较GB/T 14233.2规定溶血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价灌流器的溶... 根据血液灌流器临床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种动态模拟溶血试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GB/T14233.2规定的方法和本实验室设计的动态模拟法对血液灌流器进行了溶血试验,结果显示动态模拟溶血法较GB/T 14233.2规定溶血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价灌流器的溶血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溶血试验 溶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国华 李宇丹 黄玲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器与血液透析(HD)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结果。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HP+HD组)34例,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月2次,常规透析中其余6次净化方法为H...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器与血液透析(HD)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结果。方法: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串联组(HP+HD组)34例,采用透析器与灌流器(HA型)串联进行治疗,每月2次,常规透析中其余6次净化方法为HD治疗;对照组(HD组)30例,单纯进行血液透析,外用乳化剂,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皮肤症状,每月2次,每次4.5 h,均采用肝素抗凝,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为碳酸氢盐,流速为500 mL/min。串联组先血液灌流及透析2 h后再单纯透析2.5 h,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Scr,BuN,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PTH水平,比较2组的肾小球过率(GFR)和透析时间。结果:(1)HP+HD组患者治疗后PTH的清除率为59.5%±22.7%,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8.2%。(2)HD组的PTH清除率为13.1%±30.2%;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6.66%。结论: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能有效消除PTH,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PTH,也不能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 串联 尿毒症 顽固性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在肝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抢救中的应用初探
19
作者 王国立 《中原医刊》 2004年第9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血液透析 肝功能衰竭 合并症 肾功能衰竭 急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器联合血液灌流器静态肝素化预冲在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廷巧 郭晶平 +1 位作者 黄海青 杨伟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输液器联合血液灌流器静态肝素化预冲在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月1月至2015年8月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27例,进行血液灌流治疗65例次,按预冲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014版血液... 目的:探讨输液器联合血液灌流器静态肝素化预冲在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月1月至2015年8月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27例,进行血液灌流治疗65例次,按预冲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血液灌流器静态肝素化预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法预冲灌流器。结果:2组在操作规范性、预冲时间、处理机器报警及护士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器联合血液灌流器静态肝素化预冲血液灌流器可有效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器 静态肝素化 预冲 中毒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