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用于恒磨牙深龋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睿敏 杨娅凤 +3 位作者 段丽 张钊萌 剡亚妹 丁小燕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将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CGF)作为盖髓材料应用于恒磨牙深龋去尽龋坏后穿髓的直接盖髓术(DPC)中,观察患牙术后反应,明确其作为盖髓材料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05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 目的:将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CGF)作为盖髓材料应用于恒磨牙深龋去尽龋坏后穿髓的直接盖髓术(DPC)中,观察患牙术后反应,明确其作为盖髓材料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05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诊断为恒磨牙深龋且去尽龋坏后穿髓、符合DPC治疗的患者。根据直接盖髓材料的不同以及患者意愿分为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两组除直接盖髓材料不同以外,垫底材料及充填材料均相同。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观察2组术后反应及临床效果。结果:共有132例患牙纳入本研究,8例失访。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各62例。治疗前出现牙齿敏感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牙齿敏感缓解情况分别为58.62%、7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共成功115例,失败9例。两组总体成功率为92.74%,Dycal组和CGF组成功率分别为93.54%、9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GF作为盖髓剂用于恒磨牙去尽龋坏后穿髓的DPC可以达到保存生活牙髓,降低牙髓摘除率及根管治疗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 DYCAL 恒磨牙 深龋 直接盖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43例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3
2
作者 于蓓 陈可冀 +2 位作者 毛节明 郭静萱 吕树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 ,疗程均为 6个...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 ,疗程均为 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 ,以及患者的血瘀症状和血瘀证候积分的变化 ,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 -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追踪、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随访中各项血瘀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 ,6个月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明显下降 (P <0 0 1 ) ,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84例患者总冠脉造影复查率为 61 9% ,治疗组再狭窄率为 2 5 8% ,对照组再狭窄率为3 2 1 % (P >0 0 5 )。结论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 支架植入 再狭窄 腐逐瘀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血涂片法提高门急诊非白血性白血病筛查水平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道银 王学 凌励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浓缩涂片法 非白性白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法处理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邱平 周铁群 +2 位作者 王剑锋 李长贵 汪兴太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为指示病毒 ,验证应用有机溶剂 /去污剂 (简称S/D)法灭活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生产工艺 ,并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四种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 (中间品 )的病毒灭活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制品中TNBP和Tween80...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为指示病毒 ,验证应用有机溶剂 /去污剂 (简称S/D)法灭活血液制品中病毒的生产工艺 ,并对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四种凝血因子浓缩物类制品 (中间品 )的病毒灭活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制品中TNBP和Tween80终浓度为 0 3%和 1 0 % ,在 2 5± 1℃处理 6小时后对于包膜病毒确有显著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浓缩 S/D处理 病毒灭活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浓缩物热处理后传播微小病毒B19
5
作者 李喆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87-187,共1页
背景 血浆凝血因子浓缩物中常可检测到人类微小病毒B19(B19)DNA。一些凝血因子的生产过程包含有病毒灭活步骤,但这种用于灭活B19步骤的效果还不清楚。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来自污染的热处理血液成分详细的感染病例,包括DNA序列分析和B19DNA... 背景 血浆凝血因子浓缩物中常可检测到人类微小病毒B19(B19)DNA。一些凝血因子的生产过程包含有病毒灭活步骤,但这种用于灭活B19步骤的效果还不清楚。而且迄今为止还没来自污染的热处理血液成分详细的感染病例,包括DNA序列分析和B19DNA定量的报道。因此,血液成分中的B19 DNA与其传染性之间的联系还不清楚。研究设计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浓缩 热处理 感染 微小病毒B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自动血凝仪在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效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沛 林连珍 +3 位作者 陈克金 詹骞 容胜 容金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对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FⅧ)效价进行检测方法(一期法)确认。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液(样品稀释液(来自2015版中国药典)、Owren-Koller稀释液(来自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检测FⅧ效价,比较二者结果的差异。根据... 目的对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FⅧ)效价进行检测方法(一期法)确认。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液(样品稀释液(来自2015版中国药典)、Owren-Koller稀释液(来自法国DIAGNOSTICA STAGO公司))检测FⅧ效价,比较二者结果的差异。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进行检测方法确认,包括准确度、线性和范围、精密度及选择性。结果在(0.125-1)IU/mL范围内,人凝血因子Ⅷ国家标准品(GB)和FⅧ的效价[LOG(IU/mL)]和凝固时间[LOG(S)]均呈线性,相关系数均>0.990,各浓度回算值的回收率为96%-104%;准确度确认中GB回收率100%,各测定值CV≤5.4%;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结果均CV<10.0%;选择性确认中GB回收率96%,且各效价结果均CV≤5.9%。2种稀释液检测效价结果差值在5%以内。结论 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可满足FⅧ效价检测要求;2种稀释液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Ⅷ浓缩 检测方法确认 样品稀释液 凝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血涂片法发现非白血性白血病1例
7
作者 徐伟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计数 浓缩涂片法 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治疗血友病甲的临床观察研究
8
作者 包久铭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究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治疗血友病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血友病甲患者6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治疗,统计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与此同... 目的:探究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治疗血友病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血友病甲患者6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治疗,统计分析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根据患者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使用剂量,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组(每次10IU/kg,每3天1次,属于小剂量用药)与乙组(15~30IU/kg,每7天3次,属于中剂量用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治疗28d后临床总有效率100.00%;患者第一次输注24h人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治疗28d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抑制物产生阳性率3.33%,未见病毒学阳性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均为轻症。甲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3.33%、第一次输注24h人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37.88±7.44)%、治疗28d生活质量评分(37.88±7.44)分,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血友病甲治疗中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制剂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较好;小剂量用药与中剂量用药均可满足治疗需求,相对而言中剂量用药效果更明显,便于患者疗效提升、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 人凝因子Ⅷ浓缩制剂 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摘要)
9
作者 尹友国 杨志焕 朱佩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冲击伤 液流变学 高渗盐 粘度 血浓缩 球压积 小板粘附 病情诊断 浆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单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三级预防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连小赟 李魁星 +1 位作者 华宝来 赵永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低剂量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三级预防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22例(18~50岁),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关节病变,先进行1年的按需治疗后进行1年... 目的探讨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低剂量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三级预防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友病中心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22例(18~50岁),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关节病变,先进行1年的按需治疗后进行1年的三级预防治疗。血源性Ⅷ因子浓缩物的剂量为5~10 U/kg,2~3次/周。对比患者出血频率的变化,并用Gilbert和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评价患者关节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预防治疗年总出血频率(11.1±7.2)次,较按需治疗(39.9±21.5)次相比,下降了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Gilbert总分值由按需治疗的50.5±32.1下降为45.2±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分值由18.6±5.2上升至21.7±4.1,在预防治疗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人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三级预防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出血次数,改善关节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低剂量预防 重型友病A 三级预防治疗 因子Ⅷ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发热、便血伴空肠穿孔
11
作者 朱荧 潘文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15-317,321,共4页
患者女,29岁。因持续高热18d伴轻微咽痛,于1988年4月24日入院。体检:体温39℃,急性病容,两颊皮肤少量紫褐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咽充血明显,心肺腹无特殊。入院前后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0.88×10<sup>9</sup>/L,血红蛋白93... 患者女,29岁。因持续高热18d伴轻微咽痛,于1988年4月24日入院。体检:体温39℃,急性病容,两颊皮肤少量紫褐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咽充血明显,心肺腹无特殊。入院前后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0.88×10<sup>9</sup>/L,血红蛋白93g/L,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肝肾功能正常,肥达试验阴性,血培养、尿培养、骨髓培养均阴性,免疫球蛋白、C3、CH<sub>50</sub>正常,抗核抗体、Smith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均阴性。四次血浓缩涂片找恶性组织细胞阴性。骨髓呈增生象,见少量吞噬性组织细胞。胸片无特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小肠轻度功能性改变,末端回肠轻度淋巴滤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发热 血浓缩 骨髓培养 抗平滑肌抗体 淋巴滤泡增生 抗线粒体抗体 肥达试验 组织细胞 全消化道钡餐 急性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浓、释对烫伤大鼠肾髓质活体微循环影响
12
作者 李作林 龚肖崎 +2 位作者 钟纪根 张亚霏 崔若兰 《中国微循环》 1993年第3期121-123,158,共4页
本文活体观察了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大鼠烫伤后肾乳头直血管微循环改变。结果发现:不同HCT大鼠烫伤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直血管扩张、渗出、RBC聚集、血流速度减慢甚至部分停滞和流动直血管数(FVN)的减少。但其严重程度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活体观察了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大鼠烫伤后肾乳头直血管微循环改变。结果发现:不同HCT大鼠烫伤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直血管扩张、渗出、RBC聚集、血流速度减慢甚至部分停滞和流动直血管数(FVN)的减少。但其严重程度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血浓缩组(HCT55—60%)肾乳头微循环障碍明显重于正常(HCT46%)组;而血稀释组(HCT35—38%)较其它烫伤组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说明:血液浓、释对烫伤大鼠肾髓质微循环产生明显影响;血稀释治疗对改善烫伤引起的肾髓质微循环障碍,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肾髓质微循环 稀释 血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1例
13
作者 王国臣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7-17,共1页
患者,男,73岁。因呕吐、腹泻排出咖啡样便,于1989年5月25日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耳后、颌下、锁骨上。
关键词 浅淋巴结 上消化道出 淋巴瘤细胞 腹股沟区 大便潜阳性 血浓缩 淋巴肉瘤 素身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及抗体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王克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08-309,共2页
采用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间接血凝试验(IHA)、薄膜干卵片沉淀试验(PVC-COPT)检测血吸虫抗体;聚乙二醇(PEG)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并用PEG浓缩血清法作Dot-ELISA的检测.对急性、慢性... 采用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间接血凝试验(IHA)、薄膜干卵片沉淀试验(PVC-COPT)检测血吸虫抗体;聚乙二醇(PEG)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并用PEG浓缩血清法作Dot-ELISA的检测.对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人及健康人血清用以上方法作平行检测,同时与粪检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抗原 晚期吸虫病人 ELISA试验 DOT-ELISA 阳性检出率 浓缩 吸虫病防治 寄生虫病研究所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疾病与血友病
15
作者 杨哲 《国外医学情报》 1989年第7期11-11,共1页
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多困难。70年代初,由于凝血因子浓缩物的诞生,人们期望能恢复血友病患者的健康和正常寿命,但随后认识到这些制剂有被污染的危险。在1979至1985年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相当数量的血友病患者。现在,实际上HI... 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多困难。70年代初,由于凝血因子浓缩物的诞生,人们期望能恢复血友病患者的健康和正常寿命,但随后认识到这些制剂有被污染的危险。在1979至1985年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相当数量的血友病患者。现在,实际上HIV已从凝血因子浓缩物中被去除,但临床后遗症还可能残存多年。至于肝炎病毒的感染,临床症状虽不显著,但流行较广。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预防的广泛应用能能根除HBV感染,但仍存在非甲非乙型病毒,成为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 肝疾病 因子浓缩 乙型肝炎病毒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主要问题 患者 肝硬化 慢性持续性肝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症的微循环状态与扩容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艳军 陈淑清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1期32-33,共2页
妊娠中毒症(妊高症)是产科重要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其发病原因不明,但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钠离子潴留。近年来根据炎症有微循环障碍和血浓缩现象.提出适合病理生理情况的解痉扩容疗法。我院通过临床应用... 妊娠中毒症(妊高症)是产科重要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其发病原因不明,但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钠离子潴留。近年来根据炎症有微循环障碍和血浓缩现象.提出适合病理生理情况的解痉扩容疗法。我院通过临床应用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我院1989~1990年收治妊高症124例作以回顾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症 微循环 扩容疗法 微循环障碍 血浓缩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机制探讨(下)
17
作者 王坚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1996年第2期46-48,共3页
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机制探讨(下)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王坚译2.肌肉疼痛定位离心运动后的疼痛,尤其是肌肉触痛,常被报告在肌肉肌腱连结处最严重,有两种假设解释疼痛定位:一是在这一区域有更多的损伤,因为这是肌肉最薄弱的环节... 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机制探讨(下)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王坚译2.肌肉疼痛定位离心运动后的疼痛,尤其是肌肉触痛,常被报告在肌肉肌腱连结处最严重,有两种假设解释疼痛定位:一是在这一区域有更多的损伤,因为这是肌肉最薄弱的环节,并且这一位置的肌纤维倾斜角度比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痉挛 肌肉疼痛 机制探讨 离心运动 耐力运动 运动神经元疾病 肌纤维损伤 肌肉损伤 参赛者 血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和自行车连续运动中的体液改变
18
作者 赵晋 《贵州体育科技》 1989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一系列有关训练中体液动力学研究的报告中,给人的综合印象是,在活动跑台上走或跑时,随着最初的液体交化后,“血浆容积(pV)被保持得很好,甚至在体液总量明显减少的时侯也如此。”虽然研究的注意力已能转向不同身体姿势训练时血管容积... 在一系列有关训练中体液动力学研究的报告中,给人的综合印象是,在活动跑台上走或跑时,随着最初的液体交化后,“血浆容积(pV)被保持得很好,甚至在体液总量明显减少的时侯也如此。”虽然研究的注意力已能转向不同身体姿势训练时血管容积的变化上,但目前仍没有身体对不同姿势下连续练习的反应的调查报告。本所调查了一组经过训练的实验对象在跑步和骑自行车连续训练中的体液转换,随着对两种训练顺序—先跑后骑车(跑1骑2)和先骑车后跑(骑1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跑台 姿势训练 综合印象 液动力 乳酸堆积 训练方式 女运动员 中体 血浓缩 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oconcentration is a poor predictor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被引量:17
19
作者 José M.Remes-Troche Andrés Duarte-Rojo +1 位作者 Gustavo Morales Guillermo Robles-Díaz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4期7018-7023,共6页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hematocrit (Hct) at admission or at 24 h after admi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P), organ failure (OF), and pancreatic nec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336 c...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hematocrit (Hct) at admission or at 24 h after admi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P), organ failure (OF), and pancreatic nec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33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 first AP episode were studied. Etiology, Hct values at admission and at 24 h, development of severe AP according to Atlanta's criteria, pancreatic necrosis, OF and mortality were recorded. Hemoconcentration was defined as Hct level 〉44% for males and 〉40% for females. The t-test and ;x^2 tes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hemoconcentration to the severity, necrosis and OF.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Biliary disease was the most frequent etiology (n = 148). Mean Hct levels at admission were 41±6% for females and 46±7% for males (P〈0.01). Seventyeight (23%) patients had severe AP, and OF developed in 45 (13%) patients. According to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36% (54/150) patients showed pancreatic necrosis. Hct levels were elevated in 58% (55/96) and 61% (33/54)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an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respectively. Neither Hct levels at admission nor hemoconcentration at 24 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necrosis or OF.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both determinations were very low;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between 61% and 86%, being the highest value for OF. CONCLUSION: Hct is not a useful marker to predict a worse outcome in acute pancreatitis. In spite of the high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hemoconcentration, the prognosis gain is limited due to an already high incidence of mild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ancreatitis Hernatocrit HEMOCONCENTRATION SEVERITY NECR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YALURONIC ACID, PROCOLLAGEN TYPE III NH_2-TERMINAL PEPTIDE, AND LAMIN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被引量:14
20
作者 Gang Li Qing-bo Yan Liang-ming We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erum fibrotic indices including hyaluronic acid (HA), procollagen type Ⅲ NH2-terminal peptide (PCIIIP), and laminin (LN)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myocardial fibrosis in chr...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erum fibrotic indices including hyaluronic acid (HA), procollagen type Ⅲ NH2-terminal peptide (PCIIIP), and laminin (LN)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myocardial fibrosis i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Serum levels of HA, PCIIIP, and LN in 39 patients with CHF E [14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 II, 21 with class Ⅲ, 4 with class Ⅳ] and in 46 patients with NYHA functional class I were assessed by radioimmunoassay. Result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A, PCMP, and LN were 359.75 ± 84.59 μg/L, 77.88 ± 24. 67 μg/L, 86. 73 ± 23.90 μg/L in CHF group, and 211.60 ±54. 80 μg/L, 64.82 ±23.99 μg/L, 82. 26 ±23.98 μg/L in NYHA functional class Ⅰ group, respectively. The HA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F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NYHA functional class Ⅰ group ( P 〈 0.05 ). However,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s of PCIIIP and LN between CHF group and NYHA functional class Ⅰ group. The serum HA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r = - 0.71, P 〈 0.05 ). Conclusion Serum HA level may act as an indicator for myocardial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hyaluronic acid procollagen type NH2-terminal peptide LAMI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