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成笑楠 喻正科 +2 位作者 赵文博 颜旭 朱筱婧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834-836,共3页
目的观察护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螺内酯片20 mg,每日2次;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每日2次... 目的观察护心康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螺内酯片20 mg,每日2次;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每日2次,呋塞米片20 mg,每日1次;静滴硝普钠注射液25 mg,每日2次。治疗组31例加用口服护心康片3 g,每日3次。两组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治疗组在改善气短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均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P <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护心康片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与西药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护心康片 心功能 血浆n端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3-02收治的5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本院同期38例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3-02收治的5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本院同期38例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组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量出血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中量和少量出血组,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达(1688.32±234.98)pg/mL,明显高于好转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好转的45例患者中,NIHSS评分>6分的患者其血浆NT-proBNP水平达(677.09±102.34)pg/mL,明显高于NIHSS评分≤6分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脑出血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出血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脉汤加减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左室功能、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文博 邝春华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益气通脉汤加减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西药治疗,予以实验组患者西药以及益气通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益气通脉汤加减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1例。予以常规组患者西药治疗,予以实验组患者西药以及益气通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F与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常规组低于实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降低机体NT-proBNP水平,发挥一定临床应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功能 疗效 心力衰竭 冠心病 益气通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阿妮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4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数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卡维地洛 尼可地尔 心率变异性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5
作者 叶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第3天检测NT-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并根据半年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A组(发生心...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第3天检测NT-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并根据半年内根据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A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B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的NT-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结果 A组pre-pro BNP水平和TI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NT-pro 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值得临床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变化研究
6
作者 胡建粤 骆坚凯 张细妹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5期683-684,共2页
目的研究瑶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民族分为瑶族组和汉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 目的研究瑶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明确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民族分为瑶族组和汉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情况,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Ⅱ级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瑶族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汉族组(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可作为检测瑶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指标,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端脑钠肽原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探讨
7
作者 陈姝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浆N端脑钠肽原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接生的40例新生儿,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经竞争性酶免疫法(EIA)测定,将健康新生儿记为对照组,将窒息新生儿记为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血浆N端脑钠肽原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接生的40例新生儿,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新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经竞争性酶免疫法(EIA)测定,将健康新生儿记为对照组,将窒息新生儿记为观察组,每组20例,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1)、肌钙蛋白I(CTnI)水平、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原NT-proBNP水平为(3915±1021)f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3112±1391)fmol/mL,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N端脑钠肽原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窒息新生儿的心力衰竭现象,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支撑,利于患儿心脏功能障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 新生儿窒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王磊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正常)为B组,70例非冠心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 目的分析肾功能不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正常)为B组,70例非冠心病患者(肾功能正常)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及血肌酐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为(5.21±0.16)nPg/ml,显著高于B组患者(4.72±0.14)nPg/ml(P<0.05),A组、B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患者(4.19±0.11)LnPg/ml(P<0.05)。A组患者血肌酐值为(85.16±2.31)μmol/L,显著高于B、C两组患者(73.12±1.71,74.12±2.11)μmol/L(P<0.05)。A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为(70.13±1.41)ml/(min1.73 m^2),显著低于B、C两组患者(80.15±2.11,84.12±2.81 ml/min 1.73 m^2)(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显著升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同时受损的肾功能降低了肾小球滤过率,直接影响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的清除,导致了血浆浓度升高。因此,血浆N端脑钠肽前水平对于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具有高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郑新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292-3293,共2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其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其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NT-pro BNP浓度指数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与少量以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者NT-pro BNP浓度指数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好转患者相比,死亡患者NT-pro BNP浓度指数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HSS评分不超过6分的患者相比,NIHSS评分超过6分者NT-pro BNP浓度指数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血浆NT-pro BNP浓度指数的波动对于其预后评估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同时也可作为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治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预后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浓度变化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楚杰 郑书恭 卢翠玲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将2014-02-2015-09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疗效影响。方法:将2014-02-2015-09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NT-proBN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TNF-α、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患者TNF-α、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35.4±8.9)ng/ml vs.(44.1±9.8)ng/ml,(66.4±12.4)pg/ml vs.(114.5±13.8)pg/ml,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7.67%vs.83.72%,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降低患者TNF-α、NT-proBNP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同心室率下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分析
11
作者 李凌 尹华曦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B12期446-447,共2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同心室率下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住院的孤立性房颤患者156例,根据患者心室率分为A组(心室率60-90次/分)、B组(心室率90-110次/分)...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患者不同心室率下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住院的孤立性房颤患者156例,根据患者心室率分为A组(心室率60-90次/分)、B组(心室率90-110次/分)、C组(心室率〉110次/分),同时选取于我院体检部体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个体4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静息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行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结果:清晨静息状态下。A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与C组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孤立性性房颤患者不同心室率下血浆NT—proBNt,水平不同,且心室率越快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提示血浆NT—proBNP可作为孤立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是否达标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房颤 血浆n端脑钠肽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晨志 黄雅玲 袁金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我院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在药...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我院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流量面罩或双鼻导管给氧,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的入院即刻与入院后6小时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变化,入院即刻与入院后24小时NT-proBNP浓度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T-proBNP浓度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显著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NT-proBNP浓度以及临床疗效,是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血气指标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血浆N端脑钠肽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临床价值分析
13
作者 宣萍 曹汉华 +2 位作者 杜飚 马金强 许艳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1-32,共2页
探究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肾内科MHD透析龄≥3月患者60人,据患者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干体重的百分比从低到高分为3组:第1组20例(超滤量/干体重... 探究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肾内科MHD透析龄≥3月患者60人,据患者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干体重的百分比从低到高分为3组:第1组20例(超滤量/干体重<3%);第2组20例(超滤量/干体重在3%~5%之间);第3组20例(超滤量/干体重>5%)。随访6个月,观察NT-proBNP水平变化与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与1组相比较,2组、3组的NT-proBNP及变化率和干体重均更高(P<0.05),而与2组相比较,3组的NT-proBNP及变化率和干体重更高(P<0.05);与1组相比较,2组、3组的不良预后情况发生率均更高(P<0.05),而与2组相比较,3组的不良预后情况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血浆N端脑钠肽水平的检测可以有效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干体重变化情况,进而为MHD患者制定临床透析处方及改善容量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比较显著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 预测 维持性血液透析 容量超负荷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与和肽素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黄小媚 李洁霞 江嘉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0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从化区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验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血...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从化区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验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结果: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和脑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中,与少量以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者的NT-proBNP浓度指数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能反映出脑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素检测 急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马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P水平要比对照组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高水平与脑梗塞患者有很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B型前体n片段 Pro—BnP 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友萍 荣惠 沈相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进行常...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连续用药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端末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NYHA分级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3,P<0.05)。与治疗前1 d比较,两组治疗后3 d LVEF、6 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NT-proBNP、NYHA分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3 d比较,研究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NT-proBNP、NYHA分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DD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 静脉应用 血浆n前体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尹凤先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和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米力农治疗组(n=43)和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和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房利钠肽(A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米力农治疗组(n=43)和常规治疗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米力农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天行NT-proBNP、ANP、动脉血气分析、心脏彩超及临床症状评价。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米力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和A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肺动脉压力(PAP)呈正相关性,治疗后NT-proBNP水平、PAP明显下降(P<0.01),PaO_2升高(P<0.01),米力农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0.05)。米力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P轻度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米力农改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对ANP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力衰竭 血浆nB型前体 心房利 米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TnI、CK-MB和血浆NT-proBNP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心肌损害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AOPP,分为轻度中毒(轻度组)30例、中度中毒...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心肌损害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AOPP,分为轻度中毒(轻度组)30例、中度中毒(中度组)31例、重度中毒(重度组)29例,根据有无发生中间综合征(IMS)分为IMS组30例,非IMS组6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入院后4 h、3 d、7 d NT-proBNP、肌酸激酶(CK)、CK-MB、cTnI水平变化,比较IMS组和非IMS组各指标检测水平及心电监护情况。结果在入院后4 h、3 d、7 d AOPP 3组中NT-proBNP、CK、CK-MB、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高于轻、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IMS组入院4 h NT-proBNP、CK、CK-MB、cTnI水平高于非IMS组(P<0.05)。IMS组窦性心律失常、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动过速比例明显高于非IMS组(P<0.05,P<0.01)。结论 AOPP患者中存在NT-proBNP、CK、CK-MB、cTnI水平的异常增高,随着病情分级的越重其水平越高,联合检测各指标水平可更好地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对于AOPP心肌损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心肌损害 血清CTnI 肌酸激酶 MB型 血浆nB型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钢 贺欣 《解剖科学进展》 2016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 1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154例,其中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 1月在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154例,其中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慢性心衰窦性心律者74例。入选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 C)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A和LVDD值显著增大,LVEF值显著降低,Cys 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增高,Cys C浓度与LA和LVDD值呈正相关(r=0.328,P<0.05;r=0.406,P<0.05),而与LVEF值呈负相关(r=-0.47,P<0.C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Cys C、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心肌重构明显,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胱抑素C 血浆nB型前体
原文传递
基于NT-proBNP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及再住院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晓丽 顾爱峰 +1 位作者 谢明 于成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NT-proB NP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及再住院的影响。方法将1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T-proB NP目标导向组(观察组)和经治医生自行决定出院组(对照组),NT-proB NP治疗标准为较入院时降低30%以... 目的探讨基于NT-proB NP目标导向的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及再住院的影响。方法将1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T-proB NP目标导向组(观察组)和经治医生自行决定出院组(对照组),NT-proB NP治疗标准为较入院时降低30%以上。研究者只需按照规范化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本身不设定特定的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入院率、病死率,入组时、出院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排血量(SV),并检查2组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再入院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组时,2组LVEF、CI、CO、SV、NT-proB 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后3个月,2组LVEF、CI、CO、SV均显著优于入组时(P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NT-proB NP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基于BNP目标导向执行NT-proB NP动态监测对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用药、评价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