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清化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铭涵 王文荣 +8 位作者 黄健 钟国栋 许赋瑜 李思汉 林建龙 王鑫 林秀明 黄恒青 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清化饮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CAG造模组45只,予建立病证结合CAG大鼠模型。抽检大鼠确认造模成功后,将CAG造模组余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予相应药物干预30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留取胃组织,分析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与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见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缩,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饮可不同程度改善胃黏膜病理情况,升高血清IL-10、GAS浓度,降低血清NO、血浆MTL含量(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化饮可调控血清IL-10、NO、GAS及血浆MTL的表达失衡,有效逆转CAG大鼠胃黏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病理 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 血清一氧化氮(NO) 血清胃泌素(GAS) 血浆胃动素(mtl)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83
2
作者 祝捷 李宇航 +2 位作者 王庆国 王琦 曾海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促胃动力作用及机理,观察方中各药味在全方促胃动力中所起作用。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大鼠模型,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减药味方对FD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结果:FD模...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促胃动力作用及机理,观察方中各药味在全方促胃动力中所起作用。方法:用夹尾激怒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大鼠模型,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减药味方对FD大鼠胃排空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结果:FD模型大鼠胃排空和胃动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半夏泻心汤组FD大鼠胃排空显著增强(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全方组比较,全方减半夏组FD大鼠的胃排空和胃动素分泌明显减弱(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显著促进胃排空和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方中7味药物中,半夏对全方促胃排空及促胃动素分泌的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泻心汤 血浆胃动素 胃排空 促胃动力作用 大鼠模型 模型大鼠 胃动素 全方 FD 水平 药味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等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学习 路莉 +4 位作者 李少海 千维娜 王艳 祁永福 赵健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疏肝和胃颗粒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剥取食管,光镜和电镜观察食管病理组织学改变;采血分离血清、血浆,检测GAS、MTL、VIP水平。结果疏肝和胃颗粒含药血清孵育可以引起来源于食管下括约肌、胃体、胃窦和胃幽门部位平滑肌细胞收缩,与正常对照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模型大鼠食管组织鳞状上皮增生和炎性等光镜改变,恢复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桥粒连接结构减少等超微结构损伤。疏肝和胃颗粒可升高模型大鼠血GAS、MTL水平,降低血VIP水平,其中血GAS和VI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MTL水平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疏肝和胃颗粒可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损伤,增加胃食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反应,调节血GAS、MTL和V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颗粒 反流性食管炎 胃泌素(GAS) 胃动素(mtl)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泄泻与血浆及肠组织中胃动素的关系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平 夏天 +3 位作者 张忠兵 胡家露 李彩宁 苗继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1年第5期391-392,共2页
中医认为脾之运动失常常致腹泻,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胃动素(motilin)与胃肠道的电活动及机械运动等密切相关,但至今未见脾虚泄泻与motilin关系的研究报道.我们探讨了脾虚泄泻时motilin的变化,以期阐明脾虚本质。
关键词 胃动素 腹泻 脾虚 血浆 肠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患者血浆P物质和胃动素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6
5
作者 吴波 郑长青 +1 位作者 林连捷 周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P物质和胃动素在糖尿病性胃肠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免法对对照组(32例)、单纯糖尿病组(43例)及糖尿病胃肠病变组(38例)血浆中的P物质和胃动素进行测定.结果:三组病例血浆中的P物质分别为(53.86±8.2)ng/mL,(22.35&... 目的:探讨P物质和胃动素在糖尿病性胃肠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免法对对照组(32例)、单纯糖尿病组(43例)及糖尿病胃肠病变组(38例)血浆中的P物质和胃动素进行测定.结果:三组病例血浆中的P物质分别为(53.86±8.2)ng/mL,(22.35±5.4)ng/mL,(9.96±6.8)ng/mL,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胃动素分别为(217.2±23.3)pg/mL,(408.8±31.6)pg/mL,(612.5±36.2)pg/mL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结论:P物质的降低、胃动素的升高在糖尿病性胃肠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 血浆 P物质 胃动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涛 熊源长 +1 位作者 王英伟 邓小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目的 研究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接受矫形外科手术的ASAI~II级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哌替啶镇痛组 (P组即对照组 ,n =2 0 )和芬太尼静脉镇痛组(F组 ,n =30 )。镇痛方式 :F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 ,配方 ... 目的 研究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接受矫形外科手术的ASAI~II级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哌替啶镇痛组 (P组即对照组 ,n =2 0 )和芬太尼静脉镇痛组(F组 ,n =30 )。镇痛方式 :F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 ,配方 :芬太尼 1 2mg、氟哌利多 5mg,加生理盐水至 10 0ml。背景流量 2ml/h ,自控剂量 0 5ml,锁定时间 15min。P组采用肌注哌替啶镇痛。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第 1、2和 3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 2ml,放免法测定胃动素含量。观察指标 :镇痛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和镇痛药用量。结果 F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P组 (P <0 0 1)。术后第 1天两组血浆胃动素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1) ,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F组第 2天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 (与基础值相比 ,P <0 0 1;与P组相比 ,P <0 0 1) ,第 3天逐渐下降。有 1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组第 2、3天胃动素水平逐渐上升 ,接近术前水平 ,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结论 芬太尼静脉镇痛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静脉镇痛 血浆 胃动素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氟哌利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对大鼠胃肠动力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春敏 王建荣 +2 位作者 张秀荣 张映辉 毛高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运动锻炼对胃肠系统的作用很少研究。本实验观察游泳对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大鼠慢性植入胃肠测压管 ,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系统记录大鼠游泳前后胃和十二指肠压力变化 ,并抽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结果 :大鼠游泳 30... 目的 :运动锻炼对胃肠系统的作用很少研究。本实验观察游泳对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大鼠慢性植入胃肠测压管 ,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系统记录大鼠游泳前后胃和十二指肠压力变化 ,并抽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结果 :大鼠游泳 30min后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振幅、频率和动力指数比游泳前显著增加 (p <0 .0 5和p <0 .0 1)。游泳后大鼠血浆胃动素浓度 (15 9.0 2± 43 .39pg/ml)显著高于游泳前 (94.5 2± 2 0 .2 7pg/ml) (p <0 .0 1)。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适度运动锻炼能增强胃肠运动功能 ,升高的血浆胃动素可能参与加强运动后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 血浆胃动素 游泳 运动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镇痛病人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姚鹏 孟凌新 +1 位作者 崔健君 张丽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效能、恶心呕吐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4 0例联合阻滞麻醉下子宫切除女患者 ,行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 ,随机分成 2组 ,M组 :吗啡 2mg ,盐水稀释至 8ml;MN组 :在M组中加纳洛酮 5 0 μg。观察术后...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效能、恶心呕吐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4 0例联合阻滞麻醉下子宫切除女患者 ,行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 ,随机分成 2组 ,M组 :吗啡 2mg ,盐水稀释至 8ml;MN组 :在M组中加纳洛酮 5 0 μg。观察术后镇痛效能、恶心呕吐发生率、排气时间 ,并检测入室、术毕、术后 6h、2 4h、4 2h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 :术后 6h内MN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M组 ,P <0 .0 5 ;M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4 0 % ,MN组为 10 % (P <0 .0 5 ) ;MN组在术后 6h、2 4h胃动素均低于M组 ,P <0 .0 5。结论 :硬膜外小剂量纳洛酮增强吗啡镇痛效能 ,并通过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而减少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纳洛酮 吗啡 血浆胃动素 术后镇痛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变化及四君子汤对其调整作用 被引量:30
9
作者 魏彦明 宗瑞谦 杨孝朴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3,共3页
通过大鼠肌肉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复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 ,并应用四君子汤治疗以反证 ,研究了脾虚证大鼠血浆胃泌素 ( GAS)和胃动素 ( MO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脾虚证大鼠血浆 GAS和 MOT含量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比较差异... 通过大鼠肌肉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复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 ,并应用四君子汤治疗以反证 ,研究了脾虚证大鼠血浆胃泌素 ( GAS)和胃动素 ( MO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脾虚证大鼠血浆 GAS和 MOT含量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 P<0 .0 1 ) ,对照组与四君子汤治疗组之间 GAS和 MOT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 P>0 .0 5) ;脾虚时的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和胃肠动力学的改变与 GAS和 MOT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四君子汤能够提高血浆 GAS和 MOT含量 ,有效地改善脾虚证的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胃泌素 胃动素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 血浆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LESP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牟向东 谢鹏雁 +2 位作者 刘建湘 帅晓玮 李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以及与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非经非络穴组、足三里穴组、阿托品组和阿托品+足三里穴组.应用三通道微细注水式测... 目的:观察电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以及与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非经非络穴组、足三里穴组、阿托品组和阿托品+足三里穴组.应用三通道微细注水式测压管和荷兰UPS-2020型食管测压系统测定大鼠LESP,同时放免法测定血浆GAS和MTL的水平.结果:电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络穴及电针刺停止后,LESP均有明显升高[升高率:62.7±27.0%,131.0±36.4%(0-20 min),122.6±25.9%(21-40 min),P<0.01],足三里穴组LESP升高明显大于非经非络穴组(2.34±0.69 kPa vs 1.94±0.35 kPa,3.308±0.88 kPa vs2.30±0.36 kPa,3.17±0.69 kPA vs 2.22±0.40 kPa,P<0.01).大鼠阿托品ip后LESP明显下降(P<0.01);在电针刺期间及电针刺后LESP升至正常,升高率明显低于足三里穴组(P<0.01).电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后血浆GAS,MT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非经非络穴组升高不明显(P1=0.492,P2=0.104);阿托品+足三里穴组GAS和MTL比阿托品组明显升高(P1<0.01、P2<0.05);GAS和MTL变化与LESP呈明显正相关(r1=0.664、r2=0.703,P<0.01).结论:电针刺对LESP的调控作用具有一定的经络和穴位特异性;胆碱能M受体阻断可部分减弱电针刺足三里的作用,电针刺可以使胆碱能神经阻断大鼠降低的LESP恢复至正常;胃泌素和胃动素可能参与了电针刺对LESP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P 足三里穴 血浆胃泌素 电针刺 胃动素 Wistar大鼠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胆碱能M受体 阿托品 放免法测定 穴位特异性 mtl GAS 系统测定 食管测压 神经阻断 调控作用 对照组 升高 络穴 测压管 注水式 三通道 vs 针刺后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玉霞 王瑞莉 +3 位作者 贾成文 张亚琴 王刚 朱光华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多因素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的影响,探讨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多因素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预防组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针灸效应 胃泌素/血清 胃动素/血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泰 曾祥发 +5 位作者 陆晖 吕晶 苏毅强 顾国龙 陈晓峰 张永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中风的辨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辨证分型 血浆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国龙 苏毅强 +1 位作者 刘泰 陈耀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1129-1130,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血浆 胃动素 m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庄丽维 徐晖 刘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探讨MTL在应激性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出现应激性溃疡的当天、第3~5天、第10~14天,同时采血液及胃液并应... 目的研究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及胃液中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探讨MTL在应激性溃疡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5例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在出现应激性溃疡的当天、第3~5天、第10~14天,同时采血液及胃液并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MTL水平,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当天血浆及胃液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5天与发病当天比较,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第10~14天,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与胃液中MTL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与血浆及胃液中MTL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血浆 胃液 胃动素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泰 曾祥发 +5 位作者 陆晖 苏毅强 顾国龙 陈晓峰 张永全 吕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辨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 辨证分型 血浆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萎灵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血流量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晓斌 夏天 +5 位作者 张仲海 王宗仁 王文 刘国诚 章必成 杨国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消萎灵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及胃癌前病变 (PL GC)动物模型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血浆胃动素 (MTL)的影响及其病理逆转治疗作用 .方法 在成功制作大鼠 CAG及 PL GC动物模型后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大鼠 CAG...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消萎灵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及胃癌前病变 (PL GC)动物模型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血浆胃动素 (MTL)的影响及其病理逆转治疗作用 .方法 在成功制作大鼠 CAG及 PL GC动物模型后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大鼠 CAG及 PL GC的 GMB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 MTL含量 ,并在不同组间进行比较 ,同时对各组 CAG及 PL GC的病理镜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胃粘膜血流量明显降低 (6 .91± 0 .72→ 4 .4 6±0 .71,P<0 .0 5 ) ,消萎灵高、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可明显提高GMBF(0 .34± 0 .31,6 .5 5± 0 .89,5 .5 8± 0 .6 8,P<0 .0 5 ) ,消萎灵高、低剂量组均优于维酶素组 (P<0 .0 5 ) ,消萎灵高剂量组接近正常组水平 (P>0 .0 5 ) ;模型组 MTL较正常组显著减少 (84 .3± 4 .2 ,86 .9± 4 .3,94 .7± 7.1,P<0 .0 5 ) ,消萎灵高、低剂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而且均优于维酶素组 (P<0 .0 5 ) ,消萎灵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病理镜检结果明显优于维酶素组(P<0 .0 5 ) .结论 中药消萎灵可提高 CAG及 PL GC大鼠GMBF和降低其异常增高的血浆 MTL 水平 ,改善组织病理 ,为消萎灵治疗 CAG及 PL GC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萎灵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 胃癌前病变 胃粘膜血流量 血浆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2
17
作者 陈欣欣 程玉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2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2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另选择30名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健康组,观察病例组疗效及各组治疗前后GAS、MOT及SS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两患者组治疗前GAS、MOT均升高,SS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AS、MOT明显下降,SS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GAS、MOT降低,SS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继发腹泻时胃肠激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变,醒脾养儿颗粒对肺炎继发腹泻患儿GAS、MOT、SS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 肺炎继发腹泻 血清胃泌素 血浆胃动素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病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正言 赵凯国 +3 位作者 朱小平 李泽民 李跃川 范云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肝炎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病人平均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异常率(> 312 ... 目的 探讨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肝炎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空腹血浆胃动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病人平均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及异常率(> 312 ng/m l为异常)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正常人,且Child C级> B级> A级。肝硬化时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病人空腹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动素 血浆
原文传递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胃排空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真岩波 张淑红 孙晓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 测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胃排空时间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ESP) ,以探讨这些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食管内压测定应用PCPolygraphHR台式... 目的 测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胃排空时间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ESP) ,以探讨这些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食管内压测定应用PCPolygraphHR台式高分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 ,胃排空检测应用TOSHIBA 2 4 0A型B超。结果 病例组血浆胃动素浓度 (2 2 8.6 0± 99.0 2 )ng/L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LESP与血浆胃动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0 .739,P <0 .0 1)。病例组胃排空时间 (114 .79±18.4 5 )min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血浆胃动素浓度与胃排空时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 .5 37,P <0 .0 1)。而胃排空时间与LESP无相关性 (r=0 .0 32 ,P >0 .0 5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和胃排空时间延长 ,胃动素降低可降低LESP ,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对LESP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血浆胃动素 胃排空时间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复合创伤时兔血浆NO及胃动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光忠 罗炳德 +3 位作者 翟惠敏 王红芹 邹飞 郭进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6-707,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复合应激条件下兔血浆一氧化氮 (NO)及胃动素 (MTL)含量的变化 ,为了解NO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高温复合创伤兔模型 ,于不同时点采集血样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2 /NO-3 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目的 :探讨急性复合应激条件下兔血浆一氧化氮 (NO)及胃动素 (MTL)含量的变化 ,为了解NO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高温复合创伤兔模型 ,于不同时点采集血样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2 /NO-3 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MTL含量 ,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高温复合创伤组NO浓度在 1h、2h时分别为 ( 4 2 75± 8 2 4 ) μmol/L、( 5 9 5 4± 9 0 5 ) μmol/L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正常对照组则为 ( 5 6 6 3± 3 79) μmol/L、( 5 5 2 2± 7 15 ) μmol/L ,两组于 1h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血浆中MTL含量持续升高。 结论 :急性热暴露复合创伤兔早期血浆NO浓度是先降低尔后升高 ;MTL含量持续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复合创伤 血浆 一氧化氮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